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如图所示为人们总结出来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翻弱A.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腐蚀B.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A.常温下,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腐蚀B.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C.D.生成氢气质量反应时间/S反应后不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A.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B.C.根据图像分析,金属镁产生氢气最多C.D.生成氢气质量反应时间/S反应后不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A.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B.C.根据图像分析,金属镁产生氢气最多D.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器时代早于铁器时代,这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有一定关系.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某溶液中含有Cu(NC)3),和AgNOj,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并绘制加入铁的3.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冽中海质淅类溶冽中海质淅类A1 -►U 加入钱的店量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将质量相等的Mg、Al、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小明同学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四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0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Ch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剩余固体医量gA.所加溶液质量为Mi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igMiNfcMaM<所加溶液总质量gB.儿段发生的是Cu和AgNCh溶液的反应C.如的值为21.6D.e点溶液中不含Cu(N03)27.向质量均为,”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气体的质量gA.a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稀硫酸的质量g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化学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8.小乐将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一盛有稀盐酸的容器后,将容器密封。容器内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压强kPa115压强kPa115110A.be段气压显著增大的唯一原因是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ab段气压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be段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主要原因是稀盐酸的浓度降低cd段气压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9.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B.L端液面比R端液面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都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10.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10.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B.C.Cu>Ag铝丝一(打磨后)|-CuSO4溶液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C.Cu>Ag铝丝一(打磨后)|-CuSO4溶液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11.法正确的是( )6=12.7B.a—%点,溶液的D.11.法正确的是( )6=12.7B.a—%点,溶液的pH一直增大C.c点时,烧杯中有4种物质D.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甲中的CuSO,改为CuCl?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6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12.如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B.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C.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D.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B、C的质量相等13.为了从含有FeS。」、CuSO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固体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固体X中只含有Cu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d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试剂B是稀硫酸C.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和CuSO』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向其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写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B.向b点所得固体.小王在进行物质的转换学习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烧杯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铜D.C.烧杯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铜D.烧杯③中溶液为氯化铁溶液.建立模型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下列模型能正确反映实验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硫酸质量之间关系的是.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绘制了如下关系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气体质量金属的质量金属的质量g气体质量金属的质量金属的质量g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B.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C.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D.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t气体质量2]//LA.图线y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镁一定过量o 反应时间,S

C.锌一定过量D.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在盐中均显C.锌一定过量D.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xVyB.金属活动相对原子质量:xVyC.b点时,x、y两种金属均完全反应D.a点时,x、y两种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相.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一定有()C.Fe2+和CM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一定有()C.Fe2+和CM+ D.Mg2+、Fe?+和CW.向Cu(NO3)2、A1(NO3)3和AgNC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铁、铜、银,可能有铝B.滤液中的溶质只有A1(NO3)3和Fe(NO)2C.滤液中一定有Fe(NCh)2可能有Al(NCh)3D.滤液中定有A1(NO3)3和Fe(NC>3)2,可能有Cu(NO3)2.小乐对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图示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Zn2-B.Zn2-B.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A.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3•和C.滤液的质量大于混合溶液的质量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二、填空题.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0Ba(OHh溶液质量(克)向得到的0Ba(OHh溶液质量(克)向得到的C溶液中逐滴滴加Ba(0H)2c溶液溶液,滴加Ba(0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o—0锌粉的质量g溶液质量g.—0锌粉的质量g溶液质量g(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更定了基础。小衢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看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o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衢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在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6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O25.将形状相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活泼金属薄片(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同时放入足量的盛放稀盐酸的烧杯中,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r-r A(1)a、b两种金属的活泼性比较强的是 ;(填0 反应时间飞”或用”)(2)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大的是;(填"A”或"B”)(3)如果A和B对应的金属有:①Mg和Fe②Zn和Fe③Zn和Cu,则A、B可能是(填序号)。.