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课件_第1页
最新-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课件_第2页
最新-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课件_第3页
最新-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课件_第4页
最新-第三章灭菌与无菌制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12/22/20221第三章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12/17/20221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注射剂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第四节输液第五节注射用无菌粉末第六节眼用液体制剂第七节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第八节灭菌与无菌制剂新进展12/22/20222第一节概述12/17/20222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灭菌(sterilization):Anoperationwhichrendersanorganismunabletoprocreate.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芽孢的手段12/22/20223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灭菌(sterilization):1灭菌法(techniqueofsterilization)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芽孢的方法或技术12/22/20224灭菌法(techniqueofsterilization无菌(asepsis,sterility)在人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法(aseptictechnique):Aseptictechniquereferstoaprocedurethatisperformedundersterileconditions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和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12/22/20225无菌(asepsis,sterility)无菌操作法(ase防腐(antisepsi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抑菌)抑菌剂(防腐剂)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12/22/20226防腐(antisepsis):12/17/20226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除去作用的物质12/22/20227消毒(disinfection):12/17/20227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药物制剂规定无菌制剂

不得检出活菌非规定无菌制剂(限菌制剂)

限定染菌的种类与数量12/22/20228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药物制剂规定无菌制剂非规定无菌制剂(限灭菌制剂

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无菌制剂采用某一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12/22/20229灭菌制剂无菌制剂12/17/20229无菌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植入型制剂创伤用制剂手术用制剂注射剂、输液、注射粉针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凝胶剂植入片溃疡、烧伤及外伤用溶剂止血海棉、骨蜡12/22/202210无菌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植入型制剂创伤用制剂手术用制剂注射二、灭菌与无菌技术目的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12/22/202211二、灭菌与无菌技术目的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12/17/2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过滤除菌法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药剂灭菌法12/22/202212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过滤除菌法热灭菌法射(一)物理灭菌技术利用蛋白质、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物理灭菌技术)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过滤灭菌法12/22/202213(一)物理灭菌技术利用蛋白质、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1.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在干燥环境中进行灭菌的技术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灭菌温度、时间:

135-145℃,3-5h160-170℃,2-4h180-200℃,0.5-1h12/22/2022141.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在干燥环境中进行(1)火焰灭菌法用火焰直接灼烧灭菌的方法适用:耐火焰材质(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的物品、用具不适合:药品12/22/202215(1)火焰灭菌法用火焰直接灼烧灭菌的方法12/17/2022(2)干热空气灭菌法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适用:耐高温玻璃、金属制品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

(油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等)耐高温粉末化学药品不适于:橡胶、塑料、大部分药品12/22/202216(2)干热空气灭菌法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12/17/2022)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12/22/2022172)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Autoclaving:sterilizationofmaterialsbysteamunderpressure.Anautoclaveisadevicetosterilizeequipmentandsuppliesbysubjectingthemtohighpressuresteamat121°Cormore(inventedbyC.Chamberlandin1879.(1)热压灭菌法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芽孢)适用:耐高温、高压蒸汽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等12/22/202218Autoclaving:(1)热压灭菌法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菌温度(蒸气表压)和时间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12/22/202219灭菌温度(蒸气表压)和时间115℃(67kPa)×30min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耐热、压次序:

