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课件_第1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课件_第2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课件_第3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课件_第4页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七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1第一节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特征及社会功能概念:由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这是群体的广义概念,不仅包括家人、朋友、邻居,也包括有共同社会属性的间接集合体,如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等;既包括松散、自发的社会群体,也包括制度化、有分工和纪律的职能群体(组织),如党派、军队、团体、企业等。

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群体特征:1、目标取向的共同性;2、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这种机制称为群体的组织性。

群体特征:现实中的群体千差万别:有的具有鲜明的共同目标,有的则以聚集为目的;有的归属感很强,有强烈的“我们”情感或“我们”意识,有的不明显。群体内的互动程度不同:有的组织性强,有的组织性弱;有临时的,有长期的。现实中的群体千差万别:

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分为:

初级群体(primarygroup)

次级群体(secondarygroup)

初级群体:家庭、邻里、儿童玩伴等,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特征,对个性形成起基础的作用。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马克斯·韦伯以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为标准,把群体分为“团体”(Verband)和一般群体。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

马克斯·韦伯以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为标准,把群体分

群体与组织的区别:1、形成途径:自然形成——基于契约,人为组成。初级群体:基于地缘、业缘、共同兴趣或爱好,持续交往,自然形成。群众(crowd)、暴众(mobs)、观众(audience)、公众(public)等简单聚合(aggregates)更是如此,由于偶然事件而形成。

群体与组织的区别:2、成员互动:无严格规范——有制度,或规章。3、结构:松散,无层级,非结构性——层级制,有部门和职务分工。2、成员互动:无严格规范——有制度,或规章。

群体功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群体对成员的意义:——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物质、精神;分工协作;群体能力大于个人简单相加);——个人信息来源、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心理学:个人在遇到突发性和威胁性事件时,尤其积极参加群体传播活动;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安全的行为范例);——表现与实现自我的场所(个人成就感只有得到群体承认才能得到满足)。群体功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二、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

1、群体意识决定群体传播的结构

群体意识——(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不仅指成员之间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精神上的一体化)所产生的“我们”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成员在群体中得到某种满足而产生的认同感。

二、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

群体意识不同,群体传播呈现不同结构:

信息流量——互动和交流频度高,合意基础好的群体中,信息的流量大,覆盖面广。

信息流向——单向与双向;传播机会是否均等。群体意识的质量高,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强;合意基础越好,越是民主的群体,其成员的传播机会越能得到保障。群体意识不同,群体传播呈现不同结构:

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规范: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准则。其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职责;(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作用: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分歧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与行为的效率。

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个人如果与群体规范冲突,就会面临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不仅制约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而且对外部信息的传播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观点,如与规范一致,群体规范可加强其说服效果;反之,则阻碍其成员接受。在群体意识强的成员中,这种规范还会唤起“自卫”行为,使外部说服产生逆反效果。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作用: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凯利、沃卡尔特的群体规范与“反规范”说服试验美国传播心理学家H·H·凯利、E·H·沃卡尔特1952年的试验:以中学生课外团体——“童子军”为对象。第一步:问卷,根据每人对团体的评价,将其归属意识分为5等:弱—较弱—中—较强→强;在此基础上,测试他们对野外登山的态度:赞成与反对(该团体把野外登山作为积极健康的活动来进行,“野外登山是有益的”这个判断,是其群体规范)。第二步:让一个“局外人”进行“反规范”宣传,即说服他们停止“危险的”野外登山,更多在市内开展其他有益活动。第三步:在“反说服”试验之后,再次测试对野外登山的态度,比较前后变化。凯利、沃卡尔特的群体规范与“反规范”说服试验图表:群体归属意识强弱与“反规范”说服效果

