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冲刺新高考通史训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秦汉时期(原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位于浙江余杭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在遗址中心的莫角山,考古人员发现了30公顷的人工地基,经过部分试发掘,证明其上曾建有宫殿。近年来,又在良渚遗址的西北发现了绵延四五公里的土垒,据推测可能是城墙或堤防。据此可以推知良渚文化时我国()A.初步确立了君主政治B.已有了初始的文明C.部落之间的纷争不断D.阶级分化十分明晰2.西周实行分封制,导致了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权,各民族也逐渐融合,各诸侯国共尊一主。这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还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保证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材料意在强调,分封制()A.促进了民族交融B.隐含着分裂割据因素C.推动了文化繁荣D.有利于统一大国形成3.200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代里耶古城发现的简牍,系秦王朝洞庭郡迁陵县府的文书档案,内容涵括户口登记、土地开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津渡、邮驿管理、奴隶买卖、司法文书、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学习等相关政令和文书。这些史料可以佐证秦代()A.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严密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统一C.法律制度规定异常繁琐D.地方官总揽军政财一切大权4.[2022·福州市高三5月质检]下表为秦末部分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人物身份陈胜、吴广屯长(秦军队下级官吏)刘邦沛县泗水亭长(县以下治安官吏)萧何沛县主吏掾(县令属吏)曹参沛县狱掾(典狱长)殷通会稽郡守任嚣南海郡尉由此推知,秦迅速败亡的重要因素是()A.底层民众反抗激烈B.六国贵族势力活跃C.对外战争动员频繁D.地方治理体系崩溃5.秦律规定:若有人在大道上杀人,距离百步以内的路人不加以救援的,应罚缴铠甲两套;若能抓获逃亡盗贼,抓捕者可得其所携钱财。由此可见,秦朝()A.传承了尚武的社会风气B.注重法治建设以教化民众C.确立了严苛的法律体系D.强调社会责任以维护安定6.下图分别为某一朝代初年和后期的行政区体系。前后的变化反映出()A.地方治理体系更加便捷高效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显著加强C.全国行政区划制度完全统一D.经济发展促进行政体系变革7.汉武帝时期,桑弘羊主持的财政改革对盐的生产实行民制官收政策,在市内设官吏定点销售,在不设市的小邑和乡村,特准中小商人在交纳重税的条件下分销给消费者。此举意在()A.推动制盐业的繁荣B.统一盐价稳定市场C.控制盐业增加收入D.打击商人消灭割据8.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二、非选择题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子学说兴起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乐文化的失范,即礼乐文化丧失了它应有的社会和文化功能,它已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则正是在重重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下,围绕着解决上述问题而展开的思考和理论探索。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儒家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吸收。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找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他们一方面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弃绝一切人为的造作,另一方面又倡导“道法自然”“无为”……墨家以宗教的热情和绝对平等的观念提出理论并躬行实践。——摘编自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二在传统意义上,中国历史就是集权的历史。“假设没有这样的中央集权,我们大多数的祖先都已不能生存,遑论(谈不上)及我们后代”。因为地理与统治的封闭性,中国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是世界的“例外”。这种封闭性不仅令中国文化自成一统,也使历史在中国形成独特的样式。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不仅以宫廷权谋为主流,而且缺乏整个人类世界的历史背景,似乎中国完全独立于世界而存在,从大历史的视界来看,这种历史算不得真正的历史,而只是“中国志”而已,因为它完全是停留在中国视野内的一种“地方志”写作。——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墨解决危机方法的特点,并指出其体现的共同点。(10分)(2)提炼材料二所陈述的核心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阐述。(4分)10.(12分)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学者指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阐述中国的蜕变。参考答案1.解析: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城防遗址,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了初始文明,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得出当时良渚文化已经确立君主制,排除A项;设立城防并不能证明当时部落之间纷争不断,排除C项;材料信息能反映出阶级分化,但是不能夸大到“十分明晰”,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据材料“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权,各民族也逐渐融合,各诸侯国共尊一主,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还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推动了地方自治、民族交融、天下共主和文化扩散,有利于统一大国的形成,故选D项;民族交融只是分封制的一个影响,无法概括材料整体,排除A项;分封制本身隐含着分裂割据因素,但材料强调分封制使各诸侯国共尊一主,保证了不同地域人们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因此材料更强调分封制的统一的作用,排除B项;据材料“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保证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可知,分封制推动周朝文化的扩散,推动不同地域人们的文化认同感的形成,文化繁荣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据材料“内容涵括户口登记、土地开垦、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可知,这些秦代的竹简涉及文书、政令,内容涵括广泛而细密,说明秦代地方政府管理制度严密,涉及面广,故选A项。