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诗歌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诗歌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诗歌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诗歌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羁旅思乡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

2.①新岁怀乡的心切。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乡心新岁切”与“春归在客先”两句,将作者的思乡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②漂泊在外的悲苦。“天畔独潸然”的“独”字写出了诗人流落天畔,孤苦无依,潸然泪下的情状;颈联两句即景生情,写诗人在荒僻的南巴只能旦暮与岭猿相为伴,与江柳共风烟,流露出天畔流落而孤苦悲愁的心绪。③横遭贬谪的愤闷。“老至居人下”一句满含年老失意的辛酸,末联又以曾因大臣妒嫉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贾谊自比,迁谪的悲愤跃然纸上。④前途未卜的忧思。诗歌最后一句说道:不知自己还要在这贬谪之地滞留几年?一句便道尽了诗人对贬谪生活的不满、对仕途的担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写景多于抒情”错,“乡心新岁切”“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已似长沙傅”均为抒情,可见全诗抒情多于写景。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新年来临,思乡的心情格外迫切,想到自己漂泊在外不禁潸然落泪;“春归在客先”,连春天也脚步匆匆走在我这个游子的前头,表达了作者在新年之际在外漂泊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和自己漂泊的悲苦之情。“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在岭南早晚只能与猿猴相依作伴,或与江边杨柳共同领受风烟侵吹,谪居异乡,只能同无情的动物为伍,只能与无感的植物结伴,岭猿声哀,江柳意迷,纵有万般心事,又何处得说?自身遭遇的凄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老至居人下”,年老了反而被贬谪他处居于人下,联系诗下的注释“刘长卿因事被贬为南巴尉,身处异乡适逢第二年新年,有感而发作下此诗”,作者在单纯的思乡之情中,融入仕宦身世之感,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感的厚度,满含年老失时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愤。“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我已和被贬为长沙太傅的贾谊同遭遇,不知今后还要几年才能还乡?诗人借用贾谊的典故,洛阳才子贾谊,有济世匡国之志,脱颖初露,而为权贵宿老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而诗人自忤权门,担心滞此难返,不免生出“从今又几年”的忧虑。3.B

4.(1)颔联:“天涯”点出了旅居之地僻远;因为“长为客”,“穷愁”缠身,诗人才会形容“独老”。(2)颈联:身临“丹壑”,遥想“紫宸”,是久客异乡的诗人对故乡和朝廷的思念。(3)尾联:“心折”“路迷”之慨,正是由于久客难归。【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当地人节日中的好客热情带给诗人热闹欢乐”理解错误。“天涯风俗自相亲”的意思是这万里天涯的风俗和人情,也仿佛都是各自相亲。这里不是写当地人节日中的好客热情带给诗人热闹欢乐,而是增添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思念。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颔联“江上形容吾独老,天涯风俗自相亲”落笔即写诗人自己旅居之境况:“天涯”点出了旅居之地僻,“自相亲”是与其客居生活有关。冬至本应在家,摆上好菜,温壶好酒;可是诗人一家人却正在江上四处漂泊。“自相亲”呼应首句“长为客”,正因长时间作客他乡,才会有这样的体会。颈联“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写诗人在这个风俗自亲的冬至日里,拄杖而行,身临“丹壑”,而意想“紫宸”,通过写诗人在雪后拄着杖藜面对山沟,想起戴着鸣响的佩玉上朝,散朝后离开皇宫的往事,表现了诗人长期漂泊的年老孤独和久客异乡对故乡和朝廷的思念。尾联“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中,之所以“路迷”,正是由于久客难归,这一句则又是扣住首句“长为客”来写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路途产生的迷惘和无所适从之感。所以,全诗围绕“长为客”这一主题,把杜甫晚年那种漂泊生活的苦与愁,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而且在表达上,诗人注重诗的每一句都遥相呼应,所以读完这首诗时,读者仿佛真的感受到了那股冷气与愁绪。因为诗人年年“长为客”,故而“路迷”难归;因为他有无法摆脱的“穷愁”,所以他才会“形容独老”、肠断“心折”;正因为他身临“丹壑”而意想“紫宸”,因此他才有“心折”“路迷”之慨,这首诗就是这样情浓意切,读来有浑然一体之感。5.C

6.白诗末句,是狂风巨浪拍打船板声,声音沉重、激烈,烘托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悲愤、郁闷之情;元诗末句以风雨潇潇、杜鹃哀鸣之声,营造凄清氛围,表达对身处逆境的友人的担忧与思念之情。【分析】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格调颇为闲适宁静”错误。诗人心情较为平静,格调应为“凄惋”。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一阵阵“逆风吹浪打船声”,像塞马悲鸣,胡笳呜咽,一起卷入读者的耳里、心中。这声音里,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船下江中,不断翻卷起狂风巨浪;心头眼底,像突然展现一幅大千世界色彩黯淡的画图。这风浪,变成了“逆风吹浪打船声”;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画图,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情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烘托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悲愤、郁闷之情。元诗末句“满山风雨杜鹃声”以风雨潇潇、杜鹃哀鸣之声,营造凄清氛围。结合注释①可知,白居易被贬江州,诗人写自己的夜深难眠,听到杜鹃哀鸣声音,表达对身处逆境的友人的担忧与思念之情。7.C

