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发展史课件_第1页
印刷发展史课件_第2页
印刷发展史课件_第3页
印刷发展史课件_第4页
印刷发展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刷工程导论》主讲:王芳

包装工程教研室《印刷工程导论》主讲:王芳包装工程教研室1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我国印刷业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起源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印刷发展简史我国印刷业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起2§1-1印刷术的起源一、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条件----文字的产生原始语言手势自然界声响“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生产规模扩大生产事务繁多替代脑筋记忆语言交流象形文字“绘画记事”图画符号约定规范习惯简化殷商最古老文字甲骨文魏晋隶书金文或钟鼎文周代小篆秦朝秦末汉朝春秋楷书§1-1印刷术的起源一、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条件----文字的3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4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5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6二、印刷术发明的物质基础----笔纸墨的出现1.笔:书写文字的工具,出现印刷术发明前1000年优点: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历代相传缺点:竹简笨重不易保存;丝帛昂贵,易蛀2.纸:图文的载体。发明者:东汉蔡伦(公元2世纪初)“蔡候纸”:质地优良的植物纤维纸。优点:轻便柔软,韧性良好;制造容易,价格便宜3.墨:图文转移的材料。(公元3世纪)烟炱墨:松烟+动物胶优点:易熔不晕,色浓不脱,适用于书写和印刷二、印刷术发明的物质基础----笔纸墨的出现1.笔:书写文字7三、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盖印和拓石年代:公元四世纪(纸墨发明之后)1.盖印:印章,即图章。晋朝,面积较大,刻字较多的印章(最多120个字)面积小,只容纳几个字(姓名或官衔)凹入的反写阴文(印在泥土上,得凸起的正写阳文)盖印类型凸起的反写阳文(印在纸上,得白底黑字正写文字)纸张发明后孕育着雕版印刷术的雏形三、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盖印和拓石年代:公元四世纪(8春秋战国时代印章秦汉时期印鉴印印春秋战国时代印章秦汉时期印鉴印印92.拓(ta)石---后汉时期(证据:石碑)主要内容:儒家经典,名人的诗词歌赋。印印总结:拓石:正写阴文(原稿背向版)白字黑底正写文字盖印:反写阳文(原稿面向版)白底黑字正写文字综

合使用盖印材料和文字形成方法+扩大印版面积雕版印刷

的雏形使用拓石材料和盖印文字形成方法拓石的制作方法:正写阴文黑底白字的正写文字2.拓(ta)石---后汉时期(证据:石碑)主要内容:儒家经10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11§1-2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一、雕版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基础---盖印与拓石2.古代雕版印刷术版材:梨木或枣木(一定厚度及大小)辅助材料:透明的薄纸、油墨辅助工具:刻刀、毛刷§1-2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一、雕版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发明12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工艺过程正写文字写在透明薄纸上(版样)样对字面向下贴在版材上刻去非笔划部分刻字反写阳文雕刻印版修版刷墨铺纸干燥正写文字(白底黑字)

版材上刷浆糊揭纸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工艺过程正写文字写在透明薄纸上(版样)样对字13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1.唐朝初期(约1300年前):产生①产生的条件提倡读书,盛行科举取仕盛行佛教,流行经文书籍需求量增加楷书流行,纸、墨已广泛应用盖印与拓石的方法日益完美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1.唐朝初期(约1300年前):产生①产14②产生于唐朝初期的证据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证明:◆明邵经邦《弘简录》中,有唐太宗令“梓行”长孙

皇后所撰写《女则》十篇的记载。

“梓行”

—雕版印刷发行。◆唐冯贽《去仙散录》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地

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唐长庆四年(公元825年),诗人元缜为白居易的

《长庆集》作序,说当时江浙一带处处有人将白

居易和他的诗“缮写模勒”,当街售卖以换茶酒。

“模勒”——刊刻。②产生于唐朝初期的证据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证明:◆明邵经15现存最早的印刷实物可以证明◆公元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刻印精致的《金刚经》。长1丈六尺,由七个印张拼接而成。

印有佛像和经文。年代标注为唐咸通九年。◆存放地点:英国伦敦博物馆现存最早的印刷实物可以证明◆公元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16(图1.8)◆特点:雕刻精美,图文细致稳重,

