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教案学科年级主备人教案组成员使用时间平等乡教案研讨中心“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6猫(第一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明确本单元的主要特色,主要内容及训练重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友情。2.学会本课的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字词,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通过读、思、议等多种实践活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默读课本P30页的单元导读,完成填空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读本单元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之间那份。在学课文时,要体会作者,并把,又是怎样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2.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自学本课的5个生字及课后的7个词语,要求会读会写。4.朗读课文,思考本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5.填一填。课文先写了,接着写了。突出表现了猫的性格特点。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清1.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2.抽查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3.准备展示。4.交流展示。⑴交流有关的资料。(注意倾听和评价)二次备课平等乡语文教案集教学过程⑵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注意正音、纠错)⑶展示生字和词语的认读、记忆情况。(特别点拨:殃、凭、痒等)⑷交流展示本课的主要内容。(概括时语言简炼,内容全面,表达完整)⑸交流每个自然段写了猫的什么特点?合并自然段归纳意义段。(说出理解,概括成简炼的一句话)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⑺提出疑问,归纳疑问。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生谈收获。2.师做总结。课堂检测1.我会辨字组词。屏()疑()稿()屑()凝()搞()僻()折()乘()辟()拆()乖()2.填一填。课文主要写了,抒发了作者。动物是,它们可以,还可以使人们。
教学反思平等乡语文教案集课题名称:6猫(第二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明确本单元的主要特色、主要内容及训练重点,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段。3.体会作者学习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重点词、句、段。学习难点:通过读、思、议等多种实践活动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填一填,记一记。无()无()()息()视生气()()尽()尽()丰()多()枝()花()2.勾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3.试一试,填一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既贪玩又();既胆小又();高兴时(),不高兴时()。4.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来?请用“_____”勾画出来。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1.抽查学生预习情况。2.收集学生疑问。【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准备展示和交流。3.交流展示。(1)交流对猫的特点的认识。(2)引导学生体会大猫的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的?(读议第1自然段)(3)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体会猫的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抓好两个“可是”体会,点拨重点词语的妙用)二次备课平等乡语文教案集教学过程(4)学生自主探究猫性格古怪的另外两个方面。(5)展示2、3自然段的学习成果。(做好点拨、评价)(6)总结汇报前三个段落的学习收获。(总结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特点)(7)交流小猫满月时候的可爱体现在哪里?(感悟作者观察的仔细,对猫的喜爱)(8)朗读展示最喜欢的内容。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师生共同交流课堂收获。(师重点强调作者的观察与描写)2.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写它的特点。课堂检测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细致地描述了猫的性格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②;③。⑵“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教学反思平等乡语文教案集课题名称:7珍珠鸟(第一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并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多读几遍)2.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3.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4.葱茏愈发繁茂雏儿蓬松柜子画框细腻流泻信赖5.浏览全文,想想课文先写了(1—)接着写了(),最后写了()。6.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精心呵护一对珍珠鸟的。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1.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2.收集疑问。【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3.展示生字,听写(本课生字较多注意指导难字):巢雏瞅蓬腻二次备课平等乡语文教案集教学过程4.本文围绕珍珠鸟主要写了什么?(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全面、语言简练)可以由多个学生来补充。5.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要求说出自己的理由)6.作者是如何精心呵护一对珍珠鸟的?(默读课文第一段,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从中你会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怎样的感情?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课堂检测1.比一比,组词茏()篷()赖()贰()笼()蓬()懒()腻()2.