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_第1页
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_第2页
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_第3页
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_第4页
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教育培训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教育培训

众所周知,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预测、评价、指导、教育和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获取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在法律的指引下进行各项活动。如果我们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可能是民事责任,也可能是刑事责任。无论行为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无疑都会对行为人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伤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既然法律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就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用理性去看待世界,用法律去指导行为,用幸福来回报自己。引言引言违法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但不受法律认可并对社会或个人有害的行为。违法行为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民事、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通常我们所说的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犯罪的定义中可见犯罪的特征便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那么法律是通过什么措施来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呢?通常有教育、警示、刑罚等几种方式。刑罚方式作为以国家暴力作为后盾,小到管制、拘役、大到死刑,可见其严厉性和威慑力。违法、犯罪与刑罚违法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但不受法律认可并对社第一节交通肇事罪

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本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系交通运输安全。包括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公路交通运输和水路交通运输。

(二)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行为表现方式为超速、超宽、超载行车、酒后开车等。第一章企业员工常见的犯罪行为第一节交通肇事罪第一章企业员工常见的犯罪行为(三)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具体操作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交通设备的操作人员、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人员;在特殊的情况下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四)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可以是行为人疏忽大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但是这里的过失主要是指行为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态,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三、关于交通肇事罪中所指“道路”的说明

本罪存在的时空范围: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三)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只能以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四、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交通肇事罪必须以发生重大事故为构成要件,对于违章但未造成重大事故的,不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7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的规定,“重大事故”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七点在3万元至6万元以上的。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二)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三)交通肇事后的逃逸问题。“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四)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二)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于河流中的,应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前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五、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一)犯罪情节一般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一般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七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于河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死亡2人以上,或者是公私财产遭受直接损失数额巨大(起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或者符合“重大事故”标准并将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事故发生后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隐藏事实真相,嫁祸于人的;2、酒后驾车的;3、费司机驾车的;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5、明知机动车关键部件失任然驾驶的。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死亡2人以上,或者是公私案例

费某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资格证的情况下驾驶重型货车(超载率282%)途径虹南大道蒲岐镇寨桥村路段时,遇行人钱某在车前方突然从道路右侧向左侧横穿马路。费某鸣喇叭,向左打方向并紧急刹车躲避,但仍避让不及,货车将钱某碰到,左前轮碾压其颈胸部,致其当场死亡。肇事后,费某指使黄某顶替,企图逃避法律追究。经公安局交警支队认定,该交通事故中,费某负主要责任;经法医鉴定,钱某符合遭机动车碰撞、碾压致颈部、胸部重度毁损伤而死亡。另查明,案发后费某的委托代理人与被害人亲属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调解协议,被害人亲属获赔105万元,并已履行。案例分析交通肇事后肇事者逃离现场,并让顶替者去公安机关投案,或者虽然没有离开现场,但让他人顶替,其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逃避法律追究,让人顶替的行为本质上属于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从重处罚。对顶替者,其主观上是为了包庇他人犯罪,构成犯罪的以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公诉机关以费某犯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决费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分析一、盗窃罪的定义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的行为。二、本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的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主要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和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也包括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混合组成的法人、非法人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所有的财产。(二)犯罪的客观方面第二节盗窃罪一、盗窃罪的定义第二节盗窃罪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指行为人以其主观上自认不为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所知的方法将财物取走。在窃取财物时即使被他人发现或暗中注视,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如果在盗窃时遇上了被害人的抵抗而改用暴力,犯罪的性质就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我们常见的秘密窃取的方式主要有:撬门破锁、顺手牵羊、翻墙入院等造成被盗财物在空间上发生位置移动。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就是被盗物不发生空间上的转移,如采取拍摄、复印或者利用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盗窃罪的主体,但单位集体盗窃公私财物,所窃取财物由单位所有的,应以盗窃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通过多次盗窃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行为人无论为自己、他人还是为集体盗窃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盗窃后无论是据为己有、转送他人、交给集体或者变卖、毁弃,都是属于以非法目的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三)犯罪主体三、盗窃罪的认定(一)盗窃罪与一般盗窃行为的界定