结果:成员意识弱者对反宣传的抵抗力较弱,其态度向说服者意图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成员意识强者不但没接受对立观点,反而展开了反驳。1、成员意识弱12%2、较弱03、中8%4、较强-39%5、强-56%图表:群体归属意识强弱与“反规范”说服效果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传播机制群体内部传播常面临“多数”与“少数”的对比。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人意见对少数人意见产生压力,后者往往会服从前者。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并非都基于理性判断,而是盲从。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传播机制阿什的趋同行为试验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在50年代的趋同行为试验:甲、乙两种卡片,卡片甲画有1条标准线段;乙画3条线段,其中1条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要求受试者指出乙中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相等。阿什设计了没有群体压力(个人独立判断)、有群体压力(与他人一起判断)的两种环境。在第一种条件下,对11组卡片的判断结果是:37个受试者中有35人的选择全部正确,只有2人发生了1~2次错误,错误率仅为0·7%。在第二种条件下,以8人为一组,其中7人为知情者,他们按照阿什指定的错误选择回答问题,小组中真正的被验人只有1位,目的是观察该人在面临群体压力下,会作出怎样的反应。结果:在123个被验人中,76%的人在多数意见影响下,至少做了1次错误选择,全部答案的错误率为36·8%。阿什的趋同行为试验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在群体压力下的错误判断,原因:一是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的信息的正确率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信任态度。二是趋同心理:或“从众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制裁。

S·莫斯考维西的心理试验则证明: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hardcore),当他们显示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时,可对多数派产生影响,甚至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形成新的合意。群体压力下的错误判断,原因: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集合行为(collectivebehavior):在某种刺激下发生的非常态集合现象,多以群集(crowd)、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其信息传播具有非理性特点。

其发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灾害、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等危机下,社会心理普遍紧张不安。2、触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而引起。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分两方面:一、信息本身的传播;二、相伴随的情绪传播,两方面都受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群体暗示:间接示意,而非直接说服,使人接受某种态度或从事某种行为。类似医学的催眠暗示。

参加者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使人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分析能力。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氛围,都会成为强烈的暗示刺激,使他的信念、思维和行动方式,迅速与现场的人群融为一体。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传播速度快的原因:在现场亢奋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控制力,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或观点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激烈行动,并迅速引发人群整体的激烈行动。球迷骚乱、印尼的迫害华人事件等。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原理制约下的传播形态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一书: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除了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分:

无意识模仿:不自觉状态下的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

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模仿。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原理制约下的传播形态突发事件时,常规方法难以应付,最省力的反应即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动,于是出现相互模仿、循环模仿。这种模仿基于人的安全(防卫)本能。在高度不确定的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把它作为最有效的安全选择。但其结果可能不安全,如失火时的选择。在突发事件中,或在某种情绪支配下,成员没有辨别信息的时间。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只能是非理性的模仿过程。突发事件时,常规方法难以应付,最省力的反应即直接模仿周围

“匿名性”原理:群众骚乱中,平常循规蹈矩的人也可能有越轨行为。集合行为使个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其姓名和身份,处于没有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失去责任感和控制力,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宣泄原始本能的行为。姓名和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和标志。正常状态下,这种定位隐含着社会性的约束,隐含着相应的规范意识和自控能力。“匿名性”原理: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信息流动异常,难以辨认信源、信宿,每个人都是消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接受者。美国社会学家H.布鲁默称为“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集合行为的信息形式主要是流言。又称传闻、小道消息,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的时期。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

R=i×a/cR流言流通量i问题重要性a信息的暧昧性c判断能力

流言发生的两个条件:一,通常围绕人们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而发生;二,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言分紧急和非紧急状态下两种:紧急状态下的流言特点:

(1)快速增殖。常态下的流言(小道消息)通过私下人际渠道传播,速度慢。而集合状态下,流言常以“演讲”形式散布,即一对多,信息连同携带的情绪,迅速弥漫。

(2)奇特的回流现象。不必为信息的准确性负责,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对流言进行改造和变形;不必确认信息来源。同一个流言经过若干人的传递后,又回到发布者。此时流言已增添新内容,连发布人也难以辨认其原貌,于是作为新信息加以接受,形成恶性循环机制。

