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_第1页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_第2页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_第3页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_第4页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

二十一(节选)

主讲人王洪京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

二十一(节选)

主讲人王洪京1【题解】本篇统论经脉的生理、病理,与《灵枢·经脉》等专论十二经脉起止走向者内容不同,故以“别论”名之.【题解】本篇统论经脉的生理、病理,与《灵枢·经脉》等专论十2【目的要求】

1.理解体质与发病的关系。2.理解“生病起于过用”的意义。3.掌握饮食物在体内输布,生化过程;掌握水饮在体内的输布过程及肺“通调水道”的含义及临床应用价值。4.理解喘、汗与经脉变化的关系。5.理解寸口诊脉原理。6.了解三阴、三阳经的脉象与主病。7.熟记“食气入胃……揆度以为常也”。【目的要求】

1.理解体质与发病的关系。3【原文串讲】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此指体质的强弱),脈亦為之變乎?歧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肾属阴主闭藏,应时于亥子,故夜行则扰肾,肾气失于闭藏,不能行其纳气之职,致使肺气失于肃降而喘),淫氣(指妄行逆乱之气)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有主筋,堕坠损伤于筋,故云“喘出于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惊恐则神气散乱,肺藏气,故喘出于肺),淫氣傷心(心主神明,惊恐则气上奔肺,神明乱而心反为之伤矣);度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水湿伤肾,跌仆伤骨解,其理与夜行则喘出于肾同)。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着而為病也(堕坠、惊恐等致病因素,若是体质壮实之人,只会产生一过性的机体失调,故不为病;而体质虚弱者,其不平衡状态便持续下去而成为病患)。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勇可察其有余,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肾,肉可以察脾,皮肤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即善诊者也)。【原文串讲】4【译文】黄帝问道:人们的居处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气血也随着起变化吗?岐伯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所以夜间运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或有所惊恐,惊则神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么病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强壮,气血畅行,病就自愈;假如身体虚弱,气血滞留,则邪气留着而为病也。所以说:诊病的道理,必须观察人的身体强弱,骨肉和皮肤的形态,从而了解病情,这是诊断上的大法。【译文】5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体内津液,由阳气之蒸腾而出于体表则为汗,各种原因引起脏腑之气升腾发散,均可导致汗出);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指大惊则神气散乱,不能收摄,故汗出);持重遠行,汗出於腎(持重则伤骨,远伤则阳气内动,故汗出于肾);疾走恐懼,汗出於肝(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则伤筋,恐惧则伤魂,故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摇体劳苦,用力勤作也。脾主四肢,故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指七情、劳力、饮食等过度,而为致病的原因),此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6译文: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7【释义】

一、体质与发病的关系1.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经脉)皆为之变(失常)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

【释义】

一、体质与发病的关系8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2.诊病必须重视病人体质状况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29体质与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人体的功能状态,二是邪气的性质和强弱。其中人体正气是主要方面。概言之,体质强者,正气盛,故不易受邪,发病少;而体质弱者,正气虚,易为邪气所伤,发病易。体质与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10二、汗出和喘与经脉变化的关系人体的经脉气血活动常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喘、汗之证的产生即是明证。喘为肺气上逆所致,如若在“夜行”、“堕坠”、“惊恐”、“度水跌仆”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可分别使肾、肝、心等脏气机逆乱,经脉失常而致喘。汗乃津液所化,为心所主,若因“饮食饱甚”、“摇体劳苦”、“持重远行”、“疾走恐惧”、“惊而夺精”等不同原因引起相关内脏的气机逆乱,也可迫津外出而为汗。二、汗出和喘与经脉变化的关系人体的经脉气血活动常受内外环境的11喘、汗的发生属一过性的表现,事过则已。能否成为病证,主要取决于体质的“勇”、“怯”。体质壮实者,“气行则已”,一般不会致病;体质虚怯者,则“着而为病”。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12

三、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中医病因学的重要观点,饮食、劳逸、七情,以至气候因素,在适度范围内都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但在过度(过用)的情况下则成为致病因素.(过则为灾)

