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态势和美国金融危机_第1页
当前我国经济态势和美国金融危机_第2页
当前我国经济态势和美国金融危机_第3页
当前我国经济态势和美国金融危机_第4页
当前我国经济态势和美国金融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中国经济态势和美国金融危机袁钢明:咱们看一下当前的焦点问题,也就是中国经济是否转向持续低落?有一种说法,中国还是继续防止过热,或者说继续防止通胀。还有一种说法,中国将进入一个更加良好的局面,觉得后来调控得没有通胀了,没有过热了,但是事实上中国经济可能(还不能可能,非常强)从此将转向持续的低落,就是我们良好的高速增长时期可能就此结束,就此打住了。从下半年第三季度开始,进入一个长期低谷的经济变化,这是大家所担心的。现在很多企业都很紧张,就是不了,不敢向银行贷款了。如果借款了以后,没有市场需求,东西卖不出去,银行贷款还不了,怎么办?现在大家都停止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是否转为通胀紧缩。这可不是说通货膨胀减轻了、解决了,而是变成了下降了。现在农民不养猪了,猪肉价格变了,突然变成了农民养猪赔钱了。上个月农民养猪价格爆涨,城市居民受不了,养猪农民一拥而上,结果现在猪肉又多了,农民卖生猪的价格急剧下跌。现在天天都在报道猪肉价格、食用油价格、粮食价格,开始每天都在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挡不住。所以通货紧缩变成另外一个问题了,由过热变成过冷。

第三,就是全球经济动荡。现在到了欧洲和日本的问题比的问题还要严重,我们后面再说对中国影响有多大。这全是坏消息。

好消息是我们趁乱取利,开个玩笑。现在油价下降了,油价从最高147美元,现在下降到60美元了,很快就要下降到50美元了。但是我们自己经济下滑了,我们要用油的时候,油价上涨,我们现在不想用了,油价下跌了。所以我们现在的选择是,我们也很糟糕,我们应该在低油价的时候加快增长,可是低油价的时候,我们整个的经济不好,我们也不想加快经济了,你看,钢厂全停了。所以,动荡的好处,我们也不想要,金融动荡的坏处,我们也躲不掉,怎么办?这就是我们的问题。

好了,我先把问题给大家列一下,我们再回过头来回顾变化。这个变化是2008年下半年形势突变。咱们的变化有时候是间接的变化,你看不出来,在半年里头或者在一年里头逐渐变化,但是2008年下半年是突然的变化,2008年上半年是通货膨胀暴涨,形势危机。特别是三月份的时候,就是“”召开的时候,刚好又是春节,平时不涨价的时候,春节期间的肉食、蔬菜也会上涨,何况那时候通货膨胀。所以国家发改委采取了控制措施、管制措施,任何物价不准上,大家都不能涨,餐厅、饭馆服务业或者是其他,包括彩电、冰箱的日用品,全部下达命令,不准涨。那时候出现了跟风上涨或者叫做闻风而动的动向,这种动向紧张到了什么程度?温总理都要一天四次看价格报表。原来的价格报表,我们说价格报表不动的时候,不用看,什么都不用看,一个月一次就行了,动得厉害的时候,每天看一次,最紧张得时候,早晨看、上午看、中午看、晚上看,半夜还看。而且各种监测指标非常紧张,什么国家统计局的、银行的、发改委的、农业部的、商务部的,还有新华社的。本来新华社不是干这个事情的,新华社内参开过这个会,他们很得意,说本来没有我们的事,但是各地我们有自己的调查网站和调查点,他们也搞开了价格监测,每天送好几本监测数据,根本拿不完,说明当时价格多么可怕。

当时就是想办法要出招,出什么招呢?防止价格出现哄抢,就是价格上涨,大家突然到商店去抢,已经有这种情况了。有的地方个体户或者企业家很聪明,雇很多,看着这个动向,打听消息,然后停车在超市门口,一听金龙鱼油要涨十块钱或者30块钱,马上排队就买几车出去了,然后搁上几天再卖,又一涨,再卖,已经出现了抢购、囤积。猪肉没法抢购,还在搞大冷库。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一定不能让价格再上涨,哪怕一分钱一块钱,只好采取的行政措施,就这么紧张。结果三月份没下去,四月份还在涨。如果我们价格上涨,农民就会养猪,你用补贴给农民养,农民也不养,所以解决不了。没有想到,六月份七月份,价格就开始暴跌,猪肉价格就猛烈下降。形势一下缓解,缓解到突然变到另外一个方面了。猪肉价格有一定季节性,就是可能这段时间大家都不养猪,有一个季度突然都不养猪,结果一下子市场没猪了,价格暴涨,农民一看猪肉价格暴涨,马上就养,四五个月就养起来了,小猪崽四五个月就养肥了。但是再长一点,我们原来以为,去年上半年价格暴涨,猪就出栏了,结果还在涨,为什么?因为小猪没有了,母猪杀光了,母猪在2005年的时候因为亏损,母猪是光吃不长,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亏损很厉害。母猪要养需要一年多,结果到了今年六七月份的时候,一年期到了,两茬生猪时间到了,暴跌。所以这个暴跌是在预料之中的,现在农民就等着不养猪了。

现在情况又变成了另外一个对立面了,就是通货膨胀突然变为通货紧缩了,下降。从六月底开始,猪肉价格的下降马上演变成了原材料、钢铁或者其他的化工产品,都在六月下半个月停止上涨,然后到九月最后一个礼拜,到十月份的国庆节以后暴跌。我们研究说的这个情况,这个词还是用平和了,通货膨胀明显减弱,实际上价格上涨转为价格暴跌,应该是这样才是准确的。就是上半年在六月份底开始变化了。增长也是六月份发生变化了,这个价格一跌,当然人家企业马上就需求不足,马上就减少生产。经济增长从七月份开始就大幅度的下滑,非常厉害的下滑。我们后面看这个表。

由于六七月份的这个变化,由高变低,由过热变成过冷,或者是由好变坏。我们说又好又快,还不是说由快变慢,可能还由好变快了,风险变大。

第一,升跌不止,如果跌到3000还可以,跌到2000已经到底了,现在不知道跌到多深,真是不知道,没有人知道。大家说外资是最喜欢抄底的,咱们的股市都让外资抄了底,他们低点进,然后高点出,但是现在低到这个程度,外资也不进,真是奇怪了。