刻纹清晰,刀法纯熟。(图1.8)◆特点:雕刻精美,图文细致稳重,

172.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术盛行◆民间成立刻印中心(佛教经文和通俗读物):南方◆政府主持雕版印书:宰相冯道刻印《九经》(20年)3.宋代:雕版印刷术昌盛◆刻书内容儒家经典、佛教经书、佛家画相

自然科学类书籍、民间文艺读物

◆出资方式各级官府出资:历史名著《资治通鉴》药书《主惠方》私人作坊出资:刻印内容根据百姓喜好确定2.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术盛行◆民间成立刻印中心(佛教经文和通18◆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发展时期,表现在:

Δ在楷书(魏晋)基础上渐渐产生了一种适用于手工刻板的手写体,为印刷字体---宋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Δ装帧形式的发展:由卷轴装帧发展到册页装帧。册页装帧:每页格式统一,对折准确。时时

非非◆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发展时期,表现在:Δ在楷书(魏19

Δ发明了彩色套印术——使单色印刷向多色发展成为可能套版(套印):能在同一幅画上印两种以上颜色的印刷方式。在一张纸上印红黑两色文字,则刻两块相同大小的版。在一块版上刻印黑色的文字,另一块版上刻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刷上黑墨和红墨,最后先用黑版印字,再用红版印。(只套不叠)主要用于印刷字数较少的文字书籍Δ发明了彩色套印术——使单色印刷向多色发展成为可能套版20饾版(木刻水印):将待印的完整画面分成若干份,每份制一块印版,用有色水墨或颜料刷在各块木刻版上,然后逐个印在同一张纸的相应位置上,从而拼集成一个画面整体。

套版和饾版都属于彩色套印,其中饾版是套版的发展.(拼版)。用于印刷图案或文字较多时。是雕版印刷发展的高潮。饾版(木刻水印):将待印的完整画面分成若干份,每份制一块印版21图1.9图1.922

Δ

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图画----版画宗教画---《金刚经》扉页实用画---《营造法式》工程图等艺术画---《列女传》南宋刻本特点:雕刻快。

Δ

发明了蜡版印刷,使雕刻的基质有所改变。蜡版:在木版上涂蜡,在蜡上快速刻字。用途:用于快速印刷(朝廷发表重要的消息、命令等)Δ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图画----版画宗教画---《金刚234.元明清---雕版印刷术普及印书印纸币(中国印刷最早以纸币的形式传入欧洲)5.沿用至今---北京荣宝斋

的木刻水印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为现代印刷术奠定了基础4.元明清---雕版印刷术普及印书印纸币(中国印刷最早以纸币24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1.雕版印刷术的缺陷:重复刻字(之乎者也)漏字、多字、错字不能修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易出错,靠成浪费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毕昇(宋代)①(泥)活字印刷术的原理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1.雕版印刷术的缺陷:重复刻字(之25“……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一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做二铁范,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毕,则第二板已具,更换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昇死,其印为予群众所得,至令宝藏。”—沈括《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26泥活字印刷的过程胶泥制单字字模贮存于木格铁板内有松脂、腊、纸灰等火烧铁板平板压字面蜡粘在铁板上活字固定在蜡里形成活字版印刷蜡稍熔化铁板冷却火烤令坚字韵按原稿拣字准备铁板火烤蜡熔化活字放回木格相应位置以备下次取用泥活字印刷的过程胶泥制单字字模贮存于木格27泥活字的特点:优点:重复字可使用同一字模排版快少字、多字、错字可即时修改效率高活字拆散可重复使用经济方便缺点:胶泥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大,印刷质量不稳定泥活字易残损,不能耐久,活字质量粗糙泥活字的应用未普及的原因:宋代盛行雕版印刷,对活字印刷的需求量不大泥活字本身的缺陷政府对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不够重视泥活字的特点:优点:重复字可使用同一字模排28②木活字印刷术---王祯(13世纪初期)改进了活字材料(轻便、易刻、耐印力高);发明了轮转排字架,便于以字就人《造活字印书法》--系统详细的记录了造活字拣字、排字及印刷的全过程。王祯