芽孢>繁殖体>衰老体微生物数量↓,灭菌时间↓12/22/202220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耐热、压次序:微生物数量↓,灭菌时蒸气性质影响因素12/22/202221蒸气性质影响因素12/17/202221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灭菌温度愈高,灭菌时间愈长药品被破坏可能性愈大原则:达到有效灭菌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影响因素12/22/202222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灭菌温度愈高,灭菌时间愈长原则:达到有效其他介质pH值中性最耐热碱性次之酸性最弱介质的营养成分抗热性强营养高影响因素12/22/202223其他介质pH值中性最耐热碱性次之酸性(2)流通蒸气灭菌法常压下,采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30-60min.适用:消毒、不耐高热制剂灭菌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非可靠灭菌法12/22/202224(2)流通蒸气灭菌法常压下,采用100℃流通蒸汽加热(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品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时间:30-60min灭菌效果较差注射剂、注射针等器皿消毒必要时加入适量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等)以提高灭菌效果12/22/202225(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品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12/17(4)低温间歇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60-80℃水、流通蒸气中加热60min,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室温24h,待灭菌物中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次加热灭菌、放置,反复多次,至杀灭所有芽孢适用:不耐高温、热敏感物料和制剂缺点:费时、工效低、灭菌效果差适量抑菌剂可提高灭菌效率12/22/202226(4)低温间歇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60-80℃水、流通蒸气中加2.射线灭菌法采用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12/22/2022272.射线灭菌法采用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和芽1)辐射灭菌法采用放射线同位素(60Co、137Cs)放射的γ射线杀灭微生物、芽孢的方法适用:热敏物料、制剂灭菌常用: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生物制品...辐射灭菌剂量:25kGyGy(戈瑞)---射线剂量单位,即1kg被辐照物质吸收1焦耳的能量为1戈瑞.12/22/2022281)辐射灭菌法采用放射线同位素(60Co、137Cs优点:不升高产品温度穿透力强灭菌效率高缺点:设备费用较高操作人员潜在危险对某些药物(特别溶液型)可能产生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发热物质等12/22/202229优点:缺点:12/17/2022292)微波灭菌法采用微波(频率300MHz-300kMHz)照射产生的热能杀灭微生物、芽孢的方法适用:液体、固体物料对固体物料具干燥作用特点:微波穿透到介质、物料内部,介质、物料表里一致加热低温、常压、高效、快速、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护、产品保质期长等特点12/22/2022302)微波灭菌法采用微波(频率300MHz-300kMH原理高频电磁场作用,极性分子取向按交变电磁频率不断变化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微波杀菌机理热效应—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非热效应—干扰微生物正常新陈代谢,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低温(70-80℃)即可杀灭微生物,不影响药物稳定性12/22/202231原理高频电磁场作用,极性分子取向按交变电磁频率不断变化运动、3)紫外线灭菌法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灭菌波长:200-300nm(最强灭菌力波长254nm)适用:照射物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蒸馏水不适合:药液灭菌、固体物料深部灭菌12/22/2022323)紫外线灭菌法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灭菌机理:紫外线导致核酸蛋白变性使空气中氧气产生微量臭氧

紫外线穿透能力弱,并能被普通玻璃吸收,装于普通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照射过久易引起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12/22/202233灭菌机理:12/17/2022333.过滤灭菌法采用过滤法除去微生物的方法机械除菌方法——除菌过滤器适用:热不稳定药液、气体、水等物品灭菌对灭菌用过滤器要求较高常用过滤器:0.22µm微孔滤膜器、0.3µmG6垂熔玻璃滤器12/22/2022343.过滤灭菌法采用过滤法除去微生物的方法对灭菌用过滤器要求(二)化学灭菌法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杀菌剂:对微生物具有触杀作用的化学药品气体、液体杀菌剂杀菌剂只对微生物繁殖体有效,不能杀灭芽孢杀菌效能决定于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物体表面光洁度多孔性杀菌剂性质12/22/202235(二)化学灭菌法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1气体灭菌法:环境消毒、不耐热医用器具、设备设施等消毒粉末注射剂消毒常用气态杀菌剂环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过氧乙酸药液灭菌法

作为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适用:皮肤、无菌器具、设备消毒常用消毒液:75%乙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酚或煤酚皂溶液等12/22/202236气体灭菌法:药液灭菌法12/17/202236(三)无菌操作法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不耐热药物注射液、眼用制剂、皮试液、海绵剂、创伤制剂的制备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室灭菌、无菌操作两个环节12/22/202237(三)无菌操作法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1.无菌操作室的灭菌紫外线、液体、气体灭菌法常用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12/22/2022381.无菌操作室的灭菌紫外线、液体、气体灭菌法12/17/referstoaprocedurethatisperformedundersterileconditions2.无菌操作(aseptictechnique)

