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_第1页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_第2页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_第3页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_第4页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计算机网络根底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17.2计算机网络根底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功能〔1〕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费用。资源共享除共享诸如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外,还包括共享数据和软件资源。〔2〕数据通信能力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各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互相传送数据,进展信息处理,如、电子邮件〔E-mail〕、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公告牌〔BBS〕、远程登录〔Telnet〕与信息浏览等通信效劳。数据通信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最根本的功能。2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功能〔1〕资源共享2〔3〕均衡负载互相协作

通过网络可以缓解用户资源缺乏的矛盾,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调整。〔4〕分布处理

一方面,对于一些大型任务,可以通过网络分散到多个计算机上进展分布式处理,也可能使各地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资源共同协作,进展联合开发、研究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促进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开展。〔5〕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对过失信息的重发,网络中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网络成为彼此的后备机,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3〔3〕均衡负载互相协作3不管什么样的网络,它的组成根本是一样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网络效劳器、网络工作站、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效劳和网络设备等六个局部组成。不管什么样的网络,它的组成根本是一样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网1、网络效劳器网络效劳器实际上也是计算机,只不过它能为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和网络用户提供效劳。常见的网络效劳器有Internet效劳器、数据库效劳器和高性能计算机效劳器等。在前面介绍的Internet的根本效劳中,一般也是由相应的效劳器完成相应的操作。比喻:WWW效劳器、FTP效劳器、电子邮件效劳器、DNS效劳器等。2、网络工作站网络工作站是网络用户实际操作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工作站访问Internet上各种信息资源。1、网络效劳器3、网络协议前面讲过,网络协议是由一国际组织制定的一些网络通信规那么和约定。网络通信协议用来协调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它规定了每种设备识别来自另一设备的信息。网络协议有着严格的语法和语以及定时标准。其中语法是指所使用的数据格式;语义是指使实体〔同某种网络功能有关的硬件、软件和固件〕协调配合和数据管理所需的信息构造;定时含有时序、速度的匹配和对接收数据的正确排序。3、网络协议4、网络操作系统我们都清楚,普通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等,计算机网络同样也需要有相应的操作系统支持。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接口,承担着整个网络系统的资源管理和任务分配。目前,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UNIX、Linux、Novell公司的Netware和微软的WindowNT系列。

4、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操作系统充分吸收了UNIX的多任务、多用户的思想。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上。但它不支持Internet上的各项效劳。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Linux操作系统核心最早是由芬兰的LinusTorvalds1991年8月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发布的[那年Torvals25岁],后来经过众多世界顶尖的软件工程师的不断修改和完善,Linux得以在全球普及开来,在效劳器领域及个人桌面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嵌入式开发方面更是具有其它操作系统无可比较的优势,并以每年100%的用户递增数量显示了Linux强大的力量。

Linux的是一套免费的32位多人多工的操作系统,运行方式同UNIX系统很像,但Linux系统的稳定性、多工能力与网络功能已是许多商业操作系统无法比较的,Linux还有一项最大的特色在于源代码完全公开,在符合GNUGPL(GeneralPublicLicense)的原那么下,任何人皆可自由取得、散布、甚至修改源代码。

Linux操作系统核心最早是由芬兰的LinusTorval与其它操作系统相比,Linux还具有以下特色:

①采用阶层式目录构造,文件归类清楚、容易管理

②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如Ext2FS,ISOFS以及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等

③具有可移植性,系统核心只有小于10%的源代码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其余均是采用C语言编写,因此具备高度移植性

④可与其它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98/2000/xp等并存于同一台计算机上与其它操作系统相比,Linux还具有以下特色:

①采用阶就Linux的本质来说,它只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硬件、管理文件系统、程序进程等。LinuxKernel(内核)并不负责提供用户强大的应用程序,没有编译器、系统管理工具、网络工具、Office套件、多媒体、绘图软件等,这样的系统也就无法发挥其强大功能,用户也无法利用这个系统工作,因此有人便提出以LinuxKernel为核心再集成搭配各式各样的系统程序或应用工具程序组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经过如此组合的Linux套件即称为Linux发行版。就Linux的本质来说,它只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硬件、Linux发行版Linux发行版WindowsNT/2000/2003是Microsoft公司专为网络平台设计的32位(2003支持64位)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简单;支持多用户,具有很强的桥接能力;支持多效劳器,实现效劳器间的管理信息透明传递;支持系统备份、平安性管理、容错和性能控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它还具有小型机和工作站网络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如功能强大的文件系统、带有优先权的多任务\多线索环境、支持对称多处理机系统、拥有兼容于分布计算环境DCE〔DistributingComputingEnvironment〕的远程过程调用。WindowsNT/2000/2003是Microso5、网络效劳网络效劳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信息处理和资源共享的能力,如电子邮件、文件和打印共享等、数据查询等。5、网络效劳6、网络设备指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设备,如通信电缆、网络接口适配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网桥和路由器等。需指出,路由器是Internet实现互联的标准设备。Internet使用一种专用计算机将网络互联起来,这种专用设备同普通计算机一样,具有CPU、内存、和网卡等硬件设备。但在这上面没有应用程序运行。路由器起着寻址的作用,相当于现实中的“邮局〞,将信息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网络,直至目的地。6、网络设备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2.按交换方式分类3.按网络的拓扑构造分类4.接入网根底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

广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千公里左右,属于大范围连网。如几个城市,一个或几个国家,是网络系统中的最大型的网络,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如国际性的Internet网络。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

城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是一种中等形式的网络。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