(3)流言中伴随大量谣言。流言分紧急和非紧急状态下两种:紧急状态下的流言的特殊形式是谣言。两者的区别:

流言:与一定的事实作背景相联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谣言:故意捏造出来的信息,有人操纵,有特定目的,只要追查,常常能找到源头。流言的特殊形式是谣言。两者的区别: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个子虚乌有的事件,在乾隆年间成为波及大半个中国,卷入皇帝在内的整个官僚体系的大风波。起因是,浙江德清县慧相寺里几个贫穷潦倒的和尚,因妒忌附近一座观音殿的香火茂盛,散布谣言,说有石匠在观音殿附近“作法埋丧”。谣言迅速传播开来。当时的社会,是“受困扰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无法通过增进生产来解决,而需要“对损失进行分摊”。人们对能否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处境产生怀疑,冤冤相报因此成为普遍的进攻方式。这种冤冤相报在“熟人社会”中有所收敛,但对贸然闯入的陌生人就完全显现出来了。在谣言传播中,人们针对的都是陌生人,而且是社会边缘的陌生人——乞丐和流浪的僧道。随着被挤出来的人不断增加,全国出现的社会边缘人越多,谣言也越来越多。一农夫想惩罚其侄子,要求石匠把有其侄子名字的纸片贴在木桩的顶部,通过大锤的撞击窃去他的灵魂。石匠怕自己被牵扯进去,就把农夫扭送官府,小道消息因而传入了官僚系统,农夫被打了二十五大板后得到开释。《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四个月以后,事件被放大。山东巡抚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皇帝,龙颜大怒,勒令各省查处。短短的四个月内,关于叫魂的谣言蔓延到了京畿,闹得很严重,因为,事情已经不像浙江那里仅仅局限于县级,已经惊动了巡抚这个等级的官员。山东巡抚认为应该在奏折中向皇上汇报。但这也表明,这四个月中,整个官僚体系并没有对此作出很大的反应。为什么在四个月中官僚体系没有作出乾隆认为适当的反应呢?首先,官员们一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的,因此对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古训都是熟谙的,固然他们不一定完全否定怪力乱神,但是对于在升斗小民间流传的神鬼怪事是很不以为然的。其次,在传统社会中,无为而治对于官僚而言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再次,官员的守土职责是维持秩序,不能发生动乱。孔飞力说“若在某人的管辖范围内发生了公众动乱,那便是此人无能或无知的铁证。”而这种谣言则是最能掀起动乱的,所以,对于官员而言,则是想尽可能地把谣言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力图阻止其蔓延,从而维持其管辖区域的稳定。在其管辖范围内发生这种谣言,则是严重的失职。所以,官员对于此等事情能够压住自然就不会上报。

四个月以后,事件被放大。山东巡抚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皇乾隆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首先,清朝以异族入主中原,始终提防着汉人。这次恐慌中,妖术之一是剪辫子。辫子对于清朝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次妖术恐慌又来源于江南,是当初反清最激烈的地方,这使乾隆不得不格外小心。其次,官僚机构本身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些利益与皇帝的利益并不总是相符的。君主出于统治的需要不得不需要官僚机构,但又不完全相信官僚机构,于是就要对官僚进行控制。而对官僚机构的控制除了官职任命外,最主要的就是对信息的控制。令乾隆异常恼火的是,四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官员向他汇报过这件事情。于是,震怒的乾隆决心通过这件事情来整肃官僚系统。在乾隆命令严加追捕之后,各省官员展开了积极的行动。既然君主的主题已定,那么官僚们要做的就只是帮君主找材料。于是发生过妖术恐慌的地方自然加紧搜捕,而没有发生过的地方也要提供一些案例来表明自己的努力。于是,政治任务在行政系统的执行中就走样了,一件小事就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四个月的清剿中确实找到了谣言的源头,但是与乾隆所想象的重大阴谋相差甚远,只是百姓间的妒忌与陷害,根本无涉政治意图。在这四个月中,很多异乡乞丐和僧道受到了迫害,从最高层的皇帝到底层的小民,整个社会向这一社会边缘群体扑来,而他们没有一点反抗能力。行动持续到了十一月三日,乾隆降旨停止了对叫魂案的清剿。乾隆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呢?第二节组织传播

