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13安徽省2015年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1.(2分)稀有气体的用途越来越广,以下用途利用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是()A.利用氦气填充气球B.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C.利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D.利用稀有气体制照明光源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及用氦气填充气球是利用气体密度小判断.B、根据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的原理判断.C、根据利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的原理判断.D、根据通电发光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判断.解答:解:A、利用氦气填充气球,主要是因为氦气的密度小,气体密度大小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所以错误.B、利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是利用的化学性质中的稳定性,所以正确.C、利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是因为不同的稀有气体吸收或反射的光的波长不同,不通过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所以错误.D、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条件下发光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反映出来的,不属于化学性质,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2.(2分)(2009•十堰模拟)下列均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若从安全角度考虑其中不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B.铁丝燃烧C.硫燃烧D.蜡烛燃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此题明确指出要从安全的角度来分析,那么可以看到这几种物质的燃烧都是在集气瓶中进行的,燃烧是有大量的热放出的,所以要避免熔融物落下来使瓶底炸裂.解答:解:A、红磷燃烧产生的是白烟,所以不会使集气瓶炸裂.故A正确;B、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燃烧后产生的固体熔化,熔融物落在集气瓶中会把集气瓶底炸裂,所以应该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故B错误;C、硫燃烧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硫气体,不会使集气瓶炸裂.故C正确;D、蜡烛燃烧后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使集气瓶炸裂.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燃烧实验,但此题考查的重点是在实验的安全上,意在让同学们通过做此题,注意实验安全的重要性.3.(2分)(2010•永州)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简单分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来考虑;B、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C、根据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D、根据原子和阴离子的判断方法来考虑.解答:解:A、圆圈内数字表示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由图示可知有16、11、8三种所以表示三种元素,故A说法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同,所以③和④化学性质相同,故B说法错误;C、②表示的是质子数为11的钠元素,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说法正确;D、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属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所以①表示原子,④表示阴离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有几种,元素种类就有几种,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属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阳离子.4.(2分)(2007•南充)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物质的粒子的示意图,分析粒子的构成,判断符合氧化物分子构成特点﹣﹣含两种原子且含氧原子的粒子示意图.解答:解:在四种物质粒子的示意图中,A粒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与氧化物的分子构成最为相似;而B粒子、D粒子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C粒子是由三种不同的原子构成,与两种原子构成的氧化物分子的特点明显不同;因此,四种粒子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只有A粒子;故选A.点评: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因此,氧化物的分子应含有两种原子并且其中必须含有氧原子.5.(2分)(2010•宣城模拟)2009年2月9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由于违规燃放烟花,引起央视新址配楼发生大火,损失惨重.经公安消防官兵顽强拚搏,最终用高压水枪扑灭了大火.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A.水隔绝了空气B.水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离了可燃物C.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降温到着火点以下D.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灭火的原与隔绝氧气是常用的方法理是利用燃烧的条件控制燃烧的进行,降温、隔绝氧气是常用的方法.解答:解: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洒在火上后会迅速蒸发,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使温度减低,当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是火就会熄灭.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灭火知识的考查,掌握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6.(2分)(2011•乐陵市二模)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硬水与软水﹣观察颜色区别;人体缺乏钙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B.物质鉴别: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味道;硫酸铵与磷矿粉﹣﹣加水溶解C.安全常识:长时间堆放的柴草﹣要不时翻动;进入陌生溶洞前﹣先做灯火试验D.“一定”与“不一定”: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浓溶解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考点:硬水与软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肥的简易鉴别;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和钙的生理功能判断.B、根据亚硝酸盐的毒性判断.C、根据缓慢氧化易引起自燃的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供给呼吸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主要是含有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它们的水溶液无色;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所以错误.B、亚硝酸盐有毒,不能食用,食盐与亚硝酸钠不能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所以错误.C、长时间堆放的柴草如不翻动,发生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易达到着火点引起自燃;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聚集于溶洞中,且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死亡,所以正确.D、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7.(2分)(2007•武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比较出t2℃时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判断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然后判断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比较出降温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解答:解:由于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即在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即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而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t1℃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由图可知,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最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8.