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1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2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3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4页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基础》复习提纲第一编绪论一、国学概念的内涵及其逻辑起点一般来说,国学就是指本国的传统学术。我们称“国学”,外国人则叫“汉学”或“中国学”(即中国研究,亦称“中国学”)。也有人称“国故”、“国粹”等。称“国故”、“国粹”有很大的保守性,给人以故步自封的印象;而“汉学”或“中国学”又是一个没有主体立场,缺乏文化情感的学术名称。“国学”则寄寓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感和精神气质,融入了言说者的主体情怀和道德理想,而且又有一种与时偕行的品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吐故纳新,保持强盛的生机活力。因此,“国学”的概念被广泛采用。传统的经、史、子、集等学术系统是“国学”的主体内容,从学术流派来看,国学是以儒、道、佛(释)为核心的诸子百家及其历史发展的学术。“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就使用了该词:“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里的“国学”是指教育机构,即国家设立的学校。“国学”作为学术概念,是受到日本的影响而在近代出现的。1887年,黄遵宪《日本国志》提到,日本“近世有倡为国学者”。1902年秋,梁启超在日本谋创《国学报》,曾函商于黄遵宪。年底,梁启超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长文,谈到国学与新学的关系。几乎与此同时,国粹思潮兴起,以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等人为代表的国粹派,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他们在撰文时广泛使用“国学”一词。学术视野中的“国学”的逻辑起点,从时间上看,1894年甲午战争是转折点;而从学理上看,西学的冲击则是直接原因。国学研究是在西学的刺激和制约下,中国文化在学术层面上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场学术文化运动。二、国学的基本分类国学的分类,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办学时的“孔门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曾国藩有义理、词章、考据的学问分类法。长期以来,学术界通用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章太炎在传统学术分类的基础上,专列“小学”,分为五类: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三、国学研究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国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现实意义。第一,揭示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及其本质特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年而未曾中断的文化,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何处?它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探寻和总结的。第二,传承学术,保持中国学术独立和思想体系完善。薪火相传,保存我国优秀的学术体系,继承中华优秀思想道德传统。第三,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民族精神家园。近代以来,经过中西文化血与火的碰撞和洗礼,我们不得不承认,时下国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失民族文化自信,迷失了民族精神家园。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就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复兴,重新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重建民族精神家园。第四,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文化品位。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修身养性和人格培养的思想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立身之本。同时,学习和研究国学,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第二编经学第一章经学概说一、经的内涵与范围什么是“经”?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经”的本意是指织布机上的纵线,即经线。经线固定在织机上,纬线则绕着经线往复编织而成布帛。由于经线固定不动,对织物的长度和宽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故而“经”就有“恒常”、“不变”、“准则”、“法度”等意思。历代学者谈到“经”字,都有这个意思。经是古代圣哲贤达的言论汇编和智慧结晶,是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常理、常道,也是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和价值体系。二、今古文经学汉代经学有所谓今、古文之争,这是汉代经学的特点,也是经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今文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汉代文化复兴,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记录儒生口耳相传的先秦典籍,以便流传学习,这就是今文经。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期间,有些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私藏起来,汉代文化复兴后相继发现,如景帝时河间献王以重金在民间征集所得古文经书,以及武帝时鲁恭王从孔子故宅壁间发现的古文经籍等等。一般来说,今文经学关注现实政治,讲阴阳五行、灾异谴告,致力于发掘和发挥经文背后的“微言大义”,以服务于现实政治。尊崇孔子为托古改制的“素王”。古文经学则把六经当成信史,重视文字训诂、典章制度,讲求对经典做出合理和正确的解释,具有浓厚的实证色彩。第二章十三经与四书五经一、十三经十三经指如下十三部典籍:《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周易》《周易》包括两个部分:《易经》——记录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爻辞;《易传》——记载后人对卦、爻辞的解释和理论发挥。《易经》产生的年代很早,而且文字简约古奥,晦涩难解,故而又出现了七种十篇对《易经》的解说,称为《易传》。当然,历代都有人解说《易经》,但七种十篇《易传》是最古老的解说,包括《彖传上》、《彖传下》、《大象》、《小象》、《系辞上》、《系辞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合成“十翼”。“十翼”相传为孔子所作,但至今尚存争议。司马迁和班固提到《周易》的成书,出自三位圣人之手,即伏羲创造八卦,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作《易经》上下篇,最后孔子作《易传》。《易经》被古代经学家列为群经之首,它是中国文化的根,中华文化特有的思维模式、伦理观念、审美意识、价值系统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源头。从性质上看,《周易》本来是中国古老的占筮书,最初是一部占辞汇编,成书之后,既保留了占筮的功能,也体现了编纂者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想,因而又是一部哲学名著。为什么叫“易”?前人有不同的说法。东汉经学家郑玄,对“易”这个名称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他认为“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层含义: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故曰“变易”;变化不息的万事万物又会遵循运动变化的规律和法则,故曰“不易”;这种规律和法则人们可以认识,并用大道至简的原则运用到人生和社会中,故曰“简易”。