《珍珠鸟》这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写的,作者用细腻的情感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他们由怕人到与“我”,说明了。教学反思平等乡语文教案集课题名称:7珍珠鸟(第二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领悟重点语句,细细品味,体会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珍珠鸟是怎样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逐渐从害怕到亲近到信赖的。学习难点: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引导自学1.画出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2.作者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这“信赖”又创造出了怎样的美好境界?3.感情朗读所画语句,细细品味,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1.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2.抽查朗读情况。【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展示交流:①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②指导感情朗读。(小组朗读,班内朗读,评价)2.交流:①作者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生交流“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朗读体会“我”对鸟的感情。二次备课教学过程②这“信赖”又创造出了怎样美好的境界?(生读书中的语段,谈谈自己的理想)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2.品读交流课文细腻亲切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课堂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巢()的身体()的叫声()的绒毛2.概括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1)瞧,多么像它的父母:嘴脚,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的白圆点儿;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2)我一抬肩,它,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我笔尖一动,流泻出一时的感受:。教学反思课题名称:8海豚救人(第一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豚、鲨、狰、狞、雌”5个会认字,理解课文新词语。2.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学习重点:了解人们为什么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因。学习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正确朗读课2.自学本课6个生字要求会认、理解意思,积累本课成语。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4.细读课文,思考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它为什么能救人?5.课文第5自然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1.检查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2.收集疑问。【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交流有关海豚的资料。3.展示重点段和难读的段落句子。4.展示生字词语。我会读:海豚韩国鲨鱼狰狞雌雄我理解:习以为常见义勇为不可思议二次备课教学过程5.交流: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要求语言简练,有概括性。)6.交流展示:①海豚是怎样救人的?(了解海豚救人的三个实例,体会海豚救人的方法)②海豚为什么能救人?(一步步理解:“照料天性”——为什么也救人——为什么集体救人)7.交流体会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8.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海豚的那些知识?2.学习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课堂检测1.给下面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沉没(mòméi)丧(sāngsàng)失尽(jìnjǐn)快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海豚为什么会有救人于死难的崇高精神呢?人们一直感到()。近几年,在人们对海豚进行认真研究后,这个迷才被解开。说来很简单,海豚救人的(),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1)“不可思议”可以换个词语:。(2)本段第一句是句。(3)人们解开的谜是:。(4)用自己的话说说海豚是怎样救人的。教学反思课题名称:9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知道本课的主要内容。学习难点:通过读、思、议等多种实践活动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正确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多读几遍)。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词)。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褪色亲昵俯身驻足瞻仰盘旋企盼抑扬顿挫4.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浏览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__至__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第__至__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1.检查课前搜集资料2.抽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二次备课教学过程1.导课,板书课题。2.准备交流展示。3.班上交流有关“海鸥老人”的报道。(注意认真倾听、补充内容不要雷同)4.展示生字词的认读、识记。(指导、点拨、正音:bǐng饼nì昵cuō撮“褪”偏旁“衤”笔顺衤——衤艮———褪注意把字写紧凑。)5.交流展示本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的内容全面,语言要简练。)6.展示交流课文分段情况,理清课文思路。(要求说出自己的理解,能用一句话概括每一部分大意。)7.针对刚才的展示,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合作解答)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学生谈收获。2.老师做总结。