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纱罗组织课件_第1页
织物的纱罗组织课件_第2页
织物的纱罗组织课件_第3页
织物的纱罗组织课件_第4页
织物的纱罗组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织物的纱罗组织织物的纱罗组织18.1纱罗组织的概念构成特点及用途构成:纱罗组织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地经纱、绞经纱)与一个系统的纬纱,用特殊的绞综装置交织而成的。特点:能使织物表面具有清晰而均匀分布的小孔,经纬纱密度较小,质地轻薄,组织结构稳定、透气性好。用途:由于该组织具有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作夏季服装,窗纱、蚊帐及工业技术织物。几个概念:1.什么是纱罗组织?纱罗组织就是纱组织与罗组织的总称。

纱组织--凡每织入一根纬纱,绞经纱与地经纱相互扭绞一次的称之为纱组织。

8.1纱罗组织的概念2罗组织--凡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绞经纱才与地经纱相互扭绞一次的称之为罗组织。罗组织的纱孔在织物表面呈横向排列,故又称为横罗。(2)(1)图中(1)、(2)纱组织(3)罗组织(3)——横罗(3)罗组织--凡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2)(32.什么是绞组?形成一个纱孔所包含的绞经纱与地经纱称之为一个绞组。(1)(3)(2)图(1)中绞经:地经=1:1称之为1绞1图(2)中绞经:地经=1:2称之为1绞2图(3)中绞经:地经=2:2称之为2绞2(1)(3)(2)图(1)中绞经:地经=1:1称之为1绞1图43.什么是对绞与顺绞?各绞组内,绞经与地经纱的绞转方向一致的纱罗组织称为一顺绞;各绞组内,绞经与地经纱的绞转方向对称的纱罗组织称为对绞;(1)(2)图(1)为一顺绞;图(2)为对绞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绞所形成的纱孔比一顺绞形成的纱孔清晰。(1)(2)图(1)为一顺绞;图(2)为对绞在其他条58.2纱罗组织的形成原理纱罗组织的绞经与地经之所以能够相互扭绞,在于织造该类组织织物时,使用了特殊的绞综装置、不同的穿综方法及不同的三种梭口形式。A、绞综装置制织纱罗组织织物必须使用绞综。绞综有线制的和金属钢片的两种。线制的——结构简单、制做方便。金属钢片的——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且成本高,但使用方便,寿命长。8.2纱罗组织的形成原理6金属绞综由左右两根基综丝F1、F2和一根半综丝D组成。每根基综丝是由两片扁平的钢质薄片组成,并由中部的焊接点K,将两薄钢片连为一体。半综D骑跨在两基综之间,半综的每一只脚伸在基综上部的两薄片之间,由基综的焊接点托持。这样无论那一片基综上升,半综都能随之上升,以改变绞经与地经的位置。F1F2K金属绞综由左右两根基综丝F1F2K7B、穿综方法:

纱罗组织织物上机时,经纱的穿法与一般织物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将绞经与地经分别穿入普通综内,其中穿绞经的综页为后综,穿地经的综页为地综;第二步将每一绞组内的绞经穿入半综环圈,而地经跟随绞经从基综与半综园环之间穿过。

同一绞组内由于绞经与地经的相对位置不同,穿综方法又分为右穿法和左穿法。B、穿综方法:8[1]、右穿法: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的右侧穿入半综,即经纱的排列顺序第一根为地经,第二根为绞经。其结果是:基综F1提升时绞经S绕过地经下方,从地经的右侧绞转到左侧。[1]、右穿法:9[2]、左穿法: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的左侧穿入半综,即经纱的排列顺序第一根为绞经,第二根为地经。其结果是:基综F1提升使绞经S绕过地经的下方从地经的左侧绞转到右侧。[2]、左穿法:10C、三种梭口:制织纱罗组织根据开口时绞经与地经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绞转梭口、开放梭口和普通梭口三种。综平时经纱的位置C、三种梭口:综平时经纱的位置11普通梭口:由地综提升,使地经纱提升所形成的梭口,为普通梭口,此时后综、基综1、2均不动。普通梭口:由地综提升,使地经纱提升所形成的梭口,为普通梭12开放梭口:后综提升,基综2提升,半综随之提升,此时绞经也随之提升所形成的梭口为开放梭口。但绞经与地经没有形成扭绞,此时地综、基综1不动。开放梭口:后综提升,基综2提升,半综随之提升,此时绞经也13绞转梭口:基综1提升,半综随之提升,绞经也随之提升,并且从地经的下方由右侧转到地经的左侧所形成的梭口为绞转梭口。此时后综、地综、基综2均不提升。绞转梭口:基综1提升,半综随之提升,绞经也随之提升,并且148.3纱罗组织的上机8.3.1作图方法:

纱罗组织的方格表示方法与普通织物的不同,因为绞经时而在地经的左侧,时而在地经的右侧,因此纱罗组织的绞经应在地经的左右两侧各占一纵行。1Ⅰ2Ⅱ1Ⅰ2Ⅱ1ⅠⅡ28.3纱罗组织的上机1Ⅰ2Ⅱ1Ⅰ158.3.2上机要点:1)穿综图:穿综图上用两横行表示两页基综,基综1在前,基综2在后。该两横行位于穿综图的前面,平纹或其他组织在中间,地、后综在最后。后综穿绞经,地综穿地经。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说明纱罗组织的穿综图,右穿法和左穿法的画法。8.3.2上机要点:16表示绞经的另一纵行则在所对应的基综1的横行内填入符号。1Ⅰ

2Ⅱ地后21采用右穿法的作图:首先将地经纱穿入地综内,由于采用右穿法,即绞经在地经的右侧穿入半综,因此在表示绞经的右面纵格位置对应后综的横行的横格内填入符号。同时在该纵行所对应的基综2横行内填入符号。后地12表示绞经的另1Ⅰ2Ⅱ地后21采用右穿法的作图17

表示绞经纱的另一纵行则在对应的基综1的横行内填入符号。地后211ⅠⅡ2采用左穿法:

由于绞经在地经的左侧穿入半综,因此,在表示绞经的左面的综格位置所对应的后综的横格内填入符号。同时在该综行位置所对应的基综2的横行内填入符号首先将地经穿入地综。表示绞经纱的另地后211ⅠⅡ2采用左穿法:182)穿筘:每一绞组穿入同一筘齿内,有时为了突出绞转的风格,也可采用空筘法或花式筘法。地后211ⅠⅡ2应注意的是:穿筘图中穿在同一筘齿的是代表一个绞组,不代表纱线的根数。2)穿筘:每一绞组穿入同一筘齿内,有时为了突出绞转的风格193)织轴的准备:由于纱罗织物的绞经与地经的缩率不同,有时差异很大,因此在一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单轴织造,以减少上机的困难,差异比较大时必须采用双轴织造。4)张力调节:纱罗织物平综时,应使地经稍高于半综的顶部,以使绞经在地经之下顺利的进行左右扭转。绞经的张力变化比较大,同时为防止两页基综交替上下时将地经嵌于基综和半综之间,而影响绞经在地经下方通过。故可在织机上按装一套张力调节机构,随时调节绞经的张力。3)织轴的准备:20课后复习题:1、纱罗组织的构成特点及用途?2、什么是纱组织、罗组织、绞组、对绞和一顺绞?3、什么是普通梭口、开放梭口和绞转梭口?4、什么是左穿法、什么是右穿法?课后复习题:21织物的纱罗组织织物的纱罗组织228.1纱罗组织的概念构成特点及用途构成:纱罗组织是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地经纱、绞经纱)与一个系统的纬纱,用特殊的绞综装置交织而成的。特点:能使织物表面具有清晰而均匀分布的小孔,经纬纱密度较小,质地轻薄,组织结构稳定、透气性好。用途:由于该组织具有的特点,因此最适宜作夏季服装,窗纱、蚊帐及工业技术织物。几个概念:1.什么是纱罗组织?纱罗组织就是纱组织与罗组织的总称。

