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解说词_第1页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_第2页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_第3页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_第4页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千年菩提路解说词千年菩提路解说词千年菩提路解说词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千年菩提路解说词目录第一集《中华佛缘(上)》-------------------------------------P3第二集《中华佛缘(下)》-------------------------------------P6第三集《白马驮经》-------------------------------------P10第四集《释源沧桑》-------------------------------------P第五集《净土信仰(上)》-------------------------------------P第六集《净土信仰(下)》-------------------------------------P第七集《东行记(上)》-------------------------------------P第八集《东行记(下)》-------------------------------------P第九集《以戒为师》第十集《随波洗石》第十一集《东土释迦(上)》第十二集《东土释迦(下)》第十三集《帝国高僧(上)》第十四集《帝国高僧(下)》第十五集《少林寺(上)》第十六集《少林寺(下)》第十七集《六祖慧能(上)》第十八集《六祖慧能(下)》第十九集《法门寺(上)》第二十集《法门寺(下)》第二十一集《守望华首(上)》第二十二集《守望华首(下)》第二十三集《桑耶寺(上)》第二十四集《桑耶寺(下)》第二十五集《普陀洛迦(上)》第二十六集《普陀洛迦(下)》第二十七集《灵隐寺(上)》第二十八集《灵隐寺(下)》第二十九集《拉卜楞寺(上)》第三十集《拉卜楞寺(下)》第三十一集《九华山(上)》第三十二集《九华山(下)》第三十三集《峨眉山(上)》第三十四集《峨眉山(下)》第三十五集《大昭寺与小昭寺(上)》第三十六集《大昭寺和小昭寺(下)》第三十七集《白石清修》第三十八集《布达拉宫》第三十九集《法海真源》第四十集《佛光山》第四十一集《南传上座部佛教》第四十二集《雍和宫》第四十三集《清凉五台山(上)普寿寺、二唐寺》第四十四集《清凉五台山(下)五爷庙、南传佛教观音洞》第四十五集《终南山》

第一集《中华佛缘(上)》印度曾经有一位王子被人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彻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觉悟者。公元前六世纪,在今天尼泊尔南部,有一个迦毗罗卫国,生活着一群古印度释迦族人。这个国家的王子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有着成为伟大君主的极高天赋,但他在目睹了人类的生老病死后,舍弃了财富与权力,出家修行,寻找生命如何摆脱痛苦的解脱之道。终于在一天凌晨,他降伏了所有的烦恼魔障,大彻大悟。这位王子因此被尊称为佛陀——一位彻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觉悟者。后来,人们把他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就在这位释迦族的圣人开始传播他的觉悟之道时,这个地球上的人类文明正处于一个光辉的“轴心时代”。在佛陀出世的前后数百年间,世上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启迪人类思想的智者圣人。在希腊半岛,先后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而在东方的中国,也先后出现了像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这些伟大的圣人智者,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思想体系。儒家文化、黄老思想在经历春秋战国时代之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灵魂。古代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的地方便是世界的中心,他们会接受这个来自印度的圣人之教吗他们从何时开始接触这位觉悟者的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这个来自印度的信仰,与中国的儒家文化、老庄思想及其他各民族的文化进行着怎样的碰撞和融合,才使今天的中国佛寺林立、僧尼云集,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三种佛教传承的国家。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佛教信徒大多相信一位汉代皇帝“感梦求法”的故事。公元64年,中国历史上称为汉代。这时候的皇帝叫刘庄,史称汉明帝。传说这一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刘庄睡觉时,恍惚之间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飘然而至,见他并不说话,只是在殿庭里飞绕着。第二天,刘庄想请大臣们解梦。结果有位大臣说:“西方世界有位大神叫佛陀。形象与陛下梦中所见到的高大金人一模一样。”绘声绘色的讲述,说动了汉明帝。刘庄随后派出使臣,向西行进,踏上了去往印度寻找佛陀的道路,史称“永平求法”。一场开始改变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历史的文明对话,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三年后,公元67年的冬天,12月30日,西行求法的使者回到洛阳。他们不仅带回了佛陀的画像和佛陀讲法的经典,随同到来的还有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这次看似偶然的交往,使中原大地从此有了佛教的沙门,从此有了第一座寺院、第一部佛经,像一粒种子,播撒在中国的土地上。公元68年的一天清晨,洛阳城的西雍门外大兴土木。印度来的两位高僧得到了皇帝极高的礼遇,中国皇帝想为他们修建一个专门生活修行的地方。从此,在洛河之滨,诞生了中原大地上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相传,陪同汉使归来的还有一匹白马。这匹白马历经万里征途,佛教的经典最早由它驮到了中原大地,担当了两千多年来中印文化交流的使命。从此,在中国的佛教徒心中,白马成了佛法的象征。以后的岁月,摄摩腾、竺法兰静静地住在白马寺里翻译佛经。遗憾的是,他们所译的佛经只有《四十二章经》流传了下来。其实,据学者们研究,佛法传入中国的时间肯定要早于公元67年,至少在公元65年,汉代的楚王刘英在今天的中国徐州已经有了信仰佛教的行为。而在公元前119年,印度的佛教便沿着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丝绸之路进入了今天中国的新疆地区。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年,汗哀帝元寿元年,有位大月氏国的使臣伊存,作为使者来到长安,给中国的学者口授佛经,这是当前学术界经常说起的“伊存授经说”,而大月氏国就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佛陀的教法究竟是如何传入中国的,经过学者们的考证,从南亚大陆的印度开始,佛教传入中国大致分成四条主要线路:其中一条,从古印度西北部,进入现在的阿富汗地区,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的新疆,再传入中原。还有一条,海上的传播道路,是从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南海,到达中国的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汉传佛教主要是从这两条沙漠及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还有一条,从北印度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到达青藏高原,藏传佛教主要是从这条山路传入中国;第四条,上座部佛教从印度,经现在的缅甸、泰国,传入中国云南的傣族地区。这些线路的延伸和传递发生在不同的年代,途经不同的气候和环境,面对着不同民族的习俗和生活方式,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佛教流派。公元220年到265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纷乱的时代,曹魏、东吴和蜀汉各统治一地。曹魏甘露五年,也就是公元260年,在洛阳,一场特殊的宗教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时刻,一位叫朱士行的人登上戒坛。这一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儒家伦理正发生着变化。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汉地第一个正式受比丘戒的出家人。受戒后,朱士行决定从雍州前往西域求取《大品般若经》的梵文原本,成为中国历史上记录的第一位西行求法的僧人。他在于阗,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和田,抄到了该经的梵本,派人送回洛阳,自己则在八十岁时在于阗圆寂。而在藏传佛教里,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桑耶寺,在公元779年建成后,也出现了藏地第一批僧人。当时,赤松德赞大力推行佛教,来自印度的高僧寂护担任亲教师,剃度七位贵族出家为僧,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藏族僧人,史称“七觉士”。