三、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中医病因学的重要观点,13所谓“过用”即指超越常度,其本意指五脏过劳致病言,但在发病学上有着普遍意义,因而应将“过用”视为人体致病的普遍规律。无论气候变化太过或不及,都是“失时反候”,对于人体来说都属“过用”,成为致病因素。所谓“过用”即指超越常度,其本意指五脏过劳致病言,但在发病学14◆从四时的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发生太过或不及时,可成为致人于病的六淫邪气。◆喜怒哀乐的情志变化,虽是生理,若其波动剧烈,或持续不断地精神创伤,都是违反常度的,也为“过用”,故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发病规律。◆不正常的进食,诸如饥饱失常,饮食不洁,五味偏嗜,也属“过用”,也可致病。◆至于房事太过,持重远行等,皆为“过用”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15可见,从发病学角度言之,无论内伤外感都存在“生病起于过用”之规律。

“过用”而致病的观点对于临床治疗也有指导意义,不论是用针、用药、推拿按摩,均应适度而不可过之可见,从发病学角度言之,无论内伤外感都存在“生病起于过用”之16【原文串讲】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淫,浸淫满溢,此处为滋养濡润之意。肝主筋,谷食之气散于肝而濡养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指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歸心,淫精於脈(精,指由谷食精气所化生的营血。营血行于脉中,故曰“淫精于脉”),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皮毛为肺之合,故肺精输焉)。毛脈合精(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肺藏气,心主血。毛脉合精,即言气血相合),行氣於府(腑,指经脉而言。《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腑也。”“行气于腑”,即精气行于血脉之中),府精神明,留於四臟(神明,言脉中精气的运行正常不乱。留,通“流”。四脏,指心肝脾肾),氣歸於權衡(权衡,即平衡。言精气化为气血入于脉,其输布保持平衡协调),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17译文:食物入胃,经过消化把一部分精微输散到肝脏,浸淫满溢的精气滋养筋。食物入胃,另一部分浓厚的精气,注入于心,浸淫的精气输送到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里,经脉中的血气流归于肺;肺又送到全身百脉,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会合,仍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气的循环,周流于四脏,精气的敷布,要维持平衡;其平衡的变化,就能从气口的脉象上表现出来,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18飲入於胃,遊溢精氣(遊,通游,浮遊。游溢,浮游盈溢之意。精气,即饮之精气),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指水入胃中,肠胃吸收人体所需之部分化为精微,经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达于肺,尔后宣散于全身),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发肃降,即可将脾升清上输之水液宣达全身,又可将浊液借三焦之通道下输肾与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揆度,测度也。言饮食精微的生成输布,气血津液的生化运行,可从测度脉象变化得知,并要结合四季阴阳和人体五脏阴阳变化综合分析)。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19译文:水液进入了胃,流动的精气进一步输送于脾,脾气散布精液,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下行输入膀胱;水精四布,流行于五脏经脉,并随着四时寒暑的变迁和五脏阴阳的规律,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现象。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20

一、食气入胃后的输布过程

一、食气入胃后的输布过程21食气(散精于肝)肝(淫气于筋)筋

心脉经肺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胃(胃肠消化)精微(脾运化)(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皮毛

府(经脉)

(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府精神明,留于四脏)四脏(心肝脾肾)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22

二、水饮入胃后在体内的输布过程

二、水饮入胃后在体内的输布过程

23

脾气散精水精四布肺经

脾上归于肺浊五经并行心经

游溢精气中通调水道脾经

胃上输于脾清下输膀胱肝经

者肾的气化肾经

膀胱

尿液(浊中浊者)肺

脾气散精24意义突出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后世据此提出“肺为水上源,肾为水之主,脾为水之制”;“水病以肺脾肾为三纲”的理论对水液代谢失调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意义突出肺脾肾三脏在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25

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手太阴肺经动脉

反映胃气及其所化生的气血有无盛衰(《五脏别论》)

肺朝百脉——气口为脉之大会——能反映十二经脉及其所络属的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

三、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气口:手太阴肺经动脉

反映胃气及26谢谢!谢谢!谢谢!谢谢!27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

二十一(节选)