《易经》是一部奇特的书,它用筮和卦表达思想。筮是数,卦是象。卦有单卦和重卦之分。八卦称为单卦,由两个最基本的符号阳爻(⚊)和阴爻(⚋)构成。阳爻和阴爻这两个符号表达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分类,象征天地、男女、阳阴、刚柔、动静、升降等等。这两种符号三叠而成八卦,八卦中的一挂自重或其中的两卦互重,即成六十四卦。八卦的名称和形状依次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朱熹“八卦取象歌”,便于记忆: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六十四重卦的基本结构,以《屯》卦为例:䷂(震下坎上)。下震(☳)上坎(☵),又称下卦、上卦,内卦、外卦。在卦辞之后,又附有“《彖》曰”、“《象》曰”的文字,就是传为孔子作的《彖传》和《大象传》,分别解释卦辞和卦象。每卦重卦共有六爻,每爻先标出爻名,再列出爻辞。爻的次序自下而上排列,爻名用两个字标出。一个字表示位次,从第一到第六爻分别是:初、二、三、四、五、上;另一个字表示爻性,阳爻用奇数“九”表示,阴爻用偶数“六”表示。第一爻和第六爻表位次的“初”和“上”字在前,中间四爻表位次的“二”、“三”、“四”、“五”在后。如《屯》卦的六爻名称自下而上依次为:“初九”、“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六”。每一爻都有爻辞,爻辞之后也附有以“《象》曰”开头的文字,这就是传为孔子作的《小象传》,解释爻辞。二、四书五经十三经的量很大,完全掌握有难度。南宋理学家朱熹删繁就简,编成“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的《大学》和《中庸》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在汉代即已形成。“四书”加“五经”,便成了元明以来所称的“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影响非常大。《大学》所谓“大学”,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大戴礼记·保傅篇》说:“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8岁入小学,学习内容包括认字、读书以及日常行为规则;15岁束发时开始学习大学之道。何谓“大学之道”?《大学》一文讲得很明白(背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就是朱熹所谓的“经”,前人有“三纲六证八目”之说。“三纲”(“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六证”:止、定、静、安、虑、得。“八目”(“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中庸”的意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即不偏不倚、不可更易的中正平常之道。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调和、折中、没有立场、不讲原则,是大错特错的。《中庸》首章(背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一章是全书的总纲领,也是儒学的总纲领。《论语》《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述了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论行事。现存20篇。是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一、《论语》论仁。“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1.仁者爱人和忠恕;2.孝悌为仁之本;3.克己复礼为仁;4.仁为理想人格;5.修身达仁。二、《论语》论礼。1.不学礼无以立;2.仁与礼表里相依,相辅相成;3.尊尊亲亲;4.正名。三、《论语》论中庸。1.过犹不及;2.和而不同;3.不可则止。四、《论语》论政治。1.尊王忠君;2.富民节用;3.德主刑辅;4.贤人政治。五、《论语》论教育1.有教无类,诲人不倦;2.全面教育,德育为先;3.启发教学,因材施教;4.师生平等,教学相长。《论语》选段背诵: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4.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6.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7.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8.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3.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4.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7.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8.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9.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孟子》《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孟轲与其弟子和同时代人的谈话记录。全书7篇:《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思想要点:一、政治思想:1.民本思想;2.仁政思想;3.王道理想;4.贤能政治。二、哲学思想:1.性善论。四心、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2.尽心知性。①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②内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③养气:“养我浩然之气。”3.天命论。①天意在于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②立命。“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知命不立于岩墙之下。”第三编史学第一章史学概说第一节史书的分类西汉后期大量史书出现,刘歆著《七略》,将史籍附于《春秋》之后,这种归类实际上是最早按图书内容加以区别。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是对史书内部书籍性质的初步归列。西晋时,荀勖、张华编定《中经新簿》,开始把书分为四类,以甲经、乙子、丙史、丁集并列,这是中国图书四部分类的开始。到了南朝梁时,阮孝绪著《七录》,不满于史部典籍的繁芜,而将史书分为12类: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系、簿录。后来的《隋书·经籍志》则将史部的书籍分为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到了清代,纪昀等奉旨编纂《四库全书》,将史籍厘定为十五类,这种分类基本上能概括史籍的内容,对后世影响很大,兹略加介绍。1、正史类。何称为“正史”?正有“主要”的意思。在先秦,史书以编年体为主,但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史记》出现之后,后人纷纷效法,故成了史籍最主要的一种体裁。“二十五史”就是用这种体裁写成的。2、编年类。编年史是按年代编排的一种史籍体例,一年中发生的历史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列,可以补充纪传体史书的不足。3、纪事本末类。4、别史类。别史是正史之外而与正史非常接近的一个历史记述系统。别史与正史区别较容易,但与杂史往往难以区分。5.杂史类。“杂”言其驳杂不纯。“杂史”之名初见于《隋书·经籍志》,当时所录确实很杂,连志怪之类如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等也列于其中。《书目答问》将杂史分为事实之属、掌故之属、琐记之属。6.诏令奏议类。诏令是帝王、皇太后或皇后等向下所发的命令、文告,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奏议是臣下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封事等。7.传记类。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从体裁上来说,正史就是传记体的。这里所说的“传记”其实就是未能归入正史的传记,如《孔孟年谱》、《列女传》等。8、史钞类。