第二,房价风雨飘摇。现在房价已经是很清楚了,前几个月还在争论,房价到底跌还是不跌,现在已经很清楚了,房价肯定是要跌的,必跌无疑。而且政府已经开始出台防止暴跌,防不了微跌或者缓和的跌,要防止暴跌。房价下跌是肯定的,成为定势了。

第三,通胀转向通缩,通缩不比通胀好。

第四,增长大幅度下滑。

第五,景气全面低落。景气不光指增长物价这些东西,还包括人们的信心,每个月国家统计局有关于景气指数。景气指数是什么呢?是让居民、者来填表、调查,让企业经理填表或者回答你有没有信心,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都对未来悲观。

所以说,现在出现了非常剧烈的、突然的变化。而且这个事情的发生又是和美国的同时发生在一起。这个事情反而麻烦了。大家看,第三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最强烈的一句话就是,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强烈。这个话可是和前一个月前说的话是一个大转弯,他前一个月还再说,我们国家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能力很强,我们不受影响,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隔了一个月,它就变成受影响很大了。说不受影响也是好,说受影响很大,也是好说,我们现在经济下滑,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是国际的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要谈这个争论,现在有可能把我们所有的问题都算成金融危机的,说是美国引起的,这样说话是有问题的。我们今年上半年经济是不是美国的经济危机影响的?我现在说一下我个人观点,我们说当然不是了,肯定不是,包括出口都不是。出口也可能是,这个是可以争论。咱们可以把两种观点摆出来做一种分析,我尽可能介绍一下多方面的观点。现在股市暴涨暴跌,这个好办,它还是虚拟经济,股票的钱本来就不是钱,没有落到你的口袋里不算。我们说股市是虚拟的,但是事实上它影响是很大的。不管是小饭店还是服务业,现在的消费明显下降。那就是现在的股市把大家都给套住了。股市有一种财富效应,哪怕是纸上的钱,想像中的钱,只要股市暴涨的时候,消费就少,股市暴跌的时候,消费就下落。或者整个的经济、整个的企业都是这样。应该说,股市的暴涨暴跌跟宏观经济没有什么影响。大家都听了那个话,实际上是个谎言。说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它根本就不是晴雨表,去年经济增长那么高,股市暴涨了一倍。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还是那样,股市又暴跌了一大半,它跟宏观经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反过来,股市如果暴涨暴跌,会影响大家的情绪。因此,我们现在说,如果股市还是这么低,大家的钱都被套着,套上一年两年三年,那经济就好不了。日本人就是这样,日本经济本来好好的,结果是泡沫经济,股市下跌,大家的钱从1989年1990年一直套到现在,还没有起来,所以日本谁也不消费。日本经济现在复苏了,一直在零的上下浮动,几个月上来,几个月掉下去。因为我经常去日本,我在日本的时间很长,索罗斯谁都相信他的手笔,1995、1996年的时候,索罗斯大举进入日本股市,他从来都是定赚无疑的。那个时候,日本的股市由38000点降到了15000点了,你看看降了多少?降了一半还多。结果他进去了以后,很多人跟进,又上升了一千点,结果惨败而归,把他的钱全部咋光在里头,日本股市再也没有起来。现在日本股市多是多少呢?现在日本股市是8000点,十几年了,再也没有起来。而且日本股市最高的时候是38900点,现在已经跌到了不到它的零头。而这十几年,每一次都有大量的国际上最有战略眼光的人,都说日本股市已经到低点了,这个时候不进,什么时候进?进一个,死一个。是不是也有人在预测,中国是不是也要重蹈日本的覆辙?

前几天凤凰卫视让我跟日本一个学者做了一次辩论,这是日本提出来的,日本认为中国重蹈日本泡沫经济的覆辙,泡沫经济肯定崩溃。说去年的房价、股价太高,你就是和我们日本90年一样,然后你跌下去。他们以笑话的眼光看我们。这个情况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不是说大家等着跌下去,明天就起来了,10年怎么办?20年怎么办?都有可能,所以人家现在就是不进,就是不进了。不仅外国有战略眼光的投资家不进,咱们国家都不进。9月18号,国家采取了三项措施,就是提升股市的三项措施,其中两项就是要让汇金公司或者国资委下的央企投入资金,然后回购股票,把自己的股票抬起来,带动大家来买股票。这个命令发出去以后,第二天,老百姓一看,国家要进钱了,第二天股市就上来了,但是国家没进,现在你不进,你还什么时候进啊?难道要等到一千点才进吗?就是说明国家自己都不知道现在1800点以后会不会再掉。

谁来操纵这些股票呢?谁来决定这些股票呢?当然是中石油、中石化或者是汇金公司。他说这是我们的钱,我们不想进,我们就不进,国家也不能下他们的命令。美国都进了,你看这些天,美国说我们明天马上包括一个七千亿的救助方案,一说出去,股市就暴涨,然后过两天又掉下来。过两天又说我们出台一个措施,又暴涨,就这样,跌了暴涨,跌了暴涨,人家知道可能不会再跌了。中国现在就没暴涨,只跌不涨,慢慢地跌,但是没有涨,所以情况不容乐观。

第二,房价泡沫崩溃危险性增大。大家看这张图,是两个峰顶,这一次咱们房价上涨11.3%,11.3%的位置就是今年一二月份的时候最高点,这个高点达到了泡沫崩溃的程度。日本泡沫最高点的时候是房价上涨13%,咱们才11.3%。日本崩溃了以后,20年没有起来。美国房价从2006年六七月份开始崩溃,那个时候大概是10.8%,还没有咱们高呢。这是全国的数字,那么你看,咱们上一次,就是2004年七八月份的时候,10.8%的时候,那时候上涨暴涨,都怪上海。房地产一般来说,任何国家就是有几个热点城市在那儿暴涨,它可以几倍几倍地涨,从3千块钱、6千块钱、8千块钱,最后市中心能够达到4万块钱。那么他们暴涨以后,得到钱的人赶快抽出去,不知道的人就骗进去,然后就暴跌。那一年上海的问题,大概是全国的地产价格上了10%以上,它是一个危险的崩溃点。而且这一跌,就直线下跌了。看看现在这条线,这可不是我编的。这可是真线啊,最后末尾这个线,变成3.5了,从11.3%跌到3.5%。而上一次从2004年的夏天,最后上海暴跌。当时暴跌到什么程度呢?大家不要忘了一个数字,是我们的同事专门研究房地产,他在香港呆的时间比较长一点,香港房地产高涨以后暴跌,台湾也暴跌了。我在日本,日本也是暴跌了。后来就在高点的时候,有人说,房价肯定暴跌,一个月内肯定暴跌。结果北京并没有跌,只是上海跌了。

