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_第1页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_第2页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_第3页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_第4页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上次课内容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及X线表现二、骨结核的X线表现复习上次课内容一、化脓性骨髓炎的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病理:病菌随血入骨,在血运丰富、血流缓慢的干骺端形成小脓肿。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病理:1、局限:毒力低、抵抗力强、

治疗适当愈合治疗不当慢性骨脓肿(brodie's)

2、扩散:毒力强、抵抗力低、

治疗不当急性愈合

慢性骨髓炎。1、局限:毒力低、抵抗力强、1、病变扩散途径(1)、干骺端骨脓肿破坏骨皮质骨膜下脓肿骨髓腔。(2)、干骺端骨脓肿骨髓腔

骨皮质骨膜下脓肿。(3)、干骺端骨脓肿骨骺软骨

关节;少见。1、病变扩散途径4)、骨膜下骨脓肿软组织脓肿瘘管。

软组织脓肿化脓性关节炎。(5)、干骺端骨脓肿骨皮质化脓性关节炎。4)、骨膜下骨脓肿软组织X线表现软组织改变早期:软组织肿胀,增粗。

(可无任何X线可见的骨质改变)

晚期:软组织不规则、瘘管、死骨片、气体影等。X线表现软组织改变1).骨质破坏(早期):

表现为干骺端骨小粱糊不清,呈虫蚀状,斑片状、可见平行骨膜反应、附近常有骨质疏松等。1).骨质破坏(早期):晚期:

由于脓肿在骨膜下及髓

腔内扩散,导致骨干广泛破坏,骨皮质有多发、散在性,斑片状不规则骨质破坏、缺损,有时有骨质增生。晚期:由于脓肿在骨膜下及髓

腔内扩散,导2)、死骨3)、包壳:骨瘘孔:4)、骨质增生、硬化,早期即有。1、骨膜增生葱皮型或花边型2、骨皮质增厚3、骨小粱浓密4、骨髓腔闭塞5、骨干增粗,变形2)、死骨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1、发展快,范围广,很少侵犯关节。2、破坏、增生均明显,早期以破坏为主,晚期以增生为主。3、死骨大。4、大量骨膜增生形成包壳。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1、发展快,范围广,很少侵犯二、骨结核X线表现

脊柱结核

相临两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脓肿(有或无)

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征象二、骨结核X线表现脊柱结核2、结核性关节炎病变关节:大关节多见。

感染途径:常为干骺端或骨骺病灶入侵关节所至。发病部位:分滑膜型、骨型、全关节型三种。2、结核性关节炎病变关节:大关节多见。1、

滑膜型结核菌经血行结核性滑膜炎。X线表现: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疏松,由于滑膜附着处形成肉芽组织,故关节边缘非负重部位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上下关节面对称性破坏。1、滑膜型结核菌经血行结核性滑膜炎。2、骨型

常由于干骺端或骨骺病变侵入关节,早期出现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常呈囊状破坏,砂粒状死骨,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不对称。2、骨型

常由于干骺端或骨骺病变侵入关节,3全关节结核(混合型结核)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均受侵犯,关节面严重破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消失,半脱位畸形,骨质疏松等。3全关节结核(混合型结核)滑膜、关节软骨

第五节骨肿瘤

第五节骨肿瘤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骨肿瘤?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因素(内在、外在)的共同刺激下,导致骨组织本身或附属于骨的其它组织细胞异常的新生细胞群。骨肿瘤?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因素(内

骨肿瘤

良性过度恶性

骨瘤骨软骨瘤巨细胞瘤原发转移骨肿瘤良性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良、恶性。2、可区分是原发或转移。3、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X线检查的作用: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病变部位病灶数目肿瘤边缘骨质改变有无骨膜有无增生软组织变化临近骨情况

观察骨肿瘤时病变部位有无骨膜观察骨肿瘤时一、良性骨肿瘤(一)、骨瘤:

起自膜化骨。(颅骨、面骨)好发部位:颅骨及副鼻窦内。X线表现:瘤体为密度均匀一致、轮廓光滑的圆形或半圆形高密度影,基底宽广,向外生长。一、良性骨肿瘤(一)、骨瘤: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发多见,占90%,好发10~20岁的青少年,直至全身骨骺线融合后即停止生长。

(二)、骨软骨瘤

又称外生骨疣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发多见,占90

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

软骨组织组成的盖帽(其生长有赖于此)

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病理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病理

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一与骨干相连,骨皮质由骨干延续至肿瘤远端,瘤体内的骨松质与骨髓腔相连。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一与骨干相连,骨1、单发性骨软骨瘤X线表现:部位: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自骨端向骨干方向生长的骨性肿块,向外突起,肿瘤基底部可宽窄不一,顶部有不规则钙化。1、单发性骨软骨瘤X线表现: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儿,成年后停止生长。X线表现:1、累及多骨,常左右对称。2、长骨干骺端增粗,变形,皮质变薄,骨疣向旁突出,外形不一。2、多发性骨软骨瘤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儿,成年后停止生长。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三)、巨细胞瘤

常见,好发于青壮年,因其具有复发、恶变和转移倾向,故将其分为良、恶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三)、巨细胞瘤常见,

巨细胞瘤X线表现:1、好发于长骨骨端,表现为密度减低的溶骨性改变,偏心性膨胀性生长,也可呈多房性透光区,似“肥皂”泡状,与正常骨分界清楚。2、骨皮质因肿瘤膨胀而变薄,无骨膜增生反应。3、很少穿破皮质进入关节。巨细胞瘤X线表现: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二、恶性骨肿瘤X线特点:1、边缘模糊,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2、骨组织不规则破坏,常侵犯骨皮质。3、瘤骨:象牙质,棉絮状,光芒状。4、骨膜反应。5、软组织肿块。6、可破坏邻近骨。二、恶性骨肿瘤X线特点:

成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发展快,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病理:1肿瘤周围无包膜2浸润性生长,侵犯软组织3瘤组织主要是瘤性骨组织和类骨组织。

成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干骺根据瘤骨组织的多少可分为:

2、溶骨型成骨肉瘤

3、混合型成骨肉瘤

1、硬化型成骨肉瘤(成骨型)根据瘤骨组织的多少可分为:2、溶骨型成骨

肿瘤常起自骨膜下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发展,侵犯骨皮质和骨松质。(一)、硬化型成骨肉瘤肿瘤常起自骨膜下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

1、骨膜反应平行型葱皮型三角型X线表现:1、骨膜反应X线表现:瘤骨,成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有三种形态:1).象牙质:为致密硬化,边缘尚清的肿瘤中央部分;2).棉絮状瘤骨:边缘不清,常有环状钙化存在;3).针状瘤骨;密度明显增高,为瘤组织侵犯软组织。2、骨质变化瘤骨,成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2、骨质变化3、软组织变化

可见软组织肿胀及肿块,常边界不清,肿块内可见团块状瘤骨及放射状骨针。3、软组织变化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二)、溶骨型成骨肉瘤

肿瘤常起自骨松质,以溶骨性破坏为主。X线表现: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区,界限不清,有三角形骨膜反应,瘤骨少或无。(二)、溶骨型成骨肉瘤肿瘤常起自骨松质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三)、混合型成骨肉瘤

介入上述二者之间,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及骨质改变。(三)、混合型成骨肉瘤介入上述二者之间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三、转移性骨肿瘤转移途径:血行、淋巴路、直接蔓延等。特点:1、多发;2、红骨髓处;3、无骨膜反应;4、肘、膝以远转移少见;5、软组织肿块少。三、转移性骨肿瘤转移途径:(一)、溶骨型

多见,以破坏为主。

多发、圆形破坏,边界不清,似虫蚀状,也可呈边界不清的大片状骨质破坏区,多引起病理性骨折。发生在脊柱的转移瘤应与结核鉴别。

X线表现:(一)、溶骨型多见,以破坏为主。多发、圆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转移瘤:椎体压缩变形,椎弓根破坏明显,椎间隙保留,骨质无疏松。结核: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相临椎体破坏,变形。