无菌操作的场所无菌操作室、层流洁净工作台、无菌操作柜

无菌操作的所用物品、器具、环境

操作人员12/22/202239referstoaprocedurethatisD值: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菌时间lgN0-lgNt=kt/2.303杀灭微生物复合一级动力学过程t=2.303/k(lg100-lg10)=2.303/k=DdN/dt=-kN(四)灭菌参数(F值和F0值)D值:降低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至原来1/10或降低一个对数单位(lg100降至lg10)所需的时间12/22/202240D值: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灭菌方法微生物温度介质或样品D值(min)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055%葡萄糖水溶液87.8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215%葡萄糖水溶液2.4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21注射用水3.0蒸气灭菌产芽胞梭状芽孢杆菌1055%葡萄糖水溶液1.3干热灭菌枯草芽胞杆菌135纸16.6红外线灭菌枯草芽胞杆菌160玻璃板18秒不同灭菌法不同微生物不同制剂组分的D值12/22/202241灭菌方法微生物温度介质或样品D值(min)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Z值Z=(T2-T1)/(logD2-logD1)12/22/202242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F值在一系列灭菌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在参比温度(To)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To温度下所相当的灭菌时间.常用于干热灭菌,Z=20℃,单位:min12/22/202243F值在一系列灭菌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物理F0值数学表达式:生物F0值数学表达式:F0=D121℃×(lgN0-lgNt)为灭菌后预计达到的微生物残存数,即染菌度概率.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12/22/202244物理F0值数学表达式:生物F0值数学表达式:F0=D121℃F0值特点F0值仅限于热压灭菌,生物F0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F0值体现了灭菌温度与时间对灭菌效果的统一,数值更为精确、实用.为确保灭菌效果,适当增加安全系数,一般增加理论值的50%12/22/202245F0值特点F0值仅限于热压灭菌,生物F0值相当于121℃热压影响F0值因素容器大小、形状,热穿透性灭菌产品性质,装量容器在灭菌器内位置及数量12/22/202246影响F0值因素容器大小、形状,热穿透性12/17/2022灭菌验证生物指示剂—活微生物制品湿热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干热灭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指数存活曲线exponentialsurvivalcurve化学指示剂—利用某些熔点正好是灭菌所需温度的化学药品作指示剂:升华硫(115℃)、安替匹林(110-120℃)、碘仿(115℃)、氯基比林(107-109℃)、苯甲酸(121℃)等,并可加着色剂(亚甲蓝、甲紫等)以便于观察12/22/202247灭菌验证生物指示剂—活微生物制品12/17/202247(一)概述三、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的空气调节措施.空气净化技术:为达到某种净化要求所采用的净化方法.工业净化—除去悬浮尘埃粒子生物净化—除去悬浮尘埃粒子、微生物12/22/202248(一)概述三、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的空气(二)空气净化标准1.含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个数(计数浓度)或毫克量(重量浓度)12/22/202249(二)空气净化标准1.含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个数(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μm≥5μm浮游菌/m3沉降菌/皿1003,50005110000350,0002,00010031000003,500,00020,0005001030000010,500,00060,000—15洁净级别:每立方英尺中≥0.5μm尘粒最大允许数沉降菌落数:直径9厘米的双碟露置于空气中0.5h后落下的菌的个数洁净室的净化度标准12/22/202250洁净度尘粒最大允许数/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μm≥5(三)尘埃浓度测定方法、无菌检查法1.尘埃浓度测定方法(1)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法(2)滤膜显微镜计数法(3)光电比色计数法2.无菌检查法(1)直接接种法(2)薄膜过滤法12/22/202251(三)尘埃浓度测定方法、无菌检查法1.尘埃浓度测定方法2.无(四)空气净化技术1.过滤方式(1)表面过滤(2)深层过滤12/22/202252(四)空气净化技术1.过滤方式12/17/2022522.过滤机理与影响因素过滤机理:(1)拦截作用(2)吸附作用影响因素:粒径、过滤风速、介质纤维直径和密实性、浮尘12/22/2022532.过滤机理与影响因素12/17/2022533.空气过滤器及其特性(1)空气过滤器