将含有CuS04、FeSO4>ZnSCh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为回收有关金属和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试回答:(1)金属X是(填化学式)。(2)若实验过程中的物质损失可以忽略,最终所得硫酸锌的质量 (填”>”、或"=”)原废液中硫酸锌的质量。要计算该废液中硫酸铜质量,必须要称量固体(填“A”、"B”、"C”或“D”)的质量。三、简答题.某同学为探究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请分析与计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1010202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180生成氢气的质量/g0.20.20.2X(1)表中*=;(2)第次实验中,稀硫酸过量;(3)求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4)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先将样品粉碎,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黄铜属于(填''金属材料‘'或''有机材料”)。(2)样品中铜的质量是克。(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如图所示为人们总结出来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 - ►A.常温下,铝制品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比铁制品更容易腐蚀B.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里的氢置换出来C.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铜器时代早于铁器时代,这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有一定关系【答案】A【解析】A、铝制品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锈蚀,而铁表面已形成疏松的氧化物薄膜,随着时间的进行,还会进一步锈蚀,故说法错误;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故说法正确;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说法正确;D、人类大规模冶炼和使用金属的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越活泼的金属越难以冶炼,人类冶炼并广泛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故说法正确。.用等质量的锌、铁、镁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生成氢气质量g反应时间/s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生成氢气质量g反应时间/s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B.反应后不一定有剩余的金属是镁C.根据图像分析,金属镁产生氢气最多D.曲线X、Y、Z分别表示锌、铁、镁的反应情况【答案】A【解析】A、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结合图像可知,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Zn、Fe,X、丫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则金属Mg一定有剩余,反应后可能没有剩余的金属是锌和铁,故正确。B、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结合图像可知,反应后可能已经反应完的金属是Zn、Fe,X、丫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则金属Mg一定有剩余,故错误。C、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镁>锌>铁,由图像可知,金属X是Mg,丫是锌,Z是铁,由图像可知,铁产生的氧气最多,故错误。D、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镁>锌>铁,由图像可知,金属X是Mg,丫是锌,Z是铁,故错误。.某溶液中含有Cu(NC)3)2和AgN。,,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答案】C【解析】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b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加入的铁质量不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也不相等,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A错误;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可能为1种,故B错误;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2种,故C正确: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是一种,不可能是三种,故D错误。.将质量相等的Mg、Al、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Tl'Mg上一氯气的质量zgTl'Mg上一氯气的质量zgA.B氢气的质量g【解析】A、如果金属都过量,则生成氢气质量决定于稀硫酸,由于是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因此生成氧气质量相等,选项正确;B、如果稀硫酸过量,则生成氢气质量决定于金属质量,镁、铝、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依次为:Mg+H2SO4=MgSO4+H2?2A1+3H,SO4=A12(SO4)3+3H2?Zn+H2SO4=ZnSO4+H2T24 254 665 2”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铝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大,其次是镁,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最小,该选项对应关系有可能,选项正确:C、如果镁、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则稀硫酸不足,对于铝来说,稀硫酸也是不足,因此生成氢气质量应该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没有可能,选项错误;D、当铝恰好和硫酸反应时,镁过量,锌不足,镁、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镁、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选项正确;.小明同学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他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四个图像(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其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铜、银,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加入的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所以开始加入铁粉时硝酸铜不参加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零,选项错误:B、加入的铁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所以开始加入铁粉时硝酸铜不参加反应,其质量保持不变,但铁与硝酸银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所以开始阶段,硝酸铜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选项错误;C、由化学方程式Fe+2AgNCh=Fe(NO3)2+2Ag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银与生成的硝酸亚铁的质量比=340:180,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由化学方程式Fe+Cu(NCh)2=Fe(NO3)2+Cu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铜与生成的硝酸亚铁的质量比=188:180,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选项正确;D、在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当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有硝酸亚铁一种溶质,选项错误:.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Ch)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Ch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剩余固体质量,g所加溶液总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所加溶液总质量gB.be段发生的是Cu和AgNCh溶液的反应所加溶液质量为Mi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igC.四的值为21.6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答案】C【解析】A、设有质量为x的铁粉与硝酸铜反应,并生成质量为y的铜,Fe+Cu(NO3)2=Fe(NO3)2+Cu56 64.. )解方程组得y=8(rrn-5.6)g,不符合题意。56_x64y5.6g+y-x=/n1B、be段是铁粉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M3点时铁粉被完全消耗,沉淀完全是Ag,整体反应过程相当于铁粉与硝酸银发生置换Fe〜2Ag56 108x2反应,设生成Ag的质量为x,则有:5.6gx56_5.6g108x2x解得x=21.6g,符合题意。D、cd段之前生成的铜与硝酸银发牛.置换反应生成了银单质和硝酸铜溶液,后面在滴加硝酸银也不会与硝酸铜反应,因此e点含有硝酸铜存在,不符合题意。.向质量均为根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100g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气体的质量£气体的质量£稀硫酸的质量,gB.反应后均得到无色溶液C.由图可知,锌比铁的化学活动性强D.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答案】A【解析】A、如图可知,将质量相同铁粉和锌粉加入到过量的酸中,金属被完全反应。化合价相同的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越多,所以铁生成的氢气比锌生成的氢气多,故a表示的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的情况,该选项说法正确。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通过图中信息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活泼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如果反应后两种金属均有剩余,则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而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因此不可能是种金属均有剩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小乐将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一盛有稀盐酸的容器后,将容器密封。容器内的气压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be段气压显著增大的唯一原因是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ab段气压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铝先与稀盐酸反应be段铝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先变快后变慢,导致变慢的主要原因是稀盐酸的浓度降低cd段气压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