然后咱们再回到最前头,最低点一点几的时候,那是2000年,2000年就没有人买房子,你把贷款送到他手上,他也不买。因为那时候房价还是在跌,到处都是烂尾楼。咱们都知道,北海、海南500块钱一平米的房子也没有人买,它们都变成养猪、养鸭的地方了。我们现在不知道,这个房价是最难捉摸的,所有最高明的炒家都在这里头,都把握不住,更不要说咱们老百姓了。所以我们现在说不知道这次房价会跌到什么程度。你可能现在买了,马上你就觉得这是一次非常错误的决策,因为很快它跌得更狠。最近这段时间,总是出现买房子的人说是受了骗,说房地产商是不是蛊惑他,让他赶快买,卖完就降价。现在在降价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感到风险增大,没买房子的人等着买,但是还是害怕。已经买了房子的有损失,房地产商有损失,银行有损失,政府有损失,整个经济也有损失。我们当然希望它降,因为房地产暴利、价格过头了。到底跌到什么位置上合适?不知道,现在关键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现在什么措施都没有出台,就对房地产价格快速下落的措施很快出台了,这两天马上出台。政府怎么会出台这样的措施呢?我们当然知道它的后果的严重性,然后说下个月一定会出台具体的措施。整个大势不扭转,什么具体措施都没有用,所以要明显考虑一下。

我还是前面那句话,中国经济会不会从此进入一个长期的像日本一样的下滑,这是最关键的。

好了,我把危险情况给大家讲了。那么再看通货膨胀问题。所有的变化都来自通货膨胀,这是30年来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变化的一个关系表。就是通胀和经济之间的事情谁也好不了,不可能一举两得,你要想经济好,就有通胀,你要压低通胀,经济就下滑。那么今年以来,我是说咱们这张图表的最右端,就是今年这三个季度,这个整个表都是按年算的,每个点都是按年,但是最后的三个点,我是把它做成季度。可以看到,价格是下落了,红色的线价格转折向下,从年初的转折向下,但是蓝色的线也开始向下,就是这么个变化,不可能改变。

咱们国家有两次高通货膨胀,温家宝总理是心有余悸,大家看红色的两个尖顶就是1988年,还有一个1994年。在这一次通货谈论膨胀的时候,到底要不要紧张?我们的学者很多人说不用那么紧张,我们都曾经经历过20%多的通货膨胀,今年价格上涨只有8%,那么紧张干什么?温家宝认为,中国最危险的事情是通货膨胀和腐败。所以,什么都没有比控制通货膨胀最重要的,哪怕经济下滑,只要没有通货膨胀就行。1988年大家看,红色的超出蓝色的线,通货膨胀的线超过经济增长的只有两次,第一次超出的时候就发生了问题,然后赶快不顾一切的采取了解救措施。1989年经济增长下滑到了3.5%、3.8%,物价快速下滑到零,然后经济就安全了。政治其实当时也是很紧张,但是可以看到,通货膨胀背后对一个国家的决策带来的影响有多么大。在经济学界,有的人说,通货膨胀是政府剥夺国民的一种工具,或者是老百姓最害怕通货膨胀,政府不害怕通货膨胀。那是指的是过去,比如国民党溃逃之前,还有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恶性通货膨胀,是多用发票子来解决危机。其实现在早就不是这样了。现在政府怕通货膨胀远远超过老百姓,现在从战后以后,政府高度地防范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可以让政府垮台。

“两会”期间,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两会”期间,所有的热点、所有的意见、所有的题目像万炮齐轰一样,炮轰物价上涨,每年“两会”期间的民意调查,国家权威机构调查,这些年要么是腐败,要么是失业,要么是差距过大,要么是社会保障不足,今年变成了通货膨胀,而且通货膨胀这种冲击力不可忍耐,像火山一样,更加危险。所以温总理毫不客气地说,要把控制物价上涨。咱们没说通货膨胀,到现在,咱们也没有说通货膨胀,昨天通货膨胀下去了,他才说了。咱们国家从来不说通货膨胀,最多说通货膨胀压力,咱们都说物价上涨。那么控制物价上涨放在首要的位置,或者是重中之重的位置,说明我们多么厉害了。所以,在物价上涨的上面,我们高度警惕通货膨胀,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经济下滑。但是反过来,物价一下降,经济一下滑,另外的问题就出来了,就是失业,1988年和1989年以后,当时就有乡镇企业大量地倒闭、关闭,农村出现很多严重的问题,这还是次要的。更严重的是,1996、1997、1998、1999以后,朱镕基当总理的那段时间,把通货膨胀压下去了,贷款紧缩,然后生产下降,然后裁员、减少福利和减少各种东西,都是为了减少通货膨胀,最后大批人下岗、失业。大家都知道菲利普斯曲线,就是失业和通胀这两个是相反的,失业下降,通胀上升,通胀下降,失业上升,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在也没有改变,而且在中国表现得更加强烈。

所以一个国家,到底是忍受失业呢?还是忍受通胀?现在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有人说这两个事情不存在矛盾,你不存在矛盾,那你怎么解决好?你有本事,没有通胀,也没有失业,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它可以短暂的存在,朱镕基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承受了五年的失业压力。

到了温家宝,2002年的下半年,货币就放松了,放松了以后,一放松就很简单,物价一上涨,企业效益一改变,马上生产就业全部就上来了。然后2003年第一个季度,钢价各种生产资料的价格全面上涨,而且粮食也上涨。第一年,就出现了通货膨胀,2003年10月份的时候,就出现一次粮食暴涨,到处开始抢粮食。这一次还没有抢粮食呢,上一次已经出现了抢粮食。然后到了2004年的时候,物价上涨5.3%,也很高了,但是很快就掉下去了,为什么?他也采取了一个很可怕的措施,当时2004年的时候,非常严厉的行政措施。