一、组织与组织传播

组织——执行一定职能,为了特定目标,构成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意志下从事协作性行为的持续性体系。特点:1、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阶层或等级制。

组织不是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有统一意志的整体。在组织中,除了正式结构外,还有一个由人与人的关系相互连结的非正式结构。

第二节组织传播一、组织与组织传

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通过信息传播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其功能:(1)内部协调;(2)指挥管理;(3)决策应变;(4)形成共识。

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一)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1、下行传播;2、上行传播;3、横向传播。(二)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三)组织内传播的媒介——书面媒介、会议、电话、组织内的公共媒介(内部报纸、闭路电视等)、内部网络。二、组织内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一)组织的信息输入(二)组织的信息输出1、公关活动;2、广告;3、形象识别系统(CIS,不仅企业,其他非营利机构也需要形象识别系统)。三、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第

绪论第

绪论第七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七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38第一节群体传播

一、群体的特征及社会功能概念:由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这是群体的广义概念,不仅包括家人、朋友、邻居,也包括有共同社会属性的间接集合体,如性别、年龄、职业、阶层等;既包括松散、自发的社会群体,也包括制度化、有分工和纪律的职能群体(组织),如党派、军队、团体、企业等。

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群体特征:1、目标取向的共同性;2、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这意味着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互动机制和使共同性得到保障的机制,这种机制称为群体的组织性。

群体特征:现实中的群体千差万别:有的具有鲜明的共同目标,有的则以聚集为目的;有的归属感很强,有强烈的“我们”情感或“我们”意识,有的不明显。群体内的互动程度不同:有的组织性强,有的组织性弱;有临时的,有长期的。现实中的群体千差万别:

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分为:

初级群体(primarygroup)

次级群体(secondarygroup)

初级群体:家庭、邻里、儿童玩伴等,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特征,对个性形成起基础的作用。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马克斯·韦伯以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为标准,把群体分为“团体”(Verband)和一般群体。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

马克斯·韦伯以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为标准,把群体分

群体与组织的区别:1、形成途径:自然形成——基于契约,人为组成。初级群体:基于地缘、业缘、共同兴趣或爱好,持续交往,自然形成。群众(crowd)、暴众(mobs)、观众(audience)、公众(public)等简单聚合(aggregates)更是如此,由于偶然事件而形成。

群体与组织的区别:2、成员互动:无严格规范——有制度,或规章。3、结构:松散,无层级,非结构性——层级制,有部门和职务分工。2、成员互动:无严格规范——有制度,或规章。

群体功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群体对成员的意义:——满足个人需求的手段(物质、精神;分工协作;群体能力大于个人简单相加);——个人信息来源、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心理学:个人在遇到突发性和威胁性事件时,尤其积极参加群体传播活动;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安全的行为范例);——表现与实现自我的场所(个人成就感只有得到群体承认才能得到满足)。群体功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二、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

1、群体意识决定群体传播的结构

群体意识——(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不仅指成员之间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精神上的一体化)所产生的“我们”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成员在群体中得到某种满足而产生的认同感。

二、群体传播的内部机制

群体意识不同,群体传播呈现不同结构:

信息流量——互动和交流频度高,合意基础好的群体中,信息的流量大,覆盖面广。

信息流向——单向与双向;传播机会是否均等。群体意识的质量高,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强;合意基础越好,越是民主的群体,其成员的传播机会越能得到保障。群体意识不同,群体传播呈现不同结构:

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规范: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准则。其功能:(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职责;(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2、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作用: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分歧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与行为的效率。

