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_第1页
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_第2页
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_第3页
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_第4页
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基础

与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杨贵珍8411免疫学基础

与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1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细真病微寄免病2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实验操作:3次实验报告(15%)合作学习:PPT汇报(20%)书评:课外阅读(7%)网络讨论:课程中心上参与问题讨论(8%)

减分因素:迟到、旷课加分因素: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3Learn

to

learnLearn

to

beLearn

to

doLearn

totogether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如何做人学习如何做事学习如何相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习什么Learn

to

learn学习如何学习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4关于学习方法课程中心的使用善于提出问题关于学习方法课程中心的使用5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6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7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8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0学号学号学号学号11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2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3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4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5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6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7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18推荐书目(免疫学)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周光炎主译《免疫学Immunology》(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王易主编《免疫学导论》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9)何维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王易《话说免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推荐书目(免疫学)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推荐书目(病原学)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詹希美主编《人体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杨苏生周俊初主编《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49)约瑟夫·麦克科密科(美)《第四级病毒》长春出版社(199711)李建中《世纪大疫情》学林出版社(20045)叶匡政《人类瘟疫报告》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5)推荐书目(病原学)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推荐书目(病原学)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8)克劳迪娅·艾伯哈特-·麦兹格(德)《瘟疫的力量》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5)马文丽郑文岭《生物恐怖的危害与预防》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阿诺·卡伦(美)《细菌的传记》哈尔滨出版社(20037)中国科学技术馆编撰《征服瘟疫之路》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王易《话说病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8)王易《话说细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8)

推荐书目(病原学)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1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22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23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实验操作:3次实验报告(15%)合作学习:PPT汇报(20%)书评:课外阅读(7%)网络讨论:课程中心上参与问题讨论(8%)

减分因素:迟到、旷课加分因素: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24A:20%-30%B:50%C:20%-30%D:E:5%评分等级A:20%-30%评分等级25免疫学第一篇免疫学第一篇26免疫学概述

第一章免疫学第一章27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语)exemptfrom“charges”(免除赋税)引申:exemptfromdiseases(免除瘟疫)中国:中国学者从《免疫类方》找到“免疫”一词作为“immune”的译名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28免疫学的研究历程免疫现象的研究免疫系统的研究

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免疫学的研究历程免疫现象的研究29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30天花病人局部痂皮鼻儿童中国古代“种人痘”天花病人局部痂皮鼻儿童中国古代“种人痘”31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32EdwardJenner1749-1822

1796年,创用牛痘苗代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种牛痘:Vaccinate疫苗:vaccine免疫学鼻祖EdwardJenner1749-182217933爱德华.詹纳研究天花疫苗(牛痘)的过程

18世纪前还没有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死亡,存活下来的人的脸上也会留下疤痕。詹纳还知道,中国人在宋朝的时候已经发明了往健康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但这种方法并不安全,有时会导致人的死亡。爱德华.詹纳研究天花疫苗(牛痘)的过程18世纪前还34

为了根绝可怕的天花,詹纳决心寻找更有效的办法。通过广泛的调查,发现两种人不会得天花:一种是患过天花的人;另一种是养牛场的挤牛奶女工.爱德华.詹纳研究天花疫苗(牛痘)的过程为了根绝可怕的天花,詹纳决心寻找更有效的办法。通过广泛35这时,詹纳的调查重点放在挤奶女工的身上

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包,叫牛痘。女工们在给患病的牛挤奶时,也会被感染牛痘而引起小脓包,但很快就痊愈,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于是詹纳猜想其中必有奥妙。这时,詹纳的调查重点放在挤奶女工的身上364、患过牛痘的人能产生对天花的抵抗能力4、患过牛痘的人375.为了检验猜想,他用实验来证实从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手上取出微量的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八岁男孩的胳臂上,使他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小男孩的牛痘很快就好了。一个多月后,詹纳在小男孩的胳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脓浆,小男孩竟没有患上天花。5.为了检验猜想,他用实验来证实从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381979年WHO宣布天花在全世界完全消灭实验证实了他的假设是正确的,同时表明,患过牛痘的人体内了能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1979年WHO宣布天花实验证实了他的假设是正39LouisPasteur(1822-1895)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开,创了人类主动制备疫苗的先例。减毒疫苗的发现LouisPasteur(1822-1895)P40免疫系统的研究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1894年比利时血清学家Bordet发现了补体1897年Ehrlich提出关于抗体产生的学说,即侧链学说。免疫系统的研究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在被免疫41EmilvonBehring(1854–1917)NobelPrizein1908