“史钞”指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有专抄一史的,有合抄众史的。它实际上就是史书的简编本,是为一般读者的方便而考虑的。如《汉书钞》、《晋书钞》、《通鉴总类》、《十七史详节》等。9、载记类。“载记”是为地方割据时期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如《吴赵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等。10、时令类。“时令”就是月令,是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如《夏小正传》、《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秦中岁时记》等。11、地理类。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12、职官类。“职官”所收的是关于历代官吏制度的书。它也可划入政书类。13、政书类。政书类所收是与政治相关的历朝典章制度的书。14、目录类。“目录”是关于目录学方面的著作。如《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总目》等。15、史评类。“史评”即对于历史的评论。这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评论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如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吕中《宋大事记讲义》、钱时《两汉笔记》、无名氏《历代名贤确论》等。二是对于史籍及史臣评断的评论,如班固评司马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之类。其后专著则有刘知几《史通》、章学诚《文史通义》等。对于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论,是历史的评价、监督与导引;对史籍的评论,则是对史学家的监督与评价,也可以说是对监督者的监督。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历史记载的真实性。第二节史家的特点总之,史官都是以掌管图籍、记言载事为主要职责的。史官作为史家的角色意识突出显露出来是在春秋时期。据法守职,秉笔直书,是史家的一个传统,也是对史家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史家还要有求真务实、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中国古代的史家历来有一种忧患意识,他们关心国家的盛衰兴亡以及社会治乱,百姓疾苦,史家对于历史的认识,往往是和其对现实的认识相联系的,他们对于社会前途、国家命运的忧患,很大程度上是其致力于历史撰述的一个思想基础。第三节史学的意义史学是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从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的史学典籍极为丰富,它保存了人类最为系统也最有价值的活动资料。在中国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客观历史的鉴戒作用,这也是古代史书的主旨之一。“彰善瘅恶,以树风声”是史学的目的,也是历史著作本身的价值所在。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认识史学的出发点,也是认识史学的归宿,史学的意义与功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助于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增强人们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自觉地投身到社会历史前进的潮流中去。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种种优秀历史遗产,为现实提供借鉴、经验、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第二章纪传体史书及其要籍第一节概述纪传体是一种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史学体裁,由西汉司马迁所创立,以《史记》为最主要代表。“本纪”,是“本”与“纪”的合称,“本”意指根本,而“纪”则指纲纪、国统,合指有关(国家)根本的纲纪。《史记》“本纪”部分主要记载自传说中的五帝以降下至西汉各皇帝任内的重大事件,此后这一分类被沿用下来。“表”就是列表、表格,主要以表格的方式表现历史内容。“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同一时间或者同一空间发生的事情进行罗列对比,使得记载脉络清晰,眉目清楚,有利于读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书”是司马迁的首创,主要记载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世家”主要记载各诸侯国世系和国家重大事件的部分。司马迁自称“读世家言”,则当时已有关于诸侯世家的记载。学者认为,《世本》一书收有齐、鲁、燕等二十五家“世家”,记载各诸侯国宗法谱系,这应该是《史记》“世家”部分的直接来源。“列传”,“列”是叙列,指“可序列的,能够排得上的”,“列传”作为纪传体中专门记载帝王诸侯之外的人物生平事迹,是司马迁的独创。“传”在司马迁之前是指专门为“经”作解释的书籍或者是早已有之的古书,用“传”来指称“叙一人之事”,是司马迁的独创。自司马迁的《史记》初步确立了包括“本纪”、“书”、“表”、“世家”和“列传”五个类别的纪传体后,因其清晰的条理和巨大的包容性,为后世史学家普遍沿用,并随着时代变化,纪传体书写格局基本定型。第二节史籍举要1、《史记》《史记》由司马迁著。《史记》记载上起传说中的五帝,下到西汉武帝末年,记述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略于先秦,详于秦汉,所述秦国商鞅变法到武帝晚年历史,约占全书五分之三左右。《史记》史料来源十分广泛,既有先秦文献和政府档案,也有司马迁本人实地游历考察的所见所闻。司马迁秉笔直书,择善而从,疑则从疑,被后来学者称有良史之才,盛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通史,《史记》内容非常丰富。举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典章制度和重大事件,以及天文地理、民族风情、民族关系,乃至东亚、东南亚,中亚诸国的社会情状,都在书中得到反映。而有关时代特性的社会角色如刺客、货殖、循吏、酷吏、儒林、日者等记载,则充分反映出司马迁独特而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以及对历史的开阔视野。另外,《史记》叙事简明扼要,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反映了作者高度的文学修养,被后世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时间从高祖汉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总计二二九年。由东汉班彪、班固父子等撰写完成。班固《汉书》最大的贡献在“志”部分。当然,班固在《汉书》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价值观念和看法也受到学者的批评,认为班固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轻视仁义守节之士和之事,埋没忠臣耿介,而主张依势取容,重视言辞而罔顾事实真相等,是极不可取的。3、《后汉书》《后汉书》由范晔著。《后汉书》主要记载东汉一代的历史,上起王莽地皇四年新莽灭亡(23),下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计一百九十年历史。范晔《后汉书》在体例上没有大的创新,但内容上有不少拓展。范晔将前此的《外戚传》上升为《皇后纪》,除了沿袭前书列传之外,又添加“党锢”、“文苑”、“独行”、“方技”、“逸民”、“列女”等传,这一类独具时代特征的人物类传丰富了东汉一代历史。范晔《后汉书》过多利用《东观汉记》和华峤《后汉书》,导致斧削不工的痕迹,但编纂上还是有自己的特色,如记述人物上注重人物分类,反映当时注重人物品第的风尚。在记人叙事上又比较重视文笔和技巧的使用,同时加大了“论”的部分,又独创“赞”体,用极富意义的韵文对传记人物或予以全面总结,或予以重点评价,内容多样,不一而足。4、《三国志》《三国志》是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著作,作者为陈寿。三国政治分裂,各国的记载,相互之间难免各执一词,矛盾互出,陈寿参订异同、考核史实,头绪清楚、文笔简洁,为后人提供极大便利。《三国志》在体例上只有纪、传,没有志、表部分,在断代史中别创一格。《三国志》取材广泛,不仅为政治军事人物立传,也为当时在学术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影响的人物立传。