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hǎiōuqīnnìtuìsèzhānyǎngxuànwō()()()()()2.我会辨字组词鸥()昵()府()驻()欧()妮()俯()柱()3.我会照样子写词语①起起落落_______________②有声有色_______________③纷纷落地_______________4.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桌相互说说)教学反思课题名称:9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学习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真实、具体地表达出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爱海鸥的句子,仔细品读,思考:从老人这些似乎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认真默读课文,画出海鸥爱老人的句子,读读这些句子,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文中做批注。3.练习有感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准备交流展示。3.交流展示文中描写老人爱海鸥的句子,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小组内读读,班上展示朗读,评价)5.展示交流海鸥爱老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6.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感悟。7.对于课文内容,你还有那些疑问?(师生合作解答)二次备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动物也是有感情的,文中的海鸥因为老人的关爱,它们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去世了,海鸥们也会悲伤,请同学们想象: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冬日()的老人()的布衣()的乐谱()的地方话()的鸥群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写出你从所填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①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__________,飞成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②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______。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课题名称:10草虫的村落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认6个生字。2.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如何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3.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内容。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懂的字查字典。2.自学本课6个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3.找出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抄写在采集本上,读一读。4.想一想:课文分哪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的是什么?5.默读课文,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6.你从哪些描绘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从这些描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勾画相关句子,在文中相应的地方做批注。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检查预习完成情况(同桌互相检查,老师抽查)【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准备展示交流。3.展示生字、词语(根据认读情况强调rǎng攘zhái宅xuān喧的读音)词语:寒暄熙熙攘攘静谧行色匆匆意味深长二次备课教学过程4.展示课文的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5.展示课文的脉络(概括段落大意语言要精炼,意思要完整)6.展示“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7.展示“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要求说出自己的理解,老师点拨、补充)8.针对刚才交流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师生合作解答)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作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草虫世界,想一想,这样一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我们的习作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同桌相互说说,指名班上交流,教师总结)课堂检测1.我会给加点字注音。寒暄洞穴红鸠蕴藏住宅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静谧()良久()勤勉()全神贯注()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游历时看到的生动情景。教学反思课题名称:语文百花园二(第一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学会把反问句与陈述句互相变换句式,保持意思不变。2.交流作者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和描写来表达真情实感。3.阅读《螳螂的启示》,感知连续观察日记的特点。学习重点: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句式变换。学习难点:阅读《螳螂的启示》,感知连续观察日记的特点。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自学引导1.默看“句子”部分,我会选。(陈述句反问句)(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是一个()。(2)说它贪玩吧是一个()。2.读以上两个句子,我体会到。这两个句子表达的()一样,都是说()。但是同一个意思用()句来表达感情要强烈些,可以增强表达效果。3.小试牛刀,我会做。(填书48页两道题。).4.读一读“拓展与交流”部分,然后浏览第二单元五篇课文,结合其中一篇写一则阅读日记。5.多读几遍《螳螂的启示》,我会填。(1)《螳螂的启示》由()则日记组成。写的是螳螂从()到()直至()的过程,并悟到()这一自然生存的规律。(2)想一想连续观察日记有什么特点。二、检查预习,摸清学情1.检查课前预习完成情况。2.了解学生疑难之处,教师确定上课讲授重点。二次备课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交流探究,成果展示1.