我们现在分析,到底是把防范通货膨胀放第一位,还是把防止就业下滑放在第一位?没有搞清楚。我现在说这个标题是指上半年,我们压低通胀,把通胀放在第一位,现在市场经济下滑了,就是第三季度经济严重下滑。我到有的地方讲课的时候,我问大家,你觉得你的家庭更害怕失业呢?还是更害怕物价上涨?那大多数还是觉得就业重要,少数人觉得物价重要。各种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说,宏观决策没有一个一致性,从我们的角度上,根本做不到一致。而且认知不一致才是合理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忍受度来看的。我们现在讨论选择的时候,意见对立,同一个数字意见对立,那也是合理的。最后在对立过程中产生一个均衡点,大家讨价还价,争论不休,那就行了,不能一边倒。一边倒,要么就是大起大落,要么狠压物价。就像现在这个图表,在1988年的时候,“哗”把物价压下去了,压下去以后,就有失业,“哗”赶快再起来。1990年、1991年又赶快起来,那就是大起大落,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就是有一个制衡,有一个互动,我们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使经济最后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所以,这些年,你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波动很小了,它处在一个双方都能够忍受的一个点上,这就比较好。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是通胀没有了,经济下滑了。

那么,通胀明显下滑,大家看这个表就很清楚,红色的线就是总的价格指数,现在是4.6%。最高点的时候,二月份的时候是8.7%。那么下降最厉害的是上个月,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长的点,下个月从6.3%下降到4.9%。这一次是一个决定性的变化,这个决定性的变化从6.3%到4.9%是怎么来的?大家看,上面这个蓝色的线,最高点猪肉有多高,整个的消费价格就有多高。而底下褐色的线,非食品就非常涨,没有变化。所以这一次的价格上涨,完全是猪肉价格为主的食品价格在这儿涨落。它涨得多高,消费价格变化就多高。到了夏天了,猪养肥了,大量出栏,它一下降,消费价格的数字也表现下降了。前一年猪肉价格过低了,老百姓不养猪了,可是后来又想养猪了,猪肉价格又上涨了,就出现了这样的波动。但是非要把它看得更加深沉,说是经济发展过快,这是另外一种观点。经济发展过快,货币发行过多,投资速度过快,顺差过多,流动性过多,或者再往深点说,是收入增长过快,农民工收入增长过快,需求增长过快,等等这些原因造成了价格上涨,所以只有紧缩货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降低收入增长速度,才能够使得整个物价平稳。

这个措施是和1988年的情况是一样的,1988年的时候,当时的增长速度很高,收入增长很快,货币发行很高,然后一控制,全部下来了,退回去了。但是去年到今天的物价上涨是这样吗?咱们就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控制经济增长过快,控制物价上涨从局部变成全部,就是害怕从食品上升到日用品,然后全面紧缩贷款。从一月份开始,贷款限制限额,到现在为止,这个限额没放松。那么就是说,猪肉价格上涨和多发贷款有关。因此,大家看,货币引起了经济增长下滑,是通过收缩贷款经济增长下落的,同时,猪肉价格也下降了。那么猪肉价格的下降是收缩贷款引起的呢?还是其他的原因?一听就知道,猪肉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是咱们国家支持了猪肉,并不是收缩贷款,反而是支持了农民多养猪,特别是财政,财政给农民提供了养猪的补贴,使得农民养猪能够有利可图,然后猪肉的生产增加。相反,它要支持大力投放养猪的资源,才能让猪肉的价格下降。

所以,可以这样说,从这个表上看,实际上猪肉价格的起落决定了物价的起落,物价指数数字的起落。下半年,大家看上面紫色的线,急剧下跌,到现在为止,已经下跌得很厉害了。现在的猪肉价格,按照一斤猪肉原来最低的时候是8块钱,后来北京涨到16块,现在已经跌回到了12—13块了。现在很多市民希望它跌到8块钱,那么农民就彻底不养猪了,干脆让国家财政补贴着养,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猪肉的涨跌影响着市民的承受度。但是反过来,政府采取的紧缩的货币措施对付不了猪肉问题。猪肉的问题是要靠财政来解决的,所以药不对症,没有办法。最能够对路的措施是非常危险的措施。国家统计局长谢伏瞻是经济学家,他说实际上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因为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去打工的收入提高,养猪的比较力不合算,农民才不养猪。下面的话不是他说的,但是原因他找到了:想真正的解决农民不愿意养猪的问题,就是要降低农民的打工收入。别的话马上引出来了,他也不反驳。

这个结论是很危险的。这个结论当然危险,所以现在这个结果一般人是不提,但是事实上现在已经发生这个结果了。由于房地产发展很高,全国农民建筑工的收入是跟房地产和投资相关的。你只有降低建筑业的投资,然后农民工的工资才会下降。农民工的工资下降了,农民才会养猪。所以,降低贷款,降低增长速度,是降低猪肉价格根本性的办法。我们现在双管齐下,一是支持农民养猪;二是降低经济增长,降低投资速度,降低贷款增长速度。这段时间里头,一个是供给,一个是需求。从今年以来,一直是降低,控制贷款,只要控制贷款,农民收入增长得慢一点,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慢一点,那猪肉价格肯定下跌。现在已经发生了,城市的居民收入已经明显减慢。

前两天我们开会的时候,国务院研究室的人就坚决反对提工资,为什么?他说物价现在在上涨,没有听说哪一个国家在物价上涨的时候还提工资。但是我说,我认为现在物价不上涨了,那应该提工资,这是一。还有第二,我说物价上涨了,就是因为物价上涨了,更要提工资。因为通过提高工资来弥补物价上涨的这种损失。大家说你提高工资,物价上涨得更快了,我说工资提高得比物价稍微高一点,但是别过高,刚好合适的位置,不就行了吗?因为有这种讨论,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是涨还是不涨,最好的办法,把物价压下去就行了。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就是在压物价,压完了物价,好像什么都解决了,但是带来了增长下滑的问题。

