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学笔记-人民版7_第1页
高考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学笔记-人民版7_第2页
高考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学笔记-人民版7_第3页
高考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学笔记-人民版7_第4页
高考历史必修二一轮复习教学笔记-人民版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重要概念】一、近代工业:有两层意思,一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二是工厂制度管理生产(参看必修Ⅱ课本P27图)。中国的近代工业有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二、民族工业:指本国居民所有的工业或本国工业,与外资企业相区别。近代民族工业指由民间投资经营的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称商办企业,与官办企业及官僚资本企业相区别。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学习要求】说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了解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地区、途径、著名企业和代表人物。说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知识结构】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参考《创新设计》P109“知识连线——考点1”=1\*GB4㈠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参考《创新设计》P109“知识连线——考点1——鸦片战争前经济状况”=2\*GB4㈡自然经济解体原因:=1\*GB1⒈内部原因:商品经济发展=2\*GB1⒉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主要原因=3\*GB4㈢自然经济解体过程:=1\*GB1⒈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GB1⒉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3\*GB1⒊甲午战争以后,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4\*GB4㈣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表现:参考《创新设计》P109“知识连线——考点1——变动表现”=5\*GB4㈤变动影响:参考《创新设计》P109“知识连线——考点1——变动影响”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参考《创新设计》P110“知识连线——考点2”=1\*GB4㈠民族工业的产生=1\*GB1⒈历史条件:=1\*GB2⑴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瓦解着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主要原因)=2\*GB2⑵洋务运动的诱导。=3\*GB2⑶外商企业的刺激。〖参考《创新设计》P110“重点难点——问题二”〗=2\*GB1⒉概况:参考《创新设计》P110“知识连线——考点2——民族工业的产生”——————————————————————————————补充洋务运动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影响=1\*GB1⒈背景:面临内忧外患,出现洋务派和顽固派。=2\*GB1⒉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3\*GB1⒊时期:19世纪60—90年代=4\*GB1⒋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5\*GB1⒌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GB1⒍历程: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7\*GB1⒎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8\*GB1⒏失败根本原因:只引进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9\*GB1⒐积极作用:=1\*GB2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2\*GB2⑵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3\*GB2⑶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参考《创新设计》P110“重点难点——问题一”〗——————————————————————————————=2\*GB4㈡初步发展=1\*GB1⒈时间:甲午战争后(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2\*GB1⒉原因:参考《创新设计》P110“知识连线——考点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GB2⑴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2\*GB2⑵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3\*GB2⑶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原因)。=3\*GB1⒊代表:南通张謇大生纱厂无锡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唐山周学熙启新洋灰公司=3\*GB4㈢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参考《创新设计》P110“知识连线——考点2——民族工业的特点和地位”二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学习要求】知道民国初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代表人物、主要企业。了解民国初年的大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的主要史实。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成长。从国际环境、政府政策、民众运动方面解释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从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等方面归纳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一、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参考《创新设计》P114“知识连线——考点1”=1\*GB4㈠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912年—1919年)——“短暂的春天”=1\*GB1⒈原因:参考《创新设计》P114“知识连线——考点1——民国初年兴办实业潮——原因”=1\*GB2⑴内因:①政治环境: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1\*ALPHABETICA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帝制),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2\*ALPHABETICB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3\*ALPHABETICC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2\*GB3②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等)推动。=2\*GB2⑵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2\*GB1⒉概况:=1\*GB2⑴出现了兴办实业的浪潮;=2\*GB2⑵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增长。=3\*GB1⒊特点:“春天”短暂,昙花一现;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参考《创新设计》P115“重点难点——问题一”〗=4\*GB1⒋结果: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萧条下去。=2\*GB4㈡抗战前夕(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年—1936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3\*GB4㈢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1\*GB1⒈表现:遭到沉重打击=2\*GB1⒉原因:=1\*GB2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2\*GB2⑵官僚资本的压榨。=4\*GB4㈣国民党统治后期(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1\*GB1⒈表现:日益萎缩=2\*GB1⒉原因:=1\*GB2⑴美国的经济侵略;=2\*GB2⑵官僚资本的摧残;=3\*GB2⑶通货膨胀严重;=4\*GB2⑷繁重的赋税负担。——————————————————————————————补充=5\*GB4㈤解放后的情况(1949年—1956年)=1\*GB1⒈1949年—1952年:民族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2\*GB1⒉1953年—1956年:采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生产资料由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消失。——————————————————————————————=6\*GB4㈥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参考《创新设计》P116“重点难点——问题二”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民族资本主义步履维艰的根本原因。彻底实现民族独立,是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独立、正常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参考《创新设计》P119“热点专题突破——专题三”=1\*GB1⒈历史地位:=1\*GB2⑴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2\*GB2⑵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2\*GB1⒉历史作用:=1\*GB2⑴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关系,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作用。=2\*GB2⑵政治上: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壮大,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