局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几百米到10km之内,属于小范围内的连网。如一个建筑物内、一个学校内、一个工厂的厂区内等。局域网的组建简单、灵活,使用方便。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广域网(Wi广域网分类常用的广域网,包括:公用交换网〔PSTN〕分组交换网〔X.25〕数字数据网〔DDN〕帧中继〔FR〕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效劳〔SMDS〕异步传输模式〔ATM〕。广域网分类常用的广域网,包括:PSTN公共交换网〔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PSTN〕是以电路交换技术为根底的用于传输模拟话音的网络。要将如此之多的连在一起并能很好地工作,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采用分级交换方式。网概括起来主要由三个局部组成:本地回路、干线和交换机。其中干线和交换机一般采用数字传输和交换技术,而本地回路〔也称用户环路〕根本上采用模拟线路。由于PSTN的本地回路是模拟的,因此当两台计算机想通过PSTN传输数据时,中间必须经双方Modem实现计算机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PSTN公共交换网〔PublicSwitchedPSTN是一种电路交换的网络,可看作是物理层的一个延伸,在PSTN内部并没有上层协议进展过失控制。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后电路交换方式独占一条信道,当通信双方无信息时,该信道也不能被其他用户所利用。用户可以使用普通拨号线或租用一条专线进展数据传输,使用PSTN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是最廉价的,但由于PSTN线路的传输质量较差,而且带宽有限,再加上PSTN交换机没有存储功能,因此PSTN只能用于对通信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目前通过PSTN进展数据通信的最高速率不超过56Kbps。PSTN是一种电路交换的网络,可看作是物理层的一个延伸X.25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制定的“在公用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作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X.25于1976年3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1980年和1984年又经过补充修订。从ISO/OSI体系构造观点看,X.25对应于OSI参考模型底下三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X.25的物理层协议是X.21,用于定义主机与物理网络之间物理、电气、功能以及过程特性。实际上目前支持该物理层标准的公用网非常少,原因是该标准要求用户在线路上使用数字信号,而不能使用模拟信号。作为一个临时性措施,CCITT定义了一个类似于大家熟悉的RS-232标准的模拟接口。X.25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际电报咨询X.25的数据链路层描述用户主机与分组交换机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包括帧格式定义、过失控制等。X.25数据链路层一般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协议。X.25的网络层描述主机与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层协议处理诸如分组定义、寻址、流量控制以及拥塞控制等问题。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允许用户建立虚电路,然后在已建立的虚电路上发送最大长度为128个字节的数据报文。报文可靠且按顺序到达目的端。X.25网络层采用分组级协议〔PacketlevelProtocol,PLP〕。X.25的数据链路层描述用户主机与分组交换机之间数据的X.25是面向连接的,它支持交换虚电路〔SwitchedVirtualCircuit,SVC〕和永久虚电路PVC〔PermanentVirtualCircuit〕。交换虚电路〔SVC〕是在发送方向网络发送请求建立连接报文要求与远程机器通信时建立的。一旦虚电路建立起来,就可以在建立的连接上发送数据,而且可以保证数据正确到达接收方。X.25同时提供流量控制机制,以防止快速的发送方淹没慢速的接收方。永久虚电路〔PVC〕的用法与SVC一样,但它是由用户和长途电信公司经过商讨面预先建立的,因而它时刻存在,用户不需要建立链路而可直接使用它。PVC类似于租用的专用线路。X.25是面向连接的,它支持交换虚电路〔SwitchX.25网络是在物理链路传输质量很差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为了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它在每一段链路上都要执行过失校验和出错重传;这种复杂的过失校验机制虽然使它的传输效率受到了限制,但确实为用户数据的平安传输提供了很好的保障。X.25网络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一条物理电路上同时开放多条虚电路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网络具有动态路由功能和复杂完备的误码纠错功能。X.25分组交换网可以满足不同速率和不同型号的终端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间以及局域网LAN之间的数据通信。X.25网络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一般为64Kbps。X.25网络是在物理链路传输质量很差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DDN数字数据网〔DigitalDataNetwork,DDN〕是一种利用数字信道提供数据通信的传输网,它主要提供点到点及点到多点的数字专线或专网。DDN由数字通道、DDN结点、网管系统和用户环路组成。DDN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DDN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的数字穿插连接〔DataCrossConnection,DXC〕技术,为用户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即DDN提供的信道是非交换、用户独占的永久虚电路〔PVC〕。一旦用户提出申请,网络管理员便可以通过软件命令改变用户专线的路由或专网构造,而无须经过物理线路的改造扩建工程,因此DDN极易根据用户的需要,在约定的时间内接通所需带宽的线路。DDN数字数据网〔DigitalDataNetworkDDN为用户提供的根本业务是点到点的专线。从用户角度来看,租用一条点到点的专线就是租用了一条高质量、高带宽的数字信道。用户在DDN上租用一条点到点数字专线与租用一条专线十分类似。DDN专线与专线的区别在于:专线是固定的物理连接,而且专线是模拟信道,带宽窄、质量差、数据传输率低;而DDN专线是半固定连接,其数据传输率和路由可随时根据需要申请改变。另外,DDN专线是数字信道,其质量高、带宽宽,并且采用热冗余技术,具有路由故障自动迂回功能。DDN为用户提供的根本业务是点到点的专线。从用户角度来看DDN与X.25网的区别X.25是一个分组交换网,X.25网本身具有3层协议,用呼叫建立临时虚电路。X.25具有协议转换、速度匹配等功能,适合于不同通信规程、不同速率的用户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而DDN是一个全透明的网络,它不具备交换功能,利用DDN的主要方式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租用专线。从用户所需承担的费用角度看,X.25是按字节收费,而DDN是按固定月租收费。