(2分)铁路大提速后,为将短铁轨焊接成长铁轨,可在铁轨接口处加入氧气铁和铝粉的混合物,用镁条引燃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有关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铁是还原剂C.该反应是还原反应D.该反应中铁与铝的质量比为56:27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物质是否与氧发生了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解: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B、铁是还原产物.故选项错误;C、氧化铁在反应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做氧化剂.故选项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铁与铝的质量比为56:27;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2分)(2009•昌平区二模)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集气瓶氧气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调至平衡.放入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塞紧瓶塞.然后分别设法将其点燃.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a),此时的天平()A.指针偏向右B.指针偏向左C.仍处于平衡状态D.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瓶内气体体积不变,瓶内压强不变;白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部分气体会从装有木炭的右边瓶中转移至左边瓶中,而造成左边瓶内物质总质量增大.解答:解:根据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CO2,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个数不变,右边瓶内压强不变;而左边瓶内白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气体减少,瓶内压强减小;在打开止水夹前,两边质量始终相等,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当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时,由于两瓶内压强不同,右边瓶内气体部分转移至左边,而形成左边瓶内物质总质量变大,所以天平左端下沉,天平的指针偏向左边.故选B.点评:本题重点在于分析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差异,由于生成物状态的不同而形成压强差,使气体在两瓶间流动而引起质量变化.10.(2分)(2003•安徽)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甲乙丙丁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加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反应现象和本质的了解.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硫酸钠、盐酸和硫酸不会使酚酞变色,盐酸和硫酸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硫酸和硫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②硫酸中加入酚酞不变色,③氢氧化钠中加酚酞变红色,④硫酸钠加入碳酸钠中不会产生气体,故A错误,B、④硫酸钠中加酚酞溶液不变色,加入氯化钡出现白色沉淀,③氢氧化钠中加酚酞变成红色,②硫酸中加酚酞不变色,加氯化钡出现白色沉淀,加碳酸钠产生无色气体,①盐酸中加酚酞不变色,加入碳酸钠产生无色的气体,各种试剂的现象都满足,故B正确,C、③氢氧化钠中加酚酞变红色,而题中的甲加酚酞不变色,故C错误,D、①盐酸中加氯化钡不会生成白色沉淀,而题中的甲和氯化钡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搞清楚各种物质和试剂之间反应的现象,然后将各种物质代入验证即可,只要有一组不满足,该选项就不对.二、填空、简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4分.)11.(4分)化学存在于生活之中.以下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1)用于发酵的纯碱Na2CO3;(2)用于消毒的PP粉KMnO4;(3)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要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按照书写化学式的方法、步骤正确的写出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1)纯碱与面团发酵后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蒸时使其变的疏松多孔,用于发酵的纯碱化学式是Na2CO3;故填:Na2CO3;(2)高锰酸钾俗称PP粉,可用于消毒,故填:KMnO4;(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故填:Fe2O3;(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填:CH4.点评:化学式的书写一定要规范准确,特别是字母的大小写,数字的位置,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12.(5分)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未见的特大旱灾.为缓解灾情,有些地区使用了干冰进行人工增雨.但二氧化碳也是温室效应的元凶之一.因此,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种树(写一种即可);(2)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H2O═H2CO3;(3)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大(填大或小)理由是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度越大.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实验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解答:解:(1)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填:种树;(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故填:CO2+H2O═H2CO3;(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溶解的越多,深海中的压强大,故溶解的多,故填:大,压强越大二氧化碳溶解度越大.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课本知识进行.13.(6分)(2009•东营)小丽同学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生态农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小丽同学发现农庄里使用大量材料:①围在鸡舍外面的铁丝网;②猪舍用的混凝土;③家禽家畜食槽使用的铝合金;④覆盖在蔬菜大棚上的塑料膜.以上材料中使用复合材料的是②(填序号,下同),使用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④.(2)生态农庄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丽在农庄道旁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如图),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阳能.沼气池示意图(3)生态农庄大量作用沼气做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沼气燃烧产生的光和热可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写出甲烷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4)生态农庄除大量的动物粪便外,还有每天成千上万参观者丢弃的垃圾,针对这些废弃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①生物垃圾可用于制沼气的原料②这些垃圾可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③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随意丢弃,避免“白色污染”考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根据题干所给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材料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即可;(2)根据太阳能产生能源的特点分析即可;(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来写.(4)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去分析.解答:解:(1)农庄中使用到的材料分别有:①属金属材料;②是钢筋和水泥多种材料形成的复合材料;③铝合金是一种金属材料;④塑料属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为:②;④(2)太阳能发电的原理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可以提供照明.