桑耶寺就此成为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齐全的佛教寺院。上座部佛教现在流行于云南傣族地区。这里的《地方志》说,公元七世纪初从缅甸传入了上座部佛教,最早的僧人常在各地游化,直到雨季才在一地安居。现在景洪县曼厅寨附近有一座寺庙的遗址,相传这就是云南西双版纳最古老的佛寺——瓦巴姐寺,意为“森林里的佛寺”,建于公元615年。是什么力量能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接受和信仰这位释迦族圣人的教导,甚至不惜性命要去遥远的印度大陆取经求法两千多年前,孔子、黄帝、老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在青藏高原和其他区域的人们还信奉着非常原始的宗教。这个来自印度的佛教如何能适应和打动他们呢帝国的贵族们最初把远道而来的佛陀看成是黄帝、老子的同道,这位西天的佛甚至还能恍惚变化、分身散体。当时刚刚进入汉地的佛教被一些人误当作是一种新的、带有异国情调和神奇力量的“道术”,犹如道家所讲的吐纳、导引。公元179年,汉灵帝光和二年,来自西域大月氏国的支谶翻译了《道行般若经》,不经意间,奠定了以后中国佛教的思想基础。佛经的翻译当时采用了大量的道家术语。不过,想要在士大夫中间弘扬佛法,和尚们首先需要学会用老庄、周易的语言,用中国化的语言去比附、解释佛经与佛法,这在历史上被称为“格义”。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道安,最早建议把出家人的姓统一为“释”,意思是释迦牟尼的传人。他谆谆教导自己的弟子们要放弃“格义”这种方法,回归真正的佛教本源。道安生于北方的儒学世家,当时的北方战火频仍,他带着自己的众多弟子一路颠簸南下,感慨万千,说出了一句至今还在影响中国佛教界的名言——“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东晋孝武帝太元四年,也就是公元379年,北方的苻秦军队攻陷了襄阳,年过花甲的老和尚被礼请到长安,组织翻译佛典。怎样才能译出佛法的真义,又能让中国人理解与欣赏呢这是道安长久萦绕不去的困惑。他在长安期待着能与远方的一位高僧会面。这位高僧就是鸠摩罗什。公元343年,他出生在今天的新疆库车地区。父亲是来自印度的佛教徒,母亲则是龟兹的公主。他七岁出家,二十岁受戒,成为西域大乘佛教的领袖。公元401年底,历经多次战争与磨难的鸠摩罗什终于被迎请到了长安,主持佛经翻译。只可惜,道安在十多年前就已作古,鸠摩罗什称赞道安为“东方圣人”,两位相慕已久的高僧遗憾未及谋面。鸠摩罗什在长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译场——草堂寺,一千六年前,称为长安大寺。公元五世纪初,这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教中心。他在这里译经、讲法,终其一生,翻译了一大批传诵千年的佛经。他译的《维摩经》、《金刚经》、《法华经》,文字优美生动,影响深远。据说,他在圆寂之前发誓言道:“如果我的译文没有错误,当我火化时,舌不焦烂。”后来果然应验。如今他的舍利塔依然存留于终南山下的草堂寺内。中国的译经事业,经历了东汉到西晋(公元一世纪到公元四世纪)的草创阶段,东晋到隋末(公元四世纪到公元七世纪)的“旧译”时期,出现了像鸠摩罗什这样卓越的翻译家;到了唐朝(公元七世纪后),进入玄奘开创的“新译”时代。公元七世纪,当年轻的玄奘发现中国的汉译佛经并不能解答他的全部疑问时,便踏上了一条九死一生的道路,去印度求取《瑜伽师地论》,以求融会贯通。西行求法十七年后,他的足迹遍及了西域、印度大小数十个王国。公元645年,已名震印度的玄奘携带大批佛经返回长安。这一天,宽阔的朱雀大街如同节日般热闹,归来的玄奘备受唐太宗的礼遇。公元652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从天竺带回来的经像。唐王朝给玄奘组织了阵容强大的译经班子,他白天主持翻译,晚上就来讲解当天新译的经典。他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一生共译经论七十五部,共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在玄奘圆寂后,大唐皇帝唐高宗失声痛哭:“朕失国宝”。出殡那天,赶来为玄奘送行的人数达到一百多万。公元七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派吞米桑布札等人去印度、西域求学,吞米桑布札回到西藏后创制了沿用至今的藏文,他也成为了藏传佛教历史上的第一位译经师。而在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教译经院产生于赤松德赞时期。七觉士之一的贝若杂那就是当时最著名的翻译家。赤松德赞曾将自己的发髻铺到地上,对大译师贝若杂那致以崇高的敬意。之后西藏历史上不断出现许多伟大的翻译者,噶瓦拜则、仁青桑波、罗登西绕。公元十三、十四世纪,藏译的典籍论释被编纂成《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现在统称为《藏文大藏经》。相对而言,在云南的上座部佛教的佛经翻译出现的时间较晚。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云南傣族地区才出现兰那泰文译注的巴利佛典。稍后随着傣文的问世,云南开始有了刻在贝叶上的傣文佛经。宗教的传播与文明的对话,总是始于经典的翻译和整理。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大德、中华民族的智者们,用不同的文字,以惊人的毅力,把佛经译为汉文、藏文、回鹘文、蒙文、满文或以傣文转写,为后人留下了传承千秋的中华文化遗产。

第二集《中华佛缘(下)》公元六七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开始了。这是佛教的黄金时代,汉传佛教开始立宗成派和中国文化进行着深度融合,也在改变着中国文化艺术的面貌。天台宗,中国汉传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因为创始人智顗长期居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这位大师被尊称为“东土释迦”。相传他七岁时就能背诵《法华经·普门品》。他以毕生的精力使佛法中国化,主张“教观总持,解行并进,止观双修”。他的这部煌煌巨制二十卷《摩诃止观》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位于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在智顗圆寂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98年落成,成为天台宗最重要的祖庭。三论宗的宗师是鸠摩罗什,他们以龙树《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为主要研修经典。这个宗派的集大成者是隋代高僧吉藏,俗姓安,是西域安息国人的后裔。现在南京的栖霞寺是该宗的祖庭。华严宗实际的创始人是法藏,公元643年出生于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主要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唯识宗,主要发挥“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思想。这个宗派在祖师玄奘之后并没有太久的传承。但是该宗的经典却是历代高僧大德必修的科目。释迦牟尼佛圆寂前,教导弟子们要“以戒为师”。唐代的道宣律师创立了律宗,代表的是“佛行”,着重研习、传持戒律。唐代的鉴真和尚把律宗传入日本,现在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象征。到了近代,弘一法师李叔同修持律宗最为著名。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已是现在所有汉传佛教徒十分熟悉的方法。这个宗派以《阿弥陀经》为根本,认为只要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有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最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公元四世纪的庐山慧远被认为是这个宗派的初祖。几百年以后,念佛就已风靡中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写了一首诗说: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宋代以后,称名念佛更是广为流传。到了近代,印光法师修持净土宗最受世人推崇。在所有的佛教宗派里,禅宗无疑最引人注目,也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这个宗派淡化佛经之于解脱的意义,既反对枯燥的诵经,也反对盲目的坐禅,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佛教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相传,禅宗的心法是由西天的菩提达摩渡过印度洋和南海,带到了中国。这位东土禅宗初祖在中国的传教并不顺利,他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面壁枯坐了九年。禅宗的大放异彩,一直要到六祖慧能——一位传说中目不识丁的广东人。直到今天,他的肉身还被供奉在这里。他的法语,后经搜集整理,辑为《坛经》,成为禅宗最重要的经典。禅宗的流行促成了独具特色的“丛林清规”。公元八世纪,“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依据印度戒律的精神大胆改革,农禅结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农业社会的寺院管理体制。隋唐形成的汉传佛教八个宗派,后来也被概括为“禅、教、律、净、密”。天台、三论、华严、唯识四个宗派,统称为“教”,也就是“佛语”。明代高僧云栖铢弘,要把“禅、净、教、戒”融为一体,他的思想,奠定了明清以来中国佛教的总体格局。公元八世纪上半叶,唐玄宗开元年间,三位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人称“开元三大士”相继来到长安,翻译与传播印度密教的根本经典,创立了汉地自成一体的密宗,被称为“唐密”,然而此派不久便在唐武宗灭佛后影响渐弱。