所以DDN适合于需要频繁通信的LAN之间或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DDN网提供的数据传输率一般为2Mbps,最高可达45Mbps甚至更高。DDN与X.25网的区别帧中继帧中继〔FrameRelay,FR〕技术是由X.25分组交换技术演变而来的。FR的引入是由于过去20年来通信技术的改变。20年前,人们使用慢速、模拟和不可靠的线路进展通信,当时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很慢且价格比较昂贵。结果是在网络内部使用很复杂的协议来处理传输过失,以防止用户计算机来处理过失恢复工作。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开展,特别是光纤通信的广泛使用,通信线路的传输率越来越高,而误码率却越来越低。为了提高网络的传输率,帧中继技术省去了X.25分组交换网中的过失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这就意味着帧中继网在传送数据时可以使用更简单的通信协议,而把某些工作留给用户端去完成,这样使得帧中继网的性能优于X.25网,它可以提供1.5Mbps的数据传输率。帧中继帧中继〔FrameRelay,FR〕技术是由X我们可以把帧中继看作一条虚拟专线。用户可以在两结点之间租用一条永久虚电路并通过该虚电路发送数据帧,其长度可达1600字节。用户也可以在多个结点之间通过租用多条永久虚电路进展通信。实际租用专线〔DDN专线〕与虚拟租用专线的区别在于:对于实际租用专线,用户可以每天以线路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不停地发送数据;而对于虚拟租用专线,用户可以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按线路峰值速率发送数据,当然用户的平均数据传输速率必须低于预先约定的水平。换句话说,长途电信公司对虚拟专线的收费要少于物理专线。我们可以把帧中继看作一条虚拟专线。用户可以在两结点之间租用一帧中继技术只提供最简单的通信处理功能,如帧开场和帧完毕确实定以及帧传输过失检查。当帧中继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损坏帧时只是将其丢弃,帧中继技术不提供确认和流量控制机制。帧中继网和X.25网都采用虚电路复用技术,以便充分利用网络带宽资源,降低用户通信费用。但是,由于帧中继网对过失帧不进展纠正,简化了协议,因此,帧中继交换机处理数据帧所需的时间大大缩短,端到端用户信息传输时延低于X.25网,而帧中继网的吞吐率也高于X.25网。帧中继网还提供一套完备的带宽管理和拥塞控制机制,在带宽动态分配上比X.25网更具优势。帧中继网可以提供从2Mbps到45Mbps速率范围的虚拟专线。帧中继技术只提供最简单的通信处理功能,如帧开场和帧完毕确实定SMDS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效劳〔SwitchedMultimegabitDataService,SMDS〕被设计用来连接多个局域网。它是由Bellcore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到90年代早期开场在一些地区实施。SMDS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效劳〔SwitchedMultiB-ISDN/ATM虽然上面提到的各种通信业务正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电信公司还得面对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多个网络的存在。传统的的业务和电报业务使用电路交换网;而像SMDS和帧中继等新型数据业务那么使用分组交换网。对于电信公司来说,要分别管理这些不同的网络是一件头痛的事。除了网和数据通信网外,还有一种电信公司无法控制的网络:有线电视〔CATV〕网。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开发一种单一的新型网络,该网络可以替代整个网、数据网以及CATV网,通过该网络可以传送各种类型的信息。这种新型网络与现存的网络相比,它所支持的数据传输率更大,能提供的业务范围也更广。这种新型网络称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所谓ISDN就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内传送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效劳,如、、视频以及数据通信业务等。B-ISDN/ATM虽然上面提到的各种通信业务正变得越来越普最早有关ISDN的标准是在1984年由CCITT发布的。虽然ISDN尚未如最初愿望的那样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其技术却已经历了两代。第一代ISDN称为窄带ISDN〔N-ISDN〕。它利用64Kbps的信道作为根本交换单位,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第二代ISDN称为宽带ISDN〔B-ISDN〕。它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开展趋势是采用报文分组交换技术。最早有关ISDN的标准是在1984年由CCI目前N-ISDN定义了两类用户访问速率:根本访问速率和基群访问速率。(1)根本访问速率〔basicaccessrate〕。根本访问速率由2个速率为64Kbps的B信道和1个速率为16Kbps的D信道组成〔2B+D〕。B信道用于传送用户数据;D信道用于传送控制信息;加上分帧、同步等其他开销,总速率为192Kbps。(2)基群访问速率〔primaryaccessrate〕。基群访问速率可由多种信道混成。在北美和日本使用〔23B+D〕的构造,速率为1.544Mbps;而在欧洲那么使用〔30B+D〕的构造,其中B、D信道均为64Kbps。目前N-ISDN定义了两类用户访问速率:根本访问速根本访问速率可利用现有用户线支持,提供、等常规业务。基群访问速率那么是针对专用小型交换机〔PBX〕或LAN等业务量大的单位用户。随着用户信息传送量和传送速率的不断提高,N-ISDN已无法满足用户要求。例如,要传送高清晰度电视图像要求到达155Mbps量级的速率,要支持多个交互式或分布式应用,一个用户线的总容量需求可能到达622Mbps的数量级。在此情况下,人们提出了宽带ISDN,即B-ISDN。所谓宽带是指要求传送信道能够支持大于基群数量的效劳。B-ISDN可以提供视频点播〔VOD〕、电视会议、高速局域网互联以及高速数据传输等业务。采用B-ISDN名称旨在强调ISDN的宽带特性,而实际上它应该支持宽带和其他ISDN业务。B-ISDN提出后,为区别起见,人们将原来的ISDN称为N-ISDN。根本访问速率可利用现有用户线支持,提供、等B-ISDN要支持如此高的速率,要处理很广范围内各种不同速率和传输质量的需求,需要面临两大技术挑战:一是高速传输;二是高速交换。光纤通信技术已经给前者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而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为实现高速交换展示了诱人的前景,使得B-ISDN网络的实现成为可能。近年来电路交换设备的功能日益增强且越来越多地采用光纤干线,但利用电路交换技术难以圆满解决B-ISDN对不同速率和不同传输质量控制的需求。理论分析和模拟说明,ATM技术可以满足B-ISDN的要求。正因为这样,ATM和SONET技术与B-ISDN结下了不解之缘。利用ATM构造B-ISDN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B-ISDN要支持如此高的速率,要处理很广范围内各ATM技术的根本思想是让所有的信息都以一种长度较小且大小固定的信元〔Cell〕进展传输。信元的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是5个字节,有效载荷局部占48字节。ATM既是一种技术〔对用户是透明的〕,又是一种潜在的业务〔对用户是可见的〕。有时候我们将这种业务也称作信元中继〔cellrelay〕,类似与前面提到的帧中继。ATM技术的根本思想是让所有的信息都以一种长度较小且大小固ATM信元构造ATM信元构造ATM具有如下的优点: 〔1〕ATM使用一样的数据单元,可实现广域网和局域网的无缝连接。