1890,用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时发现,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同年又将白喉抗毒素正式用于白喉的治疗,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抗毒素的发现EmilvonBehring(1854–1917)42

Bordet将新鲜免疫血清加热30分钟后,再加入相应细菌,发现只出现凝集,丧失了溶菌能力。据此认为免疫血清中可能存在两种与溶菌有关的物质,一种是对热稳定的物质即抗体,另一种是对热不稳定的物质,称之为补体。补体的发现

Bordet(1870-1961)NobelPrizein1919Bordet将新鲜免疫血清加热30分钟后,再加43PaulEhrlich1854-1915NobelPrizein1908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1897年Ehrlich提出关于抗体产生的学说,即侧链学说。他认为抗毒素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当外毒素进入机体与其结合后,可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毒素分子,由细胞表面脱落入血。PaulEhrlich1854-1915抗体生成理论的44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MHC分子的发现抗体结构、多样性、制备的阐明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危险信号学说的提出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MHC分子的发现45

MHC-IMHC-IIa2a3a1b1b2b2ma1a2肽结合单位Ig样单位跨膜单位在研究排斥反应的过程中发现的。MHC分子作为代表个体特异性的主要组织抗原,在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自从60年代发现了Ir基因,70年代发现了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后,对MHC的生物学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JeanDauset1916-NobelPrizein1970MHC分子的发现MHC-IMHC-IIa2a3a1b1b2b2ma146BurnetF.MNobelPrizein1960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1、机体内存在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其细胞表面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2、抗原进入体内后,选择相应受体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形成抗体产生细胞及免疫记忆细胞。3、胎生期免疫细胞与自己抗原相接触则可被破坏,形成耐受状态。4、免疫细胞系可突变,产生出同自己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因子,可形成自身免疫。

BurnetF.M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1、机体内存在识别多种47克隆选择学说克隆选择学说48免疫概念、现象与功能一、免疫现象与概念二、免疫力的构成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概念、现象与功能一、免疫现象与概念49瘟疫大流行霍乱大流行鼠疫大流行天花患者瘟疫大流行霍乱大流行鼠疫大流行天花患者50瘟疫幸存者瘟疫幸存者为什么再也不会得相同的疾病?瘟疫幸存者瘟疫幸存者为什么51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语)exemptfrom“charges”(免除赋税)引申:exemptfromdiseases(免除瘟疫)中国:中国学者从《免疫类方》找到“免疫”一词作为“immune”的译名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52潘多拉之盒伊甸园潘多拉之盒伊甸园53现代的“免疫”概念

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及通过排斥“非己”、保护“自我”的现象。现代的“免疫”概念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54免疫学的建立200年间对传染性疾病演进过程的观察与抗击使人类认识到免疫现象的存在20世纪60年代对免疫现象机制的探索建立了《免疫学》(immunology)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形成诸多分支学科免疫学的建立200年间对传染性疾病演进过程的观察与抗击使人类55免疫力的概念(immunity)

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及通过排斥“非己”、保护“自我”的功能。免疫力的概念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56免疫力的构成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具来的免疫能力。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机体在与环境斗争过程中获得的、习得性的免疫能力。免疫力的构成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57固有免疫特点:1、非特异性2、可遗传性3、效应恒定性组成:1、屏障结构2、吞噬细胞3、体液抗菌因子构成人体抵抗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屏障固有免疫特点:1、非特异性构成人体抵抗有害58大吞噬细胞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固有免疫的构成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小吞噬细胞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大吞噬细胞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固有免疫的构成皮肤与粘膜血脑屏59屏障结构胎盘屏障血脑屏障屏障结构胎盘屏障血脑屏障60皮肤与黏膜

机械阻挡;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皮肤黏膜皮肤与黏膜

机械阻挡;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61

吞噬细胞杀菌过程

1.趋化2.接触3.吞入4.杀灭与消化吞噬细胞杀菌过程

1.趋化2.接触62皮脂分泌泪液唾液皮肤屏障腊质分泌汗液胃酸、消化酶肠道菌群粘膜屏障溶菌酶排泄物(冲洗作用)体液杀菌因素皮脂分泌泪液唾液皮肤屏障腊质分泌汗液胃酸、消化酶肠道菌群粘膜63适应性免疫特点:1、特异性2、习得性3、效应递增性组成: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适应性免疫特点:1、特异性64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比较