纱组织--凡每织入一根纬纱,绞经纱与地经纱相互扭绞一次的称之为纱组织。

8.1纱罗组织的概念23罗组织--凡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绞经纱才与地经纱相互扭绞一次的称之为罗组织。罗组织的纱孔在织物表面呈横向排列,故又称为横罗。(2)(1)图中(1)、(2)纱组织(3)罗组织(3)——横罗(3)罗组织--凡织入三根或三根以上奇数纬纱的平纹组织后,(2)(242.什么是绞组?形成一个纱孔所包含的绞经纱与地经纱称之为一个绞组。(1)(3)(2)图(1)中绞经:地经=1:1称之为1绞1图(2)中绞经:地经=1:2称之为1绞2图(3)中绞经:地经=2:2称之为2绞2(1)(3)(2)图(1)中绞经:地经=1:1称之为1绞1图253.什么是对绞与顺绞?各绞组内,绞经与地经纱的绞转方向一致的纱罗组织称为一顺绞;各绞组内,绞经与地经纱的绞转方向对称的纱罗组织称为对绞;(1)(2)图(1)为一顺绞;图(2)为对绞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绞所形成的纱孔比一顺绞形成的纱孔清晰。(1)(2)图(1)为一顺绞;图(2)为对绞在其他条268.2纱罗组织的形成原理纱罗组织的绞经与地经之所以能够相互扭绞,在于织造该类组织织物时,使用了特殊的绞综装置、不同的穿综方法及不同的三种梭口形式。A、绞综装置制织纱罗组织织物必须使用绞综。绞综有线制的和金属钢片的两种。线制的——结构简单、制做方便。金属钢片的——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且成本高,但使用方便,寿命长。8.2纱罗组织的形成原理27金属绞综由左右两根基综丝F1、F2和一根半综丝D组成。每根基综丝是由两片扁平的钢质薄片组成,并由中部的焊接点K,将两薄钢片连为一体。半综D骑跨在两基综之间,半综的每一只脚伸在基综上部的两薄片之间,由基综的焊接点托持。这样无论那一片基综上升,半综都能随之上升,以改变绞经与地经的位置。F1F2K金属绞综由左右两根基综丝F1F2K28B、穿综方法:

纱罗组织织物上机时,经纱的穿法与一般织物的方法不同,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将绞经与地经分别穿入普通综内,其中穿绞经的综页为后综,穿地经的综页为地综;第二步将每一绞组内的绞经穿入半综环圈,而地经跟随绞经从基综与半综园环之间穿过。

同一绞组内由于绞经与地经的相对位置不同,穿综方法又分为右穿法和左穿法。B、穿综方法:29[1]、右穿法: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的右侧穿入半综,即经纱的排列顺序第一根为地经,第二根为绞经。其结果是:基综F1提升时绞经S绕过地经下方,从地经的右侧绞转到左侧。[1]、右穿法:30[2]、左穿法:从机前看,绞经在地经的左侧穿入半综,即经纱的排列顺序第一根为绞经,第二根为地经。其结果是:基综F1提升使绞经S绕过地经的下方从地经的左侧绞转到右侧。[2]、左穿法:31C、三种梭口:制织纱罗组织根据开口时绞经与地经的相对位置不同分为绞转梭口、开放梭口和普通梭口三种。综平时经纱的位置C、三种梭口:综平时经纱的位置32普通梭口:由地综提升,使地经纱提升所形成的梭口,为普通梭口,此时后综、基综1、2均不动。普通梭口:由地综提升,使地经纱提升所形成的梭口,为普通梭33开放梭口:后综提升,基综2提升,半综随之提升,此时绞经也随之提升所形成的梭口为开放梭口。但绞经与地经没有形成扭绞,此时地综、基综1不动。开放梭口:后综提升,基综2提升,半综随之提升,此时绞经也34绞转梭口:基综1提升,半综随之提升,绞经也随之提升,并且从地经的下方由右侧转到地经的左侧所形成的梭口为绞转梭口。此时后综、地综、基综2均不提升。绞转梭口:基综1提升,半综随之提升,绞经也随之提升,并且358.3纱罗组织的上机8.3.1作图方法:

纱罗组织的方格表示方法与普通织物的不同,因为绞经时而在地经的左侧,时而在地经的右侧,因此纱罗组织的绞经应在地经的左右两侧各占一纵行。1Ⅰ2Ⅱ1Ⅰ2Ⅱ1ⅠⅡ28.3纱罗组织的上机1Ⅰ2Ⅱ1Ⅰ368.3.2上机要点:1)穿综图:穿综图上用两横行表示两页基综,基综1在前,基综2在后。该两横行位于穿综图的前面,平纹或其他组织在中间,地、后综在最后。后综穿绞经,地综穿地经。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说明纱罗组织的穿综图,右穿法和左穿法的画法。8.3.2上机要点:37表示绞经的另一纵行则在所对应的基综1的横行内填入符号。1Ⅰ

2Ⅱ地后21采用右穿法的作图:首先将地经纱穿入地综内,由于采用右穿法,即绞经在地经的右侧穿入半综,因此在表示绞经的右面纵格位置对应后综的横行的横格内填入符号。同时在该纵行所对应的基综2横行内填入符号。后地12表示绞经的另1Ⅰ2Ⅱ地后21采用右穿法的作图38

表示绞经纱的另一纵行则在对应的基综1的横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