故答案为:太阳能(3)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为:CH4+2O22H2O+CO2(4)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去考虑,①利用生物垃圾发酵可以制备沼气,回收再利用.②垃圾焚烧产生热量,进而转化为电能,既环保有节约资源;③白色污染主要有废弃塑料造成的,所以不要随便丢弃,三个选项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③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常见材料的分类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4.(6分)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干冰的化学式为CO2;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的性质(答一条即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有剩余的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某种试剂,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镁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据此分析问题即可.解答:解:干冰的化学式为CO2,该实验证明干冰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稀盐酸或稀硫酸可以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因为镁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答案为:CO2;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2Mg+CO22MgO+C;Mg+2HCl=MgCl2+H2↑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二氧化碳和镁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6分)据媒体报道,2009年2月12日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如图1),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CO2、H2O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2)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小芳同学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2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铜绿由绿色变黑色,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3)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论.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铜绿的化学式,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绿中含有铜、氢、碳、氧元素,据此解答.(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铜绿受热能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3)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能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红色的铜.解答:解:(1)铜绿中含有铜、氢、碳、氧四种元素,空气中含有氢元素的物质是水,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所以铜生锈还与水和二氧化碳有关,故填:CO2,H2O;(2)铜绿受热能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绿色粉末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铜绿由绿色变黑色,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二氧化碳;(3)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论为:取少量铜绿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蓝色,再插入铁丝,有红色的物质生成,证明原铜绿中含有铜元素.故填:取少量铜绿,加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铜绿溶解,溶液变蓝色,即可证明铜绿中含铜元素.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铜绿的形成和铜绿受热分解的实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7分)小雨对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的“便携式制氧器”(如图1),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图2)和所用的药品.药品中甲剂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作制氧剂;乙剂是黑色固体,作催化剂.【提出问题】甲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过碳酸钠是白色粒状固体,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可用于制取氧气.【设计与实验】小雨把甲剂和乙剂带到实验室与黄老师共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验证出甲剂是一种钠盐后,小雨接着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用甲剂和乙剂制取并验证氧气.(1)根据图2得出: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图3所示的仪器:ABCFG或ACEG(填字母),理由是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2)小雨认为氧气是由过氧化氢在乙剂催化下产生的,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实验二】检验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检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步骤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步骤二将步骤一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小雨得出甲剂是过碳酸钠.【反思与评价】小方认为小雨的结论不够严密,你认为严密的结论应该是甲剂一定含有钠、碳和氧三种元素(或甲剂可能是过碳酸钠).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证明碳酸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出该反应的装置;(2)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依据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方法,就能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4)只有熟悉氧气的验证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只有熟悉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相关的知识,结合已知条件,就能得出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解答:解:[实验一](1)由图示可知甲剂是液体,乙剂是固体,生成物是气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应选择ABCFG或ACEG.(2)过氧化氢在乙剂催化下产生氧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设计师考试全方位试题及答案分析
- 病房火灾的应急预案演练脚本(3篇)
- 烤房火灾应急预案(3篇)
- 网络架构设计对业务支持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软件设计师考试顺序安排试题及答案详情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考点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高效阅读材料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VB考试核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程序员考试的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实践指导2025年软件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行业反垄断监管政策变化与合规经营关键指引报告
- 矿产资源开采与销售协议
- 《支气管镜检查技术》课件
- 育肥猪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写作技巧知识培训课件
- 顺丰公司外包协议合同书
- 2025年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250个重点知识汇编
- 2025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训练一次函数中几何压轴题综合训练
- 中考英语词汇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政治总复习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 河南省安阳市(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数学试题(人教版)(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