在具体的记述上面,受当时品评人物风气的影响。不过,《三国志》上也存在因讳饰而导致记载不实情况,如魏晋鼎革之际,不得不隐晦其词,甚至回护节略。又《三国志》时代处于分裂割据,政权鼎立,在修撰上,出现所谓“正统”之争。陈寿以曹魏为正统,曹操、曹丕等入“本纪”,蜀汉刘备,吴孙权等入“列传”,为后人诟病。不过,陈寿以“三国志”命书,“魏书”、“蜀书”和“吴书”并列,似又在格局上保持某种平衡。陈寿《三国志》行文记载太过简略,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给陈寿《三国志》作注解,主要对陈寿本文所涉及人物和事件进行大量的增补。一是引用多家的不同说法,辨明是非曲直;二是参考各种记载说法,核实书中讹误不同的地方;三是原传中有记载的,详细记录本末原委;四是原传中没有记载的,予以补充;五是原传中提到的人物,完整记载其生平;六是原传没有记载的人物,补充附记在同一类人物后面。裴松之的注在文字上已经远远超过了陈寿本文,借此保存了约一百几十种的史书记录。“前四史”可以作为“纪传体”的突出代表,后又有“二十四史”、“二十五史”甚至“二十六史”之说。“二十四史”是自司马迁《史记》以降历代史书积累而成。清朝乾隆年间,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周书》、《北齐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定为“二十四史”。民国时期,柯劭忞重新撰修《元史》,被列入“二十四史”,成“二十五史”。此后《清史稿》完成,又被列入,成“二十六史”。又有《清史稿》加“二十四史”成“二十五史”之说。第三章编年体史书及其要籍第一节概述编年体是以时间为中心来编排撰写历史,是一种比纪传体出现更早的史书体例,目前以孔子编撰的《春秋》(包括给它做注解的“三传”)和北宋司马光等编撰的《资治通鉴》为主要代表。编,原本是指串连竹简的绳子,后来逐渐发展为动词,年,指年岁、年代;早期历史典籍都是依照年代时间秩序将所发生的事件予以编定排列,有可能人们就把这种记事方式省称为“编年”。编年体为我国最早的一种体例。“编年体”这一概念正式出现是在唐代初年。第二节史籍举要1、《春秋》目前最早的编年体著作是孔子编撰的《春秋》。春秋晚期,社会政治秩序已处于崩溃阶段,周天子权威下落,各诸侯国务于兼并,对此孔子表示出相当的遗憾和痛心,担负起本应由周天子承担的道义责任,在鲁国官方史籍记载的基础上笔削而成《春秋》。对孔子本人而言,《春秋》是他人生中很不同寻常的一部著作。如编撰《春秋》的时候,不再听取他人意见,自行取舍笔削。这种不寻常集中表现在《春秋》所要表达的“义”,即后世所称的“春秋笔法”或者“微言大义”上。《春秋》重在对历史上的人和事进行褒贬。如吴、楚的国君不守礼制,僭越称“王”,孔子贬称为吴子、楚子。践土之会,孔子讳饰为“天王狩于河阳”,为周襄王和晋文公的不合礼法的行事予以掩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类笔法“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被后人称为“微言大义”。因《春秋》经文太过简略,后世学者不断起来给《春秋》作“传”,即对《春秋》经文予以解释。目前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的所谓“春秋三传”。《公羊传》的作者据传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公羊高,《谷梁传》作者是鲁国的谷梁喜,《左氏传》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可注意的是,《左氏传》在记事上拓展了《春秋》的时段,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下到鲁悼公十四年(前454)的历史,年限较《春秋》多了27年,分六十卷,计十八万余字。就“三传”的风格而言,《公羊传》和《谷梁传》都重在发挥孔子《春秋》的“微言大义”,即义理方面,而《左氏传》则重点在“事”部分,即对历史史实的补充。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继《春秋》之后又一部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北宋司马光主编,记载时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在选材上很有分寸,力求做到真实可靠。据学者统计《通鉴》引书多达222种,其中近一半的资料已亡佚(现借《通鉴》得以保存)。除了取材广泛之外,司马光还严格考证史事真伪,比较同异,择善而从。他在编撰《通鉴》过程中,将有关不同记载和自己斟酌取舍的理由逐条记载下来,最后编成《通鉴考异》三十卷,受到后世学者称赞。在内容的编排上,《通鉴》始终围绕“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这一鲜明主题进行阐述。内容主要就国家朝代兴亡、君臣治国举措言论等展开,有益的、正确的予以表彰发扬,错误的、不当的予以批驳抨击。在记叙方式上,《通鉴》既坚持了编年体以时间为序的特点,又吸收纪传体自为首尾的一贯的写史方法,对重要历史事件,采取连载法集中记述,又略交待事件缘起,使得事件首尾连贯,成一整体。司马光在叙述事件过程中,很注意阐发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史学观点,主要以“臣光曰”的形式来发表他对历史上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和观点。这些史论紧紧围绕某一主题(人事)阐发他的为君之道、事君之道,虽然不排除一些迂远陈旧说教,但是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古代编年体史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创立了编年体通史规模,将编年体史籍的编纂水平推向空前的高峰。第四章纪事本末体及其要籍第一节纪事本末体概说所谓“纪事”,就是“记事”,因为古代“纪”、“记”相通,因此“纪事”为叙述史事的意思;“本末”即“始末”,指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而言之,这一体裁的史书注重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保证了同一事件的连续性、完整性,所以“纪事本末体”又简称“本末体”。具体做法是,作者依据某一部或多部旧史,将其中相关资料分门别类,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展现历史事件的原委;每一史事独立成篇,并拟定合适的标题,然后按时间顺序编撰,聚合成一部史籍。在整理过程中,史书作者常常进行剪裁、精简,避免了旧史的繁琐,所以某种程度上它并非摘抄旧史,而是一种重新创作。纪事本末体的定型以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的完成为标志。纪事本末体被称为三大史学体裁之一。第二节袁枢与《通鉴纪事本末》通书有意识地采用以事成篇的写作方法、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学界公认是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换言之,《通鉴纪事本末》是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本末体”这一史学体裁形成、成熟的标志。《通鉴纪事本末》的史料完全取自《资治通鉴》,叙事年限也与后者保持一致,起自战国,终于五代。只不过作者以事件为单元,将原来的史料重新剪辑排列,一事为一个专题,若干事件合为一卷。有的大事后面还附带有相关事件。经过上述处理,袁枢将纪事长达一千多年、千头万绪的《资治通鉴》,浓缩成了三百多个专题,无疑简明、直观了许多。从这一点来看,袁枢的改编是相当成功的,所以南宋就有学者模仿《通鉴纪事本末》作史,较为著名的有章冲的《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杨仲良的《皇宋长编纪事本末》等。第五章国别体及其史籍举要第一节国别体概论所谓“国别体”,简而言之就是以“国”分类,分别记载各国人物、言论及事件的史书,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国别体史书为《国语》、《战国策》。第二节史籍举要一、《国语》《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该书的作者,据司马迁说是左丘明。但汉代之后,左丘明做《国语》的说法遭到普遍质疑。有学者认为应该是三晋人士的作品。另有学者根据《国语》本身的内容与体例,推测它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著述,而应是各国史料的汇集。《国语》主要记录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年间各国的史实,形式多为君臣、臣臣围绕国家兴衰、得失展开的言论。它以“国”为单位,分别编排,最后汇集成书。《国语》的特点,除了分国编排、史料汇编、正统观念、以语录为主之外,还有具有较为突出的“史鉴”的意识。即《国语》通过周朝、诸侯的兴衰,告诫后人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和前人的治国得失。二、《战国策》《战国策》主要记录战国纵横家游说君王之事,与《国语》一样,以记言论为特色。