板式过滤器—初效过滤,预过滤器,d>5m

契式过滤器—中效过滤,d>5m

袋式过滤器—中效过滤,d>5m

折叠式过滤器—高效过滤,d>5m12/22/2022543.空气过滤器及其特性(1)空气过滤器12/17/20225(2)空气过滤器的特性1)过滤效率()单个过滤器=1-C2/C1

C1,C2过滤前、后空气含尘量.多级串联过滤器

=(C1-Cn)/C1=1-(1-1)(1-2)(1-n)2)穿透率(k)和净化系数(kc)⑴穿透率:过滤后、过滤前空气含尘浓度比k=C2/C1=1-⑵净化系数:过滤前、过滤后空气含尘浓度比kc=1/k=C1/C212/22/202255(2)空气过滤器的特性1)过滤效率()12/17/2023)容尘量:过滤器允许积尘的最大量一般容尘量定为阻力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或过滤效率降至初值的85%以下的积尘量12/22/2022563)容尘量:过滤器允许积尘的最大量12/17/202256(五)洁净室的设计生产区域洁净度要求:一般生产区控制区(10万级)洁净区(1万级)无菌区(100级)12/22/202257(五)洁净室的设计生产区域洁净度要求:12/17/202251、洁净区基本布局12/22/2022581、洁净区基本布局12/17/20225812/22/20225912/17/2022592.人员、物件及内部结构要求1)对人的净化2)对物的净化3)内部构造的要求地板墙顶棚12/22/2022602.人员、物件及内部结构要求1)对人的净化12/17/203.空气净化系统设计及要求1)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要求:高效空气净化系统采用三级过滤装置(初效-中效-高效)中效空气净化系统采用二级过滤装置(初效-中效)12/22/2022613.空气净化系统设计及要求1)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要求:12/12/22/20226212/17/202262局部净化:洁净工作台12/22/202263局部净化:洁净工作台12/17/202263(2)气流组织层流(laminarflow):气流线呈平行状态(100级)垂直层流verticallaminarflow水平层流horizontallaminarflow12/22/202264(2)气流组织层流(laminarflow):12/17/乱流turbulentflow(紊流,1000-100000级)12/22/202265乱流turbulentflow(紊流,1000-1000四、冷冻干燥技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进行降温,冻结成冰点以下的固体.在真空条件下使冰直接升华,以水蒸气形式除去,得到干燥产品的一种技术(升华干燥)12/22/202266四、冷冻干燥技术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预先进行降温,冻waterphasediagram技术原理12/22/202267waterphasediagram技术原理12/17/2冷冻干燥过程曲线12/22/202268冷冻干燥过程曲线12/17/202268技术装备12/22/202269技术装备12/17/202269冷冻干燥机12/22/202270冷冻干燥机12/17/202270大型冷冻干燥机12/22/202271大型冷冻干燥机12/17/202271第三章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12/22/202272第三章

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12/17/20221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注射剂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第四节输液第五节注射用无菌粉末第六节眼用液体制剂第七节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第八节灭菌与无菌制剂新进展12/22/202273第一节概述12/17/20222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灭菌(sterilization):Anoperationwhichrendersanorganismunabletoprocreate.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芽孢的手段12/22/202274第一节概述基本概念灭菌(sterilization):1灭菌法(techniqueofsterilization)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芽孢的方法或技术12/22/202275灭菌法(techniqueofsterilization无菌(asepsis,sterility)在人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无菌操作法(aseptictechnique):Aseptictechniquereferstoaprocedurethatisperformedundersterileconditions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和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12/22/202276无菌(asepsis,sterility)无菌操作法(ase防腐(antisepsi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抑菌)抑菌剂(防腐剂)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12/22/202277防腐(antisepsis):12/17/20226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消毒剂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杀灭或除去作用的物质12/22/202278消毒(disinfection):12/17/20227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药物制剂规定无菌制剂