贡献缺点:

热胀冷缩②木活字印刷术---王祯(13世纪初期)29③铜活字印刷术---华燧(15世纪末期明孝宗)独立发明,与德国的谷腾堡发明的铅合金活字无关。总结:活字印刷术是我国11世纪中期的伟大发明,对现代印刷术的产生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对推动人类文明有着巨大作用。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条件以及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③铜活字印刷术---华燧(15世纪末期明孝宗)独立发明,与30四、现代印刷术的演进1.我国印刷术向外传播东日本,朝鲜(友好邻邦)南越南,菲律宾,东南亚各国(使臣、商人、僧人)西经埃及,伊朗到达欧洲为世界知识及文化的普及、流传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雕版印刷术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国外没有太太发展活字印刷术—在国由没有发展,向外传播后有很大发展四、现代印刷术的演进1.我国印刷术向外传播东日本,朝鲜(312.近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①近代印刷术的产生我国学者公认:毕昇(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创始人)世界学者公认:德国的谷腾堡(近代印刷术的创始人)2.近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①近代印刷术的产生我国学者公认:32b.首创脂肪性油墨,替代水性油墨,提高了印刷质量谷腾堡对近代印刷术的贡献(印刷原理基本相同):a.在活字材料上及铸字工艺上有所改进活字材料:铅锌锑的合金(易成型,耐印力高,适合印刷)铸字工艺: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并且使用字模可大量生产活字。c.发明了印刷机,改进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印刷效率应用压力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为印刷工艺过程的机械化开创了道路b.首创脂肪性油墨,替代水性油墨,提高了印刷质量谷腾堡对33②近代印刷术的演进1)地域上的广泛传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欧洲各国14771个世纪后亚洲各国日本中国形成了近代印刷术15892)印刷技术机械化道路的发展手动印刷机第一台快速单色平台印刷机1845年德国美国1860年第一台单色轮转机双色快速单张印刷机双色轮转机多色轮转机(约1个世纪完成了机械化)1900年②近代印刷术的演进1)地域上的广泛传播德国意大利343)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起)信息技术汉字信息处理电子技术电子分色扫描机激光技术激光照排工艺高分子化学感光树脂版和PS版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印刷技术成为综合性技术3)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起)信息技术35§1-3中国印刷业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状况1.印刷技术机械化成为主流(小手工印刷作坊仍存在)。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并配套发展。新华印刷厂(书刊印刷)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印刷工业体系新闻出版署(出版发行)形成印刷品的产供销体系§1-3中国印刷业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状况1.印刷技术363.印刷技术与印刷设备方面取得很大成绩(1)文字排版方面国家重点科研项目“748”工程: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华光V型电子出版系统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方正91卡、93卡)成果(2)图像制版方面。电子分色机整页拼版系统(80年代中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90年代研制成功)成果3.印刷技术与印刷设备方面取得很大成绩(1)文字排版方面国家37在各省市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印刷机械制造厂家制造水平和机型种类大大提高,有的向外出口(3)印刷机械制造方面制版机械:晒版机、照排机等印刷机械:胶印机、凹印机、凸印机等印后加工机械:模切机、压光机、烫金机等(4)技术力量方面科研部门:基础研究、印刷工艺、材料及设备改进与研发印刷教育:各高等院校、中专、职高等设有印刷专业。在各省市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印刷机械制造厂家制造水平和机型种类大38我国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39二、我国现代印刷业的发展现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增加改革前发展缓慢改革后,国民经济重要力量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提高(与世界水平存在差距)21世纪发展方向印刷技术的数学化、网络化。二、我国现代印刷业的发展现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增加改革401.我国印刷业经济规模的现状各类印刷企业:1519550家印刷从业人员:约800万工业总产值:初步估计1000亿以上印刷内容:出版印刷品和包装装潢印刷品(需求刺激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高效的发展,经济规模也会逐步扩大2.我国印刷业市场的现状1)大量小规模印刷厂---质量差,不遵守行规,粗制滥造,污染环境,与正规的大中型印刷厂形成恶性竞争.2)清理整顿,关停并转,进一步规范印刷业市场.1.我国印刷业经济规模的现状各类印刷企业:1519550家印413.我国印刷业经济结构现状(80年代-90年代初)现状:国有印刷企业偏多生产力布局—应是国有为主,民营,私营即大中小并存所有制结构—应是全民所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现状:人员过剩、机构臃肿、干与不干一样企业组织结构—现状:组织管理不规范产品结构—现状:品种单一,数量品种按计划生产计划

