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解析课件_第1页
感觉统合解析课件_第2页
感觉统合解析课件_第3页
感觉统合解析课件_第4页
感觉统合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觉统合教育的开展1、家庭2、亲子园(0-3岁):预防幼儿园(3-6岁):关键期小学(6-12岁):有效期3、特教中心;培智学校;康复医院;儿科中心4、感觉统合训练会所:幼儿园、机构、学校。感觉统合教育的开展第一章感觉统合概述一、定义指人体通过感觉器官将得到的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的能力,是个体在外界的环境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运作。第一章感觉统合概述一、定义二、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1、发展儿童智力2、可使感统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之中3、增强儿童体质4、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5、坚强的意志品质6、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协作、竞争7、提高儿童语言能力。二、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三、感觉统合教育出现的问题1、家长不了解(误解)感觉统合2、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存在失调问题3、感统教育过分商业化,误导家长4、缺乏专业感统训练师: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生物医学与心理教育)三、感觉统合教育出现的问题第二章感觉的生理机制一、视觉1、形成:光波-角膜-透明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区(见下图)2、视觉特点:简单-三原色-中间色-成熟移动-静止;上下-左右倒立的影响3、视觉感受器:视网膜

第二章感觉的生理机制一、视觉感觉统合解析课件4、视觉统合能力视觉联想能力视觉记忆能力视觉分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视觉追踪能力注:视觉统合能力对儿童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4、视觉统合能力二、听觉1、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区(见下图)2、听觉特点:视听结合耳麦的影响倒立的影响3、听觉感受器:耳蜗二、听觉4、听觉统合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编序能力听觉理解能力听说结合能力

注:听觉统合能力对儿童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感觉统合解析课件感觉统合解析课件三、嗅觉1、嗅觉的感受器:鼻腔内的一些线形体2、嗅觉的特点个体差异大极大的适应性利害参半3、嗅觉的功能寻找和获取食物安全性三、嗅觉四、味觉1、味觉的感受器:味蕾2、人类的基本味觉:酸、甜、苦、咸和鲜味3、味蕾在舌上的分布:甜在舌尖,苦在舌根;酸咸在两侧4、味觉的功能避免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影响人的生活品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四、味觉五、皮肤觉(一)触觉1、定义:也称压觉。是皮肤表面承受某物体压力或触及某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2、分类:主动触觉和被动触觉

敏感型和迟钝型3、人体不同部位的敏感度4、功能:防御性;识别性五、皮肤觉5、特点:社交中的体态语言(新生儿的亲情交流)情绪,性格,脾气大脑辨识能力(触觉和精细动作)发音不佳(二)痛觉(三)温度觉5、特点:六、本体觉1、定义:了解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2、感受器:一些藏在肌肉、肌腱和关节里的本体感受器。3、作用辨别位置:方向感和空间感运动:大肢体的运动和小肌肉的运动身体形象、身体地图自信心和创造力(引申)六、本体觉七、前庭觉1、定义:指在受地心引力作用及个体躯体移动(头部)刺激形成的感觉。2、感受器:膜半规管(30°)、椭圆囊(冠状)和球囊(矢状)。(见下图)3、前庭神经核:选择、过滤)。(见下图)七、前庭觉感觉统合解析课件感觉统合解析课件4、平衡三联: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5、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身体姿态)运动发展的基础促进大脑的发育确保其他感觉信息有意义4、平衡三联: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第三章神经系统一、组成: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脊髓);周围神经(见下图)第三章神经系统一、组成: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二、大脑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左右交叉,上下倒置视觉区与两眼的关系是:左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左半,右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右半两半球的听觉区共同分担管理两耳传入的听觉信息三、胼胝体:负责沟通两半球的信息四、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见下图)二、大脑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左右交叉,上下倒置感觉统合解析课件第四章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1、视觉:读书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出格,偏旁部首颠倒。第四章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2、听觉:好动,丢三落四,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3、触觉

