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苏轼你需要了解的一度下狱,
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
生活坎坷。但他
既没有像贾谊那样“抑郁而终”,
也没有像陶潜那样“归隐田园”。
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人有两次生命的诞生,
一次是您肉体出生,
一次是您灵魂觉醒。赤壁赋
苏
轼
学习目标1.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2.梳理文章的结构、情感脉络,理解文章内容。3.感受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学习他豁达的生活态度,感受他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作者的复杂思想积极入世儒佛苦中作乐道超然洒脱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人生观。
——林语堂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仗等形式,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形式上:铺采摛文,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体物写志,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始于战国,盛行于汉魏,唐宋衰微,元、明、清趋于消亡。其发展经历了短赋、骚赋、骈赋、律赋、文赋等不同时期。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一、识记字音壬戌
属客
窈窕
少焉
斗牛
冯虚
船舷
予怀唱和
袅袅
沟壑
潜蛟
嫠妇
愀然
舳舻
酾酒
横槊
匏樽
蜉蝣
须臾
骤得
无尽藏
更酌
枕藉rén
xūzhǔyǎotiǎoshǎodǒupíngxiányúhèniǎohèqiánjiāolíshīfúyóuzàngqiǎozhúlúshuògēng
jièpáozhòuyú二、内容梳理段落叙事线索表达方式时间线索感情线索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赤壁夜游唱歌听曲主问客答主辩解惑主客释然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议论说理议论说理场景描写月初出东方既白乐——悲——乐请根据文本,完成以下表格相关内容的填写。三、字词过关析重点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知识补充鲁庄公三年元丰五年1082年戊戌年猴年十
天
干: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生肖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三、字词过关析重点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问题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问题2:找出文中描写箫声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表达怎样的情感?文中的“美人”是指“美女”吗?从“美人”可窥探出一个怎样的主题?贤臣求不得明君“恐美人之迟暮”,“香草美人”在古诗文中经常用来象征“君臣关系”。“美人”是“君”,“香草”是“臣”。香草为美人添香,正如贤臣使君王更圣明。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三、字词过关析重点问题:第三段中客人的悲愤郁闷从何而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物是人非、英雄谢幕之悲人生渺小之悲人生短暂之悲寻仙不得之悲三、字词过关析重点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问题:第四段中作者如何劝慰客人?
水
月
人变化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生老病死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代代相承不变万物各有其主,非我所有不能强求;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你我皆能享用。拓展思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拓展思考诗句特点作用自然水月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清新柔美空阔朦胧借景抒情抒发了苏子与客月下游赤壁之乐。“水”“月”在文中的不同维度拓展思考诗句特点作用诗中水月“水”“月”在文中的不同维度透露出现实的哀愁引出对历史人物及自身命运的感慨,并引出下文苏子借水月喻人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美丽遥远拓展思考诗句特点作用哲理水月“水”“月”在文中的不同维度引出作者对自我人生选择的阐述,成为作者精神寄托和象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须臾永恒三、字词过关析重点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问题:文章开篇和结束时作者的喜悦是相同吗?明确:并不相同。开篇时,作者的喜悦是由身边的自然美景所引发的,在月明风清的夜晚,作者与友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茫茫江面,彼此之间诵诗唱和,这实为人生快乐;而结束时,作者的喜悦则是由于通过主客问答消除了心中的苦恼困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其内心此时也像眼前的江水一样开阔。课堂小结
《赤壁赋》以苏轼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将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在情感由乐转悲,再由悲转喜的变化过程中,展现出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同时,从他内心的这种变化也可以看出,苏轼也并不是一个天生就有乐观精神的人,他是在与自我的辩论中战胜了自己消极的一面,完成了自己的精神突围,具有了诗意的超脱,哲学的思辨。这种精神,穿越了近千年的时光尘埃,遥相呼应了爱尔兰诗人叶芝笔下的“与他人争辩是修辞,与自己争辩是诗歌。”默写练习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2.苏轼《赤壁赋》中从听者感受的角度侧面写出琴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
,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了“盈虚”与“水月”关系,从“变者”的角度看,两者关系应是
,
。”4.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
。5.苏轼在《赤壁赋》中,阐明从变动的一面看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的道理的句子是“
,
”。6.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默写练习7.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8.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有异髓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9.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
,
”。10.苏轼《赤壁赋》
,
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11.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
。12.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
。13.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羽化而登仙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默写练习14.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