一般盗窃行为是指盗窃少量公私财物,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我们一般从盗窃数额和盗窃次数来区分一般盗窃行为和盗窃罪的违法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关于审理盗窃罪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可以500元作为个人盗窃数额较大的起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的数额为元;根据刑法规定,多次实施盗窃,即使数额未达到较大,仍可以构成盗窃罪;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意见,一年内入户盗窃或扒窃3次以上,即为多次盗窃,应认定为盗窃罪。对于有小偷小摸,多次偷拿公私财物,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以多次盗窃论,因而不构成盗窃罪。三、盗窃罪的认定(二)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刑法上的犯罪既遂是指犯罪的完成。盗窃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财物既已脱离所有人或保管人的控制而为盗窃犯所实际控制,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既已实现,犯罪就告完成,就形成盗窃罪的既遂。针对被盗物不发生空间上的转移的,我们主张以控制说为标准。四、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一)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三)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三)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案列VIP积分卡系统程序属于郑州某有限公司的内部程序。顾客向该公司团购部购买VIP积分卡时,由团购部向该公司财务部提出申请,财务部经空白的VIP积分卡充值后向顾客发行。杨某系该有限公司的电脑员,主要负责电脑的维护、收款机维护及进销存系统维护等工作。杨某所在的电脑是隶属于该公司的信息研究开发中心,作为公司VIP积分卡系统程序飞研究、开发部门,该中心及其下属电脑馆的工作人员虽有机会接触到VIP积分卡系统程序,但按照公司规定,不准私自破译密码进入该程序,亦不具有管理或者控制公司财务的职权。后杨某利用管理、维护公司电脑的工作便利,以破译程序软件的手段,进入公司VIP积分充值系统,将作废的VIP积分卡激活重新充值后用于个人消费,消费金额共计8.5万元。案发后已退还公司赃款赃物合计11万余元。案列分析构成职务侵占罪,要求行为人在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时,以其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限、职责为基础,利用其对本单位财产具有一定的主管、管理或者经手的职责,在实际支配、控制、处置单位财物时实施非法占有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仅仅是在自身工作在易于接触他人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或者熟悉作案环境,而利用上述工作中形成的便利条件秘密窃取本单位的财产,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公诉机关遂以杨某犯盗窃罪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杨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分析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的管理法律法规,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产权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构成

(一)犯罪客体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和权利人对其商业秘密的所有权、使用权。

第三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第三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述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明知或者应知上述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二)犯罪的客观方面(三)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系一般主体,自然人只要年满16周岁、具有现实责任能力即可。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具有通过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观意图。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一)个人犯本罪的,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个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四)根据《解释》第7条第2款和第15条之规定,个人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单位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750万元以上的,属于“造成特别严重后果”。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案列A公司系一家专门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的私营企业。黄某自2003年其被该公司派往厦门办事处任业务员、销售经理,负责福建地区的销售工作。黄某见公司的产品质量好,在福建地区供不应求,决定利用所掌握的公司产品价格、客户资源信息、客户名单等经营信息为自己牟利。2004年7月22日,黄某伙同丈夫徐某注册成立B公司。为了获取A公司较低价格的产品,黄某对A公司谎称B公司是她在厦门开发的大客户。当A公司派人考察时,黄某复制了一张假的工商营业执照,使A公司信以为真,为占领市场而对供应给B公司的产品再三降价。同时,黄某和徐某伪造了A公司授权B公司为福建省代理经销商的授权委托书,对A公司的客户谎称B公司是A公司的代理经销商,进而获取进销差价款从中牟利,至案发时共给A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98万元。此外,黄某在案列处理C公司欠A公司货款144750元过程中,于2004年1月8日向C公司出具了两张领款凭证,领取现金6000元。2005年1月12日,黄某收取C公司成品灯17350支。但黄某向A公司交账时,采取抬高价格的办法,仅将16000支成品灯入账,将所收取的6000元现金及1250支成品灯(价值9996.4元)共计15996.4元截留据为己有。案发后,黄某、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由公安机关追缴成品灯1141支退还给A公司。处理C公司欠A公司货款144750元过程中,于2004年1月分析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公司规定,使用所掌握的公司客户资料、产品价格等经营信息牟利,使公司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其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公诉机关以黄某、徐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决黄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百五十万元;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百五十万元。徐某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分析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所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第四节职务侵占罪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第四节职务侵占罪