它是《国语》之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战国时期最基本的史料来源之一。《战国策》的作者或编者不可考,而且该书早期并不叫《战国策》,而有《短长》、《国事》、《国策》、《事语》、《长书》、《修书》等多种称呼。从这一点推测,它可能出自多人之手,并历经了游士们的反复传抄。到西汉时,光禄大夫刘向见该书散乱杂糅,便开始重新校订,定名《战国策》。该书内容虽然是谋臣策士的游说言论,但涉及各国的军事、政治、外交、治国策略等方方面面,同时部分篇章体现出战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第六章政书体及其史籍举要第一节政书体概论“政书”是政书体史书的简称。明清之前,图书分类中还没有“政书”的概念,只有“旧事”、“仪注”、“刑法”等目,“旧事”即往朝的政令典故、章程,“仪注”即礼仪制度,“刑法”即法律制度,均与后世“政书”有关。明清之际人们开始将这些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政书”,《四库全书》史部中就设有“政书”一目。所谓“政”,是指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刑法、文化、器物等各种文物制度的总称,所以当代史学界有人又称这种体裁为“政制体”、“典志体”或“典制体”。政书作为一种专门的体裁得到人们认可,或者说政书的形成,是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通典》的完成——《通典》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系统性的政书著作,标志着政书的成熟。古代有名的政书,除杜佑的《通典》之外,还有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这三部合称“三通”)、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续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以及《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等断代性质的“会要”。第二节杜佑与《通典》杜佑(735-812),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中后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通典》共200卷,约190万字,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典。这个篇目安排是作者有意为之,他认为衣食是天下教化的根本,所以列《食货》为第一,其次是人才选举制度,其它依次排开,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白各篇编撰的内容和重要性。九大典下面根据需要,再设若干子目,交代各种制度的详尽情况。而且每一制度皆通贯古今,作者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史料追溯其渊源,梳理其流变。具体而言,它上至传说时代的黄帝时期,下至唐玄宗天宝年间,部分文字还涉及作者生活的肃宗、代宗时期的制度,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制度通史”。第三节郑樵与《通志》郑樵(1104-1162),字渔仲,福建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两宋之交著名史学家。郑樵家庭清贫,但苦读勤学,著述丰富,《通志》是其代表作。《通志》的体例,也大致仿照《史记》,设有本纪、世家、列传、略、年谱等,只不过改“书”为“略”,改“表”为“年谱”而已。《通志》的纪传等部分价值不大,精华在于“略”。“略”52卷,分为《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草木昆虫》等20类,因此又通称《二十略》或《通志二十略》。今天学界基本上将其归入政书一类,与杜佑《通典》、《文献通考》合为“三通”。第四节马端临与《文献通考》马端临,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约生于1254年,卒年不详,宋末元初著名史学家。《文献通考》全书的内容起自上古,终于宋宁宗嘉定年间,共348卷,分为24门。《文献通考》以《通典》、《通志二十略》为蓝本写成,尤其借鉴《通典》较多,比如它同样重视经济,将田赋、钱币、户口等放在最前面等。但是,《文献通考》在体制和内容上又有较大扩充。第四编子学荀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脉:1.思孟学派,讲心性道德(孟子著作、郭店楚简);2.易传系统,以《周易》“十翼”为代表,将儒家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汉代谶纬之学;3.礼法系统,将儒家的“礼”与法家的“法”结合,以荀子为代表。(\o"李斯"李斯、\o"韩非"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思想:①性恶论;②化性起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③礼法论。当时社会发生太多非礼、违礼之事,故而重视刑与法。礼与法的关系,实即德主刑辅的关系——礼法结合,礼为主,法为辅。墨子鲁国人。第一个公开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人。与儒家一样,对社会病乱感到忧患。墨子思想:①兼爱。“兼相爱、交相利”。孟子批判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②非攻;③尚同;④尚贤;⑤天志;⑥明鬼;⑦节用、节葬、非乐。道家隐士哲学家。代表人物:杨朱、老子、庄子。杨朱:生活于墨子与孟子之间。因为墨子从未提到他,而在孟子时代他已与墨子齐名,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杨朱的基本思想:1.为我;2.轻物重生。孟子:“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韩非子:“今有人于此,义不如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韩非子·显学》老子:老聃、老莱子、太史儋。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守藏史。见闻广博,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周礼。一、社会政治思想1.无为而治;2.绝圣弃智;3.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二、“道”生万物1.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道的特性:无名。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三、辩证法思想“反着,道之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顷。”四、处世方法贵生重身,全身避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守柔处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t"/subview/1928/_blank"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功成身退”。五、认识论内心直觉:“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区别知识与境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一、逍遥游的人生观:无待;无己;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追求个人对生命的完成和精神对生命的超越。“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折。”二、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从“道”的角度看,万物齐一。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t"/subview/45800/_blank"俄然觉,则蘧\t"/subview/45800/_blank"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三、自本自根的道论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四、社会历史观批判现实:“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向往“至德之世”:“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主张“无为而治”:“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第五编文学一、文学中的心灵世界文学与哲学、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学的情感色彩及其所展示的心灵世界。