〔2〕ATM支持VLAN〔虚拟局域岗〕功能,可以对网络进展灵活的管理和配置。

〔3〕ATM具有不同的速率,分别为25、51、155、622Mbps,从而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速率。

ATM具有如下的优点:ATM网络的构造与传统的广域网一样,由电缆和交换机构成。ATM网络目前支持的数据传输率主要是155Mbps和622Mbps两种,今后可能到达10亿bps〔Gbps〕数量级的传输速率。选择155Mbps的速率是考虑到对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支持以及与AT&T公司的同步光纤网〔SONET〕相兼容。虽然ATM仍然支持电路方式应用,但这是在基于报文分组传送机制上实现的。ATM已被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为B-ISDN的根本交换方式,同时B-ISDN也正在迅速开展之中,支持各种新型业务的协议标准不断推出。ATM网络的构造与传统的广域网一样,由电缆和交换机构成。A〔2〕城域网所谓宽带城域网,就是在城市范围内,以IP和ATM电信技术为根底,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集数据、语音、视频效劳于一体的高带宽、多功能、多业务接入的的多媒体通信网络。

它能够满足政府机构、金融保险、大中小学校、公司企业等单位对高速率、高质量数据通信业务日益旺盛的需求,特别是快速开展起来的互联网用户群对宽带高速上网的需求。

〔2〕城域网所谓宽带城域网,就是在城市范围内,以IP和AT业务特点传输速率高——宽带城域网采用大容量的PacketOverSDH传输技术,为高速路由和交换提供传输保障。千兆以太网技术在宽带城域网中的广泛应用,使骨干路由器的端口能高速有效地扩展到分布层交换机上。光纤、网线到用户桌面,使数据传输速度到达100M、1000M。用户投入少,接入简单——宽带城域网用户端设备廉价而且普及,可以使用路由器、HUB甚至普通的网卡。用户只需将光纤、网线进展适当连接,并简单配置用户网卡或路由器的相关参数即可接入宽带城域网。个人用户只要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一块以太网卡,将宽带城域网的接口插入网卡就联网了。安装过程和以前的一样,只不过网线代替了线,电脑代替了机。业务特点技术先进、平安——技术上为用户提供了高度平安的效劳保障。宽带城域网在网络中提供了第二层的VLAN隔离,使平安性得到保障。由于VLAN的平安性,只有在用户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才能互相访问,非用户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都无法通过非正常途径访问用户的计算机。如果要从网外访问,那么必须通过正常的路由和平安体系。因此黑客假设想利用底层的漏洞进展破坏是不可能的。虚拟拨号的普通用户通过宽带接入效劳器上网,经过账号和密码的验证才可以上网,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自行控制上网时间和地点。技术先进、平安——技术上为用户提供了高度平安的效劳保障。宽带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高速上网——利用宽带IP网频带宽、速度快的特点,用户可以快速访问Internet及享受一切相关的互联网效劳(包括WWW、电子邮件、新闻组、BBS、互联网导航、信息搜索、远程文件传送等),端口速度到达10M以上。互动游戏——“互动游戏网〞可以让您享受到Internet网上游戏和局域网游戏相结合的全新游戏体验。通过宽带网,即使是相隔一百公里的同城网友,也可以不计流量地相约玩三维联网游戏。VOD视频点播——让你坐在家里利用WEB浏览器随心所欲地点播自己爱看的节目,包括电影精品、流行的电视剧集,还有视频新闻、体育节目、戏曲歌舞、MTV、卡拉OK等。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高速上网——利用宽带IP网网络电视〔NETTV〕——突破传统的电视模式,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网上实现无限频道的电视收视。通过WEB浏览器的方式直接从网上收看电视节目,抑制了现有电视频道受地区及气候等多种因素约束的弊病,而且有利于进展一种新型交互式电视剧枣“网络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远程医疗——采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和宽带通信技术,医务人员为远在几百公里或几千公里之外的病人进展诊断和治疗,远程医疗是随着宽带多媒体通信的兴起而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疗手段。远程会议——异地开会不用出差,也不用出门,在高速信息网络上的视频会议系统中,“天涯假设比邻〞的感觉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网络电视〔NETTV〕——突破传统的电视模式,跨越时间和远程教育----从根本上抑制了基于电视技术的单向播送式、基于WEB网页的文本查询式和基于昂贵得无法进入家庭的会议电视等三种方式的缺陷,运用宽带网最新产品和技术,将图、文、声等多媒体信息,以交互的方式进入普通家庭、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学生可通过宽带网在家收看教学节目并可与教师实时交互;可上Internet查资料,以Email电子邮件等方式布置作业、交作业,解答提问等;缺课可检索课程数据库以VOD方式播放教师讲课录象等。远程监控〔WEBCAM〕----枣对远程的系统或其他东西进展监控,授权用户通过WEB自由进展镜头的转动、调焦等操作,实现实时的监控管理功能。监控系统采用数字监控方式。数字监控方式很好地与计算机网络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宽带城域网的带宽优势。这是未来监控系统开展的流行趋势。远程教育----从根本上抑制了基于电视技术的单向播送式、家庭证券交易系统----可在家里交互式地进展证券大户室形式的网上炒股,不但可以实时查阅深、沪股市行情,获取全面及时的金融信息,还可以通过多种分析工具进展即时分析,并可进展网上实时下单交易,参考专家股评。宽带业务还可为广阔用户提供Internet信息浏览、信息查询、收发电子邮件、网上游戏、多媒体网上教育、视音频点播等多项效劳。家庭证券交易系统----可在家里交互式地进展证券大户室形〔3〕局域网虽然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局域网主要是以双绞线为代表传输介质的以太网,那只不过是我们所看到都根本上是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在网络开展的早期或在其它各行各业中,因其行业特点所采用的局域网也不一定都是以太网,目前在局域网中常见的有:以太网〔Ethernet〕、令牌网〔TokenRing〕、FDDI网、异步传输模式网〔ATM〕等几类,下面分别作一些简要介绍。