好了,我们现在说的是物价,销售物价。那么下一步,就带来了生产资料的价格,就是工业价格。前面说的CPI是消费价格,PPI是工业价格。PPI中包括两个指数,一个是生产资料,一个是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就是消费价格这一部分。大家看这一张表,紫色的那个最底下的线就是消费价格。消费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基本上是一样的,也就是3%—4%。但是高涨得厉害的实际上是生产资料价格。除了钢铁,钢铁、水泥、电解铝这些价格涨得很厉害之外,最厉害的大家看是褐色这部分,就是石油、煤炭。石油价格暴涨。我们的石油价格本来没涨,也跟着涨。石油价格涨了,当然煤炭也涨了。这两个东西一涨,带动了整个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10%,消费资料价格上涨了。我说的是现在,在高的时候15%,就是前两个月是15%。不是我说的,我说的是调控部门,他就觉得,只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就一定会推动消费资料,比如说钢价上涨,彩电冰箱就要上涨。那么只有把钢铁的价格压低,真正的威胁才会消失。还有石油价格也降不下来。而且咱们国家的油价还是倒挂,所以也必须解决。大家看看,这个月发生的剧变,就是9月份。一个是转投降低,在此之前都是在上升。可以这样说,9月份是生产资料价格转投向下的一个决定性的月份。那么大家可以看到了这个变化是好还是坏。当然,大部分的调控是好,我们好不容易把这个直线上升的价格给它扭下来了。而且从现在开始,通货膨胀的背后上涨的这种危险我们给它连根拔了。从现在开始,我们的隐患消除了,我们要保持这个隐患下降的势头。

所以,你可以看看,我们现在实际上从生产资料的角度上,刚刚从高位端扭下来,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化、态势。你怎么能够说,现在消费价格下落,就是一件坏事?注意啊,农民的物价或者是食品价格和生产资料差了10个百分点,这10个百分点成了相反的变化。当生产资料从15%下降到10%的时候,农民的物价就变成负数了。注意,完全是错位的。去年猪的价格8月份是上涨83%,今年8月份猪肉价格是上涨1%。那么它是差了,如果下个月再降,猪肉价格就是负数了,还比不上去年的水平。那么,生产资料刚刚从暴涨变成平缓,但是钢铁价格已经成为全程亏本。钢铁价格在6月份最高点的时候是将近六千块钱一吨,现在已经落到了三千块钱一吨。而原材料是高价进来的,比如铁矿石或者是其他一些原料。现在钢厂是赔本的。所以,我们现在说这个事情,只能看态势,只能看大势,你不能看你自己的调控。你看到,我们总算把油价和煤价都降下来了,我们的矛盾解决了,不是这样的。我们说宏观调控没有合适的时候,只能盯住一个方向。咱们的调控部门盯住一个方向,防止过热,防止膨胀,防止增长速度或者快。我们的企业就是说我们就是要增长,我们就是要提价,新存量就是均衡,这个制衡是有意义的,千万不能两头,有一头蔫了,不说了,那就坏事了。所以,我们现在争论,不停提意见,不停讨论,是有利于我们的经济走向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中间的道路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要看到,不能光看通货膨胀,防止通货膨胀的进展,还要看到控制通货膨胀的弊病和不利的影响。这是原材料的价格和生产掉价是一回事。因为生产掉的价格主要都是原材料的价格,原材料的价格也是我们判断经济走势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大家看,全部的价格现在都是从这个月9月份下跌的,从上涨突然扭转,“啪”一下子转过来了,燃料都从最高掉下来,黑色金属钢铁掉下来,化工原料掉下来,有色金属都成负数了,全部掉下来了。如果我们再不注意,很快就会变成全面生跌。

反过来,另外一个大家不用担心,就是大家考虑到这一段时间,通货膨胀最害怕的就是油价上涨的冲击,实际上油价上调对通胀的影响根本就不大。燃料价格上涨22%,6月份咱们国家提高了燃油价格,实际上燃油价格在咱们国家消费比重占的很低很低,只有1%多。影响很小很小,就是燃油价格长一倍,狠狠长它一大倍,都不会影响。就连美国影响都不会那么大,美国用油那么大。但是石油危机时期,美国通货膨胀实际上主要是当时工会运动高涨,然后油价一上涨,再加上工会运动,然后提高工资,造成工资成本上涨的动作力,远远高过油价上涨的推动力。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光看油价会推动通货膨胀,还不是这样的。油价上涨了以后,反而会造成人们的节油,减少使用。还有其他经济的抵抗因素,就是抵消因素。工资上涨那就坏了,工资是刚性的,不可能下降。一上涨以后,全部就报了上去。所以,实际上石油危机时期的价格上涨,很大程度是工资上涨引起的。因此我们国家现在看来,石油价格应该调整,就是油价应该提高。油价提高了以后,它还有利于节油,还有利于资源开发。油价上涨到一定高度掉下来,现在掉下来了。我们油价一直憋了这么长时间,真的是难坏了调控部门。在研究猪肉价格的时候,把中石油和中石化给叫上了。中石油和中石化坚决要调油价,明明形式低的时候你不说,特别怪,现在猪肉降下来他们也不说了。猪肉价格上涨的时候,他们拼命在喊要调油价,要涨大家一起涨。为什么?那个时候的油价涨得也狠,那个叫什么倒挂。国际油价涨,国内又不让它涨。然后最终咱们国家对中石油让步。到4月份的时候,给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部门退税,他们的增值税退税多厉害。他本来利润那么高,他手上就捏着牌,他说你不给我解决,我就要涨油价,你不给我涨油价,我就不生产油。我是个企业,不可能赔本生产油。但是事实上,现在回顾,就是让它涨也没关系,涨了油价我们就不开车了,我们少用油了,他还得把它退回来了。其实早就应该涨,涨了也没关系。所以,现在这个影响并不大。

真正影响大的实际上是猪肉。农民要是不养猪了,你试试看。对不对?还有粮食,幸亏没有出现不好问题。咱们国家1994年是粮食问题,当时最大的隐患就是粮食问题,幸亏我们现在没有粮食问题,猪肉问题还不是太大。