A、be段气压显著增大的是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同时反应释放热的,气体受热膨胀,故A错误。B、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将未经砂布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氧化铝先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产,所以ab段气压几乎没增大,故B正确。C、随着反应进行稀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的速率变慢,故C正确。D、c点表示容器中化学反应已经结束,cd段气压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故D正确。9.如图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周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17P气水-红植物油A.b17P气水-红植物油A.b管中铁钉一样会锈蚀RB.L端液面比R端液面低C.该实验能说明铁锈蚀与空气、水都有关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答案】D【解析】A、b管中铁钉不与水接触,所以不会锈蚀,故A错误:B、因为a中的氧气减少,压强也减小,从而导致L端液面高于R端液面高,故B错误;C、该实验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故C错误;D、若将a管中的水改为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故D正确。.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乙甲一一铜丝Ah(SO4)3乙甲一一铜丝Ah(SO4)3溶'/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答案】D【解析】A、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是因为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说明Al>Cu,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铜丝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是因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Cu>Ag,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故该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甲中的CuSOa改为CuCL也能完成本实验探究,是因为铝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铝和铜,说明铝比铜活泼,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向盛有10g49%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5.6g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12.7B.法正确的是(A.m=12.7B.a-b点、,溶液的pH一直增大C.c点时,烧杯中有C.c点时,烧杯中有4种物质D.“点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答案】A【解析】A、参加反应的纯硫酸的质量=10gx49%=4.9g设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重的质量为xFe+H.SO4=FeSO4+H,T溶液增重2 9849g56 98 152 54 —=—且x=2.7g54x,4.9g x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0g+2.7g=12.7g,即m=12.7,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a—b的拐点,即图中B点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从拐点到b点溶液的pH不再变化,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c点是铁与硫酸铜反应过程中的一点,此处硫酸铜尚未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和为反应的硫酸铜,即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选项错误;D、d点的铁与硫酸铜反应停止后的一点,无法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中是否存在铁,所以向d点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选项错误,故选A。12.如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下列推断不ip用的是( )A.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B.方法1发生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C.方法2中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D.若方法1、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铜片A、B,C的质量相等【答案】D【解析】A、由于铜在空气中加热时铜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所以,铜片表面上的黑色物质是CuO,故正确:B、方法1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了铜和水,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C、方法2中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现象为铜片上的黑色物质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故正确;D、方法I是将已经部分氧化的铜片重新用氢气还原,依据质量守恒中的原子守恒,方法1反应结束后,铜被重新还原,所以mA=mB;方法2中部分氧化的铜片产生了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有部分铜元素进入溶液中,剩余的铜单质的质量为me,所以小于mA、me.所以mA、hib、me的大小关系为mA=mB>mc,故错误。.为了从含有FeSO』、CuSO,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含有Cu B.试剂B是稀硫酸C.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和CuSO」 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答案】B【解析】A、实验目的是从含有FeSCh、CuSCU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和硫酸亚铁晶体,则加入的试剂A是过量的铁粉,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固体X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则试剂B是稀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Z中的溶质是FeSO」,故选项说法错误:D、操作I是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烧杯中盛有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向其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写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A.ab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B.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答案】C【解析】A、ab段剩余固体质量在减少,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的质量是增大的,且锌铁同时存在,是锌先和氯化铜发生反应,故ab段发生的是锌与氯化铜的反应,故A错误;B、b点是锌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固体中还存在铁,所以往固体中加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C、c点代表的是铁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成,溶液中有氯化亚铁以及前面一段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因此溶液是呈浅绿色的,故C正确:D、d点代表的是滴加了过量的氯化铜,那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存在,而且溶液中还存在ab段生成的氯化锌,be段生成的氯化亚铁,故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故D错误。.小王在进行物质的转换学习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C.烧杯③中的固体一定C.烧杯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铜D.烧杯③中溶液为氯化铁溶液【答案】C【解析】A、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一定发生了铁与氯化铜的反应,无法确定②中

