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课件_第1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课件_第2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课件_第3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课件_第4页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的实验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

的临床研究学生孙桂芳指导老师王佩娟教授目录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案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方案研究方案评价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疗效,并探索它对凝血四项(APTT、TT、PT和FIB)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期间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目的试验设计研究方案临床表现特点:青春期及未生育妇女多见,经前1-2天开始,以行经第1天达高峰,可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可见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晕厥之象。妇科检查(未婚妇女只做肛诊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理化检查:B超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主症: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或伴胀痛拒按。次症:①月经量少或经行不畅;②经血黯而有瘀块;③畏寒④手足欠温;⑤冷汗淋漓;⑥肛门坠胀;⑦恶心呕吐;⑧舌黯苔白;⑨脉沉紧。主症必备,次症具备2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辩证标准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目测类比定级法(VAS)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分级法0123456789100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10为极重度疼痛。疼痛评价标准研究方案:①西医诊断属继发性痛经、经检查证实由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病变等所致痛经,或中医辨证不属于寒凝血瘀证的患者;②疼痛强度评级(目测类比定级法)<4级;③月经周期不规则;④伴有严重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有原发性疾病;⑤精神病患者;⑥下列实验室指标异常:ALT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BUN、Cr高于正常值上限者20%以上。WBC低于正常值下限5%以下。⑦过敏体质者(指对两种以上的药品或食品过敏或本次试验用药已知成份过敏)。⑧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排除病例标准研究方案治疗药品:少腹逐瘀汤当归9g,川芎3g,赤芍6g,肉桂3g,小茴香1.5g,五灵脂6g,没药3g,蒲黄9g,延胡索3g,干姜3g。由江阴天将药业有限公司分装对照药品:月月舒冲剂,由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41021972。止痛备用药:当患者VAS≥7分时,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规格:每粒0.3g),由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疗程:连续用药3个周期,停药后随访3个周期。

试验药品研究方案治疗组:少腹逐瘀汤口服,1剂/次,2次/日。第1周期于月经第1天服用,连服5天,第2、3周期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连服10天。对照组:月月舒冲剂口服,1包/次,2次/日,第1周期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5天,第2、3周期均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连服10天。止痛备用药:当患者疼痛不能忍受,强度VAS≥7分时允许自行服用布洛芬胶囊,1粒/次,2次/日。必须在格式病案中加以说明服用时间、剂量。疗程:连续用药3个周期,停药后随访3个周期。使用方法研究方案(1)诊断性观测:妇检(未婚者只做肛检)及B超。(2)

疗效性观测:疼痛强度评分、中医证候评分。6个周期月经结束各记录疼痛强度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1次。(3)血液中效应指标:APTT、TT、PT及FIB,分别于第1周期治疗前及第2、3周期3次月经来潮12小时内疼痛时各测定1次。(4)安全性观测实验室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治疗前后各一次;一般项目:体温、心率、呼吸、血压,治疗前后各一次;不良反应:局部、全身不良反应(随时记录);观测项目研究方案痊愈: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显效: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有效:治疗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无效: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0%,甚至增加。附:疗效指数计算法:疗效指数=

×100%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研究方案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观察指标及数据的不同,所有计量资料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行方差分析;单向无序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单向有序分类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根据纳入病例标准及排除病例标准,将收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治疗前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一般资料研究结果组别例数治疗前第3周期第6周期P值治疗组306.37±1.101.93±1.64△13.77±1.22☆1▲10.000对照组306.27±1.142.23±1.87△23.97±1.97☆2▲20.000注:△1:治疗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2:对照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0.000▲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0.001可见,两组的第3周期及第6周期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强度均明显减轻(P≤0.05);而第6周期均较第3周期明显加重(P≤0.05),表明两组减轻疼痛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但持久性欠佳。两组患者VAS评分组内比较研究结果组别例数治疗前第3周期第6周期P值治疗组3020.03±4.266.67±5.42△110.33±4.63☆1▲10.000对照组3019.47±4.497.00±5.35△210.77±4.36☆2▲20.000注:△1:治疗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2:对照组第三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治疗前相比:P=0.000▲1:治疗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0.000▲2:对照组第六周期与第三周期相比:P=0.001可见,两组第3周期及第6周期与治疗前相比中医证候均明显改善(P≤0.05);而第6周期均较第3周期明显加重(P≤0.05),表明两组改善中医证候的近远期疗效均较好,但持久性欠佳。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比较研究结果组别例数第3周期第6周期治疗组306.67±5.4210.33±4.63对照组307.00±5.3510.77±4.36P值0.3790.581可见第3周期两组间及第6周期两组间中医证候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第3周期及第6周期两组改善中医证候的疗效均相当。两组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近远期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近期疗效307(23.3%)6(20.0%)13(43.3%)4(13.3%)86.7%0.010远期疗效300(0%)3(10.0%)21(70.0%)6(20.0%)80.0%治疗组中医证候近远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低于近期疗效。对照组中医证候近远期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P近期疗效303(10.0%)12(40.0%)10(33.3%)5(16.7%)83.3%0.007远期疗效300(0%)3(10.0%)20(66.7%)7(23.3%)76.7%对照组中医证候近远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对照组远期疗效明显低于近期疗效。研究结果治疗组凝血四项结果分析凝血四项治疗前治疗后PAPTT30.74±3.6733.82±4.100.001TT10.63±0.8910.71±1.120.587PT13.19±1.8912.43±0.950.006FIB2.69±0.392.56±0.330.245由上表可见,APTT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后APTT显著延长;PT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后PT显著缩短;TT、FIB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后TT及FIB均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安全性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了三大常规及肝肾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服药期间出现一例患者第2周期第2天服药后1小时余突发腹部剧烈绞痛,询问病史,既往有“肾结石”病史,且非月经期曾有类似病史发作数次,休息后均自行缓解。急诊予以全腹部CT平扫+加层,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4%,2小时后腹痛自行缓解,次日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均正常范围,经专家分析腹痛乃因肠痉挛所致,与试验药物无关。其余患者均未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说明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安全可靠。现代研究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痛经原发性继发性经期挛痛,B超检查阴性神经-内分泌异常子宫结构异常细胞内Ca2+超载,Mg2+不足氧自由基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减少免疫、遗传及其它因素痛阈降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PGF2α、PGE2、COX-2、AVP、OTET-1、NO5-HT、β-EP、E2、PNGF、

OFQ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改变微循环障碍凝血指标异常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异常血小板功能亢进血流动力学改变卵巢形态与功能改变炎症、纤维化、老化及免疫异常微量元素改变基因表达异常血管的改变血液改变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疼痛无钙离子拮抗剂西医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痉药避孕药维生素物理疗法腹腔镜下子宫神经部分切除术神经阻滞法宫颈管扩张术中医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认识痛经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起居不慎感寒过食生冷寒凉久居寒湿之地寒凝血瘀(本)疼痛(标)湿热血瘀证气血虚血瘀证讨论少腹逐瘀汤方药分析

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则疼痛解而病自愈。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止痛蒲黄、五灵脂活血散瘀止痛延胡索、没药、川芎活血行气止痛当归、赤芍养血活血止痛少腹逐瘀汤的作用机制少腹逐瘀汤抑制COX-2酶活性而降低PGF2α

拮抗缩宫素及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升高NO水平,降低细胞内Ca2+水平改善微循环障碍止痛更治痛改善凝血功能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