脊柱转移瘤与结核鉴别点转移瘤:脊柱转移瘤与结核鉴别点(二)、成骨型

较少见,多为生长较缓慢的肿瘤转移而来,如前列腺、乳腺及膀胱癌等。好发部位:骨盆及腰椎。X线表现:骨内片状、团块状、边界模糊的致密影,骨的正常结构消失,常无骨膜反应,也不侵犯软组织。(二)、成骨型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第三章头颅X线诊断作用:简单、安全、经济、可发现颅骨本身病变及颅内病变及继发颅骨改变。限制:缺乏天然对比,需进一步检查。第三章头颅X线诊断作用:第一节正常头颅检查方法:正侧位一、软组织二、颅骨大小、形状;脑积水,小头畸形;三、颅穹隆:内、外板、板障四、颅缝前为冠状缝,后为人字缝,中间为失状缝;五、血管压迹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蛛网膜粒压迹等。第一节正常头颅检查方法:正侧六、脑回压迹七、蝶鞍八、颅内生理钙化1、松果体钙化,约5mm,侧位,鞍背后上方3cm处,圆形或不规则形。2、脉络丛钙化,位于松果体后下方2cm处,细点状或桑椹状。3、大脑镰钙化,居中,线状或三角形。4、鞍隔钙化

六、脑回压迹

第二节颅内病变的平片X线表现一、慢性颅内压增高1、颅缝分离;3~4个月后出现,年龄越小越明显,儿童为冠状缝和失状缝,成人为人字缝。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吸收,颅板变薄,密度减低。4、碟鞍变化;鞍背、后床突破坏,骨质疏松,蝶鞍扩大,变形。第二节颅内病变的平片X线表现一、慢性颅内压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

1、生理性钙化移位松果体或脉络丛移位2、局限性骨质改变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3、血管压迹改变4、肿瘤钙化颅咽管瘤等5、碟鞍变化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1、生理性钙化移位松

第三节副鼻窦和乳突一、副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一)、正常副鼻窦上颌窦位于鼻腔二侧,骨壁清楚,密度较眼眶略低,筛窦在鼻腔外侧,呈八字形。第三节副鼻窦和乳突一、副鼻窦(二)、副鼻窦炎

1、急性: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X线表现粘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坐位片可见气液面。

(二)、副鼻窦炎1、急性:粘膜增厚,息肉样变及粘膜下囊肿形成。X线表现为粘膜增厚,窦腔缩小,密度增高,粘膜表面有时可见半圆形软组织影,窦壁可伴有骨炎或骨髓炎。2、慢性:粘膜增厚,息肉样变及粘膜下囊肿形成。2、慢性

二、乳突(一)、正常乳突分为三种类型:1、气化型

气房大而多,房隔清晰。2、板障型

气房小。3、坚实型

由致密骨组成,无气房。二、乳突(一)、正常乳突(二)、乳突炎常继发于中耳炎,

急性期:由于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表现为气房不清,密度增高。

慢性期:由于肉芽组织和脓液充添气房,表现为房壁增厚,乳突区密度增高,气房消失,鼓室盖和乙状窦显示更为清楚。慢性乳突炎可伴有胆脂瘤形成,大部分发生在硬化型乳突的鼓窦内,表现为鼓窦区内圆形或椭园形透光区,边缘清,常有硬化缘,大小多在1~2cm。(二)、乳突炎

小结

一、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二、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小结一、良恶━━━━━━━━━━━━━━━━━━━━━━━━━━━━━━━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骨的形态大致不变,可有局部由于破坏,新骨形成及骨折,扩张突出畸型骨的形态常有改变