〔3〕局域网虽然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局域网主要是以双绞线为代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最早是由Xerox〔施乐〕公司创立的,在1980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联合开发为一个标准。以太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包括标准以太网〔10Mbps〕、快速以太网〔100Mbps〕、千兆以太网〔1000Mbps〕和10G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系列标准标准。

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最早是由Xerox〔施乐〕〔1〕标准以太网最开场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使用的是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的访问控制方法,通常把这种最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主要有两种传输介质,那就是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所有的以太网都遵循IEEE802.3标准,下面列出是IEEE802.3的一些以太网络标准。〔1〕标准以太网最开场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它所·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2使用细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

·10Base-T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

·1Base-5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使用同轴电缆〔RG-59/UCATV〕,最大网段长度为36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宽带〞。·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2〕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随着网络的开展,传统标准的以太网技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流量速度需求。在1993年10月以前,对于要求10Mbps以上数据流量的LAN应用,只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可供选择,但它是一种价格非常昂贵的、基于100Mpbs光缆的LAN。1993年10月,GrandJunctio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快速以太网集线器FastSwitch10/100和网络接口卡FastNIC100,快速以太网技术正式得以应用。随后Intel、SynOptics、3COM、BayNetworks等公司亦相继推出自己的快速以太网装置。与此同时,IEEE802工程组亦对100Mbps以太网的各种标准,如100BASE-TX、100BASE-T4、MII、中继器、全双工等标准进展了研究。1995年3月IEEE宣布了IEEE802.3u100BASE-T快速以太网标准〔FastEthernet〕,就这样开场了快速以太网的时代。〔2〕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随着网络的开快速以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带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有许多的优点,最主要表达在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户在布线根底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设施。

快速以太网的缺乏其实也是以太网技术的缺乏,那就是快速以太网仍是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CSMA/CD〕技术,当网络负载较重时,会造成效率的降低,当然这可以使用交换技术来弥补。快速以太网与原来在100Mbps带宽下工作的FDDI相比它具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又分为:100BASE-TX、100BASE-FX、100BASE-T4三个子类。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又分为:100BASE-TX、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两对双绞线,一对用于发送,一对用于接收数据。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使用同10BASE-T一样的RJ-45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

100BASE-FX: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和125um〕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550米。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000米。在传输中使用4B/5B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125MHz。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150m、412m、2000m或更长至10公里,这与所使用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100BASE-FX特别适合于有电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接、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

100BASE-T4:是一种可使用3、4、5类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它使用4对双绞线,3对用于传送数据,1对用于检测冲突信号。在传输中使用8B/6T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25MHz。它使用与10BASE-T一样的RJ-45连接器,最大网段长度为100米。100BASE-TX:是一种使用5类数据级无屏蔽双绞线或屏蔽〔3〕千兆以太网〔GBEthernet〕千兆以太网是在赢得了巨大成功的10Mbps和100MbpsIEEE802.3以太网标准的根底上的延伸,提供了1000Mbps的数据带宽。1000Mbps千兆以太网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技术版本:1000BASE-SX,-LX和-CX版本。1000BASE-SX系列采用低本钱短波的CD〔compactdisc,光盘激光器〕或者VCSEL〔VerticalCavitySurfaceEmittingLaser,垂直腔体外表发光激光器〕发送器;而1000BASE-LX系列那么使用相对昂贵的长波激光器;1000BASE-CX系列那么打算在配线间使用短跳线电缆把高性能效劳器和高速外围设备连接起来。〔3〕千兆以太网〔GBEthernet〕千兆以太网是在赢〔4〕10G以太网现在10Gbps的以太网标准已经由IEEE802.3工作组于2000年正式制定,10G以太网仍使用与以往10Mbps和100Mbps以太网一样的形式,它允许直接升级到高速网络。同样使用IEEE802.3标准的帧格式、全双工业务和流量控制方式。在半双工方式下,10G以太网使用根本的CSMA/CD访问方式来解决共享介质的冲突问题。此外,10G以太网使用由IEEE802.3小组定义了和以太网一样的管理对象。总之,10G以太网仍然是以太网,只不过更快。但由于10G以太网技术的复杂性及原来传输介质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只能在光纤上传输,与原来企业常用的双绞线不兼容了〕,还有这类设备造价太高,所以这类以太网技术目前还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实质应用。〔4〕10G以太网现在10Gbps的以太网标准已经由IEE令牌环网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70年代开展的,现在这种网络比较少见。在老式的令牌环网中,数据传输速度为4Mbps或16Mbps,新型的快速令牌环网速度可达100Mbps。令牌环网的传输方法在物理上采用了星形拓扑构造,但逻辑上仍是环形拓扑构造。令牌环网令牌环网是IBM公司于70年代开展的,现在这种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有一种专门的帧称为“令牌〞,在环路上持续地传输来确定一个结点何时可以发送包。令牌为24位长,有3个8位的域,分别是首定界符〔StartDelimiter,SD〕、访问控制〔AccessControl,AC〕和终定界符〔EndDelimiter,ED〕。首定界符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信号模式,作为一种非数据信号表现出来,用途是防止它被解释成其它东西。这种独特的8位组合只能被识别为帧首标识符〔SOF〕。由于目前以太网技术开展迅速,令牌网存在固有缺点,令牌在整个计算机局域网已不多见,原来提供令牌网设备的厂商多数也退出了市场,所以在目前局域网市场中令牌网可以说是“昨日黄花〞了。在这种网络中,有一种专门的帧称为“令牌〞,在环路上持续地传输FDDI网〔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face〕FDDI的英文全称为“FiberDistributedDataInterface〞,中文名为“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它是于80年代中期开展起来一项局域网技术,它提供的高速数据通信能力要高于当时的以太网〔10Mbps〕和令牌网〔4或16Mbps〕的能力。FDDI标准由ANSIX3T9.5标准委员会制订,为繁忙网络上的高容量输入输出提供了一种访问方法。FDDI技术同IBM的令牌环(Tokenring)技术相似,并具有LAN和令牌环所缺乏的管理、控制和可靠性措施,FDDI支持长达2KM的多模光纤。FDDI网络的主要缺点是价格同前面所介绍的“快速以太网〞相比贵许多,且因为它只支持光缆和5类电缆,所以使用环境受到限制、从以太网升级更是面临大量移植问题。