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一般而言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的一定职务,即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中的经手是指因工作需要而在其手中作一定停留,具有临时性;但是在经手期间,行为人本单位的财物具有控制权。

(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系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须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

三、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财构成本罪。因此数额尚未达到较大的,不都成此罪。当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认定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罚。四、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一)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三)数额巨大,根据司法解释之侵占10万元以上。三、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案列李某系某货运服务有限公司的驾驶员,朱某、熊某系搬运工。一日,李某、朱某和熊某三人按照公司的指令将一批货物从公司的仓库运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李某负责驾驶车辆、清点货物、按单交接并办理空运托运手续,熊某、朱某负责搬运货物。在运输途中,三人经合谋共同从李某驾驶的车内取出一箱名为“纪念品”的货物,从该封存箱内窃得三十枚梅花鼠年纪念金币(价值共计人民币16余万元)予以瓜分。后在公司的追问下,三人将窃得的三十枚梅花鼠年纪念金币退至公司。三人陆续离开公司,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案列分析普通货物运输的承运人不仅负有将货物安全及时送至目的地的职责,同时对该货物负有直接保管的义务。货运驾驶员在运输途中,利用其运输、保管货物的职务便利窃取货物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公诉机关以李某犯职务侵占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法院认定李某身为公司员工,伙同他人利用其控制、保管、运输途中的货物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承运的货物非法占为己有,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且数额巨大,判决李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6000元。分析一、诱发犯罪的原因(一)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职业道德缺失。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思想观念蜕变,受利益驱动,私欲膨胀,是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二)企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教育。(三)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上存在漏洞。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为犯罪的滋生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四)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第二章诱发犯罪的原因与预防一、诱发犯罪的原因

第二章诱发犯罪的原因与预防二、预防犯罪的措施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员工遵纪守法。民营企业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培训教育计划,规范约束员工的思想,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知道什么是“不可为”,做到敬业爱岗,诚信守法。同时应对企业员工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刑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民企员工守法意识,做到依法管理。(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民营企业要改变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和规范企业行为。加强企业的建章立制,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业务工作,特别对经济犯罪高发岗位要强化监督与制约,对重大的经营业务活动,必须明确办事程序与责任,防范发生犯罪。二、预防犯罪的措施(三)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积极建立预防体系。司法机关要严厉打击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做到有案必查,有罪必惩,震慑犯罪,建立坚实的法律防线。民营企业对本企业内的职务经济犯罪决不能姑息,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动员和发动职工、人民群众积极举报违法犯罪,做到群防群治,使犯罪分子无洞可钻,无机可乘,减少民营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发生。(三)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积极建立预防体系。司法机第一节道路运输驾驶员享有的权利一、道路运输驾驶员享有的基本权利1、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要求购买工伤保险的权利3、要求单位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权利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5、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6、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7获得民事赔偿的权利、8、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取赔偿的权利第三章劳动法知识讲解第一节道路运输驾驶员享有的权利第三章劳动法知识二、旅客运输合同中驾驶员享有的权利1、对无票乘运、超程乘运、越级乘运或者持失效客票乘运的旅客,有拒绝运输的权利

2、旅客坚持携带或者夹带违禁物品的,驾驶员有拒绝运输的权利

3、旅客因自身原因不能按客票规定时间乘车的,且在规定时间不办理退票或变更手续的,承运人可以不退票款,并不再承担运输义务4、在运输过程中,因旅客自身健康原因或者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自身伤害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三、货物运输合同中驾驶员享有的权利1、当托运人不按照约定的方式包装货物时,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2、运输过程中承运人能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3、托运人或者收货人不支付运费、保管费以及其他运输费用的,承运人对相应的运输货物享有留置权

4、收货人不明或者收货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货物的,承运人可以提存货物。三、货物运输合同中驾驶员享有的权利5、因托运人对货物的名称、性质、质量和数量等重要信息申报不实或遗漏,造成承运人损失,托运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6、在承运人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之前,托运人可以要求承运人中止运输、返还货物、变更到达地或者将货物交给其他收货人,但应当赔偿承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7、收货人逾期提货的,应当向承运人支付保管费等费用5、因托运人对货物的名称、性质、质量和数量等一、道路运输驾驶员承担的基本义务1、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4、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第二节道路运输驾驶员承担的义务一、道路运输驾驶员承担的基本义务第二节道路运输驾驶员承二、道路运输驾驶员在客运合同中承担的义务