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选择针对性无有习得记忆性无有获得性应答过程无有基本功能性组成屏障清除作用体液免疫——抗体吞噬作用细胞免疫——T细胞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比较65免疫系统功能(积极意义)免疫防御——机体排斥“异物”抵御病原体、维持物种与个体独立的能力免疫自稳——机体识别与清除自身衰老、残损及过度反应细胞的能力免疫监视——机体杀伤与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免疫系统功能(积极意义)免疫防御——机体排斥“异物”抵御病原66免疫系统功能(消极意义)免疫损伤免疫系统功能(消极意义)免疫损伤67

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分子二、免疫细胞三、免疫器官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分子68免疫分子的种类1、免疫识别分子:MHC分子、TCR分子、BCR分子2、免疫效应分子:抗体、补体、穿孔素、粒酶、TNF3、免疫调节分子:细胞因子、粘附分子、激素、神经递质免疫分子的种类1、免疫识别分子:MHC分子、TCR分子、BC69免疫细胞1、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2、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免疫细胞1、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70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固有淋巴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树突状细胞71树突状细胞的形态(电镜)树突状细胞的形态(电镜)72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电镜)单核-巨噬细胞的形态(电镜)73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的细胞T淋巴细胞74免疫组织与器官的分类与作用一、中枢免疫器官1、定义:参与获得性免疫的淋巴细胞发生与成熟、分化的场所2、组成:胸腺、骨髓(法氏囊)二、外周免疫器官1、定义:成熟的T、B淋巴细胞定居与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2、组成: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免疫组织与器官的分类与作用一、中枢免疫器官75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结脾脏胸腺骨髓人体免疫组织与器官的分布粘膜相关粘膜相关淋巴结脾脏胸腺76骨髓(卵黄囊、胚肝)胸腺

骨髓(腔上囊)淋巴结脾脏淋巴干细胞前T细胞前B细胞T细胞B细胞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骨髓(卵黄囊、胚肝)胸腺骨髓(腔上囊)淋巴结脾脏淋77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比较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发生时间早较晚细胞增殖快、不依赖抗原较慢、依赖抗原细胞类型单一、未成熟多样、成熟器官特点抗原不易进入、抗原容易滞留、无获得性应答形成产生获得性应答生理功能淋巴细胞成熟、分化成熟淋巴细胞定居、发挥效应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的比较78淋巴细胞再循环

成熟的淋巴细胞在免疫器官与组织内的再分布过程淋巴细胞再循环

成熟的淋巴细胞在免疫器官与组织内的再分布过79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中枢:胸腺、骨髓周围: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抗原提呈细胞等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MHC、TCR、BCR等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中枢:胸腺、骨髓周围:淋巴结80思考题1.回顾免疫学的发展与免疫概念的演进,你能否根据自身体会,给出一个更恰当的免疫定义?2.构成机体免疫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否能够为其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3.你对免疫“既是阻止疾病形成的因素,也是疾病形成的原因”,这一论述持何种看法,并请展开论述。思考题1.回顾免疫学的发展与免疫概念的演进,你能否根据自身体81本章小结1、免疫、免疫力的概念2、免疫系统的功能3、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点及组成4、免疫系统的组成5、免疫学的发展本章小结1、免疫、免疫力的概念82

免疫学基础

与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杨贵珍8411免疫学基础

与病原生物学病原生物83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细真病微寄免病84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实验操作:3次实验报告(15%)合作学习:PPT汇报(20%)书评:课外阅读(7%)网络讨论:课程中心上参与问题讨论(8%)

减分因素:迟到、旷课加分因素: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85Learn

to

learnLearn

to

beLearn

to

doLearn

totogether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如何做人学习如何做事学习如何相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习什么Learn

to

learn学习如何学习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86关于学习方法课程中心的使用善于提出问题关于学习方法课程中心的使用87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88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89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0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1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2学号学号学号学号93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4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5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6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7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8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99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100推荐书目(免疫学)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周光炎主译《免疫学Immunology》(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王易主编《免疫学导论》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9)何维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王易《话说免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推荐书目(免疫学)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1推荐书目(病原学)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詹希美主编《人体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杨苏生周俊初主编《微生物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49)约瑟夫·麦克科密科(美)《第四级病毒》长春出版社(199711)李建中《世纪大疫情》学林出版社(20045)叶匡政《人类瘟疫报告》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5)推荐书目(病原学)贾文祥主编《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02推荐书目(病原学)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8)克劳迪娅·艾伯哈特-·麦兹格(德)《瘟疫的力量》贵州科技出版社(20045)马文丽郑文岭《生物恐怖的危害与预防》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阿诺·卡伦(美)《细菌的传记》哈尔滨出版社(20037)中国科学技术馆编撰《征服瘟疫之路》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王易《话说病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8)王易《话说细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8)

