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考: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持久的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情境引入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自主学习一:阅读第一框题内容,思考问题1、建国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新中国是怎样应对的?2、为了打破外交困难局面和为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提出了什么原则?包括哪些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苏联美国中国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有利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会支持中国,不利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会敌视中国,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中国的应对:中苏建交和结盟(一边倒)1949年底,毛泽东访问苏联1950年,周恩来代表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外交成就一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合作探究一:从各自国家利益角度并结合国际形势思考中苏为什么会建交结盟?国际形势和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1、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3、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外交成就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请同学们看照片并结合教材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包括哪些内容?

1954年成为哪三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1953年12月31日印度代表团来访,周恩来首次提出五项原则图:尼赫鲁迎接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外交成就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目的

下列史实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哪几条?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驶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南京条约》中规定中英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由两国协商材料:1970年第2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5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写入160多份国际文件。

外交成就二:突破束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思考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意义:1、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由“一边倒”的和平共处,到突破了社会制度的束缚,以国家利益为重,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关系的基本准则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外交成就三: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学.科.网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外交成就四: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结合视频思考问题1、在书上找到并勾画出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2、亚非国家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反对?保卫?维护?发展?最终实现怎样的合作?)3、会上出现哪方面的矛盾和分歧?目的:反对殖民主义,保卫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进行友好合作。矛盾分歧:一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探究历史“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周恩来“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和平、独立、发展经济攻击中国会议本来是什么航向偏离的航向指什么重回航向“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作用: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缅甸1954年访问印度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在周恩来去世时,连联合国也破例为他将半旗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交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1955年出席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课堂小结1954年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启示: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后盾,弱国无外交。.....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方针1949年---1955年求同存异的方针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有现实意义吗?能否举例说明?大家谈随堂训练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D.与苏联建交A3.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1953年,我国政府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成就二合作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一、风云变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及目的材料一:一个奇怪的现象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据中国外交部网站1950—1953年新建交国由17个降低到0个材料二、一种莫名的恐惧印度缅甸材料三、1949-1953年大事年表中国大事时间世界大事1949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内与苏等17国正式建交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3开始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194919531947冷战兴起1950—1953朝鲜战争1953斯大林去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是苏联提出来的口号,也是我们的口号。”——毛泽东思考2:假如你是当时新中国领导人,你观察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后,你觉得有哪些形势,可能有利于我们调整外交政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思考

4: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准则。

(1)关系②平等互利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③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中国新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趋势材料二1955亚非会议2.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争取国际支持。3.为国内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1.由“一边倒”到和平共处,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三、突破束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4.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合作探究中印边界问题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知识链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后来是怎样进一步完善的?195周恩来总尼赫鲁1954周恩来总理访吴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外交成就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国内:工业化建设需要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1.国际: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邻近国家恐惧中国,外交形势严峻;原因目的:为了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背景:印度总理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钦佩,又担心。“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缅甸总理吴努中国学.科.网红色代表中国建交国褐色代表美国缔结防御条约国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在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