骨的结构尚能保留,呈膨胀性不规则骨质破坏和瘤骨形成,改变较大肿瘤的边缘界限清楚大多不清楚

骨膜增殖无明显,呈放射或三角形骨膜肿瘤附近骨不受侵犯,可有常受侵犯,可有骨质破坏压迫性改变

附近软组织不受侵犯常被波及,广泛侵入周围软组织中生长速度缓慢迅速

病理骨折少见多见转移无常有转移

━━━━━━━━━━━━━━━━━━━━━━━━━━━━━━━

一、良恶性肿瘤的鉴别━━━━━━━━━━━━━━━━━━━━━━━━━━━1)、颅缝分离;儿童为冠状缝和失状缝,成人为人字缝。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吸收,密度减低。4)、碟鞍改变。鞍背、后床突破坏,骨质疏松,蝶鞍扩大,变形。二、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1)、颅缝分离;儿童为冠状缝和失状二、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复习上次课内容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及X线表现二、骨结核的X线表现复习上次课内容一、化脓性骨髓炎的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病理:病菌随血入骨,在血运丰富、血流缓慢的干骺端形成小脓肿。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病理:1、局限:毒力低、抵抗力强、

治疗适当愈合治疗不当慢性骨脓肿(brodie's)

2、扩散:毒力强、抵抗力低、

治疗不当急性愈合

慢性骨髓炎。1、局限:毒力低、抵抗力强、1、病变扩散途径(1)、干骺端骨脓肿破坏骨皮质骨膜下脓肿骨髓腔。(2)、干骺端骨脓肿骨髓腔

骨皮质骨膜下脓肿。(3)、干骺端骨脓肿骨骺软骨

关节;少见。1、病变扩散途径4)、骨膜下骨脓肿软组织脓肿瘘管。

软组织脓肿化脓性关节炎。(5)、干骺端骨脓肿骨皮质化脓性关节炎。4)、骨膜下骨脓肿软组织X线表现软组织改变早期:软组织肿胀,增粗。

(可无任何X线可见的骨质改变)

晚期:软组织不规则、瘘管、死骨片、气体影等。X线表现软组织改变1).骨质破坏(早期):

表现为干骺端骨小粱糊不清,呈虫蚀状,斑片状、可见平行骨膜反应、附近常有骨质疏松等。1).骨质破坏(早期):晚期:

由于脓肿在骨膜下及髓

腔内扩散,导致骨干广泛破坏,骨皮质有多发、散在性,斑片状不规则骨质破坏、缺损,有时有骨质增生。晚期:由于脓肿在骨膜下及髓

腔内扩散,导2)、死骨3)、包壳:骨瘘孔:4)、骨质增生、硬化,早期即有。1、骨膜增生葱皮型或花边型2、骨皮质增厚3、骨小粱浓密4、骨髓腔闭塞5、骨干增粗,变形2)、死骨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1、发展快,范围广,很少侵犯关节。2、破坏、增生均明显,早期以破坏为主,晚期以增生为主。3、死骨大。4、大量骨膜增生形成包壳。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1、发展快,范围广,很少侵犯二、骨结核X线表现

脊柱结核

相临两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脓肿(有或无)

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征象二、骨结核X线表现脊柱结核2、结核性关节炎病变关节:大关节多见。

感染途径:常为干骺端或骨骺病灶入侵关节所至。发病部位:分滑膜型、骨型、全关节型三种。2、结核性关节炎病变关节:大关节多见。1、

滑膜型结核菌经血行结核性滑膜炎。X线表现: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骨质疏松,由于滑膜附着处形成肉芽组织,故关节边缘非负重部位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上下关节面对称性破坏。1、滑膜型结核菌经血行结核性滑膜炎。2、骨型

常由于干骺端或骨骺病变侵入关节,早期出现骨质破坏,边界清晰,常呈囊状破坏,砂粒状死骨,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不对称。2、骨型

常由于干骺端或骨骺病变侵入关节,3全关节结核(混合型结核)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质均受侵犯,关节面严重破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消失,半脱位畸形,骨质疏松等。3全关节结核(混合型结核)滑膜、关节软骨