推荐书目(病原学)张田勘宋立新《疫病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03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04免疫学-课程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课件105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实验操作:3次实验报告(15%)合作学习:PPT汇报(20%)书评:课外阅读(7%)网络讨论:课程中心上参与问题讨论(8%)

减分因素:迟到、旷课加分因素: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考核方式卷面评定:1次考试(50%)106A:20%-30%B:50%C:20%-30%D:E:5%评分等级A:20%-30%评分等级107免疫学第一篇免疫学第一篇108免疫学概述

第一章免疫学第一章109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语)exemptfrom“charges”(免除赋税)引申:exemptfromdiseases(免除瘟疫)中国:中国学者从《免疫类方》找到“免疫”一词作为“immune”的译名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110免疫学的研究历程免疫现象的研究免疫系统的研究

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免疫学的研究历程免疫现象的研究111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112天花病人局部痂皮鼻儿童中国古代“种人痘”天花病人局部痂皮鼻儿童中国古代“种人痘”113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1796年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免疫现象的研究公元11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发114EdwardJenner1749-1822

1796年,创用牛痘苗代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种牛痘:Vaccinate疫苗:vaccine免疫学鼻祖EdwardJenner1749-1822179115爱德华.詹纳研究天花疫苗(牛痘)的过程

18世纪前还没有预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死亡,存活下来的人的脸上也会留下疤痕。詹纳还知道,中国人在宋朝的时候已经发明了往健康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但这种方法并不安全,有时会导致人的死亡。爱德华.詹纳研究天花疫苗(牛痘)的过程18世纪前还116

为了根绝可怕的天花,詹纳决心寻找更有效的办法。通过广泛的调查,发现两种人不会得天花:一种是患过天花的人;另一种是养牛场的挤牛奶女工.爱德华.詹纳研究天花疫苗(牛痘)的过程为了根绝可怕的天花,詹纳决心寻找更有效的办法。通过广泛117这时,詹纳的调查重点放在挤奶女工的身上

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包,叫牛痘。女工们在给患病的牛挤奶时,也会被感染牛痘而引起小脓包,但很快就痊愈,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于是詹纳猜想其中必有奥妙。这时,詹纳的调查重点放在挤奶女工的身上1184、患过牛痘的人能产生对天花的抵抗能力4、患过牛痘的人1195.为了检验猜想,他用实验来证实从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手上取出微量的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八岁男孩的胳臂上,使他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小男孩的牛痘很快就好了。一个多月后,詹纳在小男孩的胳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脓浆,小男孩竟没有患上天花。5.为了检验猜想,他用实验来证实从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1201979年WHO宣布天花在全世界完全消灭实验证实了他的假设是正确的,同时表明,患过牛痘的人体内了能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1979年WHO宣布天花实验证实了他的假设是正121LouisPasteur(1822-1895)Pasteur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开,创了人类主动制备疫苗的先例。减毒疫苗的发现LouisPasteur(1822-1895)P122免疫系统的研究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1894年比利时血清学家Bordet发现了补体1897年Ehrlich提出关于抗体产生的学说,即侧链学说。免疫系统的研究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在被免疫123EmilvonBehring(1854–1917)NobelPrizein1908

1890,用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时发现,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同年又将白喉抗毒素正式用于白喉的治疗,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抗毒素的发现EmilvonBehring(1854–1917)124

Bordet将新鲜免疫血清加热30分钟后,再加入相应细菌,发现只出现凝集,丧失了溶菌能力。据此认为免疫血清中可能存在两种与溶菌有关的物质,一种是对热稳定的物质即抗体,另一种是对热不稳定的物质,称之为补体。补体的发现

Bordet(1870-1961)NobelPrizein1919Bordet将新鲜免疫血清加热30分钟后,再加125PaulEhrlich1854-1915NobelPrizein1908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1897年Ehrlich提出关于抗体产生的学说,即侧链学说。他认为抗毒素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当外毒素进入机体与其结合后,可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毒素分子,由细胞表面脱落入血。PaulEhrlich1854-1915抗体生成理论的126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MHC分子的发现抗体结构、多样性、制备的阐明免疫网络学说的提出危险信号学说的提出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MHC分子的发现127