举世瞩目的法门寺地宫,就是按照唐密仪轨布置的坛场即“曼荼罗”,供奉着佛指舍利。今天我们有幸能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稀感受到唐密当年的兴盛。在所有宗派里,密宗有些与众不同。其他的宗派被称为“显宗”,而这个宗派是师徒密传,有不许公开的秘密传授。该宗派在唐代由空海和尚传入日本,成为“东密”或“真言宗”,至今法脉绵延。汉地的“唐密”虽然在历史上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印度佛教密宗传到藏地以后,很快就引起了藏民们的崇信,形成至今还很兴盛的“藏密”。莲花生大师,藏族人尊称其为“咕噜仁波切”,意思是尊贵的上师。公元755年,信奉佛教的赤松德赞为了在西藏弘扬佛法,派专使去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在雅鲁藏布江边与赤松德赞会面。传说,莲花生大师作礼时,竟然手中喷出火焰,众人见了立刻向莲花生大师行了五体投地的大礼。莲花生大师就以此高超的神通摄服藏人,并且建立佛教寺庙传授佛法,使佛教在西藏生根发芽。就这样,莲花生大师成为“藏密”的创始人,被藏族人称为“第二佛陀”。与汉传佛教一样,藏传佛教也有不同的四大宗派。莲花生大师所传的教法,后来被称为“宁玛派”,意思是“古老”。该派与西藏传统的苯教有所融合。十七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扶持该派的发展,在青海、四川和云南一带影响很大。直到今天,每年的藏历五月初十,宁玛派的祖庭桑耶寺的喇嘛们会跳起莲花生大师及八大化身的金刚舞。公元1073年,一位叫贡却杰布的出家僧人来到后藏萨迦地区传教,建造了萨迦寺,创立了萨迦派。在大昭寺内,供奉着萨迦派的祖师们,人称“萨迦五祖”。最右面的祖师就是八思巴。他继萨迦班智达之后,被元朝皇帝忽必烈封为国师,负责全国佛教事务和整个西藏地区,结束了西藏近四百年的混乱局面,从此西藏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噶举派是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由玛尔巴所创立,噶举是传承佛语的意思。该派特别重视师徒之间的口耳传授,是藏传佛教第一个实行活佛转世制度的教派。第一个转世活佛称为噶玛巴,意为“行佛行事业者”。明代永乐皇帝赐封其为“大宝法王”,延续至今。噶举派在藏传佛教各宗派里支系最多,今天拥有数量众多的寺院,遍布整个藏族地区。十四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年轻人走在去往西藏的道路上,他就是格鲁派的创始者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公元1357年生于青海湟中县,八岁出家,十七岁进入西藏求法。经过艰苦的修行和学习,他通达显密各宗的教义。他面对当时藏传佛教派别众多、混乱和戒律松懈的局面,整理出一套“先显后密”的修习次第,严格要求僧人遵守戒律,深入研习,闻思修证,倡导一条循序渐进的觉悟之路。他综合各宗教义后,撰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一部中国佛教史上的不朽经典。1642年,格鲁派在蒙古贵族和清王朝的扶持下,取得了西藏地区的统治地位。由此,成为在藏地信徒最多、势力最大的宗派。这里是位于大昭寺内的宗喀巴祖师殿。宗喀巴圆寂后,传承他事业的是他的两个门徒。一位名叫根敦珠巴,身后被追认为第一世达赖喇嘛,相传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另一位叫克珠杰,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相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清初,顺治十年,也就是公元1653年,五世达赖远赴北京,朝见顺治皇帝,受册封为“达赖喇嘛”,从而确立了他在藏传佛教的领袖地位。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13年,中央政府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达赖、班禅的转世,从此由中央政府正式册封,沿袭至今。乾隆五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792年,乾隆皇帝撰写了《喇嘛说》,明确规定了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方可认定,并批准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送往西藏,供于大昭寺,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等藏地大活佛;另一个在北京,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蒙古、青海及甘肃等地的大活佛。今天,藏传佛教不仅是在藏族、蒙古族和汉族中间流行,满族、土家族、裕固族、纳西族、锡伯族、达尔斡族等也有流传。上座部佛教,在公元七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云南地区。到十二世纪以后,逐渐兴盛。因其从南方的佛教传播路线传入中国,所以又称南传佛教。明朝隆庆三年,也就是公元1569年,缅甸的公主嫁到云南,她的陪嫁包括缅甸的巴利三藏与各种佛像。在这以后,景洪、德宏等地建造了一批带有明显缅甸风格的佛寺,云南的上座部佛教也进入了鼎盛时期。现在云南省,除了傣族,还有崩龙族、布朗族、佤族、阿昌族等多个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佛教与中国文化的相互融合还为这片山川大地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创造了许多崭新的艺术形式。位于新疆库车的克孜尔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三世纪;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后秦,是保存北朝造像体系最完整的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以气势雄伟而著称;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以“秀骨清像”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敦煌的莫高窟,则是一座由建筑、壁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殿堂,规模之大,举世无双。这条千年菩提路已使佛教完全融入了中国社会。各种民俗、节庆、俗语方言都已渗透了佛教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乃至音乐和茶道,都有一种来自佛教的空灵气韵,禅趣盎然。今天的中国,广袤的名山大川及都市乡村上遍布着大大小小一万多座寺院,二十多万僧尼以及多得难以统计的在家信徒。佛教,已是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印文化深度交流的历史结果,也是世界文明对话的成功典范。中国佛教,历史上传到了日本、韩国、越南,成为这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黄金纽带。在世界文明史上,这些国家同属于儒家文化圈,而佛教推动了这个文化圈的形成。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故乡。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三大语系的佛教在中国和谐共处,穿越传统与现代的隔阂,历经两千多年,传承着智慧与慈悲,一起弘扬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和谐世界,众缘和合。相传,禅宗的心法是由西天的菩提达摩《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中说,大梵天王在灵鹫山请佛说法,并把一朵金色的婆罗花献给佛。佛陀答应了请求,高升法座,手里持着婆罗花却一言不发。在座的弟子都茫然不解,惟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佛祖当众宣布:“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这就是禅宗说的“拈花微笑”的故事,所以中国的禅宗世系把摩诃迦叶列为禅宗西天初祖。幼年的慧能,贫穷孤苦,靠卖柴为生。一天,慧能背着刚砍下的柴火到集市上卖。当他路过县城里的金台寺时,被里面的诵经声吸引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听到这句《金刚经》的经文,慧能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特别的领悟。经过了一段充满传奇的经历,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了他。慧能的后半生大多住在曹溪宝林寺,就是现在的南华寺。西安的大兴善寺、青龙寺是“唐密”的重要传承之地。公元七世纪后半叶,印度大乘佛教结合印度教的修行,发展出一种以即身成佛为目的的印度密宗。莲花生大师出生在印度西方的邬丈那国,现在的阿富汗一带。有一天,有位大臣看到湖中长出了很多莲花,莲花上还有一个奇特殊胜的孩子,就告诉了国王,国王一见这孩子就很喜欢,收为太子。因其生于莲花,所以取名“莲花生”。宗喀巴圆寂的日子,现在成了藏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称为“燃灯节”。每年藏历十月二十五日的晚上,人们都会将点燃的酥油灯放在窗台上,以纪念宗喀巴大师。就这样,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不仅深受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着中国文化的格局和艺术创造。宋明理学、道教全真派的出现,都是主动吸收佛教教义、方法,甚至寺院制度,特别是禅宗心法的结果。中国的儒学、道教,从此有了全新的发展,而到明清时期,儒、释、道的三教合流成了全社会的主流思想。敦煌学也已成为一门长达一百年之久的国际性学科。“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句民间的俗语形容地反映了佛教与百姓生活的密切关系。