群体规范的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个人如果与群体规范冲突,就会面临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不仅制约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而且对外部信息的传播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观点,如与规范一致,群体规范可加强其说服效果;反之,则阻碍其成员接受。在群体意识强的成员中,这种规范还会唤起“自卫”行为,使外部说服产生逆反效果。群体规范对群体传播的作用: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凯利、沃卡尔特的群体规范与“反规范”说服试验美国传播心理学家H·H·凯利、E·H·沃卡尔特1952年的试验:以中学生课外团体——“童子军”为对象。第一步:问卷,根据每人对团体的评价,将其归属意识分为5等:弱—较弱—中—较强→强;在此基础上,测试他们对野外登山的态度:赞成与反对(该团体把野外登山作为积极健康的活动来进行,“野外登山是有益的”这个判断,是其群体规范)。第二步:让一个“局外人”进行“反规范”宣传,即说服他们停止“危险的”野外登山,更多在市内开展其他有益活动。第三步:在“反说服”试验之后,再次测试对野外登山的态度,比较前后变化。凯利、沃卡尔特的群体规范与“反规范”说服试验图表:群体归属意识强弱与“反规范”说服效果

结果:成员意识弱者对反宣传的抵抗力较弱,其态度向说服者意图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成员意识强者不但没接受对立观点,反而展开了反驳。1、成员意识弱12%2、较弱03、中8%4、较强-39%5、强-56%图表:群体归属意识强弱与“反规范”说服效果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传播机制群体内部传播常面临“多数”与“少数”的对比。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人意见对少数人意见产生压力,后者往往会服从前者。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并非都基于理性判断,而是盲从。

3、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传播机制阿什的趋同行为试验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在50年代的趋同行为试验:甲、乙两种卡片,卡片甲画有1条标准线段;乙画3条线段,其中1条与标准线段长度相等。要求受试者指出乙中哪条线段与标准线段相等。阿什设计了没有群体压力(个人独立判断)、有群体压力(与他人一起判断)的两种环境。在第一种条件下,对11组卡片的判断结果是:37个受试者中有35人的选择全部正确,只有2人发生了1~2次错误,错误率仅为0·7%。在第二种条件下,以8人为一组,其中7人为知情者,他们按照阿什指定的错误选择回答问题,小组中真正的被验人只有1位,目的是观察该人在面临群体压力下,会作出怎样的反应。结果:在123个被验人中,76%的人在多数意见影响下,至少做了1次错误选择,全部答案的错误率为36·8%。阿什的趋同行为试验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在群体压力下的错误判断,原因:一是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的信息的正确率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信任态度。二是趋同心理:或“从众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制裁。

S·莫斯考维西的心理试验则证明: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hardcore),当他们显示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时,可对多数派产生影响,甚至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形成新的合意。群体压力下的错误判断,原因:

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集合行为(collectivebehavior):在某种刺激下发生的非常态集合现象,多以群集(crowd)、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其信息传播具有非理性特点。

其发生条件:1、结构性压力。灾害、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等危机下,社会心理普遍紧张不安。2、触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而引起。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化。三、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分两方面:一、信息本身的传播;二、相伴随的情绪传播,两方面都受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群体暗示:间接示意,而非直接说服,使人接受某种态度或从事某种行为。类似医学的催眠暗示。

参加者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使人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分析能力。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处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周围人的话语、表情、动作乃至现场的氛围,都会成为强烈的暗示刺激,使他的信念、思维和行动方式,迅速与现场的人群融为一体。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传播速度快的原因:在现场亢奋氛围中,成员失去理智控制力,对来自外部的刺激,表现本能反应。经过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或观点迅速支配整个人群,并引发激烈行动,并迅速引发人群整体的激烈行动。球迷骚乱、印尼的迫害华人事件等。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原理制约下的传播形态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一书: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除了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分:

无意识模仿:不自觉状态下的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

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也是一种有意识的模仿。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原理制约下的传播形态突发事件时,常规方法难以应付,最省力的反应即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动,于是出现相互模仿、循环模仿。这种模仿基于人的安全(防卫)本能。在高度不确定的突发事件中,每个人都希望与在场的多数人保持一致,把它作为最有效的安全选择。但其结果可能不安全,如失火时的选择。在突发事件中,或在某种情绪支配下,成员没有辨别信息的时间。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只能是非理性的模仿过程。突发事件时,常规方法难以应付,最省力的反应即直接模仿周围