8.(1)意境营造:①本诗以清蝉、斜阳、暮鸦、衰草、秋风为主要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②杜诗以急风、高天、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为主要意象,营造出雄阔苍凉的意境。(2)章法结构:①本诗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②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层次清晰。【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C项,“颈联虚写”错。颈联从上文的忆想回到现实,是实写。鸦投古刹,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而落日斜晖,也是作者的所见之景。故选C。8.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及诗歌结构的能力。本诗一开首以雨后蝉鸣起兴。秋高气爽,雨过天晴,再加病愈登亭,十分畅快。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地鸣叫。二句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怀。本诗意象众多,首联写清蝉、颈联写斜阳、暮鸦、衰草,尾联写秋风,这些意象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杜诗首联写急风、高天,颔联写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这些意象营造出雄浑苍凉的意境。从章法结构上来讲:两者都是写景加抒情,但是安排的位置不同,本诗首联颈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两者穿插交错,景情转换灵动自然,不呆板拘滞;杜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景及情,先写景后抒情,采用惯常方式,层次清晰。9.C

10.①失意之恨。首句“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②怀乡思归。“征尘断处见归程”,秋雨新洗,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怀乡情重,思归心切。③多病之愁。“病来把酒不知厌”,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为借酒浇愁,可见愁之深重。④迟暮之感。“斜阳”落日斜晖,“秋风发上生”,秋风萧萧,鬓发的斑白,都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白诗和贺诗都借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错误,“草将野色入荒城”系从白居易的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中化出,二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不同之处则是白居易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借喻别情之满、之盛;贺铸这里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其中暗寓失意之恨。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①“经雨清蝉得意鸣”:“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正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言下已隐含人不如蝉的况味,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意,表现了人生失意的哀伤之情。②“征尘断处见归程”:由“听”转向“见”,秋雨新洗,值此黄昏之际,行人渐少,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这一句在眺望中透露出诗人的心事,怀乡情重,思归心切,不曾有一日忘怀。当此病后偷闲、偶尔登临送目之际,思归之念便又油然而起。③“病来把酒不知厌”:病后的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因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这里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病前早已借酒浇愁,病中被迫停饮;仿佛欠了的债要加倍偿还,故病后愈是贪杯,愈可见病中难以消停的情状。表达思乡之情的同时,也透露出病痛之苦。④“秋风发上生”:一年一度的秋风,最能动人归兴,诗人此时滞留他乡,无计归去。眼见得梦想成空,徒然催人早生华发而已。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人生迟暮之悲。11.D

12.(1)借杜鹃花开、鹧鸪啼鸣的江景,衬托诗人与故人重逢的喜悦之情。(2)“来时”一句写诗人询问朋友家乡人的情况,表达作者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之感。(3)“别后”一句借烟波浩渺、难辨方向,表达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4)借王粲《登楼赋》的典故,反用其意,劝慰朋友和自己虽身在异乡,但不要过于悲凄,表达了旷达乐观的心情。【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邀请朋友共赴酒楼,畅饮美酒”表述有误。诗中诗人是告诉仲宣江畔酒楼美酒多,希望他怀念故土不要感到悲伤凄凉。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的三、四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鹃花发鹧鸪啼”写的诗人与朋友重逢越溪,杜鹃花开,鹧鸪啼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重逢之景,衬托诗人与故人重逢的喜悦之情。“来时旧里人谁在,别后沧波路几迷”两句写出与朋友重逢时,江流湍急,江面烟波浩渺,诗人乘坐的小船难以辨别方向,行路艰难。“来时旧里人谁在”写诗人询问朋友家乡人的情况,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别后”一句借江面烟波浩渺、难以辨别方向,表达了诗人对前途难测、命运难料的感叹。“江畔玉楼多美酒,仲宣怀土莫凄凄”两句写诗人向朋友介绍江畔酒楼多储存美酒,希望他怀念故土不要感到悲伤凄凉。此处借王粲《登楼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旷达乐观的心情。13.B

14.①羁旅他乡的凄凉。诗人漂泊他乡多年,难以归去,迷失了归家的路,抒发了自己独在异乡的无奈、凄凉。②壮志难酬的苦闷。西风一夜,壮心已老,面对无可奈何的处境,诗人深陷怀才不遇的哀怨苦闷。③知音难遇的悲慨。尾联用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写出知音远去,无人理解的处境,表达出内心的悲怆。【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说明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知和豁达之情”错,诗人写薄云未必能降雨,秋日从来多阴,体现出了诗人对人生的清醒认识,但未体现豁达之情,而是认识到人生多阴,难有作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悲。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三年客梦迷归路,一夜西风老壮心”,作者在天长束氏家塾转瞬三年,束家因为怜恤他贫穷,所以招他来伴读。虽然东家束伯仁待他很好,得暂时免受饥寒之苦,但并非久计;在潦倒沉沦、一贫彻骨的困境中,所以有“三年客梦迷归路”的感叹。“三年”表明迷归之久,诗人漂泊他乡多年,难以归去,迷失了归家的路,抒发了自己独在异乡的无奈、凄凉。结合【注】①可知,作者是有治国安民之志的,诗中“一夜西风老壮心”,不只是抒发怀才不遇的哀怨,更在于吐露将从此而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愤慨。结尾两句,作者更深沉地向友人倾诉说:“欲作新声寄遗恨”作者并不是一个消极人物,他也有冲决黑暗的雄心,在不得志的情况下,他曾把自己的悲痛写入了很多诗歌,试图在这些篇章中寄托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怨苦闷,他把在新声中所要倾吐的心志,说成是“遗恨”,可见哀痛之深。结合【注】②可知,“直弦先断泪盈琴”用俞伯牙钟子期的典故,写出知音远去,无人理解的处境,表达出内心的悲怆。15.C

16.①容颜衰老,病重体弱之愁;②离家日久,思乡盼归之愁;③告别良友,依依不舍之愁;④离留两难,无从排解之愁。【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与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C.“颈联……意在表现时光流逝之快”错,曲解诗意,该联“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使用拟人修辞,借助春风、夜雨两个意象,意在渲染凄凉氛围,表现作者伤感心境。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写诗人不敢照镜子,怕看到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