文学的第一重是语言世界,没有语言层面的光彩,文学意义会大打折扣,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生命,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的第二重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往往是心灵的幻影,而非真实存在的世界。文学的第三重是心灵世界,心灵世界是一个看不见的隐形的世界。文学的生活世界是意识领域的,心灵世界则侧重于无意识领域。文学的价值重心,并不在表层的、看得见的、作者用艺术之笔精心构建的生活世界本身,而在于他注入生活世界躯壳的生命色素,即看不见但能感觉到并体悟到的、使生活世界充满灵性和活力的无限广阔的生命情感与精神力量。二、文学体裁传统四分法把文学分为四大类,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诗之体裁诗是最具抒情性的一种文体,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和富有韵律的音乐语言,使其具有了永久的魅力。其主流诗体有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以前不讲平仄格律的诗就叫古体诗,如四言的诗经、有兮字的楚辞体、杂言的乐府诗、五言的《古诗十九首》等都是古体诗;唐以后注重平仄格律的诗为近体诗,如五言、七言的律诗与绝句。赋、词、曲等也可归为诗歌一类。近体诗的形成。近体诗源于齐梁,形成于初唐,是在五古、七古的基础上,吸收了六朝崇尚骈偶和讲究音律的风习,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探索而逐渐出现的新型诗体,对篇章、句式、对偶、音律都有严密的限定。律诗的起源和形成,主要决定于中国古代文学语言上的两项发展,一是对仗。《诗经》、《楚辞》的对仗使诗歌具有对称整齐之美,但作者只是偶一为之;西晋的陆机是第一个大力追求排偶的诗人;南北朝文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谢朓、庾信、薛道衡把对仗之风推向高潮。另一是声律,诗歌的声律产生于对汉语音韵的研究,齐梁文学的形式主义倾向,特别是永明体(沈约、谢朓)、宫体诗(徐庾体)的出现,提倡把四声音韵方面的研究运用于诗歌创作,并从理论上做出了初步的归纳,所以初唐出现了具有严密格律和固定形式的律诗,最有代表性的是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作品。近体诗完成于沈、宋,但从诸如对仗、声律等方面的发展来看,实际上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到初唐时期,水到渠成。近体诗的特点1.平仄:律诗每首八句,分为四联。一二句称首联,三四句称颔联,五六句称颈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句与句之间讲究“粘对”,“粘”指两句的节奏点上平仄相同,“对”指两句的节奏点上平仄相反。在各联内部,出句和对句的关系是“对”;在相邻两联间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的关系是“粘”。例如首联的出句是平——仄——平,那么对句就是仄——平——仄,颔联的上句还应是仄——平——仄,颔联的下句是平——仄——平,这样一对一粘,就造成了既整齐,又错落的音韵之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七言格律诗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须依据格式平仄相间。五言格律诗则“一三不论,二四分明”。2.押韵。押平声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声(调)”不同的字不能押韵。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双句句末必须用韵,单句句末不用韵。例如唐代张祜的《何满子》:“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3.对仗。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用对偶句,即颔联上下句对仗,颈联上下句对仗。对仗不仅是平仄相对,而且句法结构和意义也要相对。为了便于掌握,有学者将律诗的格律要求编为口诀“本句平仄相交替,对句平仄要对立。一三五字不严论,二四六字必明晰。首颔颈尾共四联,双对单粘不可移。中间两联用对仗,双句平韵直到底。”古体诗与近体诗背诵篇目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玉阶怨谢朓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拟咏怀之七庾信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度大庾岭宋之问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不敢问长沙。王孙游谢朓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独不见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复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沙丘城下寄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李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梦李白二首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词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词?词“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王力)词是曲子词之简称,即有歌谱的歌词,它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产生起就与音乐有关。唐朝时期,中原和西域的交流频繁,宴乐(又称燕乐、讌乐)是唐代从西域传进的乐曲。西域的胡乐和汉族的清乐融合,形成一种“燕乐”。其乐器以琵琶为主,琵琶四弦二十八调,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吸引诗人纷纷为之作词应歌,词就是为配合这种燕乐而创作的。《旧唐书·音乐志》:“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正是这种胡类新声和里巷俗曲之结合,促成了词的真正兴起和发展。到了中唐,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严格按照乐谱的要求填词,逐渐发展成一种句子长短不一,有固定格律要求的文学形式,最终形成了“词”。题材内容:1.女子曼妙的身姿;2.空闺幽怨;3.离思别绪;4.伤春悲秋的闲愁;5.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6.凭吊怀古。词背诵篇目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潇湘神二曲刘禹锡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采桑子(后蜀花蕊夫人)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画堂偏照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枕衾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苏幕遮·怀旧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玉楼春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菩萨蛮(前蜀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王国维《人间词话》:“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抒情咏怀,本色自然,多用白描,善用比喻,长于意境营造。三、文学简史第一节先秦两汉先秦文学《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汉代被奉为经典,始有《诗经》之名,之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编纂体例,包括十五“国风”,以及“大雅”“小雅”和“三颂”。“风”“雅”“颂”在形式上表现为音乐类型的差异,而在所用场合上又表现为乡土、朝廷、宗庙的差异。三千年前的社会政治、民俗风情、喜怒哀乐都能从这些诗歌中体味出来。