主讲人王洪京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

二十一(节选)

主讲人王洪京28【题解】本篇统论经脉的生理、病理,与《灵枢·经脉》等专论十二经脉起止走向者内容不同,故以“别论”名之.【题解】本篇统论经脉的生理、病理,与《灵枢·经脉》等专论十29【目的要求】

1.理解体质与发病的关系。2.理解“生病起于过用”的意义。3.掌握饮食物在体内输布,生化过程;掌握水饮在体内的输布过程及肺“通调水道”的含义及临床应用价值。4.理解喘、汗与经脉变化的关系。5.理解寸口诊脉原理。6.了解三阴、三阳经的脉象与主病。7.熟记“食气入胃……揆度以为常也”。【目的要求】

1.理解体质与发病的关系。30【原文串讲】黃帝問曰:人之居處動靜勇怯(此指体质的强弱),脈亦為之變乎?歧伯對曰:凡人之驚恐恚勞動靜,皆為變也。是以夜行則喘出於腎(肾属阴主闭藏,应时于亥子,故夜行则扰肾,肾气失于闭藏,不能行其纳气之职,致使肺气失于肃降而喘),淫氣(指妄行逆乱之气)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有主筋,堕坠损伤于筋,故云“喘出于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惊恐则神气散乱,肺藏气,故喘出于肺),淫氣傷心(心主神明,惊恐则气上奔肺,神明乱而心反为之伤矣);度水跌仆,喘出於腎與骨(水湿伤肾,跌仆伤骨解,其理与夜行则喘出于肾同)。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着而為病也(堕坠、惊恐等致病因素,若是体质壮实之人,只会产生一过性的机体失调,故不为病;而体质虚弱者,其不平衡状态便持续下去而成为病患)。故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勇可察其有余,怯可察其不足,骨可以察肾,肉可以察脾,皮肤可以察肺,望而知其情,即善诊者也)。【原文串讲】31【译文】黄帝问道:人们的居处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气血也随着起变化吗?岐伯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经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所以夜间运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或有所惊恐,惊则神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血畅行,不会出现什么病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身体强壮,气血畅行,病就自愈;假如身体虚弱,气血滞留,则邪气留着而为病也。所以说:诊病的道理,必须观察人的身体强弱,骨肉和皮肤的形态,从而了解病情,这是诊断上的大法。【译文】32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体内津液,由阳气之蒸腾而出于体表则为汗,各种原因引起脏腑之气升腾发散,均可导致汗出);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指大惊则神气散乱,不能收摄,故汗出);持重遠行,汗出於腎(持重则伤骨,远伤则阳气内动,故汗出于肾);疾走恐懼,汗出於肝(肝主筋而藏魂,疾走则伤筋,恐惧则伤魂,故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摇体劳苦,用力勤作也。脾主四肢,故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指七情、劳力、饮食等过度,而为致病的原因),此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33译文:在饮食过饱的时候,则食气蒸发而汗出于胃。惊则神气浮越,则心气受伤而汗出于心。负重而远行的时候,则骨劳气越,肾气受伤而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由于疾走伤筋,恐惧伤魂,则肝气受伤而汗出于肝。劳力过度的时候,由于脾主肌肉四肢,则脾气受伤而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的变化都有其常度,人在这些变化中所发生疾病,就是因为对身体的劳用过度所致,这是通常的道理。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34【释义】

一、体质与发病的关系1.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经脉)皆为之变(失常)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

【释义】

一、体质与发病的关系35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2.诊病必须重视病人体质状况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236体质与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人体的功能状态,二是邪气的性质和强弱。其中人体正气是主要方面。概言之,体质强者,正气盛,故不易受邪,发病少;而体质弱者,正气虚,易为邪气所伤,发病易。体质与发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37二、汗出和喘与经脉变化的关系人体的经脉气血活动常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喘、汗之证的产生即是明证。喘为肺气上逆所致,如若在“夜行”、“堕坠”、“惊恐”、“度水跌仆”等因素的影响下,也可分别使肾、肝、心等脏气机逆乱,经脉失常而致喘。汗乃津液所化,为心所主,若因“饮食饱甚”、“摇体劳苦”、“持重远行”、“疾走恐惧”、“惊而夺精”等不同原因引起相关内脏的气机逆乱,也可迫津外出而为汗。二、汗出和喘与经脉变化的关系人体的经脉气血活动常受内外环境的38喘、汗的发生属一过性的表现,事过则已。能否成为病证,主要取决于体质的“勇”、“怯”。体质壮实者,“气行则已”,一般不会致病;体质虚怯者,则“着而为病”。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39