第五节骨肿瘤

第五节骨肿瘤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骨肿瘤?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因素(内在、外在)的共同刺激下,导致骨组织本身或附属于骨的其它组织细胞异常的新生细胞群。骨肿瘤?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因素(内

骨肿瘤

良性过度恶性

骨瘤骨软骨瘤巨细胞瘤原发转移骨肿瘤良性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良、恶性。2、可区分是原发或转移。3、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X线检查的作用: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病变部位病灶数目肿瘤边缘骨质改变有无骨膜有无增生软组织变化临近骨情况

观察骨肿瘤时病变部位有无骨膜观察骨肿瘤时一、良性骨肿瘤(一)、骨瘤:

起自膜化骨。(颅骨、面骨)好发部位:颅骨及副鼻窦内。X线表现:瘤体为密度均匀一致、轮廓光滑的圆形或半圆形高密度影,基底宽广,向外生长。一、良性骨肿瘤(一)、骨瘤: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发多见,占90%,好发10~20岁的青少年,直至全身骨骺线融合后即停止生长。

(二)、骨软骨瘤

又称外生骨疣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发多见,占90

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

软骨组织组成的盖帽(其生长有赖于此)

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病理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病理

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一与骨干相连,骨皮质由骨干延续至肿瘤远端,瘤体内的骨松质与骨髓腔相连。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一与骨干相连,骨1、单发性骨软骨瘤X线表现:部位: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自骨端向骨干方向生长的骨性肿块,向外突起,肿瘤基底部可宽窄不一,顶部有不规则钙化。1、单发性骨软骨瘤X线表现: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儿,成年后停止生长。X线表现:1、累及多骨,常左右对称。2、长骨干骺端增粗,变形,皮质变薄,骨疣向旁突出,外形不一。2、多发性骨软骨瘤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儿,成年后停止生长。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三)、巨细胞瘤

常见,好发于青壮年,因其具有复发、恶变和转移倾向,故将其分为良、恶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三)、巨细胞瘤常见,

巨细胞瘤X线表现:1、好发于长骨骨端,表现为密度减低的溶骨性改变,偏心性膨胀性生长,也可呈多房性透光区,似“肥皂”泡状,与正常骨分界清楚。2、骨皮质因肿瘤膨胀而变薄,无骨膜增生反应。3、很少穿破皮质进入关节。巨细胞瘤X线表现: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二、恶性骨肿瘤X线特点:1、边缘模糊,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2、骨组织不规则破坏,常侵犯骨皮质。3、瘤骨:象牙质,棉絮状,光芒状。4、骨膜反应。5、软组织肿块。6、可破坏邻近骨。二、恶性骨肿瘤X线特点:

成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发展快,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病理:1肿瘤周围无包膜2浸润性生长,侵犯软组织3瘤组织主要是瘤性骨组织和类骨组织。

成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干骺根据瘤骨组织的多少可分为:

2、溶骨型成骨肉瘤

3、混合型成骨肉瘤

1、硬化型成骨肉瘤(成骨型)根据瘤骨组织的多少可分为:2、溶骨型成骨

肿瘤常起自骨膜下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发展,侵犯骨皮质和骨松质。(一)、硬化型成骨肉瘤肿瘤常起自骨膜下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

1、骨膜反应平行型葱皮型三角型X线表现:1、骨膜反应X线表现:瘤骨,成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有三种形态:1).象牙质:为致密硬化,边缘尚清的肿瘤中央部分;2).棉絮状瘤骨:边缘不清,常有环状钙化存在;3).针状瘤骨;密度明显增高,为瘤组织侵犯软组织。2、骨质变化瘤骨,成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2、骨质变化3、软组织变化

可见软组织肿胀及肿块,常边界不清,肿块内可见团块状瘤骨及放射状骨针。3、软组织变化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二)、溶骨型成骨肉瘤

肿瘤常起自骨松质,以溶骨性破坏为主。X线表现: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区,界限不清,有三角形骨膜反应,瘤骨少或无。(二)、溶骨型成骨肉瘤肿瘤常起自骨松质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三)、混合型成骨肉瘤