“国风”中不少诗歌与民间礼俗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甚至有一些描写男女恋情的诗歌就产生于民间集体祭祀活动中,如《郑风·溱洧》记载的就是季节祭祀中男女约会的场面:“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先秦历史散文很早就已出现,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也是史传文学的萌芽。《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史文中记言记事的不同体例,是史传文学的雏形。春秋战国时期,史传文学向着更加文学化的方向迈进,《左传》作为先秦“叙事之最”,仿《春秋》按鲁国十二国公时间次第编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始,延续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刘知几评价其“文典而美”,“言简而要”,“事详而博”。《左传》标志着中国叙事文学的成熟,史学和文学价值都很高。《国语》是一部古人言论的汇编,与《左传》在时间、历史事件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战国策》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校定,不是一人一时所作,但基本上为战国时期作品,描绘了战国时代纵横捭阖的时代风貌与瑰丽恣肆的人文精神。《战国策》一改《左传》那种恪守礼义的一本正经,把战国策士赤裸裸的追求功名富贵和谲诈机变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其重士贵士的思想与重利轻义的价值观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先秦诸子散文在形式上属于论辩性的哲理散文,包括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政治观点。它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论语》语录体言近旨远、词约义丰,《墨子》虽尚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但已具有自觉的逻辑意识,说理文体制已基本形成。《孟子》对话式论辩逻辑鲜明而富有感染力,形成了对话体的论辩文。《庄子》中具有丰富的寓言与奇特的想象,将形象情感与逻辑思辩相结合,“汪洋恣肆”,“飘渺奇变”,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荀子》和《韩非子》是先秦说理散文发展的成熟阶段,基本上脱离了《论语》的语录体或《孟子》的对话体,而成为首尾完整、层次清晰、认证严密的专题论文。《楚辞》是战国后期在楚国出现的一种诗歌样式,“书楚语,言楚物,记楚事”,是屈原在南方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形成,是屈原个性精神和南方楚文化结合的产物。楚辞在句式上自由而富于变化,以杂言为主,往往是在四言或六言句式中增加一个语气助词“兮”字,构成了五言或七言句式。相对而言,它比四言的诗经更适合抒发热烈、幽深的情感,塑造复杂的艺术形象。楚辞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是以象征手法来抒发感情,香草通常被屈原比喻或象征自己的品质和修养,美人被屈原自拟,用以向楚王陈述忠君之心及遗弃之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香草美人意象,已成为一个浪漫而悲怨的文学传统,感染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两汉文学两汉时期的文学仍处于萌芽阶段,自觉的文学意识尚未出现,很多作品仍然以史著、政论、仪式性功用为主。两汉文学以政治大一统为基本核心,在总体上显示出恢弘壮阔的美学特征。两汉文学在保持诗骚传统的抒情性的同时,极大地发展了叙事性、情节性和戏剧性,其杰出的代表有《史记》和汉乐府诗。文人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典范。汉赋展现了汉代真实丰富的生活场景和铺张扬厉的文风,其“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宏大气魄,表现了艺术作为一种自觉的美的创造的特性。。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祖初年到武帝初年,流行骚体赋,形式上模仿楚辞,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其中以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为代表。第二个阶段是武帝初年到东汉中叶,是散体大赋流行时期。以铺写宫廷建筑、宫殿苑囿、田猎巡狩、声色犬马为主,在辞赋末尾常加上一些所谓讽喻劝诫的话。文字堆砌,铺张,词句华丽艰深,但也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代表作品有枚乘的《七发》。第三个时期是东汉中叶以后反映社会黑暗、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开始兴起,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等。两汉时期,史传文学达到高峰,其标志就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具有平实、严谨、整齐的特点。和史记相比,汉书有意节制喜怒哀乐,秉承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篇章,是继《史记》之后第一部可与其相媲美的史学巨著。汉代诗歌主要指汉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汉乐府中的民歌继承了《诗经》“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广泛反映了汉代人民丰富的生活与情感,语言朴素生动,有的诗篇叙事性强,已出现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如《孤儿行》《孔雀东南飞》等。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到了东汉,文人五言诗开始大量出现,《古诗十九首》成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古诗十九首》表达了东汉中下层文人的哀伤与苦闷,内容主要是游子之歌与思妇之叹。它长于抒情,善于用比兴的手法,表现深刻而曲折的主题,语言意蕴丰厚而简约自然。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汉末到魏晋时期,文人用诗歌表达最为幽深的个体情感世界,也通过理论反省,揭示文学的价值与规律,中国历史上文学的自觉时代终于来临。建安是东汉汉献帝的年号,但这个时期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名存实亡,所以建安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魏晋南北朝的开端。建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建安文学反映了建安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惨景,表达了诗人追求“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和积极进取精神,风格悲凉慷慨、刚健有力,被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其代表作家主要有“三曹”“七子”、蔡琰等人。三曹之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富有创新精神,重实际、尚通俗,语言质朴,善于用旧的形式写新的内容,多运用乐府古题和四言诗。风格慷慨激昂、积极向上,后人评价很高。如钟嵘《诗品》“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宋代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丕为曹操次子,在曹操死后代汉自立,是为魏文帝。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还是诗歌,其《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诗歌语言清新流丽,音节流畅婉传,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论著,提出了文学批评的方法的问题,并把文学的价值和作用提到很高的高度:“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对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曹植是曹丕之同母弟,是建安时代最杰出的一位作家。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歌唱他的理想与抱负,格调开朗、豪迈。后期由于长期遭受曹丕和曹叡的猜忌与陷害,曹植的诗歌充满了内心郁积的激愤的情感。