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黄腊“雕刻”之乡(班仕文)_第1页
西秀区黄腊“雕刻”之乡(班仕文)_第2页
西秀区黄腊“雕刻”之乡(班仕文)_第3页
西秀区黄腊“雕刻”之乡(班仕文)_第4页
西秀区黄腊“雕刻”之乡(班仕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申报表所属省份:贵州省申报主体:安顺市西秀区黄腊乡人民政府填报时间:2011年6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制填写说明一、“申报类别”一项,应在选中类别前面的□中打√。二、“负责人”一项应填写当地党委或政府的主要领导。三、“获奖情况”包括取得的由省级以上部门命名的“先进单位”、“试点单位”等称号;召开过省级以上会议进行典型经验宣传推广,或在省(部)级以上会议做过典型经验发言等方面内容。四、“历史沿革、特点及发展情况”主要填写申报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沿革及近年来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主要特点、相关政策及保障措施等。五、“发展规划和措施”主要填写下一步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的主要思路及政策措施等。六、“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应写明申报对象在本省范围内与同类地区比较,其主要特色及是否具有示范性。下载,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本表一式3份,各单位盖章后送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八、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所属省份:贵州省申报类别□表演艺术□造型艺术√□民间技艺□民俗活动申报名称安顺市西秀区黄腊雕刻之乡申报主体西秀区黄腊乡人民政府负责人姓名郭杰职务乡长联系电辖下一级行政区划数量14个行政村共56个自然村开展活动范围占当地行政区划比例80%当地常住人口数量17564人参与人数占当地常住人口总数比例65%2008年2009年2010年所在辖区基本情况(地理位置、人口概况、基本历史)西秀区黄腊布依族苗族乡位于西秀区东南面,是西秀区最边远的一个典型民族乡,全乡辖14个行政村,共56个自然村,91个村民组。总人口为1756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5632人,占全乡总人口比例的89%。这里环境优美,土地肥沃,人民勤劳善良,民族文化浓郁,素有“书法之乡”、“抵杠之乡”、“民间雕刻之乡”的美称。黄腊布依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流传至今的民族民间文化有:奔放的赛马,强劲的抵杠,欢快的对歌,古朴的地戏,美丽的蜡染服饰和神奇的艺术雕刻等。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乡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得到了继承,而且得到了弘扬。黄腊民族中学还把黄腊乡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引进了校园,开设了民间雕刻,传统体育“抵杠”,书法艺术等课程,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了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项目历史沿革、特点及发展情况黄腊乡民间雕刻艺术艺术历史悠久,主要以傩雕戏木雕面具和根雕艺术为主。傩戏木雕面具的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正直、善良、温和的正神;勇武、凶悍、威严的凶神;淳朴、忠厚的世俗人物;幽默,滑稽的丑角人物,还有文武将军,仙人道士,以及牛头马面等角色。木雕面只是由面孔、帽盔、耳子三个部分组成,通常采用丁香、白杨、杜鹃、柳木等杂木。雕刻方法是,先将一段圆木锯成与人头大小相近,砍成长与宽相当的脸壳毛坯,再在毛坯上雕刻出眼、鼻、嘴孔、脸壳雕成后再用颜色绘制涂抹。有的面具雕刻工艺原始,造型单纯,不区别角色,线条粗犷,几斧就成,具有原始、粗犷、稚拙、怪诞的味道;有的面具雕刻工艺讲究,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造型偏重于写实,形象包涵程式化,有的还有口诀。在技法上,多为浅浮雕与镂空雕相结合,精细而不繁琐。色彩上用描金贴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什么颜色都可以用来上色。有的面具还镶嵌上圆形的玻璃小镜,甚至配上鸡尾,显得五色缤纷、绚丽多彩。总之,黄腊乡雕刻艺术丰富多彩,形象逼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艺术欣赏的乐趣。黄腊乡雕刻艺术主要聚集在黄腊乡六保村,该村是雕刻民间艺人最多的村寨,而且该村雕刻技艺精湛,种类繁多,作品远近闻名。雕刻技艺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涌现许多优秀的雕刻人才。现在,为更好地发展黄腊乡雕刻艺术,在黄腊乡人民政府,西秀区民宗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黄腊乡把黄腊民族中学作为培养雕刻人才的场所,把民间雕刻艺术引进校园,聘请民间艺人到校授课。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特色团队及代表人物罗桂义,男、布依族,1936年出生,黄腊民族小学退休教师。1970年至1992年在黄腊民族小学任教,主要担任的是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工作,尤其擅长面具和根雕雕刻艺术。1992年至1993年,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聘请为日本雕刻飞檐,为台湾雕刻龙凤馆等。1994年,原安顺地区学校邀请到校作雕刻艺术讲座和现场表演。1996年到北京圆明园从事祖先像雕刻和图腾雕刻等。1997年在上海民族村大观园从事图腾雕刻。现在家从事傩戏面具、柱雕、图腾以及根雕等雕刻创作。现黄腊民族中学聘请为雕刻艺术指导教师。发展规划和措施未来几年,继续传承和弘扬黄腊乡雕刻艺术。成立“黄腊乡雕刻艺术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并集中整合黄腊乡雕刻,加大经济投入,使之形成规模,形成商业产业链,促进黄腊乡经济的发展,并使之逐年提高。加大力度培养雕刻人才,特别要加大中小学雕刻人才的培养,从小开始抓起,这方面主要是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够学到雕刻艺术知识和技能。集中两年时间,收集和整理黄腊乡雕刻艺术资料,编写黄腊乡雕刻艺术教材;高度重视“黄腊雕刻艺术之乡”工作,建立健全考核督导机制,做到措施有力、保障有序。巩固现有成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将民族传统习俗、民族体艺活动结合我乡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入到各个环节之中,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和发扬。加强工作人员培训,选派对民族文化有基础、有兴趣、积极上进的人员到有关部门培训。集中力量加大经费的投入,整合乡民族经费和区民宗局民族经费,按照规划,完善雕刻艺术发展所需设施设备,促进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获奖情况`受益人数及社会影响1、通过培训和学习,学员们能够掌握雕刻这一门技能,培养了一技之长,为今后的就业多一个选择的行业;2、更好地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进步;3、优秀的作品能够转化为经济,通过发展雕刻艺术,形成经济,增加收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4、民间雕刻连同“抵杠”运动,书法艺术、布依族民俗以及黄腊乡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形成民俗与景点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带动黄腊乡又好又快地发展。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人民政府意见(公章)年月日地(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