三、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中医病因学的重要观点,饮食、劳逸、七情,以至气候因素,在适度范围内都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但在过度(过用)的情况下则成为致病因素.(过则为灾)

三、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中医病因学的重要观点,40所谓“过用”即指超越常度,其本意指五脏过劳致病言,但在发病学上有着普遍意义,因而应将“过用”视为人体致病的普遍规律。无论气候变化太过或不及,都是“失时反候”,对于人体来说都属“过用”,成为致病因素。所谓“过用”即指超越常度,其本意指五脏过劳致病言,但在发病学41◆从四时的气候变化而言,风寒暑湿燥火发生太过或不及时,可成为致人于病的六淫邪气。◆喜怒哀乐的情志变化,虽是生理,若其波动剧烈,或持续不断地精神创伤,都是违反常度的,也为“过用”,故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发病规律。◆不正常的进食,诸如饥饱失常,饮食不洁,五味偏嗜,也属“过用”,也可致病。◆至于房事太过,持重远行等,皆为“过用”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42可见,从发病学角度言之,无论内伤外感都存在“生病起于过用”之规律。

“过用”而致病的观点对于临床治疗也有指导意义,不论是用针、用药、推拿按摩,均应适度而不可过之可见,从发病学角度言之,无论内伤外感都存在“生病起于过用”之43【原文串讲】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淫,浸淫满溢,此处为滋养濡润之意。肝主筋,谷食之气散于肝而濡养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指谷食之气中的浓稠部分)歸心,淫精於脈(精,指由谷食精气所化生的营血。营血行于脉中,故曰“淫精于脉”),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精淫于脉,脉流于经,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皮毛为肺之合,故肺精输焉)。毛脈合精(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肺藏气,心主血。毛脉合精,即言气血相合),行氣於府(腑,指经脉而言。《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腑也。”“行气于腑”,即精气行于血脉之中),府精神明,留於四臟(神明,言脉中精气的运行正常不乱。留,通“流”。四脏,指心肝脾肾),氣歸於權衡(权衡,即平衡。言精气化为气血入于脉,其输布保持平衡协调),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44译文:食物入胃,经过消化把一部分精微输散到肝脏,浸淫满溢的精气滋养筋。食物入胃,另一部分浓厚的精气,注入于心,浸淫的精气输送到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里,经脉中的血气流归于肺;肺又送到全身百脉,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会合,仍还流归入于脉;脉中精气的循环,周流于四脏,精气的敷布,要维持平衡;其平衡的变化,就能从气口的脉象上表现出来,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45飲入於胃,遊溢精氣(遊,通游,浮遊。游溢,浮游盈溢之意。精气,即饮之精气),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指水入胃中,肠胃吸收人体所需之部分化为精微,经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达于肺,尔后宣散于全身),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发肃降,即可将脾升清上输之水液宣达全身,又可将浊液借三焦之通道下输肾与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水精四布者,气化则水行,故四布于皮毛;五经并行者,通灌于五脏之经脉也),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揆度,测度也。言饮食精微的生成输布,气血津液的生化运行,可从测度脉象变化得知,并要结合四季阴阳和人体五脏阴阳变化综合分析)。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46译文:水液进入了胃,流动的精气进一步输送于脾,脾气散布精液,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下行输入膀胱;水精四布,流行于五脏经脉,并随着四时寒暑的变迁和五脏阴阳的规律,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现象。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课件47

一、食气入胃后的输布过程

一、食气入胃后的输布过程48食气(散精于肝)肝(淫气于筋)筋

心脉经肺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