好了,物价讲完了。物价问题并没有解决。那咱们看工业增长,三季度工业增长速度大幅度下落。咱们看的这三个红点,7、8、9三个月,就是从下半年开始变化,6月份的时候,大家看一个整体的线,红色的线,就在16%—17%。这些年来最合适的增长速度就是16%、17%。在16%、17%的时候,GDP大致上是在11%左右的速度。中间大家可以有两三个低点。那个低点是一二月份的时候,一二月份的时候有大假期,春节、元旦,这一段时间也不算,把这个排除掉。9月份的价格增长速度下降到11.4%,是因为假期的原因。因为以前9月最后两天没有假期,现在把七天假期中两天挪到了9月份的后两天了。所以9月份的工业增长速度下降了,有这么说的吗?是这个原因吗?当然不是这个原因。应该说9月份、8月份,7月份,工业生产速度大幅度下滑。就是GDP数字没有公布的时候,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因为工业增加值是每个月公布,GDP是每个季度公布,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0%,在工业增加值的变化上,就基本上判断出GDP来。那现在我们判断一下,9月份的工业增加值是11.4%,就是相当于GDP的8%了。最多就是8%,单月来算。我们现在9月份,如果10月份再不改变,11月份、12月份再不改变。那么我们的GDP就到8%了。我们既有8%的增长,也有10%的增长,还有14%的增长。我们知道14%的增长肯定是不行的。1994年那次是14%的增长,还有就是1986、1987年,那个也是14%、15%的增长。美国说我们3%的增长刚合适。日本到现在为止不知道自己是3%的增长合适好,还是2%的增长合适,还是0%。

我们五年来实行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健康的良好的高速增长,我认为这应该把它确定下来了。可是刚刚确定下来,话音未落,通货膨胀就来。人家就说了,超过10%的经济增长,带来了通货膨胀。我们8%的经济增长没有通货膨胀,所以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很过硬的一个标准让大家都服,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争论不清楚呢?现在有的人就是按调控部门8%的目标往下调价。那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略高于10%。但是这句话不敢说了,因为很多不同的观点就是说,现在的通货膨胀,就是由于经济增长超过了8%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危险是比任何的危险都要大的,这个没解释清楚。这是第一个理论上不清楚。

咱们现在8%的根据从哪儿来?它来自于我们“十一五”计划和“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五”的规划是在2000年、2001年提出的。当时说在20年内,我们国家要翻两番。按翻两番计算,平均增长7.1%。而且到了“十一五”又一次确认还是7.1%。它是有它的根据的,就是我们能源和环境只能支撑这么高的增长速度,再高我们就是透支,我们就要高度依赖国际能源,没有其他的路子可以走。而且我们的“十五”和“十一五”的计划,把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作为强制性制约。把7%的经济增长作为一个软性的、无约束的指标,你可以低,还可以往下低。当然它也可以往上走,但是它不提出,就是害怕实现不了。但是没有想到实际中所有的增长都要超过它。你不超过它不行啊,我们增长不下去啊。所以我们到现在为止,在学术界也好,还是在政策部门也好,正规的场合没有人敢说,我们的经济增长是超过10%。

那我认为,按照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低于10%。为什么?就我个人观点,还有很多人都是这种观点。为什么呢?因为咱们国家,如果咱们的结构都是用于老百姓生存、生活资料的,可能增长5%就够了,我们就能生活下去,我们的衣服、我们的食物、我们的住房都能得到改善。但是我们国家大多数的财富和资产,都用到了投资上去了,所以我们国家必须要更高的增长,才能使我们的生活达到改善的程度。要不然大家会说,你增长速度这么高,我没有感觉啊,我没有得到实惠。所以我们国家在结果不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更高的速度。那好多人就说了,那反过来你能不能把结构改一下,我们就可以低增长速度了。但是不可能改。你要改的话,就别投资,别买机器了,也别搞什么公路了,也别搞基础设施建设了。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很糟糕,结构没有办法改变,速度又不能降低的情况下,这个矛盾大家解决不了,根本解决不了。有的人强调的是低速度,指的是我们要求结构改变。要是结构不改变的话,我们觉得要高速度,你怎么办?所以我的说法就是在我们国家目前结构没法改变的情况下,而且这个结构还是可以的情况下,增长速度不能低于10%。

这就是我们的争论。比如说这几个月我们结构就没改变,不可能突然这几个月改变过来,你把增长速度一下子降低到10%以下,那首先降的是谁?首先降的是我们的就业,我们的收入,我们的生活。那当然现在另外一个不好降,就是熄火,停止高炉,或者是停止关停煤矿,停止生产。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停止生产了。这是9月份和10月份最新的变化了,这都是很难的选择。

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出口过多了,就会出现灰色的线,就是中差。原来我们没有外汇储备的时候,它是很好的。但是现在这几年太多了,顺差多了以后,他会造成大量的外资。因为外汇回来了以后,它就变成人民币。现在我们说流动性过多,房地产暴涨,或者是各种各样的物价上涨,都是跟顺差过多有关。顺差过多是中央银行最害怕的。太多了不行,少了不行,但是咱们现在绝对是太多了。所以咱们国家从去年开始,其实不是从去年开始,我们再早一点是要降低出口增长速度。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因为咱们的经济过热了,大幅度提高了出口关税。原来是提高出口退税,提高出口退税,鼓励出口,结果中央没有钱,包括咱们财政部门欠税很厉害。结果你鼓励出口,你还欠税,还造成了顺差过多,都是坏处,何必呢?咱们国家就采取了反过来的调控措施,降低出口退税率。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很厉害,大幅度降低出口退税率,而且提高出口关税。没用。你怎么提高?咱们的出口已经形成惯性了。

很多企业可能不习惯国内生产了。他们都会说,我给国内生产,人家也不给我付款,出口的时候有出口信用,事先给你钱打上,而且有保证的。他说国内根本就没保证,国内也没人管。所以搞出口的人就不愿意在国内生产了,这个惯性形成了。然后它又不会用国内生产分析,反过来,出口退税一降低,他就受不了,要求国家重新给他提高出口退税率。

首先,把出口下滑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前两天在开会讨论的时候说出口现在不低了。这21.5%还是上个月的数字,还没改过来的。9月份的出口数字是22%。9月份比8月份,别的都下降了,出口还提高了。所以,咱们国家在出口的问题上前一段时间的确是害怕出口过多了。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说的是决策部门的关键,就是认为出口下滑,不能让它下滑。出口下滑不能让它下滑,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就业的人很多,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如果没有出口,整个怎样就下滑了?如果没有出口,实际上等于说我们受到了国外的影响,影响了经济危机,经济下滑,对我们出口减少。