FDDI网〔FiberDistributedDataIFDDI的访问方法与令牌环网的访问方法类似,在网络通信中均采用“令牌〞传递。它与标准的令牌环又有所不同,主要在于FDDI使用定时的令牌访问方法。FDDI令牌沿网络环路从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结点移动,如果某结点不需要传输数据,FDDI将获取令牌并将其发送到下一个结点中。如果处理令牌的结点需要传输,那么在指定的称为“目标令牌循环时间〞〔TargetTokenRotationTime,TTRT〕的时间内,它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发送尽可能多的帧。因为FDDI采用的是定时的令牌方法,所以在给定时间中,来自多个结点的多个帧可能都在网络上,以为用户提供高容量的通信。FDDI的访问方法与令牌环网的访问方法类似,在网络通信中均采FDDI可以发送两种类型的包:同步的和异步的。同步通信用于要求连续进展且对时间敏感的传输〔如音频、视频和多媒体通信〕;异步通信用于不要求连续脉冲串的普通的数据传输。在给定的网络中,TTRT等于某结点同步传输需要的总时间加上最大的帧在网络上沿环路进展传输的时间。FDDI使用两条环路,所以当其中一条出现故障时,数据可以从另一条环路上到达目的地。连接到FDDI的结点主要有两类,即A类和B类。A类结点与两个环路都有连接,由网络设备如集线器等组成,并具备重新配置环路构造以在网络崩溃时使用单个环路的能力;B类结点通过A类结点的设备连接在FDDI网络上,B类结点包括效劳器或工作站等。

FDDI可以发送两种类型的包:同步的和异步的。同步通信用于要2按交换方式分类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三种。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方式类似于传统的交换方式,用户在开场通信前,必须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并且在双方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2按交换方式分类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报文交换(MesageSwitching)方式的数据单元是要发送的一个完整报文,其长度并无限制。报文交换采用存储一转发原理,这有点像古代的邮政通信,邮件由途中的驿站逐个存储转发一样。报文中含有目的地址,每个中间节点要为途经的报文选择适当的路径,使其能最终到达目的端。报文交换(MesageSwitching)方式的数据单元是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方式也称包交换方式,1969年首次在ARPANET上使用,现在人们都公认ARPANET是分组交换网之父,并将分组交换网的出现作为计算机网络新时代的开场。采用分组交换方式通信前,发送端先将数据划分为一个个等长的单位(即分组),这些分组逐个由各中间节点采用存储一转发方式进展传输,最终到达目的端。由于分组长度有限,可以在中间节点机的内存中进展存储处理,其转发速度大大提高。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方式也称包交换方3按拓扑构造分类拓扑构造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考虑实际网络的地理位置,把网络中的计算机看作一个节点,把通信线路看作一根连线,这就抽象出计算机网络的拓扑构造。局域网的拓扑构造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型四种。3按拓扑构造分类拓扑构造就是网络的物理连接形式。如果不考虑总线型拓扑构造这种构造所有节点都直接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主干电缆就称为总线。该类构造没有关键性节点,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主干电缆与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节点通信,如图7-2所示。这种构造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布线容易;构造简单,可靠性高;增加新节点时,只需在总线的任何点接入,易于扩大。总线构造的缺点是故障检测需要在各个节点进展,故障诊断困难,隔离也困难,尤其是总线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总线型拓扑构造这种构造所有节点都直接连到一条主干电缆上,这条星型拓扑构造这种构造以一台设备作为中央节点,其他外围节点都单独连接在中央节点上。各外围节点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必须通过中央节点进展通信,如图7-1所示。中央节点可以是文件效劳器或专门的接线设备,负责接收某个外围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另外一个外围节点。这种构造的优点是构造简单、效劳方便、建网容易、故障诊断与隔离比较简便、便于管理。缺点是需要的电缆长、安装费用多;网络运行依赖于中央节点,因而可靠性低;假设要增加新的节点,就必须增加中央节点的连接,扩大比较困难。星型拓扑构造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智能集中于中央节点的场合。在目前传统的数据通信中,该拓扑构造仍占支配地位。星型拓扑构造环型拓扑构造这种构造各节点形成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可实现环上任意两节点间的通信,如以下图。环形构造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本钱低。该构造的缺点是某一节点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且故障诊断涉及到每一个节点,故障诊断困难;假设要扩大环的配置,就需要关掉局部已接入网中的节点,重新配置困难。环型拓扑构造这种构造各节点形成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作单向流动网型拓扑构造这种拓扑构造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联连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网状拓扑构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构造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不常用于局域网。网型拓扑构造这种拓扑构造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联连接起来,4按传榆介质分类传输介质就是指用于网络连接的通信线路。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卫星、微波等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相应地可将网络分为同轴电缆网、双绞线网、光纤网、卫星网和无线网。4按传榆介质分类传输介质就是指用于网络连接的通信线路。目前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是802.11系列标准,它也是由IEEE802标准委员会制定的。目前这一系列标准主要有4个标准,分别为:最开场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11MB/s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所采用的是802.11系列标准,在覆盖范围方面,802.11n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可以动态调整波束,保证让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的信号,并可以减少其它信号的干扰。因此其覆盖范围可以扩大到好几平方公里,使WLAN移动性极大提高。在兼容性方面,802.11n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技术,它是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使得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这使得WLAN的兼容性得到极大改善。这意味着WLAN将不但能实现802.11n向前后兼容,而且可以实现WLAN与无线广域网络的结合,比方3G。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802.11z是一种专门为了加强无线局域网平安的标准。因为无线局域网的“无线〞特点,致使任何进入此网络覆盖区的用户都可以轻松以临时用户身份进入网络,给网络带来了极大的不平安因素,为此802.11z标准专门就无线网络的平安性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加强了用户身份论证制度,并对传输的数据进展加密。802.11z是一种专门为了加强无线局域网平安的标准。因为无4.接入网根底1、概念接入网AN〔AccessNetwork〕,也称为用户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备〕组成的。2、接入网的功能构造它位于交换局端和用户终端之间,可以支持各种交换型和非交换型业务,并将这些业务流组合后沿着公共的传输通道送往业务节点。3、分类 接入网可以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包括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包括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接入网754.接入网根底1、概念75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的结合,称为网络的体系构造。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构造即使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该完成的功能的准确定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终究由何种硬件或软完成,那么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构造的实现的问题。可见体系构造是抽象的,是存在于纸上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运行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之上的。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以及其协议的结合,称为网络的体系构造。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构造是美国IBM公司于1974年提出的,它取名为系统网络体系构造SNA(System