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深厚,词藻华美丰富。钟嵘《诗品》说其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曹植的辞赋也写得很好,其名篇《洛神赋》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为历代文人所仿效。正始是曹魏少帝曹芳的年号,属曹魏政权末期,司马氏当权,大肆杀戮异己,准备篡夺帝位,政治的恐怖给文人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再加上当时经学衰微,玄学开始盛行,使正始诗歌显示出与建安诗歌不同的特质来:英雄建功立业意识消退,诗人转而抒写内心深处的忧惧与彷徨,并开始思考人生价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82首,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心灵自由与全身保命之间冲突时无尽的痛苦与悲哀。嵇康高傲刚直,不拘礼法,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后被司马氏所杀。他的诗带有浓重的玄学意味。他用玄学的思辨方式观察自然,使他不再局限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的自然,而是采用自我建构的方式将抒情置于虚拟化的自然中,较著名的有《幽愤诗》。嵇康多慷慨疾世之激情,阮诗词义隐晦,情志却极为感人,所以《文心雕龙明诗》云:“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嵇康诗歌成就不如阮籍,散文成就在阮籍之上,《与山巨源绝交书》是散文史上的名篇。第六编佛学第一章佛教的形成与传播一、佛教的形成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产生,因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取得修行成功后,被称为“佛陀”而得名。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明珠的意思,喻为“圣人”,所以“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教中经常说的“佛陀”是梵文Buddha的古代音译,而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该是“布达”。这个梵文词的词根“budh”含有“醒来”和“知道”双重意思。“佛”的意思就是“启悟了的人”或“醒悟了的人”。二、佛教的传播佛教在印度本土的传播。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和他逝世后的100多年间,佛教主要在古印度恒河中游一带流传,佛教教团比较统一,都奉行释迦牟尼的教法,信徒持戒严谨,基本上都以乞食为生。历史上通称这一期间的佛教为“原始佛教”,也称“早期佛教”或“初期佛教”。释迦牟尼逝世后约100年,统一的原始佛教开始发生分裂,先后出现了18个或20个不同的派别,这是部派佛教的时期。公元一世纪左右,一些佛教徒因不满佛教内部腐化堕落,理论落后,于是新开教门,创立了大乘佛教,并把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小乘。佛教在海外传播,主要有两条路线,小乘佛教南传南亚,东南亚地区,如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公元1世纪左右,佛教由北印度经中亚地区丝绸之路和海路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入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这一支称“北传佛教”。这一支佛教,以弘传大乘佛法为主,有流行汉地的汉地佛教和流行藏地的藏传佛教二支。汉传佛教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宗派以显宗为多,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的传统。佛教传入我国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即:(一)“格义”佛教时代,在这个时代佛典往往被人用道家思想进行类比解释。(二)“教门”佛教时代,在这个时代每一个宗派都信奉佛教的一种经典作为他的教义。(三)“宗门”佛教时代,中国“禅宗”的出现标志着“宗门”佛教时代的到来,“禅宗”认为自己接受了佛典以外的释迦牟尼直接的秘密传授,它基本上不要任何佛典作为根据,而是根据人自己的“本心”。第二章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四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理解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就基本上把握了佛教的核心内容,迈入了佛教真理的大门。一、缘起缘起说被视为佛教的根本思想,佛教的所有教义,都从缘起法而来。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意思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相待相持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成任何事物和现象。在《杂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经给缘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在《中阿含经》中,释迦牟尼曾说:“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缘起说解释了世界就是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不断的因果关系组成的无限的网络构成的。佛教以缘起解释世界、生命及各种现象产生之根源,并由此建立起佛教特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二、四法印法印就是“佛教的标记”,即作为印证各种说法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印定其说,便是佛说,否则就是魔说。四法印是判定佛教真伪的标志,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佛法通达无碍。所谓四法印,即《增一阿含经》卷18所说:“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行苦,一切诸行无我,涅盘永寂”。通常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盘寂静。四法印之一是“诸行无常”,意思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流动变迁着的互存因果关系,任何现象的性质都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生灭。四法印之二是“诸法无我”。它的意思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并无本体论的所谓我的存在。”“无我”就是无固定性,亦即无自性。世上的种种要素都是在刹那间依缘而生灭,找不到一个固定的、独立的有情在支配的身心,也就是找不到“我”的存在。四法印之三是“有漏皆苦”。”漏”是烦恼的意思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著为“我”,或为“我所有”,这叫惑。惑使人烦恼。困惑所造的烦恼就是野,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有漏皆苦。四法印之四是“涅槃寂静”。涅槃(梵文Nirvana)这个词的原意是“熄灭”意译“圆寂”。它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一种精神境界。在佛教看来。人生有着重重烦恼和痛苦,涅槃即是对“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三、四谛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1)苦谛:是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做的价值判断。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2)集谛:集谛也叫习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贪、瞋、痴等行为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佛教的经典都没有超出这四圣谛。四、八正道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通向涅槃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