介入上述二者之间,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及骨质改变。(三)、混合型成骨肉瘤介入上述二者之间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三、转移性骨肿瘤转移途径:血行、淋巴路、直接蔓延等。特点:1、多发;2、红骨髓处;3、无骨膜反应;4、肘、膝以远转移少见;5、软组织肿块少。三、转移性骨肿瘤转移途径:(一)、溶骨型

多见,以破坏为主。

多发、圆形破坏,边界不清,似虫蚀状,也可呈边界不清的大片状骨质破坏区,多引起病理性骨折。发生在脊柱的转移瘤应与结核鉴别。

X线表现:(一)、溶骨型多见,以破坏为主。多发、圆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转移瘤:椎体压缩变形,椎弓根破坏明显,椎间隙保留,骨质无疏松。结核: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相临椎体破坏,变形。

脊柱转移瘤与结核鉴别点转移瘤:脊柱转移瘤与结核鉴别点(二)、成骨型

较少见,多为生长较缓慢的肿瘤转移而来,如前列腺、乳腺及膀胱癌等。好发部位:骨盆及腰椎。X线表现:骨内片状、团块状、边界模糊的致密影,骨的正常结构消失,常无骨膜反应,也不侵犯软组织。(二)、成骨型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课件

第三章头颅X线诊断作用:简单、安全、经济、可发现颅骨本身病变及颅内病变及继发颅骨改变。限制:缺乏天然对比,需进一步检查。第三章头颅X线诊断作用:第一节正常头颅检查方法:正侧位一、软组织二、颅骨大小、形状;脑积水,小头畸形;三、颅穹隆:内、外板、板障四、颅缝前为冠状缝,后为人字缝,中间为失状缝;五、血管压迹脑膜中动脉,板障静脉,蛛网膜粒压迹等。第一节正常头颅检查方法:正侧六、脑回压迹七、蝶鞍八、颅内生理钙化1、松果体钙化,约5mm,侧位,鞍背后上方3cm处,圆形或不规则形。2、脉络丛钙化,位于松果体后下方2cm处,细点状或桑椹状。3、大脑镰钙化,居中,线状或三角形。4、鞍隔钙化

六、脑回压迹

第二节颅内病变的平片X线表现一、慢性颅内压增高1、颅缝分离;3~4个月后出现,年龄越小越明显,儿童为冠状缝和失状缝,成人为人字缝。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吸收,颅板变薄,密度减低。4、碟鞍变化;鞍背、后床突破坏,骨质疏松,蝶鞍扩大,变形。第二节颅内病变的平片X线表现一、慢性颅内压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

1、生理性钙化移位松果体或脉络丛移位2、局限性骨质改变局限性骨质增生或破坏3、血管压迹改变4、肿瘤钙化颅咽管瘤等5、碟鞍变化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1、生理性钙化移位松

第三节副鼻窦和乳突一、副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及蝶窦。(一)、正常副鼻窦上颌窦位于鼻腔二侧,骨壁清楚,密度较眼眶略低,筛窦在鼻腔外侧,呈八字形。第三节副鼻窦和乳突一、副鼻窦(二)、副鼻窦炎

1、急性: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X线表现粘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坐位片可见气液面。

(二)、副鼻窦炎1、急性:粘膜增厚,息肉样变及粘膜下囊肿形成。X线表现为粘膜增厚,窦腔缩小,密度增高,粘膜表面有时可见半圆形软组织影,窦壁可伴有骨炎或骨髓炎。2、慢性:粘膜增厚,息肉样变及粘膜下囊肿形成。2、慢性

二、乳突(一)、正常乳突分为三种类型:1、气化型

气房大而多,房隔清晰。2、板障型

气房小。3、坚实型

由致密骨组成,无气房。二、乳突(一)、正常乳突(二)、乳突炎常继发于中耳炎,

急性期:由于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表现为气房不清,密度增高。

慢性期:由于肉芽组织和脓液充添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