NetworkArchitecture,系统网络体系统构造)。但凡遵循SNA的设备就称为SNA设备。这些SNA设备可以很方便的进展互连。在此之后,很多公司也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体系构造,这些体系构造大同小异,都采用了层次技术,但各有其特点以适合本公司生产的计算机组成网络,这些体系构造也有其特殊的名称。如:70年代未有美国数字网络设务公司DEC公司发布的DNA〔DigitalNetwork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统构造〕等。但使用不同体系统构造的厂家设备是不可以相互连接的,后来经过不断地开展有诸如以下的体系构造诞生,从而实现不同厂家设备互连。77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构造是美国IBM公司于1974年提出的标准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1)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是一个全球性的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ISO制定了网络通信的标准,即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发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它将网络通信分为七个层,开放的意思是通信双方必须都要遵守OSI模型。标准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1)ISO(2)ITU国际电信联盟〔ITU〕,1865年成立于美国巴黎,1947年成为联合国的一局部,成员来自于188国家,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ITU是世界各国政府的电信主管部门协调节器电信事务方面的一个国际组织。在通信领域,最著名的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0-T〕标准有V系列标准,例如V.32、V.33、V.42标准对使用传输数据作了明确的说明;还有X系列标准,例如X.25、X.400、X.500为公用数字网上传输数据的标准;ITU-T的标准还包括了电子邮件、目录效劳、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宽带ISDN等方面的内容。(2)ITU(3)TIA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是一个全方位的效劳性国家贸易组织。其成员包括为美国和世界各地提供通信和信息技术产品、系统和专业技术效劳的900余家大小公司,本协会成员有能力制造供给现代通信网中应用的所有产品。此外,TIA还有一个分支机构——多媒体通信协会〔MMTA〕。TIA还与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3)TIA(4)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广泛代表了设计生产电子元件、部件、通信系统和设备的制造商以及工业界、政府和用户和利益,在提高美国制造商的竟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信息领域,EIA在定义数据通信设备的物理接口和电气特性等方面超到了巨大的奉献,尤其是数字设备之间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例如EIARS-232、EIARS-449和EIARS-530。(4)EIA(5)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由1963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学会〔AIEE〕和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合并开发的,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会。IEEE最大的成果是制定了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标准,这个标准称为802系列标准。(5)IEEE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就必须遵循一样的网络体系构造模型,否那么异种计算机就无法连接成网络,这种共同遵循的网络体系构造模型就是国际标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OSI/RM。为了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在网络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每一层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当传输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上面层格式化后的数据,对数据进展操作,然后把它传给下面的层。当接收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下面层传过来的数据,对数据进展解包,然后把它传给上一层。从而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逻辑通信。在网络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每一层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当传输数据低三层可看作是传输控制层,负责有关通信子网的工作,解决网络中的通信问题;高三层为应用控制层,负责有关资源子网的工作,解决应用进程的通信问题;传输层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起到连接传输和应用的作用。ISO/RM的最高层为应用层,面向用户提供给用的效劳;最低层为物理层,连接通信媒体实现数据传输。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各层之间的接口来进展的,上层通过接口向下层提供效劳请求,而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效劳。

低三层可看作是传输控制层,负责有关通信子网的工作,解决网络中OSI各层的功能物理层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标准代表包括:EIA/TIARS-232、EIA/TIARS-449、V.35、RJ-45等。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OSI各层的功能物理层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展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传输层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过失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网络层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展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应用层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效劳的接口。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会话层TCP/IP模型TCP/IP从更适用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具有高效率的4层协议。TCP/IP模型TCP/IP从更适用的角度出发,形成了具有高┌────────┐┌─┬─┬─┬─┬─┬─┬─┬─┬─┬─┬─┐

│││D│F│W│F│H│G│T│I│S│U││

│││N│I│H│T│T│O│E│R│M│S│其│

│第四层,应用层││S│N│O│P│T│P│L│C│T│E││

││││G│I││P│H│N││P│N││

││││E│S│││E│E│││E│它│

││││R││││R│T│││T││

└────────┘└─┴─┴─┴─┴─┴─┴─┴─┴─┴─┴─┘

┌────────┐┌─────────┬───────────┐

│第三层,传输层││TCP│UDP│

└────────┘└─────────┴───────────┘

┌────────┐┌─────┬────┬──────────┐

││││ICMP││

│第二层,网洛层││└────┘│

│││IP│

└────────┘└─────────────────────┘

┌────────┐┌─────────┬───────────┐

│第一层,网络接口││ARP/RARP│其它│

└────────┘└─────────┴───────────┘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信号性质 模拟、数字调制方式 调频、调相、调幅多址连接方式 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93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分类方法。93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是把分配给无线蜂窝通讯的频段分为30个信道,每一个信道都能够传输语音通话、数字效劳和数字数据。频分多址是模拟高级移动效劳(AMPS)中的一种根本的技术,是北美地区应用最广泛的蜂窝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每一个信道每一次只能分配给一个用户。94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DivisionMuT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是指如果物理信道所能到达的传输率超过传单一信源要求的数据传输率,那么可将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每个用户,每个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用户占用。95TDMA时分多址(TimeDivisionMultiplCDMA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指通信中的一种多路复用技术,在CDMA方式中,用户共享时间和频率分配并由唯一指配码指配。在接收端通过使用只接收来自所需电路信号能量的相关器把信号分开。不需要的信号被做为噪音忽略掉。96CDMA码分多址(CodeDivisionMultip谢谢!97谢谢!977.2计算机网络根底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体系构造987.2计算机网络根底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功能〔1〕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是组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费用。资源共享除共享诸如打印机等硬件资源外,还包括共享数据和软件资源。〔2〕数据通信能力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各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互相传送数据,进展信息处理,如、电子邮件〔E-mail〕、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公告牌〔BBS〕、远程登录〔Telnet〕与信息浏览等通信效劳。数据通信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最根本的功能。99计算机网络具有的功能〔1〕资源共享2〔3〕均衡负载互相协作