是否有盐酸剩余,故A错误。B、铁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无法确定反应的程度,烧杯③中溶液不一定没有氯化铜,故B错误。C、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烧杯③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铜,故C正确。D、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铜、盐酸均可能有剩余,故D错误。.建立模型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下列模型能正确反映实验中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硫酸质量之间关系的是)磷酸质量g氢气质量硫酸质量疏酸质量g)磷酸质量g氢气质量硫酸质量疏酸质量g【答案】A【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氧气,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渐加入足量且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最后铁粉生成氢气的量会更多。因为产生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酸,所以当金属过量,硫酸的量不足时,生成氢气的量是相等的,两条曲线重合。.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知识绘制了如下关系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闵/

气体质量缶属刖质里0 柿盐酸时质量■闵/

气体质量缶属刖质里0 柿盐酸时质量g金属的质量金属的质量gA.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B.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C.表示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D.表示向等浓度、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答案】B【解析】Fe+2HCl=FeCl2567Fe+2HCl=FeCl25673向等浓度、等质量的A、根据54219 /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最终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2Al+6HCl=2AlCh+3H2T Fe+2HCl=FeCl,+H,T」 —,、「口,,B、根据-O]n 、“n' *可知:向等浓度、等质量的54219 6 5673 2盐酸中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最终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气气质量相等,当金属质量相等时,铝反应生成的氧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根据Zn+2HCl=ZnClC、根据Zn+2HCl=ZnCl2+H2T6573 2Fe+2HCl=FeCl25673+HT:可知:反应的稀盐酸质量:相等2时,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需要时间短,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锌一定过量图线C.锌一定过量图线y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镁一定过量D.镁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最大【答案】B【解析】A、.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则图像越陡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氢气越多,说明此金属越活泼,所以x是镁、y是锌、z是铁,故A错

误;B、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产生相同氢气时,锌消耗的质量大,所以镁一定过量,故B正确;C、根据锌与镁跟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由于锌与镁产生的氢气量相同,有两种情况,一是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过量,相对原子质量大金属的有剩余,二是两种金属都有剩余,故锌是可能过量,故C错误;D、由于铁产生的氢气最多,氢气中的氢元素由稀盐酸提供,所以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最大,故D错误。.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在盐中均显+2价)分别和足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气体质量g,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反气体质量gA.相对原子质量:x<yB.金属活动性顺序:x>yb点时,x、y两种金属均完全反应a点时,x、y两种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答案】B【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x<y,故A正确;B、图象中的数据不能确定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错误;C、b点时,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x、y两种金属均完全反应,故C正确:D、a点时,x、y两种金属生成的氧气质量相等,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20.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一定有()C.Fe2+和CM+ D.Mg2+、Fe2+和CW【答案】B【解析】由于镁的活动性大于铁,铁不能与硫酸镁反应;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能将铜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了b中的铁完全反应了,a中的铁又与硫酸铜发生了反应。若硫酸铜完全反应了,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和Fe2+;若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是:Mg2+、Fe2+和CM+:由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故选B。21.向Cu(NCh)2、Al(NCh)3和AgNCh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有铁、铜、银,可能有铝B.滤液中的溶质只有AI(NO3)3和Fe(NCh)2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可能有A1(NO3)3D.滤液中定有A1(NC>3)3和Fe(NCh)2,可能有Cu(NCh)2【答案】B【解析】A、由于铁的活动性小于铝,不能将铝置换出来,故A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的溶质只有Al(NOO3和Fe(NO3)2.故B正确: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Al(NO3)3.故C错误;D、滤液中一定有Al(N03)3和Fe(NO3)2,一定没有Cu(NO3)2,故D错误。.小乐对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图示操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中的阳离子为A.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和Zn2-B.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C.滤液的质量大于混合溶液的质量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会出现白色沉淀【答案】B【解析】A、滤液中的阳离子为Fe2•和Zn"选项错误;B、滤渣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可知铁有剩余,可知滤渣中的物质为银、铜和铁,选项正确;C、每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或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滤液的质量小于混合溶液的质量,选项错误;D、根据滤渣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泡可知铁有剩余,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锌,因没有硝酸银,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不会出现白色沉淀,选项错误。二、填空题.将金属铜进行如下实验:向得到的CuCh向得到的CuCh固体A稀酸BC溶流△C溶液中逐滴滴加Ba(0H)2溶液,滴加Ba(0H)2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写出Cu—A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答案】2Cu+O:=2CuO;hci、CuCH或hnc>3、Cu(NCh)2]【解析】CutA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CuO.(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HC1,CuCh[或HNCh、Cu(NO3)2]o24.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常需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0锌粉的质量g(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衢选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衢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在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6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答案】锡、锌(Sn、Zn) 氢气##"Fe2\Zn2+【解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锡和锌排在氢的前面,而铜排在氢的后面,则会“消失”的金属是:锡和锌。(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因为某些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其实该气体就是氢气(H2)。(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所以锌先和硝酸银反应,Zn+2AgNO3=2Ag+Zn(NO3)2,由于生成银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会不断减小。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亚铁反应,Zn+Fe(NO,i)2=Zn(NO.i)2+Fe,由于生成铁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因此溶液质量会增大。当硝酸亚铁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b点时,溶液质量得到最小点,此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而硝酸亚铁还未反应,因此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Fe?+、ZM+。25.将形状相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活泼金属薄片(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同时放入足量的盛放稀盐酸的烧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