从明代开始,民间素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的说法。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的东北,那里有像莲花一样盛开的五座山峰,传说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五顶山。在全盛时期,这里的寺庙多达三百余座。这里融合着汉、藏、满、蒙等各个民族不同流派的佛教信仰,至今,仍然留存着唐代木构建筑大佛光寺。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岛的东侧,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道场。这位拿着净瓶柳枝、一身白衣的美丽菩萨普度众生,最受信众的膜拜。随时随处,凡遇危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这位慈悲的菩萨就会随机化现,前去解救。这里今天已然成为中国乃至日、韩、东南亚等国信徒共同的朝圣之地。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境内,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传说普贤菩萨乘坐六牙白象,随缘应化,普度众生,哪里的众生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峨眉山最早是中国道士们的修行场所,山上的中峰寺由道观改成佛寺,正是道教和佛教相互融合的历史见证。九华山,在安徽省境内,邻近著名的黄山。这里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缘起于这位新罗僧人“金地藏”的修道故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的这句誓言,现在成了佛教舍己救人的宣言。“四大名山”,还有历史上其他的名山大寺,一起支撑着中国人的佛教信仰。既有历史上供奉佛指舍利的陕西法门寺、供奉佛牙舍利的北京灵光寺、无锡灵山等著名寺刹,还有大小昭寺、拉卜楞寺等著名的藏传佛寺,以及香港大屿山,台湾地区的法鼓山、中台禅寺、慈济静思堂和佛光山等重要的现代佛教僧团。

第三集《白马驮经》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当时间带着战争的硝烟以及无数帝王将相、名流高士渐渐远去以后,在中国洛阳,在古老的邙山脚下,一个来自朝圣者的顽强足音却已在洛河北岸绵延流淌了近两千年。白马寺,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和祖庭的伟大传奇【喊】辰子备,请逐疫。公元63年,东汉永平六年腊月初七,这一天,一场大傩正在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刘庄的南宫中进行。驱除疫鬼,消灾祈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仪式,此时已经成为这个刚刚从十多年战乱中安定下来的王朝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之一。然而大傩结束后的南宫依然灯火通明,洛河的流水虽然再一次带走了象征疫鬼的火把,却带不走汉明帝刘庄心中那份长久以来的不安。事实上,自当上太子的那一刻起,这种微妙的不安就从未远离过汉光武帝刘秀的这个儿子。(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光武帝跟阴贵人可以说是贫贱之交,刘庄作为第四子能够继承皇位,这跟他的母亲受到光武的宠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说法——子以母贵。大傩结束后不久,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震动了东汉朝廷。永平七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紧靠着织女星窜出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洛阳天际。十六天以后,刘庄最亲近的一个人——皇太后阴丽华驾崩了。这个打击令刘庄对上天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同时,贵为天子他也切身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就在刘庄沉湎于生命的困惑中时,远在万里之外的西方,一种更加开放的智慧正在悄悄东传而来。公元2005年11月1日,大和尚印乐法师的升座仪式在洛阳白马寺举行。来自中国各省、港澳台及欧美、东亚、南亚等地的佛教界人士和信众一万余人见证了这个中国佛教祖庭新一任方丈的诞生。今天,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白马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尽管由于历史的变迁,白马寺最初的模样也早已踪迹难寻了,但是站在这被屡次毁坏,却又屡次被重建起来的中华第一古刹,人们不能不心生感慨。在那个以儒学立国的时代,白马寺却奇迹般地在这古老国度的王城为西传而来的佛教赢得了一席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在今天白马寺西南几里之遥的洛河南岸,是东汉太学旧址。公元1962年,中国研究人员对这里进行了考古发掘。此后,著名西汉石经残片被大量发现出土,作为东汉太学生们学习儒家经典的范本,《熹平石经》共有大型石碑四十六块之多,它们在东汉灵帝四年由大学者蔡邕等人勘定、书写并刊刻,并立于太学门前,而此时儒学的神学化倾向已经由来已久了。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权,西汉灭亡。政权的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数不清的动荡,同时汉武帝独尊儒术所确立的意识形态一元化局面也在慢慢瓦解。(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在这个时期人们对生命的感受,对无常的那种体验,需要人们更多地从心灵上精神上感受到更多的抚慰和安慰,但是儒学呢,孔子讲:谓之深、言之实,还有呢,“子不语怪力乱神”。他对死后的世界,他对死后价值的意义以及对人的终及关怀,他所给予的关注不够。新莽政权在持续不断地分裂和战乱中,匆匆走远了它十七个年头。公元25年,河南南阳人刘秀重新统一中原,建立了东汉王朝。新的王朝虽然仍在奉儒学为治国理念,但神仙方术日益盛行。尽管此时的儒学也早已走上了神学化的道路,然而以天人感应为核心内容的“谶纬之学”显然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生命本身终极意义的探询了。公元65年早春,汉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愰惚之中,他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从西方飘然而至,见他并不说话,只是在殿庭里飞绕着。刘庄看得入了神,正待开口问话,却一下子醒了。梦中的情景如此地神奇,它萦绕在刘庄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个梦成了第二天刘庄和几个近臣之间的核心话题,有个大臣对刘庄说:“据臣所知,西方世界有位大神,名叫佛陀。形象与陛下梦中所见到的高大金人一模一样。”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关于佛陀的故事,刘庄被深深地吸引了。煌煌如大汉者,怎么能缺少如此神通的大神;慕慕如寡人者,又怎能不聆听大神的教诲。很快,刘庄就派出使者前往西方拜求佛法,这一年是永平八年。由于两汉之交,中原王朝国力的衰弱,原本已被西汉武帝远逐大漠以北的匈奴此时又重新控制了天山南麓的区域。公元65年,当汉使西出玉门关,小心翼翼地躲开匈奴骑兵,踏上茫茫取经求法之路的时候,在遥远的西方,佛陀灭度已经五百多年。随着阿育王孔雀王朝的覆灭,整个印度半岛在分裂战争和外族入侵中,度过了两个多世纪。在复兴的婆罗门教的挤压下,大量佛教僧侣被迫离开了故土,把佛法带到印度南边的海岛以及印度北边的大月氏、龟兹、于阗等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两支同样怀着前途未卜心境的队伍,在今天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氏不期而遇了。一边是一路西行,风尘仆仆的求法使者;一边是一路北上,游化宣教的高僧,这似乎不经意间的相逢,竟直接促成了世界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一次巅峰对话。在此后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这次对话给整个世界带来的影响之深之广,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这种双方的一种相聚,就体现了文化中的一个送跟迎,一种传入跟接纳的这么一种非常好的关系。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仅是传道者的意志,而也是我们内地民众对佛教的一种需求。所以佛教的传入,可以说是给中国人精神的天空又增加了一个明亮的星辰。有关这次历史性的相逢,正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也许正因为如此,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件收藏在洛阳市博物馆的文物叫石辟邪,最初被安放在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园里镇墓。从它威猛而灵动姿态里,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古朴昂扬的气势,那是一种与秦皇汉武一脉相承的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气质。洛阳,这座九朝古都,自东周时起,就被称为天下之中。今天洛阳市东北,距离市区二十公里的地方,陇海铁路从东汉洛阳古城的遗迹上横穿而过。