通过网络可以缓解用户资源缺乏的矛盾,使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调整。〔4〕分布处理

一方面,对于一些大型任务,可以通过网络分散到多个计算机上进展分布式处理,也可能使各地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资源共同协作,进展联合开发、研究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促进了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的开展。〔5〕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对过失信息的重发,网络中各计算机还可以通过网络成为彼此的后备机,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100〔3〕均衡负载互相协作3不管什么样的网络,它的组成根本是一样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网络效劳器、网络工作站、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效劳和网络设备等六个局部组成。不管什么样的网络,它的组成根本是一样的。计算机网络一般是由网1、网络效劳器网络效劳器实际上也是计算机,只不过它能为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和网络用户提供效劳。常见的网络效劳器有Internet效劳器、数据库效劳器和高性能计算机效劳器等。在前面介绍的Internet的根本效劳中,一般也是由相应的效劳器完成相应的操作。比喻:WWW效劳器、FTP效劳器、电子邮件效劳器、DNS效劳器等。2、网络工作站网络工作站是网络用户实际操作的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工作站访问Internet上各种信息资源。1、网络效劳器3、网络协议前面讲过,网络协议是由一国际组织制定的一些网络通信规那么和约定。网络通信协议用来协调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它规定了每种设备识别来自另一设备的信息。网络协议有着严格的语法和语以及定时标准。其中语法是指所使用的数据格式;语义是指使实体〔同某种网络功能有关的硬件、软件和固件〕协调配合和数据管理所需的信息构造;定时含有时序、速度的匹配和对接收数据的正确排序。3、网络协议4、网络操作系统我们都清楚,普通计算机安装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等,计算机网络同样也需要有相应的操作系统支持。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在网络环境下,用户与网络资源之间的接口,承担着整个网络系统的资源管理和任务分配。目前,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有:UNIX、Linux、Novell公司的Netware和微软的WindowNT系列。

4、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操作系统充分吸收了UNIX的多任务、多用户的思想。主要应用于局域网上。但它不支持Internet上的各项效劳。

多媒体网络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件Linux操作系统核心最早是由芬兰的LinusTorvalds1991年8月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发布的[那年Torvals25岁],后来经过众多世界顶尖的软件工程师的不断修改和完善,Linux得以在全球普及开来,在效劳器领域及个人桌面版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嵌入式开发方面更是具有其它操作系统无可比较的优势,并以每年100%的用户递增数量显示了Linux强大的力量。

Linux的是一套免费的32位多人多工的操作系统,运行方式同UNIX系统很像,但Linux系统的稳定性、多工能力与网络功能已是许多商业操作系统无法比较的,Linux还有一项最大的特色在于源代码完全公开,在符合GNUGPL(GeneralPublicLicense)的原那么下,任何人皆可自由取得、散布、甚至修改源代码。

Linux操作系统核心最早是由芬兰的LinusTorval与其它操作系统相比,Linux还具有以下特色:

①采用阶层式目录构造,文件归类清楚、容易管理

②支持多种文件系统,如Ext2FS,ISOFS以及Windows的文件系统FAT16,FAT32,NTFS等

③具有可移植性,系统核心只有小于10%的源代码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其余均是采用C语言编写,因此具备高度移植性

④可与其它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98/2000/xp等并存于同一台计算机上与其它操作系统相比,Linux还具有以下特色:

①采用阶就Linux的本质来说,它只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硬件、管理文件系统、程序进程等。LinuxKernel(内核)并不负责提供用户强大的应用程序,没有编译器、系统管理工具、网络工具、Office套件、多媒体、绘图软件等,这样的系统也就无法发挥其强大功能,用户也无法利用这个系统工作,因此有人便提出以LinuxKernel为核心再集成搭配各式各样的系统程序或应用工具程序组成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经过如此组合的Linux套件即称为Linux发行版。就Linux的本质来说,它只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硬件、Linux发行版Linux发行版WindowsNT/2000/2003是Microsoft公司专为网络平台设计的32位(2003支持64位)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操作简单;支持多用户,具有很强的桥接能力;支持多效劳器,实现效劳器间的管理信息透明传递;支持系统备份、平安性管理、容错和性能控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并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它还具有小型机和工作站网络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如功能强大的文件系统、带有优先权的多任务\多线索环境、支持对称多处理机系统、拥有兼容于分布计算环境DCE〔DistributingComputingEnvironment〕的远程过程调用。WindowsNT/2000/2003是Microso5、网络效劳网络效劳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信息处理和资源共享的能力,如电子邮件、文件和打印共享等、数据查询等。5、网络效劳6、网络设备指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设备,如通信电缆、网络接口适配器〔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网桥和路由器等。需指出,路由器是Internet实现互联的标准设备。Internet使用一种专用计算机将网络互联起来,这种专用设备同普通计算机一样,具有CPU、内存、和网卡等硬件设备。但在这上面没有应用程序运行。路由器起着寻址的作用,相当于现实中的“邮局〞,将信息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网络,直至目的地。6、网络设备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2.按交换方式分类3.按网络的拓扑构造分类4.接入网根底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1.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距离分类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

广域网地理范围一般在几千公里左右,属于大范围连网。如几个城市,一个或几个国家,是网络系统中的最大型的网络,能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如国际性的Internet网络。城域网(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

城域网地理范围可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是一种中等形式的网络。局域网(Loca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