经济

产物通过改组及改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3.我国印刷业经济结构现状(80年代-90年代初)现状:国424.我国印刷业与非纸媒体竞争的现状传统纸媒体:书籍、报刊、杂志等

非纸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子邮件、电子图书)

获得知识的途径削弱了印刷业的作用声音影像文字4.我国印刷业与非纸媒体竞争的现状传统纸媒体:书籍、报刊、435.我国印刷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对印刷品内容的要求是:

不能有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针相抵触的内容;

不能有反党、反社会主义、大肆宣传迷信的内容;机密内容,监管要严格;5.我国印刷业实行特种行业管理对印刷品内容的要求是:不能44§1-4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21世纪印刷业的特点:信息技术和网络化技术逐步的渗透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和互联网相结合,将传统的印刷技术和新兴的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现代印刷技术.§1-4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21世纪印刷业的特点:信45一、互联网在表现信息与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1.互联网在表现信息内容上的优势文字信息图形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活动影像图形动画互联网承载信息的形式印刷品

承载信

息形式优势:1)互联网具有超媒体的表现能力,涵盖了广播电视报纸等所有媒体可能有的表现形式,直观、生动、形象。2)浏览信息量大,方便(获取背景资料)、快捷(动态链接改变信息浏览的方向)。一、互联网在表现信息与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1.互联网在表现信息462.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3.印刷品的优势:信息内容与信息载体的多样性是统一的互联网的信息载体就是其本身(单一)印刷品的实用价值建立在统一体上,缺一不可传统的印刷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补互为补充,互相借鉴互相溶合,互相适应,不存在互联网取代印刷业。信息源信息受体特点:双向跨时空的传播(广播电视是单向跨时空)传递信息上传信息2.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3.印刷品的优势:信息内容与信息47二、21世纪印刷业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和互联网相结合,将传统的印刷技术和新兴的电子息技术相结合,形成现代印刷技术.1.印刷对象的变化趋势(互联网即时性、综合性强)期刊、报纸、杂志:广告量减小页码减少印量减少2020年后期刊类印量有所降低图书:参考书、学术书籍的出版电子书籍网上出版图书出版量下降趋势为按需印刷包装印刷品与广告印刷品:无电子形式(人口、地域因素)印量大,印刷业的主要经济增长二、21世纪印刷业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48纸介质形式与纸介质备份仍有市场内部文件:由于对电子形式文件的信任度其他:电子贺卡、电子日历、电子邮件2.印刷技术的变化趋势1)数字化处理(印前、印刷、印后加工等流程进行量化管理)和网络化原稿信息传递得到迅速发展;2)数码印刷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数码印刷:一张起印,按需并可变信息印刷,个性印刷。纸介质形式与纸介质备份仍有市场内部文件:由于对电子形式文件的493.生产模式的变化趋势1)生产模式将更加体现服务业的特点按计划集中、大规格的生产(印刷厂)一张起印、按需及追求个性化印刷(速印店)充分体现印刷业作为服务业的特征2)生产流程将融入跨媒体出版的大潮传统媒体通过自已的方式传播信息,也将信息送到互联网上进行传播。3.生产模式的变化趋势1)生产模式将更加体现服务业的特点按计50《印刷工程导论》主讲:王芳

