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课件37)_第1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课件37)_第2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课件37)_第3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课件37)_第4页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岳麓版】(课件3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1单元框架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明清时期的发展与迟滞主体: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土地制度与土地经营方式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南移补充:手工业与商业农耕经济发展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迟滞:中西对比经济政治思想对外单元框架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明清时期的发展与迟滞主体:农业精耕2戌狗辞岁去,亥猪迎春来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息息相关戌狗辞岁去,亥猪迎春来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息息相关3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概括并记忆小农经济产生时间、原因、特点、评价。3.理解并记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难点)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4涉及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者、生产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涉及的唯物史观:5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二、从耒耜到曲辕犁三、水利设施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关系生产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生产工6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1.阅读课本第2-5页,前三目内容,填写学案表格,明确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2.阅读课本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内容,概括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3.结合所有课本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7激情展示1.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时间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原始农业

商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曹魏

铁农具、牛耕犁壁木耒骨耜翻车曲辕犁、筒车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王景治河;坎儿井(新疆)漕渠、白渠青铜工具激情展示1.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8筒车利用水利转动筒车利用水利转动9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1.阅读课本第2-5页,前三目内容,填写学案表格,明确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2.阅读课本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内容,概括耕作方式的演变,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3.结合所有课本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10激情展示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刀耕火种。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铁犁牛耕)。激情展示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刀耕火种。大规模简单11激情展示2.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1)产生时间:(2)原因:(3)特点:(4)评价: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铁犁牛耕)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性);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注重精耕自作、自给自足;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分散性。①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的发展;②阻碍生活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同时自耕农又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易破产;③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恶化了人类环境。[误区警示]“自给自足”并非富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下农民生活非常艰难。激情展示2.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12课本朱陈村体现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安土重迁、封闭性课本朱陈村体现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安土重13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1.阅读课本第2-5页,前三目内容,填写学案表格,明确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2.阅读课本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内容,概括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3.结合所有课本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14激情展示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激情展示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5对点演练《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对点演练《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16精耕细作1.概念: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材料解读: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问题: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

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这一

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表现:①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②改进耕作技术;③兴修农田水利;④重视农时;⑤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精耕细作1.概念: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17对点演练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A.精耕细作的明显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对点演练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18对点演练《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对点演练《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19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2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农业的起源生产工具:水利设施: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精耕细作的概念春秋战国:小农经济(时间、原因、特点评价)铁器、牛耕郑国渠、都江堰①②③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农业的起源春秋战国:小农经济(时间22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23单元框架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明清时期的发展与迟滞主体:农业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土地制度与土地经营方式区域经济与经济重心南移补充:手工业与商业农耕经济发展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迟滞:中西对比经济政治思想对外单元框架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明清时期的发展与迟滞主体:农业精耕24戌狗辞岁去,亥猪迎春来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息息相关戌狗辞岁去,亥猪迎春来生肖与中国古代农业息息相关25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概括并记忆小农经济产生时间、原因、特点、评价。3.理解并记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重难点)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26涉及的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者、生产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涉及的唯物史观:27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二、从耒耜到曲辕犁三、水利设施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生产关系生产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生产工28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1.阅读课本第2-5页,前三目内容,填写学案表格,明确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2.阅读课本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内容,概括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3.结合所有课本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29激情展示1.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时间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原始农业

商周

春秋战国

西汉

东汉

曹魏

铁农具、牛耕犁壁木耒骨耜翻车曲辕犁、筒车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王景治河;坎儿井(新疆)漕渠、白渠青铜工具激情展示1.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30筒车利用水利转动筒车利用水利转动31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1.阅读课本第2-5页,前三目内容,填写学案表格,明确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2.阅读课本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内容,概括耕作方式的演变,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3.结合所有课本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32激情展示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1)原始社会:(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刀耕火种。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个体农耕(铁犁牛耕)。激情展示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刀耕火种。大规模简单33激情展示2.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1)产生时间:(2)原因:(3)特点:(4)评价: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铁犁牛耕)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以家庭为单位、(分散性);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注重精耕自作、自给自足;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分散性。①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的发展;②阻碍生活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同时自耕农又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易破产;③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加剧,恶化了人类环境。[误区警示]“自给自足”并非富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下农民生活非常艰难。激情展示2.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34课本朱陈村体现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安土重迁、封闭性课本朱陈村体现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安土重35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织答案:1.阅读课本第2-5页,前三目内容,填写学案表格,明确我国古代原始社会以来主要生产工具的改进与水利设施的建设。2.阅读课本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内容,概括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时间、原因、特点与评价。3.结合所有课本内容,概括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问题导学根据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结合学案寻找相关内容并组36激情展示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激情展示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37对点演练《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对点演练《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38精耕细作1.概念: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采用较先进技术措施,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材料解读:下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问题: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

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这一

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表现:①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②改进耕作技术;③兴修农田水利;④重视农时;⑤总结推广农业经验。精耕细作1.概念:是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一定面积土地上,39对点演练汉代《汜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