1、承运人应当向旅客及时告知有关不能正常运输的重要事由和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

2、承运人依约定运输义务

3、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应当尽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险的旅客

4、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5、在运输过程中旅客自带物品毁损、灭失,承运人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6、配合客运站工作二、道路运输驾驶员在客运合同中承担的义务三、道路运输驾驶员在货物运输中承担的义务

1、提货与提货通知义务。货物运输到达后,承运人知道收货人的,应当及时通知收货人,收货人应当及时提货

2、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不可抗力灭失,未收取运费的,承运人不得要求支付运费;已收取运费的,托运人可以要求返还三、道路运输驾驶员在货物运输中承担的义务学习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学习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支持!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教育培训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教育培训

众所周知,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法以其特有的规范作用,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预测、评价、指导、教育和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获取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在法律的指引下进行各项活动。如果我们不遵守法律,那么我们的行为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否定性评价,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责任可能是民事责任,也可能是刑事责任。无论行为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无疑都会对行为人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一定的伤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既然法律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就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用理性去看待世界,用法律去指导行为,用幸福来回报自己。引言引言违法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但不受法律认可并对社会或个人有害的行为。违法行为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民事、行政和刑事违法行为。通常我们所说的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犯罪的定义中可见犯罪的特征便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那么法律是通过什么措施来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呢?通常有教育、警示、刑罚等几种方式。刑罚方式作为以国家暴力作为后盾,小到管制、拘役、大到死刑,可见其严厉性和威慑力。违法、犯罪与刑罚违法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但不受法律认可并对社第一节交通肇事罪

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本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系交通运输安全。包括航空、铁路运输以外的公路交通运输和水路交通运输。

(二)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行为表现方式为超速、超宽、超载行车、酒后开车等。第一章企业员工常见的犯罪行为第一节交通肇事罪第一章企业员工常见的犯罪行为(三)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具体操作交通运输工具的驾驶人员、交通设备的操作人员、交通运输活动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人员;在特殊的情况下非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四)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可以是行为人疏忽大意,也可以是过于自信。但是这里的过失主要是指行为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态,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三、关于交通肇事罪中所指“道路”的说明

本罪存在的时空范围: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三)犯罪主体,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包括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只能以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四、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一)交通肇事罪必须以发生重大事故为构成要件,对于违章但未造成重大事故的,不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87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的规定,“重大事故”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七点在3万元至6万元以上的。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二)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三)交通肇事后的逃逸问题。“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四)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以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以为被害人已经(二)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于河流中的,应将后行为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如果前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则应实行数罪并罚。五、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一)犯罪情节一般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一般是指死亡1人以上或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七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死亡,为了隐匿罪迹,将被害人沉入河流中,事实上被害人溺死于河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死亡2人以上,或者是公私财产遭受直接损失数额巨大(起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或者符合“重大事故”标准并将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事故发生后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隐藏事实真相,嫁祸于人的;2、酒后驾车的;3、费司机驾车的;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5、明知机动车关键部件失任然驾驶的。