包装工程教研室《印刷工程导论》主讲:王芳包装工程教研室51第一章

印刷发展简史我国印刷业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起源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印刷发展简史我国印刷业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印刷术的起52§1-1印刷术的起源一、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条件----文字的产生原始语言手势自然界声响“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生产规模扩大生产事务繁多替代脑筋记忆语言交流象形文字“绘画记事”图画符号约定规范习惯简化殷商最古老文字甲骨文魏晋隶书金文或钟鼎文周代小篆秦朝秦末汉朝春秋楷书§1-1印刷术的起源一、印刷术发明的前提条件----文字的53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54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55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56二、印刷术发明的物质基础----笔纸墨的出现1.笔:书写文字的工具,出现印刷术发明前1000年优点: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历代相传缺点:竹简笨重不易保存;丝帛昂贵,易蛀2.纸:图文的载体。发明者:东汉蔡伦(公元2世纪初)“蔡候纸”:质地优良的植物纤维纸。优点:轻便柔软,韧性良好;制造容易,价格便宜3.墨:图文转移的材料。(公元3世纪)烟炱墨:松烟+动物胶优点:易熔不晕,色浓不脱,适用于书写和印刷二、印刷术发明的物质基础----笔纸墨的出现1.笔:书写文字57三、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盖印和拓石年代:公元四世纪(纸墨发明之后)1.盖印:印章,即图章。晋朝,面积较大,刻字较多的印章(最多120个字)面积小,只容纳几个字(姓名或官衔)凹入的反写阴文(印在泥土上,得凸起的正写阳文)盖印类型凸起的反写阳文(印在纸上,得白底黑字正写文字)纸张发明后孕育着雕版印刷术的雏形三、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盖印和拓石年代:公元四世纪(58春秋战国时代印章秦汉时期印鉴印印春秋战国时代印章秦汉时期印鉴印印592.拓(ta)石---后汉时期(证据:石碑)主要内容:儒家经典,名人的诗词歌赋。印印总结:拓石:正写阴文(原稿背向版)白字黑底正写文字盖印:反写阳文(原稿面向版)白底黑字正写文字综

合使用盖印材料和文字形成方法+扩大印版面积雕版印刷

的雏形使用拓石材料和盖印文字形成方法拓石的制作方法:正写阴文黑底白字的正写文字2.拓(ta)石---后汉时期(证据:石碑)主要内容:儒家经60第1章印刷发展史课件61§1-2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一、雕版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技术基础---盖印与拓石2.古代雕版印刷术版材:梨木或枣木(一定厚度及大小)辅助材料:透明的薄纸、油墨辅助工具:刻刀、毛刷§1-2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一、雕版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发明62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工艺过程正写文字写在透明薄纸上(版样)样对字面向下贴在版材上刻去非笔划部分刻字反写阳文雕刻印版修版刷墨铺纸干燥正写文字(白底黑字)

版材上刷浆糊揭纸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工艺过程正写文字写在透明薄纸上(版样)样对字63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1.唐朝初期(约1300年前):产生①产生的条件提倡读书,盛行科举取仕盛行佛教,流行经文书籍需求量增加楷书流行,纸、墨已广泛应用盖印与拓石的方法日益完美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1.唐朝初期(约1300年前):产生①产64②产生于唐朝初期的证据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证明:◆明邵经邦《弘简录》中,有唐太宗令“梓行”长孙

皇后所撰写《女则》十篇的记载。

“梓行”

—雕版印刷发行。◆唐冯贽《去仙散录》载:“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地

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

◆唐长庆四年(公元825年),诗人元缜为白居易的

《长庆集》作序,说当时江浙一带处处有人将白

居易和他的诗“缮写模勒”,当街售卖以换茶酒。

“模勒”——刊刻。②产生于唐朝初期的证据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证明:◆明邵经65现存最早的印刷实物可以证明◆公元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刻印精致的《金刚经》。长1丈六尺,由七个印张拼接而成。

印有佛像和经文。年代标注为唐咸通九年。◆存放地点:英国伦敦博物馆现存最早的印刷实物可以证明◆公元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66(图1.8)◆特点:雕刻精美,图文细致稳重,

刻纹清晰,刀法纯熟。(图1.8)◆特点:雕刻精美,图文细致稳重,

672.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术盛行◆民间成立刻印中心(佛教经文和通俗读物):南方◆政府主持雕版印书:宰相冯道刻印《九经》(20年)3.宋代:雕版印刷术昌盛◆刻书内容儒家经典、佛教经书、佛家画相