在今天看来,这堵历经一千多年雨雪风霜的夯土城墙显得荒草萋萋,但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作为东汉都城的洛阳,其规模其繁华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上任何其它的城市。“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这是《汉书》作者班固,在永平初年,用极尽铺陈的汉赋,对洛阳城发出的由衷赞叹。公元67年,西行求法的汉使回到洛阳,他们不仅带回了佛经和佛陀的画像,随同到来的还有两位印度的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的东方国度震旦吗这就是佛陀在世时曾经提到过的那个礼仪之邦吗或许从走近洛阳城门的那一刻起,两位高僧就打消了内心仅存的一丝顾虑,认定这里就是他们漂泊半生的归宿之地。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得到了汉明帝极高的礼遇,被安排在负责招待国宾的鸿胪寺居住。又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公元68年一天清晨,洛阳的人们发现,西雍门外三里处正在大兴土木,好不热闹。原来,当刘庄得知两位高僧并不只是想在中土作短暂停留,而是要长住洛阳传教弘法时,他决定在洛阳城西为高僧修建一处清修之所。从此,在中土大地洛河之滨邙山脚下,便回响起佛陀智慧的声音,绵延传续,诵唱不绝。从此,在中华文化古老的殿堂里,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符号,僧人的清修之所——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这是中国人的一个名字,在印度住僧人的地方叫作伽蓝或者叫僧伽蓝,比较清静的地方叫兰若,后来这些名字在中国也都用,但是更多的是用寺这个名词。到汉代,三公住府,九卿住寺。九卿里面呢,就包括专门接待外宾的一个官,叫鸿胪。那么,鸿胪所在的地方就叫做鸿胪寺。摄摩腾、竺法兰两个人来了,当时就安排在鸿胪寺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老是长期住鸿胪寺也不合适,所以专门给他们盖了一个庙,那么也就沿用了寺这个名字。(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白马寺这个名字的由来,一个就是说汉明帝派人取经,然后用白马把佛经佛像驮回洛阳。为了纪念白马驮经,所以取名白马,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也还有一种说法,也就是说,白马寺原来叫朝提寺,后来由于皇帝要毁坏这个寺院,他夜间看到一匹白马绕着这个佛寺奔腾咆哮,皇帝信其灵异,然后就改朝提寺为白马寺。其实白马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概念,白马是佛教话语中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传说,悉达多王子在逾城出家时,所乘坐骑就是一匹白马。一千余年后,当大唐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时,传说中骑的也是一匹白马(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按照佛教的说法,因为佛教特别崇尚白颜色,取其洁净,出污泥而不染。在中国驮运佛经,佛教的用物,都用白马,在印度都用白象,崇拜白颜色,一般看到和佛教有关的题材,都用白马,而不用其他。因为白它可以代表所有的色。在战国时期,合众家主张联盟,那么怎么样来结盟呢,结盟要以歃血为盟,那么这个歃血歃什么呢,当时叫做“刑白马之盟”。刑白马,刑罚的刑,就是杀白马,杀一匹白马表示我们结盟了。如果推衍一下的话,白马不仅仅是一个驮马这样的象征,同时也表示了中印文化之间的联盟或者结盟,本土的文化跟佛教文化的一个结合。公元2006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白马寺山门大开。一个持续了半个月的名叫“万佛刹”的祈福法会此时已进入高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月十五称元宵节、上元节,又叫燃灯节,其来历正是东汉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主神变之日,全国燃灯以表佛法大明,而那时白马寺作为佛教文化跟中国本土文化相交相融的第一个传奇,才刚刚开了一个头。

第四集《释源沧桑》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增。当寒星还寥落地在天边闪亮时,僧人们的早课就如期开始了,日复一日。这些以原始梵语发音的密语,一如它们最初来到中土时那样,饱含佛陀从容的智慧,而释源白马寺却在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中,经历了太多人世的沧桑。公元190年,内乱丛生的东汉王朝到了它最后的关头。这一年,独揽朝政的太尉董卓,在反对势力兵临城下时,断然胁持皇室迁都长安。临行时,董卓还驱迫京蓟百万人口西迁,并下令把洛阳城周二百里以内的宫室、房屋全部烧毁。在经月不息的大火中,白马寺连同洛阳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一起不复存在。冯汉治、左逵、王少,尹宜,没人知道这些工匠的后人是否躲过了这场劫难。惟有他们的名字,至今仍深深镌刻在白马寺山门的券石上,昭示着佛光初照时这里曾经的辉煌。在对东汉白马寺遗迹的探寻中,距离寺庙仅一千五百米的一个巨大的方型台基吸引了我们的视线。公元1979年,考古人员在这里发掘出著名的北魏永宁寺遗址,并不宽阔的长型院落,位于寺院中央的九层巨型木塔,永宁寺的布局跟今天常见的佛教寺庙是如此的不同,那么建于公元516年的这座北魏皇家寺庙同比它早四百多年的洛阳白马寺究竟有着怎么的关联呢(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永宁寺它的建筑中间是佛塔,佛塔的后边有一个大殿,塔殿并重,已经形成这样一个局面。白马寺,东汉后期有些寺院的记载大致就是这样子,中间有个很壮观的佛塔,然后广大信徒就是围着佛塔理佛。最初就是这个样子的,最初白马寺就应当是这个样子。在这本《魏书-释老志》中我们找到了这么一段话,可能是目前所知关于东汉洛阳白马寺最早的记载:“自洛阳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以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袭,谓之浮图或云佛图。”看来当年佛教初到中土时,白马寺驮来的不仅仅是佛经和佛陀的画像。印度原始佛教造塔供奉佛经,僧徒以塔为寺,绕塔修行的礼佛仪轨也同时传到了洛阳。(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白马寺是皇家给建立的,佛教从初传,它就已经进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视野,那么白马寺的确立,恰恰是佛教在中土大地、中原大地它立足生根的象征性的一个表征。有了这个寺院,就有法的存在,有了这个寺院就有了高僧的存在,有了这座寺院以后,又会有佛教许多弘法利生的展开。这尊高九十七厘米的铜制镀金佛像,名叫中华古佛。相传,中华古佛最早被供奉在东汉洛阳白马寺,其原件只有拇指大小,现藏泰国博物馆。公元1995年4月6日,一百四十三名泰国僧人在副僧王“柏探玛拉差努哇”的率领下,护送一尊经放大复制并开光的中华古佛重回洛阳。中华古佛始塑于佛教造像刚刚兴起的东汉晚期。今天它经西域传入南亚的具体过程虽已无据可考,但其辗转流袭的故事正如一个符号承载着洛阳白马寺横跨千载的历史变迁。从公元二世纪末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更长的纷乱动荡时期。董卓火烧洛阳,白马寺的劫难才刚刚开始。在此后三百余年中,白马寺曾两次被重建,尔后又三次随同洛阳城淹没在战火之中。公元547年,一位名叫杨衒之的官员,因公干来到城廓崩毁庙塔丘墟的洛阳城,在他的游记名篇《洛阳伽蓝记》中,这位北魏抚军府司马这样描述当时的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在,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仰真容。”隋唐两代,由于佛教大昌,传说白马寺一度也达到建寺以来最鼎盛的阶段,但终究又再毁于唐末战乱,从此元气大伤。直到公元1555年,明朝大太监黄锦主持重修白马寺,洛河北岸才又重现“宝刹高标倚太清”的庄严景象。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五年的这次重修,基本奠定了白马寺今天的格局。(河南洛阳白马寺汉魏故域文物管理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徐金星”)中国的寺院发展到明代,大致都是宫廷式的格局,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有几座大殿,旁边有些辅助的建筑、僧房之类。黄锦在明代重修的时候,大致就是按照这样子的。从明代之后,白马寺虽然经过几次重修,但都是带有修葺(qi)的形式,已经不是黄锦那样大规模的修了,因为明代以后到清代,清代到民国,虽然有战乱,但是对白马寺破坏不像过去那样,所以说大批量明代建筑就保存下来了。今天的白马寺,早已不是佛教初传时,以塔为寺的模样。这条据说从东汉时起就不曾改变过的中轴线,如今至南向北依次连接着五重大殿:天王殿的四天天王;大佛殿的释迦三圣;大雄殿的横三世佛;接引殿的西方三圣;毗卢阁的华严三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白马寺都堪称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一个典型的寺庙。然而极为特别的是,在白马寺山门东西两侧的院内,有建于明代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的坟茔。这种高僧葬于寺内的罕见特例,彰显着后人对这两位中国佛教祖师深深地敬意,足以震撼每个人拜谒者的心灵。在这部《大藏经》中的《高僧传》的第一和第二条是这样记载的“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言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今天我们已无法确切考证摄摩腾和竺法兰生卒的具体年代,他们到达洛阳后所译的佛经大多也失传了,然而这部由四十二个短小段落所组成的《四十二章经》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它作为第一部汉文佛教经典,光照着中国佛教两千年的风雨历程。