敏感型:易紧张,胆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反应快。

迟钝型: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人情冷漠,反应慢。2、听觉:好动,丢三落四,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4、本体觉:身体姿态,身体协调性,精细动作。5、前庭觉前庭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平衡失调: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4、本体觉:身体姿态,身体协调性,精细动作。二、感统失调的原因1、孕期先天因素: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先兆流产,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怀孕初期严重呕吐、偏食、早产,造成孩子先天营养不良。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剖腹产造成触觉体验不足怀孕时用药不慎或情绪常处于过渡兴奋或悲伤状态二、感统失调的原因2、抚育不当

爬行少:协调性,平衡感,精细动作,颈背部张力,身体姿态,近视。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哭:心肺功能,口腔肌肉。过度保护,不注重适龄孩子基本能力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2、抚育不当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经验缺乏。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缺乏。学步车: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垫脚尖;罗圈腿。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经验缺乏。3、教育情感爱抚不够,物质上宽松,精神上苛刻。不尊重幼儿基本权利,集体教育追求教育的一致,不注重个性培养,排斥好动的幼儿。过早进行认知教育(专项技能)。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3、教育四、感统失调的预防1、首先要从孕期保健做起,准妈妈在孕期生活一定要有规律,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食物。2、围产期的保健。3、儿童出生后要多参加各种活动。4、重视失调孩子的心理呵护。三、感统失调的对策1、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2、创造条件走出孤独。3、尽可能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四、感统失调的预防三、感统失调的对策第五章感觉统合训练一、感统训练的依据:敏感期二、感统训练的本质:游戏;个别化,针对性三、感统训练的关键:1、调动孩子训练的主动性2、用耐心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五章感觉统合训练一、感统训练的依据:敏感期3、让孩子感到快乐4、训练内容因人而异5、每天有多样的感觉刺激四、感统训练的原则1、让孩子感到愉悦而不是压力或者恐惧2、儿童是训练的主角3、根据测评制定训练计划3、让孩子感到快乐4、从自选动作过渡到规定动作5、创建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场所五、感统训练效果的影响因素:1、感统训练场馆的环境2、感统训练师3、家长4、训练计划的制定4、从自选动作过渡到规定动作六、训练项目:滑梯-趴地推球-羊角球(袋鼠跳)-平衡台(独脚凳、平衡触觉板、摇滚跷跷板、)-滚筒(阳光隧道)-万象组合-滑板-A字架(晃动平衡木配平衡步道,大陀螺、跳床、四分之一圆、手摇旋转盘)-88轨道(上下转盘、太极平衡板)-踩踏车(踩踏石)-球类按摩等等。六、训练项目:专业的感觉统合测评系统:1、T分,判定失调程度2、表现,可造成影响3、总评定:以严重者为主4、建议:课程安排,注意事项5、家庭练习第六章感统测评专业的感觉统合测评系统:第六章感统测评感觉统合教育的开展1、家庭2、亲子园(0-3岁):预防幼儿园(3-6岁):关键期小学(6-12岁):有效期3、特教中心;培智学校;康复医院;儿科中心4、感觉统合训练会所:幼儿园、机构、学校。感觉统合教育的开展第一章感觉统合概述一、定义指人体通过感觉器官将得到的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信息进行多次分析,综合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应答,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命令运动系统做出反应的能力,是个体在外界的环境刺激中和谐有效的运作。第一章感觉统合概述一、定义二、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1、发展儿童智力2、可使感统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之中3、增强儿童体质4、促进儿童心理发展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5、坚强的意志品质6、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团结、协作、竞争7、提高儿童语言能力。二、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三、感觉统合教育出现的问题1、家长不了解(误解)感觉统合2、家长不愿意承认孩子存在失调问题3、感统教育过分商业化,误导家长4、缺乏专业感统训练师: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生物医学与心理教育)三、感觉统合教育出现的问题第二章感觉的生理机制一、视觉1、形成:光波-角膜-透明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区(见下图)2、视觉特点:简单-三原色-中间色-成熟移动-静止;上下-左右倒立的影响3、视觉感受器:视网膜