不得检出活菌非规定无菌制剂(限菌制剂)

限定染菌的种类与数量12/22/202279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药物制剂规定无菌制剂非规定无菌制剂(限灭菌制剂

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无菌制剂采用某一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12/22/202280灭菌制剂无菌制剂12/17/20229无菌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植入型制剂创伤用制剂手术用制剂注射剂、输液、注射粉针滴眼剂、眼用膜剂、软膏剂、凝胶剂植入片溃疡、烧伤及外伤用溶剂止血海棉、骨蜡12/22/202281无菌制剂注射用制剂眼用制剂植入型制剂创伤用制剂手术用制剂注射二、灭菌与无菌技术目的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保护制剂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的临床疗效12/22/202282二、灭菌与无菌技术目的提高药物制剂的安全性12/17/2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过滤除菌法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化学药剂灭菌法12/22/202283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化学灭菌法无菌操作法过滤除菌法热灭菌法射(一)物理灭菌技术利用蛋白质、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定的特性,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物理灭菌技术)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过滤灭菌法12/22/202284(一)物理灭菌技术利用蛋白质、核酸具有遇热、射线不稳1.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在干燥环境中进行灭菌的技术火焰灭菌法干热空气灭菌法灭菌温度、时间:

135-145℃,3-5h160-170℃,2-4h180-200℃,0.5-1h12/22/2022851.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在干燥环境中进行(1)火焰灭菌法用火焰直接灼烧灭菌的方法适用:耐火焰材质(金属、玻璃及瓷器等)的物品、用具不适合:药品12/22/202286(1)火焰灭菌法用火焰直接灼烧灭菌的方法12/17/2022(2)干热空气灭菌法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适用:耐高温玻璃、金属制品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

(油性软膏基质、注射用油等)耐高温粉末化学药品不适于:橡胶、塑料、大部分药品12/22/202287(2)干热空气灭菌法高温干热空气灭菌的方法12/17/2022)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低温间歇灭菌法12/22/2022882)湿热灭菌法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Autoclaving:sterilizationofmaterialsbysteamunderpressure.Anautoclaveisadevicetosterilizeequipmentandsuppliesbysubjectingthemtohighpressuresteamat121°Cormore(inventedbyC.Chamberlandin1879.(1)热压灭菌法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芽孢)适用:耐高温、高压蒸汽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滤膜过滤器等12/22/202289Autoclaving:(1)热压灭菌法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菌温度(蒸气表压)和时间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12/22/202290灭菌温度(蒸气表压)和时间115℃(67kPa)×30min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耐热、压次序:

芽孢>繁殖体>衰老体微生物数量↓,灭菌时间↓12/22/202291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耐热、压次序:微生物数量↓,灭菌时蒸气性质影响因素12/22/202292蒸气性质影响因素12/17/202221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灭菌温度愈高,灭菌时间愈长药品被破坏可能性愈大原则:达到有效灭菌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影响因素12/22/202293药物性质和灭菌时间灭菌温度愈高,灭菌时间愈长原则:达到有效其他介质pH值中性最耐热碱性次之酸性最弱介质的营养成分抗热性强营养高影响因素12/22/202294其他介质pH值中性最耐热碱性次之酸性(2)流通蒸气灭菌法常压下,采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30-60min.适用:消毒、不耐高热制剂灭菌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非可靠灭菌法12/22/202295(2)流通蒸气灭菌法常压下,采用100℃流通蒸汽加热(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品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时间:30-60min灭菌效果较差注射剂、注射针等器皿消毒必要时加入适量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甲酚、氯甲酚等)以提高灭菌效果12/22/202296(3)煮沸灭菌法将待灭菌物品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12/17(4)低温间歇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60-80℃水、流通蒸气中加热60min,杀灭微生物繁殖体,室温24h,待灭菌物中芽孢发育成繁殖体,再次加热灭菌、放置,反复多次,至杀灭所有芽孢适用:不耐高温、热敏感物料和制剂缺点:费时、工效低、灭菌效果差适量抑菌剂可提高灭菌效率12/22/202297(4)低温间歇灭菌法将待灭菌物置60-80℃水、流通蒸气中加2.射线灭菌法采用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辐射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12/22/2022982.射线灭菌法采用辐射、微波和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和芽1)辐射灭菌法采用放射线同位素(60Co、137Cs)放射的γ射线杀灭微生物、芽孢的方法适用:热敏物料、制剂灭菌常用: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生物制品...辐射灭菌剂量:25kGyGy(戈瑞)---射线剂量单位,即1kg被辐照物质吸收1焦耳的能量为1戈瑞.12/22/2022991)辐射灭菌法采用放射线同位素(60Co、137Cs优点:不升高产品温度穿透力强灭菌效率高缺点:设备费用较高操作人员潜在危险对某些药物(特别溶液型)可能产生药效降低或产生毒性、发热物质等12/22/2022100优点:缺点:12/17/2022292)微波灭菌法采用微波(频率300MHz-300kMHz)照射产生的热能杀灭微生物、芽孢的方法适用:液体、固体物料对固体物料具干燥作用特点:微波穿透到介质、物料内部,介质、物料表里一致加热低温、常压、高效、快速、低能耗、无污染易操作、易维护、产品保质期长等特点12/22/20221012)微波灭菌法采用微波(频率300MHz-300kMH原理高频电磁场作用,极性分子取向按交变电磁频率不断变化运动、相互摩擦产生热量微波杀菌机理热效应—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非热效应—干扰微生物正常新陈代谢,破坏微生物的生长环境低温(70-80℃)即可杀灭微生物,不影响药物稳定性12/22/2022102原理高频电磁场作用,极性分子取向按交变电磁频率不断变化运动、3)紫外线灭菌法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灭菌波长:200-300nm(最强灭菌力波长254nm)适用:照射物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蒸馏水不适合:药液灭菌、固体物料深部灭菌12/22/20221033)紫外线灭菌法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灭菌机理:紫外线导致核酸蛋白变性使空气中氧气产生微量臭氧

紫外线穿透能力弱,并能被普通玻璃吸收,装于普通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照射过久易引起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12/22/2022104灭菌机理:12/17/2022333.过滤灭菌法采用过滤法除去微生物的方法机械除菌方法——除菌过滤器适用:热不稳定药液、气体、水等物品灭菌对灭菌用过滤器要求较高常用过滤器:0.22µm微孔滤膜器、0.3µmG6垂熔玻璃滤器12/22/20221053.过滤灭菌法采用过滤法除去微生物的方法对灭菌用过滤器要求(二)化学灭菌法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杀菌剂:对微生物具有触杀作用的化学药品气体、液体杀菌剂杀菌剂只对微生物繁殖体有效,不能杀灭芽孢杀菌效能决定于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物体表面光洁度多孔性杀菌剂性质12/22/2022106(二)化学灭菌法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1气体灭菌法:环境消毒、不耐热医用器具、设备设施等消毒粉末注射剂消毒常用气态杀菌剂环氧乙烷、甲醛、丙二醇、甘油、过氧乙酸药液灭菌法

作为其他灭菌法的辅助措施适用:皮肤、无菌器具、设备消毒常用消毒液:75%乙醇、1%聚维酮碘溶液、0.1-0.2%新洁尔灭溶液、酚或煤酚皂溶液等12/22/2022107气体灭菌法:药液灭菌法12/17/202236(三)无菌操作法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不耐热药物注射液、眼用制剂、皮试液、海绵剂、创伤制剂的制备无菌操作法:无菌操作室灭菌、无菌操作两个环节12/22/2022108(三)无菌操作法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1.无菌操作室的灭菌紫外线、液体、气体灭菌法常用甲醛溶液加热熏蒸法12/22/20221091.无菌操作室的灭菌紫外线、液体、气体灭菌法12/17/referstoaprocedurethatisperformedundersterileconditions2.无菌操作(aseptictechnique)