(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死亡2人以上,或者是公私案例

费某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资格证的情况下驾驶重型货车(超载率282%)途径虹南大道蒲岐镇寨桥村路段时,遇行人钱某在车前方突然从道路右侧向左侧横穿马路。费某鸣喇叭,向左打方向并紧急刹车躲避,但仍避让不及,货车将钱某碰到,左前轮碾压其颈胸部,致其当场死亡。肇事后,费某指使黄某顶替,企图逃避法律追究。经公安局交警支队认定,该交通事故中,费某负主要责任;经法医鉴定,钱某符合遭机动车碰撞、碾压致颈部、胸部重度毁损伤而死亡。另查明,案发后费某的委托代理人与被害人亲属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调解协议,被害人亲属获赔105万元,并已履行。案例分析交通肇事后肇事者逃离现场,并让顶替者去公安机关投案,或者虽然没有离开现场,但让他人顶替,其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逃避法律追究,让人顶替的行为本质上属于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从重处罚。对顶替者,其主观上是为了包庇他人犯罪,构成犯罪的以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公诉机关以费某犯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最终法院判决费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分析一、盗窃罪的定义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的行为。二、本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的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主要包括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和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也包括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混合组成的法人、非法人的社会组织和团体所有的财产。(二)犯罪的客观方面第二节盗窃罪一、盗窃罪的定义第二节盗窃罪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基本特征,是指行为人以其主观上自认不为财物所有人或保管人所知的方法将财物取走。在窃取财物时即使被他人发现或暗中注视,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如果在盗窃时遇上了被害人的抵抗而改用暴力,犯罪的性质就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我们常见的秘密窃取的方式主要有:撬门破锁、顺手牵羊、翻墙入院等造成被盗财物在空间上发生位置移动。还有一种特殊类型,就是被盗物不发生空间上的转移,如采取拍摄、复印或者利用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本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数(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盗窃罪的主体,但单位集体盗窃公私财物,所窃取财物由单位所有的,应以盗窃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且有非法占有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通过多次盗窃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行为人无论为自己、他人还是为集体盗窃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公私财物,盗窃后无论是据为己有、转送他人、交给集体或者变卖、毁弃,都是属于以非法目的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三)犯罪主体三、盗窃罪的认定(一)盗窃罪与一般盗窃行为的界定

一般盗窃行为是指盗窃少量公私财物,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我们一般从盗窃数额和盗窃次数来区分一般盗窃行为和盗窃罪的违法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关于审理盗窃罪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般可以500元作为个人盗窃数额较大的起点。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规定的数额为元;根据刑法规定,多次实施盗窃,即使数额未达到较大,仍可以构成盗窃罪;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意见,一年内入户盗窃或扒窃3次以上,即为多次盗窃,应认定为盗窃罪。对于有小偷小摸,多次偷拿公私财物,情节显著轻微的,不以多次盗窃论,因而不构成盗窃罪。三、盗窃罪的认定(二)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刑法上的犯罪既遂是指犯罪的完成。盗窃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财物,财物既已脱离所有人或保管人的控制而为盗窃犯所实际控制,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既已实现,犯罪就告完成,就形成盗窃罪的既遂。针对被盗物不发生空间上的转移的,我们主张以控制说为标准。四、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一)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二)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三)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2、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三)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案列VIP积分卡系统程序属于郑州某有限公司的内部程序。顾客向该公司团购部购买VIP积分卡时,由团购部向该公司财务部提出申请,财务部经空白的VIP积分卡充值后向顾客发行。杨某系该有限公司的电脑员,主要负责电脑的维护、收款机维护及进销存系统维护等工作。杨某所在的电脑是隶属于该公司的信息研究开发中心,作为公司VIP积分卡系统程序飞研究、开发部门,该中心及其下属电脑馆的工作人员虽有机会接触到VIP积分卡系统程序,但按照公司规定,不准私自破译密码进入该程序,亦不具有管理或者控制公司财务的职权。后杨某利用管理、维护公司电脑的工作便利,以破译程序软件的手段,进入公司VIP积分充值系统,将作废的VIP积分卡激活重新充值后用于个人消费,消费金额共计8.5万元。案发后已退还公司赃款赃物合计11万余元。案列分析构成职务侵占罪,要求行为人在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时,以其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限、职责为基础,利用其对本单位财产具有一定的主管、管理或者经手的职责,在实际支配、控制、处置单位财物时实施非法占有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仅仅是在自身工作在易于接触他人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或者熟悉作案环境,而利用上述工作中形成的便利条件秘密窃取本单位的财产,不属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公诉机关遂以杨某犯盗窃罪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决杨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一万元。分析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的管理法律法规,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法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产权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构成

(一)犯罪客体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知识产权制度和权利人对其商业秘密的所有权、使用权。

第三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定义第三节侵犯商业秘密罪(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前述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4、明知或者应知上述行为,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商业秘密。(二)犯罪的客观方面(三)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系一般主体,自然人只要年满16周岁、具有现实责任能力即可。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行为人具有通过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观意图。道路运输驾驶员法律培训课件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