MHC-IMHC-IIa2a3a1b1b2b2ma1a2肽结合单位Ig样单位跨膜单位在研究排斥反应的过程中发现的。MHC分子作为代表个体特异性的主要组织抗原,在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自从60年代发现了Ir基因,70年代发现了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MHC限制性后,对MHC的生物学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JeanDauset1916-NobelPrizein1970MHC分子的发现MHC-IMHC-IIa2a3a1b1b2b2ma1128BurnetF.MNobelPrizein1960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1、机体内存在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其细胞表面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2、抗原进入体内后,选择相应受体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形成抗体产生细胞及免疫记忆细胞。3、胎生期免疫细胞与自己抗原相接触则可被破坏,形成耐受状态。4、免疫细胞系可突变,产生出同自己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因子,可形成自身免疫。

BurnetF.M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1、机体内存在识别多种129克隆选择学说克隆选择学说130免疫概念、现象与功能一、免疫现象与概念二、免疫力的构成三、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概念、现象与功能一、免疫现象与概念131瘟疫大流行霍乱大流行鼠疫大流行天花患者瘟疫大流行霍乱大流行鼠疫大流行天花患者132瘟疫幸存者瘟疫幸存者为什么再也不会得相同的疾病?瘟疫幸存者瘟疫幸存者为什么133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语)exemptfrom“charges”(免除赋税)引申:exemptfromdiseases(免除瘟疫)中国:中国学者从《免疫类方》找到“免疫”一词作为“immune”的译名原始的“免疫”概念Immune:Immunitas(拉丁134潘多拉之盒伊甸园潘多拉之盒伊甸园135现代的“免疫”概念

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及通过排斥“非己”、保护“自我”的现象。现代的“免疫”概念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136免疫学的建立200年间对传染性疾病演进过程的观察与抗击使人类认识到免疫现象的存在20世纪60年代对免疫现象机制的探索建立了《免疫学》(immunology)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形成诸多分支学科免疫学的建立200年间对传染性疾病演进过程的观察与抗击使人类137免疫力的概念(immunity)

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及通过排斥“非己”、保护“自我”的功能。免疫力的概念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138免疫力的构成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具来的免疫能力。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机体在与环境斗争过程中获得的、习得性的免疫能力。免疫力的构成固有免疫(innateimmunity)139固有免疫特点:1、非特异性2、可遗传性3、效应恒定性组成:1、屏障结构2、吞噬细胞3、体液抗菌因子构成人体抵抗有害物质的第一道屏障固有免疫特点:1、非特异性构成人体抵抗有害140大吞噬细胞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固有免疫的构成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小吞噬细胞体液因素补体溶菌酶乙型溶素大吞噬细胞

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固有免疫的构成皮肤与粘膜血脑屏141屏障结构胎盘屏障血脑屏障屏障结构胎盘屏障血脑屏障142皮肤与黏膜

机械阻挡;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皮肤黏膜皮肤与黏膜

机械阻挡;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143

吞噬细胞杀菌过程

1.趋化2.接触3.吞入4.杀灭与消化吞噬细胞杀菌过程

1.趋化2.接触144皮脂分泌泪液唾液皮肤屏障腊质分泌汗液胃酸、消化酶肠道菌群粘膜屏障溶菌酶排泄物(冲洗作用)体液杀菌因素皮脂分泌泪液唾液皮肤屏障腊质分泌汗液胃酸、消化酶肠道菌群粘膜145适应性免疫特点:1、特异性2、习得性3、效应递增性组成: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适应性免疫特点:1、特异性146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比较

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选择针对性无有习得记忆性无有获得性应答过程无有基本功能性组成屏障清除作用体液免疫——抗体吞噬作用细胞免疫——T细胞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比较147免疫系统功能(积极意义)免疫防御——机体排斥“异物”抵御病原体、维持物种与个体独立的能力免疫自稳——机体识别与清除自身衰老、残损及过度反应细胞的能力免疫监视——机体杀伤与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免疫系统功能(积极意义)免疫防御——机体排斥“异物”抵御病原148免疫系统功能(消极意义)免疫损伤免疫系统功能(消极意义)免疫损伤149

免疫系统的组成一、免疫分子二、免疫细胞三、免疫器官免疫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