答案:A4.解析:该表显示秦末部分起兵反秦、叛秦者的身份都是地方的官吏,尤其是下层官吏,这说明当时秦朝的地方治理体系已经陷入崩溃境地,这是秦朝败亡的重要原因,故选D项;题干所述反秦、抗秦者都是下层官吏,而并没有提到底层民众,所以据表格不能推论出底层民众反抗激烈的结论,排除A项;表格中没有提到反秦、抗秦者与六国贵族之间的关系,所以不能据此推论出六国贵族势力活跃的结论,排除B项;表格中仅提到了反秦、抗秦者的身份,而没有提到对外战争问题,所以不能推论出对外战争动员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答案:D5.解析:秦朝的法律对社会责任做出了规定,其意在通过法律稳定维护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要求路人施以援手没有体现尚武风气,故A项错误;教化指的是通过上行而化成以下,法律规定不是教化,故B项错误;严苛的法律体系在此之前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答案:D6.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片现象发生的朝代是汉朝,即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题干图片内容体现出地方行政级别的缩减,与“地方治理”无关,排除A项;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某一朝代初年和后期的行政区体系”,并没有涉及其实施范围,排除C项;题干图片内容反映的是地方层级的变化,不能据此扩大为“行政体系”的变革,并且在题干内容中也没有涉及有关“经济”的内容,排除D项。答案:B7.解析:“民制官收政策”体现政府控制盐业,“交纳重税的条件下”说明其目的在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C项;材料只是反映对盐业生产和销售的管理,没有反映是为了推动制盐业的繁荣,排除A项;材料没有说明统一盐价,且主要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不是稳定市场,排除B项;割据是以武力占据部分地区,在一个国家内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汉武帝时期不存在割据,排除D项。答案:C8.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屯戍政策之下,“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就使得西域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促进了该地区的进步,进而会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据此可知,这一举措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民族的交融,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政府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分别是公元前139年、公元前119年,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答案:B9.答案:(1)特点:儒家从历史文献中找寻解决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规律中找寻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层面和法律的角度分析时代难题,提倡法治;墨家强调社会平等。(8分)共同点:人本主义;关注社会现实。(2分)(2)(示例)观点:中国独特的文化体系具有封闭性(内敛性)。(1分)阐述:中国是古代人类发展史上典型的大河文明国家,肥沃的平原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历朝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了经济的封闭性;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亚洲东部,西高东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孕育了中华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维护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内敛性),从而使这种模式延续下来。(3分)10.答案:疆域拓展方面: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开边移民,充实边地。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通过对匈奴的战争,解除匈奴威胁,设置河西四郡。秦汉时期从中原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4分)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规划设计合同协议
- 宅基地房屋转让合同(标准版)
- 雇佣薪资合同(标准版)
- 河南电力医院社会化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上海电机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课件 项目4-6 零件的形位公差、零件表面粗糙度、特殊零件的检测
- 浙江省2025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成管理人员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物理污染控制专业案例)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培训考试建筑施工企业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判别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课件(人大何晓群)
- 作文方格纸400字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鲜食玉米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备考:二元话题作文赏析“品德与文化”
- 汽车4S店维修结算清单
- 《LNG操作手册》(完整版)资料
- LY/T 2459-2015枫香培育技术规程
- 法布雷病诊治最新进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