(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佛教初传期,整个初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译经,就是说把梵文的或是巴利文的或者是西域的语言翻译到中土来,让汉地的、内地的、中原大地的民众他们能看得懂,听得明白,读得进去。在摄摩腾、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洛阳译经,其中来自安西国的安世高和来自月氏国的支娄迦谶是最为著名也是最有成就的。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共有192部合395卷佛经在白马寺译出。这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译经道场。(中国人大佛学教授“温金玉”)洛阳当时是作为整个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在这个中心里面所做的最中心的工作就是译经,所以我们看到以后不管是鸠摩罗什的译经也罢,不管是唐玄奘的译经也罢,白马寺的译经其实是这一切的滥觞,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作用。据史料记载,《四十二章经》译成后,收藏于兼有皇家图书馆和皇家档案馆功能的兰台石室的第十四间,这个细节说明了汉明帝刘庄对《四十二章经》的珍视程度,同时也反映出佛教初传中土时,主要是作为一种皇家秘学被接纳的。事实上,东汉时期虽然已经有修习佛学的中土贵族,但是出家则是被当时的王法所严格禁止的。公元250年,又有一位印度高僧来到白马寺,他的名字叫昙柯迦罗。此时,中土的国号已经由东汉改成魏,而佛教也从深宫走进了市井民间。在洛阳的街市上,昙柯迦罗亲眼目睹了中土人士对佛教的热诚,但同时他也发现百姓们竟当街用牺牲祭祀佛祖,全然不知礼佛应有的仪轨。精通戒律的昙柯迦罗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此后,在白马寺,昙柯迦罗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zhī)戒心》。同一时期,安西国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了。公元260年,一场特殊的宗教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这一天,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这一天,在白马寺,诞生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朱士行,这位少怀远悟、气韵明烈的河南颖川人,受戒前就已在洛阳讲授般若学。由于深感前人的译本义理不全,就在受戒这一年,他发愿远涉流沙,西行求法。二十二年后,直到公元282年,朱士行终于在于阗求得梵文大本《般若》,由他的弟子带回中原,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而朱士行自己则在八十二岁时圆寂他乡,终生未能重回洛阳。(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朱士行是一个标志性人物,因为他作为第一个受戒的汉地的出家人,他又是第一个西行去求法的,第一个从宫廷的信仰延伸到民间,对佛教普及和深入到民间,我想有很大的作用的。所以经过魏、三国以后,到了东晋的时候,佛教完全渗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去了,而且是跟中国文化有了很好的结合,成了中国文化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至于后人根本就不把它看成是一种外来的文化,像中国的本土文化一样来看待它。佛家有所谓的三宝,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是僧宝。随着佛陀造像的大量出现,佛经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土出家人团体的诞生,可以说三宝初具,佛教在中土扎下了它最初的根基,也开始了与中国文化最初的融合。佛教在中国扎根传播最初的二百年,整个过程都与白马寺息息相关。这里是中国第一次西天求法的产物;这里是最早来中国传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这里是中国第一译经道场;这里诞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经和中文戒律;这里是中国第一座传戒道场,并标志性地产生了第一个中国汉地僧人。白马寺是与中国佛教许许多多个第一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它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第五集《净土信仰(上)》这是公元379年春夏之交的襄阳,在北方苻秦铁骑破城而入的那一刻,释道安,这个为中原出家人制定了最早的修行仪轨的佛学宗师,独自一人趺坐在曾经盛极一时的檀溪寺。就在半年多前,法师送走了所有的弟子。与早年经历的种种离乱无常相比,这场永不复相见的师徒分别,对于六十七岁的道安来说,无疑更多了几份暮年的惨痛,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就是这些被迫流亡各地的僧人最终促使道安“道流东国”的理想日渐变成现实。那是一个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数以百计像襄阳那样惨烈的杀戮和争斗改变了这片土地上无数人生命的轨迹。此时的佛教思想就像应急而生的一粒智慧的火种,照亮了越来越多的渴望慰藉的无助心灵。公元381年初春,一位风尘仆仆的僧人在江西的庐山之巅久久驻立。这个当初一心想去广东的山西忻州人,不会想到他与这座云蒸霞蔚的大山早已注定了一生的因缘。此后三十余年间,依托这座大山,他建立起了当时中国南方最赋盛誉的僧团,香火传续,影响至今。而庐山,也因为他的到来,名扬天下。他就是两年前,在襄阳拜别师父道安,南下传法的释慧远。在庐山北麓的剪刀峡,有一座龙潭古寺遗址,跟其他几处相传为慧远初到庐山时的驻锡之地一样,这里地势偏狭,紧临登山古道,可以想见在最初的日子里,慧远和庐山还都是清静而悠然的。直到五年之后,从这里南去约三华里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宏大的寺庙。庐山,这才慢慢走入世人的视线。这座寺庙就是东林寺。公元2007年8月,一个由一百多人参加的第三届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东林寺如期开营。这些来自中国各个省份的营员中,有教师、有医生、有商人、也有大学生。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增。在这些营员看来,这短短的五天不仅仅是一个体验、了解传统文化的有意义的假期,同时也是一次舒解压力、洗涤身心的精神之旅。清晨,冒着蒙蒙细雨,在出家人的引导下,习惯于纷纷扰扰的人们难得的放慢了他们的脚步。尽管今天的庐山早已成为名满天下的旅游胜地,但这声声佛号依然宣示着这里跟外面世界的距离一如一千六百年前那样。据记载,1600年前,刚刚建成的东林寺清泉环阶,白云满室。整个道场可谓“洞尽山美,清幽离俗”,但是此时的南方不仅禅法匮乏,而且佛经不全、律藏残缺。为此,慧远驻锡东林后,很快就派出弟子法净、法领等人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漫漫征途。如今,保存在东林寺的这个南北朝八方礅,记录的正是这次西行求法的壮举。十多年后,这些僧人带回《华严》等梵经两百余部,成为庐山第一批重要经藏。今天东林寺北侧后山上,这座小高台名叫译经台。一千六百年前,慧远就是在此创设了中国第一个私立佛经译场。第一个被延请而来的译师是古印度沙门僧伽提婆。在这里,他译出了《三法度论》两卷、《阿毗昙心论》四卷。慧远亲自作序提倡,由此开南方毗昙学的端绪。十多年后,又有一位古印度高僧来到东林,他的名字叫佛陀跋陀罗。在这里,他译出了《达摩多罗禅经》两卷,这位对中国南方佛教有过诸多贡献的佛学大师,此后遍游江南,最后却仍然终老于庐山。今天,东林寺内这座舍利塔,不仅表彰着佛陀跋陀罗个人的宗教热忱,同时也印证了他对东林寺、对慧远深深的认同。事实上,早在佛陀跋陀罗初到东林寺时,庐山已是中国南方佛学重镇,而慧远也已成为誉满天下的一代宗师。据《高僧传》卷六记载,早年的慧远“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尽管听闻道安法师讲经后,曾感慨:“儒道九流学说,讲得都只是些皮毛啊”,但依然皈依佛门以后,慧远又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据说有一次,道安法师讲《法华经》,有听者对某些义理实在无法明了,慧远便引中国本土老庄思想的名词来比附,顿时听者由疑惑转为晓然。或许正是慧远的博学聪慧以及他自觉自发的使命感,使一向反对这种名为“格义”的佛学解释方法的道安,不仅默许慧远加以运用,并且常说:假如将来有人能使让佛法在中国光大,这个人应该就是慧远了。“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这首《游庐山》是慧远所写。诗中借庐山胜景抒发作者怀仁山林、隐居求智的意趣。怎样才能不斩春天之雨,却能奋飞于九霄云天呢神游庐山的慧远在诗的结尾处,对佛法的微妙不可思议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那是一段佛教初传的岁月。据史料记载,慧远驻锡庐山后三十余年间,隐不出山,迹不入俗。不仅每天坚持登台讲经,而且每每率众行道昏晓不绝。这种“学修并重”的道风在玄坛盛行的东晋,无异于一股清流,吸引着越来越多有志佛学的世人,也正是慧远及其僧徒这种修学实践标志着中国佛教由单纯对义理的探寻,向真修实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部《般舟三昧经》译自东汉的支娄迦谶,是慧远早朝修习禅定所依据的主要经典。依本经修行,可使一切诸佛皆现在前。相传,慧远曾在梦中三次见佛,然而凭借慧远多年的修学积累,这样的体验据说在当时的修行者中依然堪称奇迹,那么那些年轻僧徒呢那些刚刚从玄坛的儒生中皈依而来的世人呢他们修行实证的门径又在哪里作为越来越庞大的庐山僧团的领袖人物,慧远显然必须思考这些问题。