其实更重要的是内需扩大不了,国内需求也扩大不了。出口最好扩大,出口你只要一给退税它就提高,但是你不能给国内退税呢?那不知道为什么?这当时是我们在座的研究的对象了,为什么我们国内的税收不能降低?通过降低国内的?我们不停在讨论。最近咱们国家降低了工商费,但是能不能再把企业费降低一些?我们的经济增长或者我们的收入,或者特别是低收入的小企业、微利的企业,它的发展更好一点呢?这个政策就特别难出台。我们现在就是能增长的我们就继续按照它的惯性在增长;不能增长的,我们现在先不管他。出口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现在出口过多,顺差压力过大的问题,总是说要转变,刚刚转变就出现了我们受不了转变的变化,结果我们又倒退回来了。可能下个月出口增长速度又会重新提高。重新提高以后,两种意见的争论又会激化起来。一种意见就认为,好了,矛盾更加严肃;另外一种意见认为,好了,出口下滑的局面得到了落实。刚好相反,所以我们现在说的情况,就是它存在的矛盾。这是投资和出口还有消费这三种力量的变化。

大家现在都知道,现在中国经济三个支出的力量,或者我们说三辆马车、三个轮子,就是投资、出口、消费。最高的是出口,蓝色的线是出口最高。所以可以看到中国基本上这些年主要靠出口的高度增长来带动的。第二个高的是褐色的线,是投资。第二是靠投资改革带动。最低的是消费,美国是反过来的,美国是消费特别高,然后第二是投资,最后一个是出口。当然美国这个问题很严重,我们以后再说。但是大多数国家消费都在上涨最高点。所以咱们国家还是一个重投资、轻消费的国家。

但是在城市没显示出来,当然在整个国家的数字上,如果再带上农民问题的话,咱们国家实际上是一个重投资、轻消费的国家。那么这些年得到了改变,现在大家看,总体上消费红色的线,从低在高往上走,投资和出口从高往低在落,这就是一种改变。这是一种结构的改变,这是非常好的改变。但是这一改变,问题就来了,新的矛盾来了。过去消费过低的时候,咱们国家是光到处看是高速公路建设,但是咱们自己家庭、自己口袋里头,自己的生活不宽裕。那个时候是那样一种矛盾。

那么,现在呢?我们的收入开始提高,这种增长的变化,反映到我们的家庭、我们个人身上的时候,另外一个变化就来了物价上涨。当然是这样了,最近这两三个月,总体上大家看就是蓝色的线,消费只要提高,价格就会提高。这当然是自然的,所以你要想提高消费,就多接受物价上涨这样一个变化。你要想使物价下降,你就得让消费也下降。我当然是说,我希望我的消费上升,别人消费不上升。那物价可以保持,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公务员。公务员工资提高,但是广大非公务员或者是农民,他的收入不提高,消费不提高。这时候公务员工资提高了,消费价格还不提高,这当然是不对的。而反过来,如果广大农民或者广大中低收入快速提高,而公务员的工资没有跟上提高,那正好颠倒个个。这种变化发生的时候,就是收入差距发生良性变化了,差距缩小,低收入提高很快,消费会大速度提高,价格也会提高,这应该是一个好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城市不接受,所以今年上半年为什么猪肉价格突然提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吃不起猪肉的人能吃得起了,它并不是一个奢侈品。

本来这是一个收入结构的变化,但是很多人承受不了,不接受。所以我们国家最后退回来,当然这个社会结构的变化或者是消费结构的变化、收入结构的变化,有时候弄不好,你不管对还是错,就看有人接受不接受,接受的人群的力量有多大。它有时候不是看人群的多少,而是看力量有多大。背后的的确确有很深刻、复杂的力量、机制在里头。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只能根据人们的主观的忍受力。说你能承受过高的物价上涨,最近的物价上涨你感觉接受不接受?然后看看人群的多少,然后看看人群的力量有多大。农民反正也没有多少发言权。然后看城市的接受力有多大。实际上这个消费的变化,它的矛盾出来了。有的人说,那还不干脆不提高消费了,干脆就压死你,让大家都是埋头在那儿搞生产,不就完了吗。真是这样,我们国家每出现一个新的政策的时候,改善人们群众生活收入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新的更激烈的冲突。

我觉得消费提高带来的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一些冲突摩擦没有关系,过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比如说,猪肉价格上涨,大家一开始很不习惯,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习惯了。或者你不节省打手机的费来多吃点猪肉,或者你节省点吃,或者企业一看,企业给你增加一点工资,单位给你点补贴,或者国家会采取一些调整措施。但是你不能不提高消费,不提高收入吧。这段时间,为什么温总理说,现在是最困难的时期,最复杂的时期,他说对了。只不过一开始就说,我们现在研究的问题就是,到处都是矛盾,没有一个人满意。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咱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张图是外汇储备增长,人民币升值速度力缓,这件事也很复杂。就是蓝色的线是外汇储备不停在增加,现在已经达到了19000亿了,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富,太富了。

美国印的钞票都跑到中国来了,都让中国赚走了。自己没有钱,美国采取的一些国家财政的措施是要靠向中国借钱。最后美国通过7千亿的财政,他是没钱的,他需要发国债,发国债让谁买,还是让中国买。所以这就是这样一个变化,应该说这是中国很厉害的一件事情,很好的一件事情。可是外汇储备多了,人民币就会升值。然后人民币升值了以后,然后就会造成出口企业亏损,就是这样一个关系。人民币升值按市场规律的话,人民币一升值,出口企业一亏损,然后出口一下滑,出口一下滑,外汇储备就会减少。他就会调整了。可是咱们国家不这么干,咱们国家是人民币一升值,咱们国家就加强出口鼓励,让咱们国家能够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出口继续增长。所以咱们国家就变成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也继续增大,结果都堆到咱们国家身上。

现在咱们国家最关心的事情就是,这些外汇储备对咱们国家有什么用处?现在贬值,不断损失。它肯定是在损失,咱们国家能不能把它买成石油,买成矿藏,但是买不来。咱们国家好象没有成功地买到外国的矿山,铁矿石价格那么高,咱们想去买,也没买成。中国去兼并美国一个石油公司也没兼并成。所以,我们国家运用自己资金的能力没有。而且,这些国际的资本市场,它完全是大战略。这种大战略可以长达几十年,他给你埋伏了一个地雷在里头,你怎么知道?我后面会说到这样的事情。

