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秦皇岛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弗洛伊德
2.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A.存储性障碍B.提取性障碍C.生理性障碍D.心理性障碍
3.“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B.应激状态C.激情状态D.热情状态
4.提出“四段教学法”并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的教育家是()。A.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乌申斯基
5.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
6.动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7.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学科发展到独立阶段形成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首倡这种组织形式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8.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A.教育方针B.教学原则C.课程计划D.学科课程标准
9.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B.杜威C.马卡连科D.赫尔巴特
10.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
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
11.近代最早一部系统沦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教育漫活》B.《大教学沦》C.《爱弥儿》D.《教育论》
12.神经系统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A.反射B.反馈C.反映D.反应
13.
第
24
题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为()
14.在知觉活动时,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A.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5.某人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其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抑郁质D.黏液质
16.
第
19
题
我们的态度更容易被以下哪种人的态度所影响?()
17.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A.A.具体细则B.基本要求C.方针政策D.主要技能
18.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
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
19.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组织了多样的教育活动B.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C.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D.选择和培养了班干部
20.
第
12
题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是()
二、填空题(20题)21.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3.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4.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5.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6.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27.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28.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9.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0.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1.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2.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5.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6.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38.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9.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40.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三、简答题(5题)41.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特征。
42.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3.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44.简述美育的任务。
4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四、论述题(5题)46.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怎样备课。
47.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48.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49.试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50.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五、辨析题(5题)51.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52.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53.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54.性格是指由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55.因为注意可以分配,所以人可以任意地同时进行任何活动。
参考答案
1.BA卡特尔同意奥尔波特的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观点,他的主要观点在于将特质分为厂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B奥尔波特对特质进行了分类,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D霜兰德提出的是职业匹配理论。
2.A
3.A
4.B审题时如果仅仅是看“传统教育”,可能容易混淆。但注意“四段教学法”,就不会发生混淆了。
5.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6.A动作技能是指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换言之,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动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的特点包括: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形、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7.CC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由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的。
8.D
9.C
10.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11.B
12.A由环境的刺激引起的应答性活动叫反射。反射活动总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的。
13.D
14.B
15.A
16.D
17.B
18.B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作为一种有意知觉,在开始前需要提出目的,拟定计划,并按照一定目的与计划的要求去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
19.B
20.C
21.先快后慢先快后慢22.稳定,统一
23.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24.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5.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6.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27.混合课混合课
28.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9.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30.社会家庭
31.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32.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3.社会问题社会问题34.概念,判断,推理35.识记保持
36.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7.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38.强化强化
39.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40.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41.(1)自觉性: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目的,能够深刻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自觉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2)果断性:个体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3)自制性:个体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4)坚韧性:个体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去达到行动的目的。
42.(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
43.(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44.(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45.(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4)鼓励学生参加各项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46.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①钻研教材。教师钻研教材可以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把教材中规律性的知识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②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47.(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
(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
(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
(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
【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48.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49.(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的制约,但教学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除了受普遍性的规律制约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知识的间接性;教师的传授性;途径的有效性;认识的教育性。
(2)教育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学中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即教学是以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为主。
50.(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1.正确。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他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涵义。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劣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通高中联谊校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河南省安阳第三十六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一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职历史课件获取途径
- 2025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工程技术经济》课件-第6章 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
- 中职人生与哲学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装修借款合同
- 八班级第一学期工作方案
- 商场动火作业培训
- 2025年KET剑桥英语五级考试全真试卷(秋季版:含答案解析)
- 德育培训课件
- 2025年企业管理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版2025-2030中国天然火山灰市场深度调查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课件
- JHA工作危害分析专项培训
- 18CrNiMo7-6齿轮钢渗碳工艺优化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 2025年环境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创新与机制优化分析
- 《肾脏解剖》课件
- 2025年中国头孢克肟开环侧链酸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