这一时期,鉴于弘法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慧远先后写出《明报应论》、《三报论》、《法性论》等佛学著作,用中国读书人熟悉的语言全面阐述了佛教关于六道轮回、因果业报、法性常住等学说。为僧团的进一步实修,打下了理论基础。“至极以不变为性,得性以体极为宗”,当此时仍远处西域的鸠摩罗什看过《法性论》后,不禁惊叹在这个国度还没有看到《涅槃经》译出,但《法性论》所说的俱与涅槃佛理暗合,难道不是很奇妙吗于是,称慧远为“东方的护法菩萨”。据说,从此许多西域僧侣每当焚香理佛常东向起首,表达对慧远及其庐山僧团的敬意。公元401年,受尽磨难的鸠摩罗什来到长安,开始了他长达十三年的译经生涯。消息传到庐山,慧远欣然提笔遣书通好,并赠以衣、财、法物。鸠摩罗什则每书必复,宣说阐释,勉励备至。这部《大乘大义章》完整收录了当时两位中国佛教巨擘的来往书信。慧远带着自身的实践背景与佛学素养,与鸠摩罗什古印度式的佛教思维积极展开接触与切磋。他们的思想如两条奔流的大河碰撞交汇、华章迭起。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真正明了慧远和鸠摩罗什相互给对方留下了怎样的影响,确定无疑的是这场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对话,在此后的中国佛教史上,长久缭绕着清晰的回响。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在鸠摩罗什就法性、真迹、梦中见佛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后,慧远开始把目光投向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并最终为庐山僧团,也为后世的佛教信众们,指出了一条真修实证的重要路径——那就是观想念佛,往生弥陀净土。净土是佛教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观念。佛教认为净土是指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居的无尘世六道之苦的清净世界。佛经中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为救度众生,以各自不同的大悲愿,创造了无数净土。六道众生只要潜心修净、不存怀疑,就有可能脱离六道诸苦,抵达诸佛菩萨的世界。净土信仰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佛教初传时的东汉。最早,被人们敬仰的净土是弥勒佛的兜率天。据说,慧远的师父道安法师就曾与七名弟子相约死后往生弥勒净土,但是随着新的佛经不断传译,这部《佛说无量寿经》由三国曹魏康僧铠译注。一块完美不可思议、殊胜无以伦比的净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这就是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如今,保存于敦煌洞窟中的大量有关西方弥陀净土的壁画“净土变”,虽然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对西方极乐世界不同的想像,但所有这些壁画无一不对弥陀净土致以无上的顶礼、无比的赞叹。一次释迦牟尼给他的弟子舍利佛讲经时说:从这里一直向西去,经过十万亿那么多的佛世界后,有一个佛国名为极乐。极乐佛国的佛主是阿弥陀佛。为什么称为极乐呢因为在那个佛国的一切众生没有种种痛苦,只会享受其他一切世界所没有的种种快乐。为什么佛主称为阿弥陀呢因为那尊佛具有无量无边的清净光明,能照彻十方无量无数的佛国,没有一点点障碍。释迦牟尼又说:阿弥陀佛未成佛前,叫法藏比丘。曾发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能度众生成佛,并且发弘愿说所有十方一切众生在我成佛之后,若能念我名者,皆可成佛。凌晨三点多,小和尚胜智就开始了一天的修行功课。胜智,十九岁,甘肃张掖人。十六岁时,由舅舅亲自剃度出家后,他曾到江西云居寺等禅宗寺庙参学,但不久还是皈依了东林净土。由于还只是一个沙弥,除了日常的功课,胜智还是寺院课堂支客僧的一名助理。胜智说,师父告诉他,智慧高超的大德可以凭一条偈语开悟、了生死。我们众生做不到,就要多念佛、多学习,依靠佛主的愿力,消除我们的业障。其实,佛教修行中,这种除了自己勤奋精进,同时以坚定的信心乞请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加持,正是由东林祖师慧远所首倡,是净王宗开宗立派的端绪。虽然,后来的一千六百年中,净土宗的修行仪轨历经简化,但这种僧众们集结一处,连续七天专心诵经朝佛的“打佛七”活动,在今天的东林寺仍然是一个传统,长行不辍。东林寺大雄宝殿东北侧的这个白莲旧社,很少为今天的人们所知,但提起它的前身——般若台经社,却是大名鼎鼎。因为就是在这里,曾发生过一个大事件,这个事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之深之远,至今已经持续了一千六百多年。公元402年,是中国佛教史上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北方长安的鸠摩罗什译出了印度净土思想的又一部重要经典《佛说阿弥陀经》。这一年,南方庐山的慧远携僧俗道友共一百二十三人,在东林寺般若台经舍的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齐心发愿,潜修念佛法门,以期共生西方极乐世界。夫缘化之理既明,则三世之传显矣。迁感之数既符,则善恶之报必矣。推交臂之潜沦,悟无常之期切。审三报之相催,知险趣之难拔。传说,此次集会前,慧远率众于东林寺前凿池栽种白莲,中国佛教史上便称此次集结为“结莲社”。据有关专家考证,慧远的结社念佛属“观想念佛”,不同于今天的“称名念佛”。所谓“观想念佛”,是指在禅修的基础上,根据佛经的记载,构想出一个可知可感的西方极乐世界,一心不乱地观想佛及佛国净土的种种殊胜、种种微妙,以求达到“佛我合一”的修行境界。刘程之、周续之、雷次宗、宗炳、道敬、道生,这些莲社成员中,有的是著名隐士;有的是当世大儒;有的是名重一时的高僧,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学养,不约而同地集合在慧远的身边,拜服于阿弥陀佛像前,预示着公元402年这一年必将给后世的中国佛教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而慧远因为这次结社念佛,在僧俗各界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这一年,慧远六十六岁。据《高僧传》记载:慧远,神韵严肃,容貌举止之端庄,令人畏惧。传说,有位僧人曾想送慧远一件竹如意,在庐山住了几天,竟不敢靠近大师,最后只好把竹如意留于客床上,悄然离去。还有一位叫慧义的法师,向来恃才傲物,声言在听慧远讲经时,定要发起问难,但来到慧远肩旁后,却紧张战栗、汗流浃背,始终不敢出声,不得不拜服而去。然而在后世许多人眼中,慧远又是一个相交遍及天下的人。当年,随着庐山的声誉日渐提高,进山前来拜访的名流络绎不绝。这些人中,有豪族世家,有官府大员,有百战将军,有当朝权臣,甚至还有造反的巨寇,而慧远则来者不惧,各个相顾畅谈,并不理会旁人的议论。惟送客时及其讲究,从不肯越过寺门前的虎溪半步,或许大师正是要用自己的行为,昭示出家人超脱凡俗、不理世事的特殊身份。这篇《沙门不敬王者论》是慧远的又一传世名篇。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慧远早年广交天下积累的善缘,助他在政权频繁更换的南朝保全了庐山僧团,同时也为后世出家人“不跪王者,不拜权贵”的传统做出了规范。这卷《白莲社图》由北宋书画家张激所作,是历朝历代许许多多同一题材画作中的一幅,画中十八高贤的洒脱山水,表现了画家对白莲结社的神往。虎溪边上这一僧一道一俗三人,则讲述着中国佛教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虎溪三笑”。天色将晚,慧远送相约来访的陆修静和陶渊明出东林寺。三人一路走着,相谈甚欢,忽闻远处有虎吼叫。原来,不知不觉间慧远送客已走出山门,越过虎溪。三人不禁相视,会心大笑。这则儒释道三位长者其乐融融的故事流传久远,意味深长。而慧远,据说这是他驻锡庐山三十余年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越过了虎溪。陆修静(406-477年),字元德。道教上清派宗师。南北朝时吴兴东迁(今浙江吴兴东)人,懿族。公元461年八月初六,慧远在庐山圆寂。圆寂前,有门徒请饮用豆豉浸成的药酒,不许。又请饮米汁,但因过午不食,仍不许。再请饮蜜和水之浆,乃命人翻查律典,看是否可饮。不料,律典尚未翻到一半,大师已飘然离去。吾自知命之年,托业此山,自审有毕尽之期。乃绝迹外缘,以求其志,不觉形与运颓,已八十三矣。时至,欲厝骨于松林之下,即岭为坟,与土(草)木同状。大师一生弘传佛法,勤学精进,持戒精研。虽身居山林而胸怀天下,身体力行,为天下出家人谋划安身立命的长久之策不遗余力。尤其晚年,首成念佛法门,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大师走后,弥陀净土的念佛法门日渐光大。大师及其师父道安法师理想中道流东国的时代也正慢慢走来。