“匿名性”原理:群众骚乱中,平常循规蹈矩的人也可能有越轨行为。集合行为使个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其姓名和身份,处于没有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失去责任感和控制力,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做出宣泄原始本能的行为。姓名和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定位和标志。正常状态下,这种定位隐含着社会性的约束,隐含着相应的规范意识和自控能力。“匿名性”原理:

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信息流动异常,难以辨认信源、信宿,每个人都是消息的发布者,同时也是接受者。美国社会学家H.布鲁默称为“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而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成为这一方的刺激。集合行为的信息形式主要是流言。又称传闻、小道消息,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的时期。3、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R)与问题的重要性(i)和涉及该问题的证据暧昧性(a)之乘积成正比。”

R=i×a/cR流言流通量i问题重要性a信息的暧昧性c判断能力

流言发生的两个条件:一,通常围绕人们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而发生;二,来自正式渠道的有证据的信息不足、状况的暧昧性增加,会推动人们去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

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言分紧急和非紧急状态下两种:紧急状态下的流言特点:

(1)快速增殖。常态下的流言(小道消息)通过私下人际渠道传播,速度慢。而集合状态下,流言常以“演讲”形式散布,即一对多,信息连同携带的情绪,迅速弥漫。

(2)奇特的回流现象。不必为信息的准确性负责,而是按自己的意愿对流言进行改造和变形;不必确认信息来源。同一个流言经过若干人的传递后,又回到发布者。此时流言已增添新内容,连发布人也难以辨认其原貌,于是作为新信息加以接受,形成恶性循环机制。

(3)流言中伴随大量谣言。流言分紧急和非紧急状态下两种:紧急状态下的流言的特殊形式是谣言。两者的区别:

流言:与一定的事实作背景相联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谣言:故意捏造出来的信息,有人操纵,有特定目的,只要追查,常常能找到源头。流言的特殊形式是谣言。两者的区别: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一个子虚乌有的事件,在乾隆年间成为波及大半个中国,卷入皇帝在内的整个官僚体系的大风波。起因是,浙江德清县慧相寺里几个贫穷潦倒的和尚,因妒忌附近一座观音殿的香火茂盛,散布谣言,说有石匠在观音殿附近“作法埋丧”。谣言迅速传播开来。当时的社会,是“受困扰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无法通过增进生产来解决,而需要“对损失进行分摊”。人们对能否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处境产生怀疑,冤冤相报因此成为普遍的进攻方式。这种冤冤相报在“熟人社会”中有所收敛,但对贸然闯入的陌生人就完全显现出来了。在谣言传播中,人们针对的都是陌生人,而且是社会边缘的陌生人——乞丐和流浪的僧道。随着被挤出来的人不断增加,全国出现的社会边缘人越多,谣言也越来越多。一农夫想惩罚其侄子,要求石匠把有其侄子名字的纸片贴在木桩的顶部,通过大锤的撞击窃去他的灵魂。石匠怕自己被牵扯进去,就把农夫扭送官府,小道消息因而传入了官僚系统,农夫被打了二十五大板后得到开释。《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上四个月以后,事件被放大。山东巡抚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皇帝,龙颜大怒,勒令各省查处。短短的四个月内,关于叫魂的谣言蔓延到了京畿,闹得很严重,因为,事情已经不像浙江那里仅仅局限于县级,已经惊动了巡抚这个等级的官员。山东巡抚认为应该在奏折中向皇上汇报。但这也表明,这四个月中,整个官僚体系并没有对此作出很大的反应。为什么在四个月中官僚体系没有作出乾隆认为适当的反应呢?首先,官员们一般都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的,因此对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古训都是熟谙的,固然他们不一定完全否定怪力乱神,但是对于在升斗小民间流传的神鬼怪事是很不以为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