(一)个人犯本罪的,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个人犯本罪的规定处罚。

(四)根据《解释》第7条第2款和第15条之规定,个人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单位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750万元以上的,属于“造成特别严重后果”。三、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责任案列A公司系一家专门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的私营企业。黄某自2003年其被该公司派往厦门办事处任业务员、销售经理,负责福建地区的销售工作。黄某见公司的产品质量好,在福建地区供不应求,决定利用所掌握的公司产品价格、客户资源信息、客户名单等经营信息为自己牟利。2004年7月22日,黄某伙同丈夫徐某注册成立B公司。为了获取A公司较低价格的产品,黄某对A公司谎称B公司是她在厦门开发的大客户。当A公司派人考察时,黄某复制了一张假的工商营业执照,使A公司信以为真,为占领市场而对供应给B公司的产品再三降价。同时,黄某和徐某伪造了A公司授权B公司为福建省代理经销商的授权委托书,对A公司的客户谎称B公司是A公司的代理经销商,进而获取进销差价款从中牟利,至案发时共给A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98万元。此外,黄某在案列处理C公司欠A公司货款144750元过程中,于2004年1月8日向C公司出具了两张领款凭证,领取现金6000元。2005年1月12日,黄某收取C公司成品灯17350支。但黄某向A公司交账时,采取抬高价格的办法,仅将16000支成品灯入账,将所收取的6000元现金及1250支成品灯(价值9996.4元)共计15996.4元截留据为己有。案发后,黄某、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并由公安机关追缴成品灯1141支退还给A公司。处理C公司欠A公司货款144750元过程中,于2004年1月分析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公司规定,使用所掌握的公司客户资料、产品价格等经营信息牟利,使公司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其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公诉机关以黄某、徐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提起公诉。法院最终判决黄某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百五十万元;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一百五十万元。徐某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百万元。分析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一)犯罪客体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所有权。犯罪对象是行为人所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二)犯罪的客观方面

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第四节职务侵占罪一、职务侵占罪的定义第四节职务侵占罪

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一般而言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的一定职务,即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中的经手是指因工作需要而在其手中作一定停留,具有临时性;但是在经手期间,行为人本单位的财物具有控制权。

(三)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系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四)犯罪的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须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

三、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财构成本罪。因此数额尚未达到较大的,不都成此罪。当然“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认定不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罚。四、职务侵占罪的刑事责任

(一)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三)数额巨大,根据司法解释之侵占10万元以上。三、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案列李某系某货运服务有限公司的驾驶员,朱某、熊某系搬运工。一日,李某、朱某和熊某三人按照公司的指令将一批货物从公司的仓库运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李某负责驾驶车辆、清点货物、按单交接并办理空运托运手续,熊某、朱某负责搬运货物。在运输途中,三人经合谋共同从李某驾驶的车内取出一箱名为“纪念品”的货物,从该封存箱内窃得三十枚梅花鼠年纪念金币(价值共计人民币16余万元)予以瓜分。后在公司的追问下,三人将窃得的三十枚梅花鼠年纪念金币退至公司。三人陆续离开公司,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案列分析普通货物运输的承运人不仅负有将货物安全及时送至目的地的职责,同时对该货物负有直接保管的义务。货运驾驶员在运输途中,利用其运输、保管货物的职务便利窃取货物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公诉机关以李某犯职务侵占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最终法院认定李某身为公司员工,伙同他人利用其控制、保管、运输途中的货物的职务便利,将本单位承运的货物非法占为己有,其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构成,且数额巨大,判决李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6000元。分析一、诱发犯罪的原因(一)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职业道德缺失。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思想观念蜕变,受利益驱动,私欲膨胀,是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二)企业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教育。(三)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上存在漏洞。管理制度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为犯罪的滋生发展提供了客观可能。(四)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侥幸心理。

第二章诱发犯罪的原因与预防一、诱发犯罪的原因

第二章诱发犯罪的原因与预防二、预防犯罪的措施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宣传,教育员工遵纪守法。民营企业要将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培训教育计划,规范约束员工的思想,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知道什么是“不可为”,做到敬业爱岗,诚信守法。同时应对企业员工有计划地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刑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民企员工守法意识,做到依法管理。(二)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的管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