再就是房地产,房地产销售急剧下降,房价长势减缓。我现在还没说下降,其实应该说这个词改成下降。大家看蓝色的这根线,再高点是去年年底,也就是奥运会有关,也就是奥运会投资没有增长多少,但是奥运会这件事成为房地产或者成为股市炒作的一个重要的题材,那是毫无疑义的。大家知道这段时间,国家不会采取措施压低。所以房价卖得特别高,越高,大家买的越多。结果快到地方,懂的人就出去了,开始抛,或者不买不进,然后大家跟着学。从今年开始,房子卖不动了。这个数字是销售,已经比去年同期比下降了12.7%。那下个月的数字肯定下降得更可怕,可能会下降到20%以上,很厉害的。那么现在销售下降了,当然价格也会下降。现在价格下降稍微缓一点,但是这个月,从上个月到这个月越来越明显了,挡不住了。

那么,我们说房价,它是一个大家共同的行动来实现的,而不是说政策就得解决什么办法。前几天政策出台的意思,防止房价过快下跌。房价下跌20%,那房地产商就有20%的亏损,他就让银行有20%的坏帐。那银行有20%的坏帐,银行就会把这个坏帐就收缩到整个经济当中,就减少。咱们国家知道,最可怕的是房地产暴跌。美国这次经济的危机,实际上是房地产。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房地产。日本就是房地产,中国也是房地产。

作为政策员,我还是说千万要防止房地产暴跌。所以大家从文章上、文字上所看到的东西和很多人心里想的不一样。你怎么弄?我们想让房地产暴跌,他不让你说。但是实际上房地产暴跌是对,房地产的暴利太高了吧?对不对?他根本不是那个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让它价格回落到正常的程度。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去干房地产,房地产一定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关系,他能拿到土地,他能够拿到贷款,他能干啥,他才能做的。所以他本身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在里头,这当然不合理。它不是一个合理竞争的价格。所以,我们无论从哪个理论上,房价应该下跌,下跌到我们应该买的程度上去。

但是反过来说,它也不是这样。正是因为房地产高,房地产这个风险也很大,所以前几年房地产很低的时候,房产商不盖房子,我的房子也没法改善。我们想住好一点的房子也买不上,谁也不盖。政府限制让他们盖低价房,他不盖。搬迁的房子成本就很高,所以房价不高也不行,我们房子也改善不了。这是第一。

第二,房子价上涨以后,政府解决不了的事情,都让房地产商解决了。土地开发,城市建设,住房改善,全解决了。先从高收入开启,然后推延到更多的老百姓,慢慢都能得到改善。低收入的、贫民窟的居民都能得到搬迁的改善,这也是确实是一件好事。而且他带动的面远远超过任何产业,彩电、冰箱、电脑等等都带动了。我们国家如果没有房地产,就没有整个中国经济。这些年,网上怎么吵,老百姓怎么骂,怎么说房价高,受不了,国家就是稳定房价,必须是这个态度,有他的道理。所以现在这个方案还是这样。但是这个方案非常危险,房价高到了一定程度,大家买不起了。不想买了,知道房价要跌了,只要有一个房价要跌了,大家都知道等着。

现在到了你想让把这个房价撑住,也撑不住了。给一个减税的政策,让大家都买房子。那个时候把房子保持住,不要让销售下降,就行了。现在已经完了,你越说,大家越不买。肯定下个月还要跌,而且明年还要跌。我们的嗅觉很灵敏,等着呢。如果哪一天突然大家一拥而上,是暴涨的时候,我们赶快去抢去。现在你买了肯定要吃亏,而且这个房子可不是开玩笑的,都是几百万几百万地在那儿放着,一不小心就是几十万就卷进去了。现在房价已经形成一个下跌的态势,不好办了。有人说这一次国家减少房地什么交易税,是为了民生找想,其实不是,还是为了维持物价,维持需求防止金融风险,防止经济暴跌,就这么简单。

所以,现在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保证银行,这是我说的个人的建议。我认为,国家最害怕的是银行受到损失,把银行的损失给它堵住,然后让房价下跌,老百姓得益就行了。老百姓得益,而这个房地产商受了损失,就让它垮了算了。房地产商垮了,但是银行不能垮。你不能去补房地产商。如果补房地产商的话那就坏事了。房地产商降价了以后,老百姓受惠,然后你补了房地产商也意味着补了老百姓。但是小心一点,这么一补,房地产商又干坏事,他就不销售了或者等等事情,造成我们钱又进了房地产的口袋里去。所以我们现在弄来弄去,卡在这儿。世界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的。除非这件事情,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样,他根本解决不了,要么你不盖房子,你不发展房地产,要么你就准备承担风险。除此之外,没有道路可走。要么你就冒的风险大一点,让房地产热一点,房地产发展得快一点。要么你就不建设房地产,让大家在低水平上走,美国、日本都是这样的。英国房地产涨得比美国还快,现在英国出现的问题,其实不是美国造成的,是他自己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说。

美国的金融危机,首先是次贷危机恶化。次贷危机是去年4月份开始暴露的,到7月份全面爆发。然后第二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是今年。这种金融机构倒闭以后,股市暴跌。现在美国的实体经济还没有产生影响。格林斯潘说,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给遇上了。他说的百年一遇,好象比大萧条还厉害。我们以为我们遇不到大萧条了。结果他说了,可能这场危机比大萧条还严重,咱们现在看一下。

大型金融机构濒死倒闭,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演变。次贷就是次品的劣质的贷款。那么次贷这个东西就是指的还不起贷款的、借不到贷款的、信誉不好的客户,可以给他们贷款,但是利率得高。

大家都知道,十一国庆节期间,美国政府讨论七千亿美元救助方案。其中有一条救助方案有一条很重要,就是把美国居民普通住户的十万元的存款保险可以提高到25万。就是美国银行要是倒闭的话,提高他的保险。然后美联储又增加货币投放,又降低利率。现在应该这样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不会有更大的投资银行倒闭了。但是现在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这才是刚开始,因为五大投行已经全没了,投行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