第二章感觉的生理机制一、视觉感觉统合解析课件4、视觉统合能力视觉联想能力视觉记忆能力视觉分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视觉追踪能力注:视觉统合能力对儿童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4、视觉统合能力二、听觉1、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区(见下图)2、听觉特点:视听结合耳麦的影响倒立的影响3、听觉感受器:耳蜗二、听觉4、听觉统合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编序能力听觉理解能力听说结合能力

注:听觉统合能力对儿童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感觉统合解析课件感觉统合解析课件三、嗅觉1、嗅觉的感受器:鼻腔内的一些线形体2、嗅觉的特点个体差异大极大的适应性利害参半3、嗅觉的功能寻找和获取食物安全性三、嗅觉四、味觉1、味觉的感受器:味蕾2、人类的基本味觉:酸、甜、苦、咸和鲜味3、味蕾在舌上的分布:甜在舌尖,苦在舌根;酸咸在两侧4、味觉的功能避免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影响人的生活品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四、味觉五、皮肤觉(一)触觉1、定义:也称压觉。是皮肤表面承受某物体压力或触及某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感觉。2、分类:主动触觉和被动触觉

敏感型和迟钝型3、人体不同部位的敏感度4、功能:防御性;识别性五、皮肤觉5、特点:社交中的体态语言(新生儿的亲情交流)情绪,性格,脾气大脑辨识能力(触觉和精细动作)发音不佳(二)痛觉(三)温度觉5、特点:六、本体觉1、定义:了解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2、感受器:一些藏在肌肉、肌腱和关节里的本体感受器。3、作用辨别位置:方向感和空间感运动:大肢体的运动和小肌肉的运动身体形象、身体地图自信心和创造力(引申)六、本体觉七、前庭觉1、定义:指在受地心引力作用及个体躯体移动(头部)刺激形成的感觉。2、感受器:膜半规管(30°)、椭圆囊(冠状)和球囊(矢状)。(见下图)3、前庭神经核:选择、过滤)。(见下图)七、前庭觉感觉统合解析课件感觉统合解析课件4、平衡三联: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5、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身体姿态)运动发展的基础促进大脑的发育确保其他感觉信息有意义4、平衡三联: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第三章神经系统一、组成: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脊髓);周围神经(见下图)第三章神经系统一、组成: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二、大脑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左右交叉,上下倒置视觉区与两眼的关系是:左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左半,右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右半两半球的听觉区共同分担管理两耳传入的听觉信息三、胼胝体:负责沟通两半球的信息四、反射弧(反射活动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见下图)二、大脑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左右交叉,上下倒置感觉统合解析课件第四章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1、视觉:读书跳行,多字少字,颠倒顺序,写字出格,偏旁部首颠倒。第四章感觉统合失调一、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2、听觉:好动,丢三落四,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3、触觉

敏感型:易紧张,胆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反应快。

迟钝型: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人情冷漠,反应慢。2、听觉:好动,丢三落四,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4、本体觉:身体姿态,身体协调性,精细动作。5、前庭觉前庭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小动作不断。平衡失调: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4、本体觉:身体姿态,身体协调性,精细动作。二、感统失调的原因1、孕期先天因素: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先兆流产,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怀孕初期严重呕吐、偏食、早产,造成孩子先天营养不良。孕妇的不良饮食习惯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剖腹产造成触觉体验不足怀孕时用药不慎或情绪常处于过渡兴奋或悲伤状态二、感统失调的原因2、抚育不当

爬行少:协调性,平衡感,精细动作,颈背部张力,身体姿态,近视。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孩子静坐多,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哭:心肺功能,口腔肌肉。过度保护,不注重适龄孩子基本能力训练;缺乏运动,缺乏游戏,缺乏大自然的熏陶。2、抚育不当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经验缺乏。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缺乏。学步车: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垫脚尖;罗圈腿。缺少伙伴,群体生活不足,造成触觉经验缺乏。3、教育情感爱抚不够,物质上宽松,精神上苛刻。不尊重幼儿基本权利,集体教育追求教育的一致,不注重个性培养,排斥好动的幼儿。过早进行认知教育(专项技能)。不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要求过高,限制过多,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3、教育四、感统失调的预防1、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