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1页
【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2页
【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3页
【信息技术2.0】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 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县(市、区)学校姓名学科道德与法治能力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R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所属环境R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微能力点A8技术支持的方法指导教学环境班班通多媒体、一体机

教学主题《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学对象九年级(7)班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教学内容:本课由“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两框组成。第一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会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了解薪火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的精华,认识到中华传统美德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第二框主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学情分析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一些中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力量,了解民族精神特别是其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巨大的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不自觉地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盲目地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要消除这些影响,引导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就有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加以弘扬。所以我们采用视频、讲故事、MTV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热爱传统文化,在了解学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感悟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2、能力目标: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在生活中自觉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与时俱进丰富民族精神的能力。3、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的内涵;学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教学重点如何学好中华文化;如何培育民族精神学习难点如何培育民族精神所选技术PPT课件多媒体图片多媒体视频技术使用目的图文结合,多方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专业知识及发展历程。通过众多传统文化及现代民族精神实例图片,感受本节课内容通过观看京剧视频,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教学过程一、时政演讲、导入新课 学生即时演讲: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观看中国传统文化京剧短视频。一、知识梳理考点1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1)产生: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P66(2)内容:①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②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③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④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⑤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⑥完备而深刻的道理伦理等。P672、为什么中华文化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因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P683、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地位、影响和意义)(1)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P68(2)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意义: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②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动力等。(整合)5、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1)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P69(2)内容: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例如:奉献精神、爱国情操、崇高志趣、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为政风范、广阔胸襟、英雄气概、社会理想等。P69考点2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地位。(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71(2)地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体现。(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P72(2)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等。P72(3)改革开放以来: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P72【现象链接】积极捐款捐物,参加志愿者行动;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中学生自立自强的事例等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1)地位: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P70②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P71(2)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P71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整合)(2)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取之精华,弃之糟粕。P73(3)我们青少年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P73二、知识拓展1、列举你所熟悉的中华文化。(福建传统文化有哪些?)(1)物质文化:故宫、长城、天坛、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等;福建土楼、福州三坊七巷、南平武夷山、厦门鼓浪屿等。(2)非物质文化:京剧、脸谱、旗袍、书法、四大发明、中国武术、二十四节气等;福建特色的有:妈祖传奇、寿山石雕工艺、南音、锦歌、梨园戏、莆仙戏、高甲戏、闽剧、木偶戏、梅林戏、闽西汉剧等。2、列举体现我国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1)爱国:《苏武牧羊》、《虎门销烟》(2)诚信:《徒木为信》、《曾子杀猪》(3)与人为善:《将相和》 3、举办汉字听写大会、中华经典诵读、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活动有何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3)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4)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4、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1)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2)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3)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4)要宣传、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让世界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5、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哪些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黑板报展览等;组织观看体现民族精神的影视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三、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