无菌操作的场所无菌操作室、层流洁净工作台、无菌操作柜

无菌操作的所用物品、器具、环境

操作人员12/22/2022110referstoaprocedurethatisD值: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菌时间lgN0-lgNt=kt/2.303杀灭微生物复合一级动力学过程t=2.303/k(lg100-lg10)=2.303/k=DdN/dt=-kN(四)灭菌参数(F值和F0值)D值:降低被灭菌物品中微生物数至原来1/10或降低一个对数单位(lg100降至lg10)所需的时间12/22/2022111D值:一定温度下杀灭90%微生物(或残存率为10%)所需的灭灭菌方法微生物温度介质或样品D值(min)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055%葡萄糖水溶液87.8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215%葡萄糖水溶液2.4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121注射用水3.0蒸气灭菌产芽胞梭状芽孢杆菌1055%葡萄糖水溶液1.3干热灭菌枯草芽胞杆菌135纸16.6红外线灭菌枯草芽胞杆菌160玻璃板18秒不同灭菌法不同微生物不同制剂组分的D值12/22/2022112灭菌方法微生物温度介质或样品D值(min)蒸气灭菌嗜热脂肪芽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Z值Z=(T2-T1)/(logD2-logD1)12/22/2022113降低一个lgD值所需升高的温度,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F值在一系列灭菌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在参比温度(To)下给定的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To温度下所相当的灭菌时间.常用于干热灭菌,Z=20℃,单位:min12/22/2022114F值在一系列灭菌温度(T)下给定Z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物理F0值数学表达式:生物F0值数学表达式:F0=D121℃×(lgN0-lgNt)为灭菌后预计达到的微生物残存数,即染菌度概率.F0值在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Z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12/22/2022115物理F0值数学表达式:生物F0值数学表达式:F0=D121℃F0值特点F0值仅限于热压灭菌,生物F0值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灭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F0值体现了灭菌温度与时间对灭菌效果的统一,数值更为精确、实用.为确保灭菌效果,适当增加安全系数,一般增加理论值的50%12/22/2022116F0值特点F0值仅限于热压灭菌,生物F0值相当于121℃热压影响F0值因素容器大小、形状,热穿透性灭菌产品性质,装量容器在灭菌器内位置及数量12/22/2022117影响F0值因素容器大小、形状,热穿透性12/17/2022灭菌验证生物指示剂—活微生物制品湿热灭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干热灭菌,枯草芽孢杆菌孢子指数存活曲线exponentialsurvivalcurve化学指示剂—利用某些熔点正好是灭菌所需温度的化学药品作指示剂:升华硫(115℃)、安替匹林(110-120℃)、碘仿(115℃)、氯基比林(107-109℃)、苯甲酸(121℃)等,并可加着色剂(亚甲蓝、甲紫等)以便于观察12/22/2022118灭菌验证生物指示剂—活微生物制品12/17/202247(一)概述三、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的空气调节措施.空气净化技术:为达到某种净化要求所采用的净化方法.工业净化—除去悬浮尘埃粒子生物净化—除去悬浮尘埃粒子、微生物12/22/2022119(一)概述三、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创造洁净空气为目的的空气(二)空气净化标准1.含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个数(计数浓度)或毫克量(重量浓度)12/22/2022120(二)空气净化标准1.含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粉尘个数(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μm≥5μm浮游菌/m3沉降菌/皿1003,50005110000350,0002,00010031000003,500,00020,0005001030000010,500,00060,000—15洁净级别:每立方英尺中≥0.5μm尘粒最大允许数沉降菌落数:直径9厘米的双碟露置于空气中0.5h后落下的菌的个数洁净室的净化度标准12/22/2022121洁净度尘粒最大允许数/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μm≥5(三)尘埃浓度测定方法、无菌检查法1.尘埃浓度测定方法(1)光散射式粒子计数法(2)滤膜显微镜计数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