自然科学类书籍、民间文艺读物

◆出资方式各级官府出资:历史名著《资治通鉴》药书《主惠方》私人作坊出资:刻印内容根据百姓喜好确定2.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术盛行◆民间成立刻印中心(佛教经文和通68◆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发展时期,表现在:

Δ在楷书(魏晋)基础上渐渐产生了一种适用于手工刻板的手写体,为印刷字体---宋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Δ装帧形式的发展:由卷轴装帧发展到册页装帧。册页装帧:每页格式统一,对折准确。时时

非非◆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主要发展时期,表现在:Δ在楷书(魏69

Δ发明了彩色套印术——使单色印刷向多色发展成为可能套版(套印):能在同一幅画上印两种以上颜色的印刷方式。在一张纸上印红黑两色文字,则刻两块相同大小的版。在一块版上刻印黑色的文字,另一块版上刻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刷上黑墨和红墨,最后先用黑版印字,再用红版印。(只套不叠)主要用于印刷字数较少的文字书籍Δ发明了彩色套印术——使单色印刷向多色发展成为可能套版70饾版(木刻水印):将待印的完整画面分成若干份,每份制一块印版,用有色水墨或颜料刷在各块木刻版上,然后逐个印在同一张纸的相应位置上,从而拼集成一个画面整体。

套版和饾版都属于彩色套印,其中饾版是套版的发展.(拼版)。用于印刷图案或文字较多时。是雕版印刷发展的高潮。饾版(木刻水印):将待印的完整画面分成若干份,每份制一块印版71图1.9图1.972

Δ

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图画----版画宗教画---《金刚经》扉页实用画---《营造法式》工程图等艺术画---《列女传》南宋刻本特点:雕刻快。

Δ

发明了蜡版印刷,使雕刻的基质有所改变。蜡版:在木版上涂蜡,在蜡上快速刻字。用途:用于快速印刷(朝廷发表重要的消息、命令等)Δ出现了雕版印刷的图画----版画宗教画---《金刚734.元明清---雕版印刷术普及印书印纸币(中国印刷最早以纸币的形式传入欧洲)5.沿用至今---北京荣宝斋

的木刻水印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为现代印刷术奠定了基础4.元明清---雕版印刷术普及印书印纸币(中国印刷最早以纸币74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1.雕版印刷术的缺陷:重复刻字(之乎者也)漏字、多字、错字不能修改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易出错,靠成浪费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毕昇(宋代)①(泥)活字印刷术的原理三、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1.雕版印刷术的缺陷:重复刻字(之75“……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一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做二铁范,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毕,则第二板已具,更换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就……。昇死,其印为予群众所得,至令宝藏。”—沈括《梦溪笔谈》“……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76泥活字印刷的过程胶泥制单字字模贮存于木格铁板内有松脂、腊、纸灰等火烧铁板平板压字面蜡粘在铁板上活字固定在蜡里形成活字版印刷蜡稍熔化铁板冷却火烤令坚字韵按原稿拣字准备铁板火烤蜡熔化活字放回木格相应位置以备下次取用泥活字印刷的过程胶泥制单字字模贮存于木格77泥活字的特点:优点:重复字可使用同一字模排版快少字、多字、错字可即时修改效率高活字拆散可重复使用经济方便缺点:胶泥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大,印刷质量不稳定泥活字易残损,不能耐久,活字质量粗糙泥活字的应用未普及的原因:宋代盛行雕版印刷,对活字印刷的需求量不大泥活字本身的缺陷政府对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不够重视泥活字的特点:优点:重复字可使用同一字模排78②木活字印刷术---王祯(13世纪初期)改进了活字材料(轻便、易刻、耐印力高);发明了轮转排字架,便于以字就人《造活字印书法》--系统详细的记录了造活字拣字、排字及印刷的全过程。王祯

贡献缺点:

热胀冷缩②木活字印刷术---王祯(13世纪初期)79③铜活字印刷术---华燧(15世纪末期明孝宗)独立发明,与德国的谷腾堡发明的铅合金活字无关。总结:活字印刷术是我国11世纪中期的伟大发明,对现代印刷术的产生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对推动人类文明有着巨大作用。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条件以及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③铜活字印刷术---华燧(15世纪末期明孝宗)独立发明,与80四、现代印刷术的演进1.我国印刷术向外传播东日本,朝鲜(友好邻邦)南越南,菲律宾,东南亚各国(使臣、商人、僧人)西经埃及,伊朗到达欧洲为世界知识及文化的普及、流传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是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雕版印刷术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国外没有太太发展活字印刷术—在国由没有发展,向外传播后有很大发展四、现代印刷术的演进1.我国印刷术向外传播东日本,朝鲜(812.近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①近代印刷术的产生我国学者公认:毕昇(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创始人)世界学者公认:德国的谷腾堡(近代印刷术的创始人)2.近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①近代印刷术的产生我国学者公认:82b.首创脂肪性油墨,替代水性油墨,提高了印刷质量谷腾堡对近代印刷术的贡献(印刷原理基本相同):a.在活字材料上及铸字工艺上有所改进活字材料:铅锌锑的合金(易成型,耐印力高,适合印刷)铸字工艺:创造金属字模使活字规格得到严格控制,便于排版并且使用字模可大量生产活字。c.发明了印刷机,改进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印刷效率应用压力原理制成简单的木质印刷机,为印刷工艺过程的机械化开创了道路b.首创脂肪性油墨,替代水性油墨,提高了印刷质量谷腾堡对83②近代印刷术的演进1)地域上的广泛传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欧洲各国14771个世纪后亚洲各国日本中国形成了近代印刷术15892)印刷技术机械化道路的发展手动印刷机第一台快速单色平台印刷机1845年德国美国1860年第一台单色轮转机双色快速单张印刷机双色轮转机多色轮转机(约1个世纪完成了机械化)1900年②近代印刷术的演进1)地域上的广泛传播德国意大利843)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起)信息技术汉字信息处理电子技术电子分色扫描机激光技术激光照排工艺高分子化学感光树脂版和PS版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印刷技术成为综合性技术3)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起)信息技术85§1-3中国印刷业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状况1.印刷技术机械化成为主流(小手工印刷作坊仍存在)。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并配套发展。新华印刷厂(书刊印刷)一定规模布局合理的印刷工业体系新闻出版署(出版发行)形成印刷品的产供销体系§1-3中国印刷业一、我国近代印刷术的发展状况1.印刷技术863.印刷技术与印刷设备方面取得很大成绩(1)文字排版方面国家重点科研项目“748”工程:汉字信息处理技术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华光V型电子出版系统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方正91卡、93卡)成果(2)图像制版方面。电子分色机整页拼版系统(80年代中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90年代研制成功)成果3.印刷技术与印刷设备方面取得很大成绩(1)文字排版方面国家87在各省市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印刷机械制造厂家制造水平和机型种类大大提高,有的向外出口(3)印刷机械制造方面制版机械:晒版机、照排机等印刷机械:胶印机、凹印机、凸印机等印后加工机械:模切机、压光机、烫金机等(4)技术力量方面科研部门:基础研究、印刷工艺、材料及设备改进与研发印刷教育:各高等院校、中专、职高等设有印刷专业。在各省市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印刷机械制造厂家制造水平和机型种类大88我国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89二、我国现代印刷业的发展现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增加改革前发展缓慢改革后,国民经济重要力量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提高(与世界水平存在差距)21世纪发展方向印刷技术的数学化、网络化。二、我国现代印刷业的发展现状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增加改革901.我国印刷业经济规模的现状各类印刷企业:1519550家印刷从业人员:约800万工业总产值:初步估计1000亿以上印刷内容:出版印刷品和包装装潢印刷品(需求刺激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高效的发展,经济规模也会逐步扩大2.我国印刷业市场的现状1)大量小规模印刷厂---质量差,不遵守行规,粗制滥造,污染环境,与正规的大中型印刷厂形成恶性竞争.2)清理整顿,关停并转,进一步规范印刷业市场.1.我国印刷业经济规模的现状各类印刷企业:1519550家印913.我国印刷业经济结构现状(80年代-90年代初)现状:国有印刷企业偏多生产力布局—应是国有为主,民营,私营即大中小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