第六集《净土信仰(下)》公元1920年,一个日本考察队穿越北部中国,走进山西太原附近的石壁山,这是一个国际学术界考古与发现的黄金时代。常盘大定,日本著名汉学家,在有关这次旅行的记述中,常盘大定说:“这次前往石壁山所经历的艰苦,简直就像唐三藏的西天取经一般。”然而,对于这位日本佛教净土真宗的长老来说,这又是一次朝圣之旅。正是在吕梁山区的这个偏僻之地,常盘大定用他背来的玻璃底片拍下了这座古老寺院的真容。从此,日本佛教净土宗人终于找到了他们寻访多年的祖庭。从此,一座长期仿佛只存在经典之中的重要寺庙再一次回到世人的视野之中。这座寺庙就是玄中寺。玄中寺,位于山西太原市郊交城县西北约十公里的石壁山中。今天,玄中寺的香火不算旺盛,但早在一千多年前,这里却先后驻锡过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三大祖师(昙鸾、道绰、善导)。正是从那时起,弥陀净土信仰从士人阶层迅速向中国民间流传,进而开宗立派,并远播朝鲜、日本,而玄中古寺也成为继庐山东林寺之后,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又一个祖庭。公元529年,中国佛教历史的星空中出现了又一个山西忻州人的身影。当他在北朝都城洛阳巧遇著名佛经译师菩提留支,并获赠《观无量寿经》及《往生论》时,这位曾经一心寻访长生之术的僧人或许不会想到中国佛教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位山西忻州人就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第二位祖师——昙鸾。此时距离慧远在庐山圆寂已经过去一百一十三年。据唐代道宣的《续高僧传》卷六记载,昙鸾少年出家,内外经籍,具陶文理。在为《大集经》作注时,昙鸾曾积劳成疾,后虽得痊愈,却深感生命脆弱短促,于是遍访长生不老的方法,说等修得了长生之术,再弘传佛法,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据说昙鸾此后远赴南朝,果真访到著名道人陶宏景,求得仙方十卷。正当昙鸾回归北魏,准备依仙方修炼时,却在洛阳与菩提留支不期而遇。永宁寺,北魏皇家寺庙。一千四百多年前,就是在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寺庙中,发生过这样一场对话:鸾往启曰: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留支唾地曰:是何言欤,非相比也。此方何处有长生法,纵得长年少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耳。即以观经授之曰: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鸾寻顶受,所赍仙方并火焚之,自行化他流靡弘广。昙鸾驻锡玄中寺时,已届晚年。有关他的修行实践,史料并无详细记载,但由他首倡的“二道二力说”,为日后净土宗的判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整个中国佛教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在这部根据菩提留支传译的《往生论》写成的注书中,昙鸾系统阐述了他的这一佛教思想。注书的开头引述龙树菩萨的二道说,提出修习佛法有两种途径:一是难行道,一是易行道,接着阐发到与二道相应的是二力,即自力和他力。昙鸾明确指出,修行佛法者若仅凭自己的力量,既艰苦又难以成就,犹如陆路步行,事倍功半,是难行道;如果凭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及借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则犹如水路乘船,既省力又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易行道。很显然昙鸾的二道二力说与慧远的佛学思想可谓一脉相承,但在后面的论述中,昙鸾创造性的把观想念佛的心念与持名念佛等同起来,开创了后世口称念佛,口诵阿弥陀佛名号的先河。晚年的昙鸾,得到了南北两朝的宠奉。北朝的魏主称他为“神鸾”,南朝的梁武帝则尊称他为“肉身菩萨”。后世对昙鸾圆寂的年代多有争论,但却一致认为正是由他所倡导的持名口称念佛简便易行。南北朝时期,净土念佛法门就已在中国民间广泛传播。昙鸾大师圆寂几十年后,公元609年,又有一位山西僧人来到玄中寺。当他从寺中石碑了解昙鸾大师一生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从此驻留下来,终身践履昙鸾大师的口称念佛法门。这个僧人就是道绰。在玄中寺,道绰每日口诵佛号以七万遍为限。先后宣讲《观无量寿经》近二百场。据说,每次讲经散席,信众们口诵佛号的声音满山满谷。今天矗立在玄中寺大雄宝殿前院中的这通铁弥勒像颂碑,刻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因其为当时太原府参军房璘之妻渤海高氏所书,所以也称高氏碑。自宋代起,在中国书法史上就有很高的地位。碑文中所记唐太宗李世民曾亲临玄中寺,拜谒道绰法师,并大做布施仪式。尽管其真实性历来为史家所质疑,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的民间对道绰的尊崇。道绰主张念佛的次数越多越好,他最先教人用麻豆等物记数。念一声佛,放一粒豆。人们称这种念佛为“小豆念佛”。据说不久之后,信众念得的麻豆数量竟达数百万戽之多。道绰怕麻豆不复应用,又用线串木樨籽送给信众,作念佛计数之用。这种创造与发明最终演化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佛教念珠。道绰的另一个创造是在昙鸾二道二力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论述了阿弥陀佛本愿的威力。在他传世的这部《安乐集》中,道绰把佛教修行中的凭自力或借他力分别判为圣道门和净土门,并指出净土门承佛愿力,即使是凡夫、恶人,只要专心念佛,也能灭障往生。这就为后世的净土修行者开启了无限的方便之门。自此,一个日后必将流布天下的中国佛教宗派已经呼之欲出。公元2008年6月,日本净土真宗大谷派运行寺第八代住持菅原钧一行造访玄中寺。自1920年常盘大定重新发现这个日本净土宗祖庭之后,这座位于东京的寺庙就跟玄中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菅原惠庆,这位运行寺的第七代住持1942年访问玄中寺时,曾将三颗红枣带回运行寺摘种,后来更将运行寺改名为枣寺。如今珍藏在玄中寺的这根枣杖,正是用当年栽种的枣树枝条做成,象征着日本净土宗人对祖庭的眷念,同时也记录着最早参与收集花冈华工遗骨并送回中国的菅原惠庆、常盘大定、大谷莹润等净土中人,在日中友好交往中的情意。公元1982年,菅原惠庆在枣寺圆寂。遵其遗愿,骨灰被送来玄中寺安奉。菅原钧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向父亲报告他已经将枣寺传给儿子——第九代传人菅原寺。净土宗于公元十二世纪传入日本。净土真宗是日本净土宗的一个重要分支。宗祖亲鸾上人熟读净土经典,一生形状可畏,特立独行,坎坷历尽,然而这位对后世日本佛教影响深远的一代高僧,却始终对玄中祖师充满了崇敬之情。在他先后使用的多个法名中,绰空指的是道绰,亲鸾指的是昙鸾,而善信,则是玄中寺的另一位祖师——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开宗者善导。公元641年,时值隆冬,一位满身倦意的僧人叩响了玄中寺的山门,这位冒雪来访者就是善导。善导,山东临淄人,十岁出家,一次偶入藏经楼,翻读《观无量寿经》,被经中描绘的极乐世界深深吸引。听说山西石壁山有道绰法师大弘净土法门,便不远千里来此拜师,专修净土,这一年善导二十九岁。红红的炭火边,一老一少两代僧人相对而坐,彻夜长谈。此时的大唐正值贞观盛世,弥陀净土信仰也来到了决定性的时刻。不久,年届八十的道绰授善导以《观无量寿经》奥义。又过了四年,道绰圆寂。善导带着往生西方的无量信心来到长安,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多年的弘法生涯。今天西安郊外终南山下,临水面山之佳地,神禾原上的这座寺庙是唐代专门为善导大师修建的,寺庙命名“香积”,相传是指善导大师为香积佛传世。寺庙后院,这座高十三层的大砖塔,名叫崇林塔,塔中安放的就是善导——这位当时早已名满京城的玄中祖师。据《佛祖统纪》记载,在长安,善导律已极严,每入室长跪唱佛,非力竭不休,出则演说净土法门,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好食供众,粗恶自奉;所有布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卷。善导的佛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这部《观无量寿佛经》书中,善导集诸前辈之大成,主张净土为凡夫而设,非为圣人。五逆十恶以至诽谤正法者,均可往生。同时,善导把持名念佛判为正行;其他所有修行方法皆为助行或杂行。明确宣称:称名即是行愿具足,念佛即可往生。进一步简化了修行方法,为一切善恶凡夫彻底打开了往生净土的大门。此外,善导著《往生礼赞偈》一卷、《净土法事赞》一卷、《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一卷、《观念法门》一卷,为净土行人的法事、六时礼忏、般舟三昧、观念法门等日常课业制定了详细的仪轨。那是一个如梦繁华的王朝,在这个佛教各种学说异彩纷呈的大时代,在京城长安,僧俗仕女专程礼谒求教善导者不计其数。有的来到他的道场亲承教诲;有的见不到就读他的著作;有的辗转传授净土法门,从其化者至有诵《弥陀经》十五万至五十万卷者,念佛日课万声至十万声者。至唐高宗时,以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为根本内容的净土学说,其教义和行仪均已完备。善导终成中国净土一宗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公元675年,这座位于大唐东京洛阳龙门石窟的奉先寺落成开光。据说,当时尚为昭仪的武则天一人就向工程赞助了两万贯脂粉钱。正如这组大卢舍那佛群像把大唐佛像雕造艺术推向了极致那样,作为奉诏监造者,善导大师的声望也于此时达到了顶峰。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这组大卢舍那佛群像依然以其雍容华贵、神圣恢宏的气质深深震撼着每一个瞻仰者的心灵。申古博,山西太原画家。在太原郊区的这个工作室里,几年以来,他与妻子刘向红带着几个学生,一直在摸索一种绘画形式——岩彩壁画。这个据说已在中国失传一百余年的画种,最近几年又在国内重新兴起。不过,因为所需颜料价格不菲,一时还并不普及。幸运的是,由于申古博所作的壁画多为佛教题材,三年多来,他们总能得到一些商人的资助。如今,位于玄中寺祖师殿两侧偏殿内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地藏十王图”就是他们多方参学后完成的作品。这天,申古博夫妇带着学生们再次来到玄中寺,几年的佛教文化渲染使申古博夫妇萌发了跟玄中寺僧人同样的使命感,那就是要像善导大师那样,在佛殿内画“西方净土变”像,并将历代净土祖师的行迹以岩彩壁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流传久远。公元681年3月,善导大师在长安圆寂,后世追认为继庐山慧远之后的中国净土宗二祖。此后弥陀净土信仰完全深入到中国民间,信徒日众,高僧辈出。三祖承远,一生注重念佛实践,不图著作,专修般舟三昧,以此自利利他,成就一代祖师的特有风范。四祖法照,于庐山结西方道场,一生专修念佛法门,精进勤苦,有诸多殊胜之感应,不胜备述。五祖少康,曾在浙江新定,以念佛得钱教儿童口诵佛号,历经一年,当地大小贵贱念佛者,盈满道路。后人称其为“小善导”。杭州西湖净慈寺,宋时称永明寺。禅净一致说的积极倡导者延寿(即六祖)当时曾在这里住持十五年,故世称“永明大师”。他认为佛教的一切修行最后都要归向净土,并身体力行延寿曾作《参禅念佛》、《四料简偈》,切中了禅净双修之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