导课,板书课题。2.准备展示和交流。3.交流展示。(1)交流“句子”部分。(教师强调两点:一是句式变化时句尾标点符号要随之变化。二是句式变换前后意思要保持不变。)(2)展示阅读日记。(3)多种形式朗读《螳螂的启示》。(4)展示阅读收获。(学生谈连续观察日记的特点,教师最后做全面总结。)4.学生针对前面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疑惑。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2.搜集几篇连续观察日记读一读。课堂检测1.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句意思)①刘三姐是个疾恶如仇、仗义执言的人。②难道你不想到大凉山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吗?教学反思课题名称:语文百花园二(第二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抓住一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进行介绍。2.介绍内容准确,观点正确。3.说话连贯、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教学过程【课前预习】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1、搜集你比较感兴趣的一种动物的资料,记录下来。(资料来源:生活中了解、阅读书籍、上网搜索……)(1)动物名称:(2)外貌体态:(3)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4)如果比较熟悉,写一下自己和它相处的情况。(5)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而产生的一些想法。(前三项必须准备。)二次备课教学过程2.自制动物面具和模仿动物声音的练习。(有兴趣的同学可准备。)【教学流程】一、课上交流,精彩展示1.导课。2.准备发言。(1)认真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好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检查、完善自己的发言内容,自己试着说一说。3.朗读“活动评价”,明确要求。4.组内交流,选出最佳发言者。5.班内交流,评出优秀发言者3——5名。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1.对介绍者、评议者、倾听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评价)2.拓展延伸。搜集有关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资料。课堂检测教学反思课题名称:语文百花园二(第三课时)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学习目标:1.能够认真观察,详2.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3.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激发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学习重点: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一、导课二、指导审题1.指名朗读52页第一段话,弄清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2.思考:连续观察日记要着重记录什么?三、回顾《螳螂的启示》,明确写法1.默读《螳螂的启示》,回忆从这几则日记中你都学到了什么?2.朗读《螳螂的启示》中的优美句段。四、关注习作讨论平台1.默读讨论平台中提示的问题以及三名同学所想到的内容。2.拿出自己的连续观察记录,先回顾一下,你对哪种事物在什么时间进行了连续观察?重点观察到了它的哪些变化?3.展示3至4名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格,简单评议。4.班级中统计一下,哪些同学记录的是事物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哪些同学记录的是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教师小结:变化比较快,比较明显的事物往往适于我们记录它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如:天气在一周内的变化、科学小实验前后的变化等。而变化相对时间段稍长一些的事物,适于我们记录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如:饲养蚕宝宝、泡水仙头等。二次备课教学过程5.朗读书上三名同学的话,看看他们三个都想到了哪些习作中的内容。第一个同学是选择好了观察内容,准备进行连续观察;第二个同学选择了日记的写作内容;第三个同学明确了连续观察日记要注意内容上的衔接,要写完整。6.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也给自己提示些内容吗?先进行小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提示:写法方面、格式方面、内容方面,如:描写细致,获得了启示等。五、学生起草写,教师巡视。六、赏析评价选取上中下三等文章各一篇评讲。七、自主修改。课堂检测教学反思课题名称:语文百花园二(第四课时:誊写习作)年级执教人执教时间课前思考:教学过程美文欣赏:连续观察日记——栽蒜瓣3月8日
今天,老师说要开始写系列观察日记。可以写观察自己家的植物,也可以写观察学校的植物。我想了想。还是写家里的植物变化吧。
放学回家,我想:写什么植物呢?这时,我突然看见一筐蒜。“我用水养蒜苗,写蒜吧。”我自言自语。于是,我找了一根细铁丝。然后再从铁筐里拿了十瓣蒜。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铁丝穿进蒜瓣里面,把铁丝围成圈,放在一个盘子里,浇上一些水,这样,蒜就栽好了。
我看着它的顶端,只有一个尖没有长一点芽。我真盼着它早点发芽。3月11日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所以我放学回家先看看我的“蒜兄弟”怎么样了。为它换过水后仔细观察它。因为今天天气好,所以它们过得也很快乐。它们换了一个新面貌来迎接这个好天气。
它们先用它们的“芽”来迎接这个好天气。它们的芽嫩绿带点黄,长到了三厘米,笔直笔直的。而且从它嫩绿嫩绿的芽里又长出二小片既油绿又是卷着的嫩叶。
我发现在蒜瓣的底部长出了像“胡子”一样的须根,根伸向不同的方向,好像在跳舞。我希望我的“小兄弟”每天都那么快乐地生长。3二次备课教学过程5今天是一个新的星期了,我又进入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生活了。给我的“小兄弟”换过水后,它们好像还沉浸在周末的欢乐之中。因为它们还手拉手,没有分开过。好像还在跳舞。而且它们的“芽”比昨天更长了,足足长到了12厘米。直直的,挺挺的,绿绿的,好像它们在比着长个似的。
可是始终没变的是它们的“胡子”根。从上周的根到了今天才2厘米。我有点儿纳闷儿,为什么上周种的蒜的苗都12厘米了,而根才2厘米呢?于是,我去问爸爸。爸爸说:“因为根是吸收水的,供养上面的芽生长用的,所以它没必要长那么快。根也在长,只不过长得慢。”噢,我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今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3月21日
今天我来观察我的“小兄弟”,它们又有了变化。他们今天仍是浸在快乐之中,因为今天又到了周末,尽管今天是阴天。它们的苗又长长了两厘米,变成了14厘米,而且原来的小蒜瓣都萎缩了,苗有些发黄了。妈妈说:“今天我们吃面,正好用它当面码了,不然黄了就无法吃了。
它们的“胡子”也长长了,它们都把中间的空地方给填满了,而且变得比较粗了。吃到嫩嫩的蒜苗我十分高兴。
这次栽蒜,让我知道大自然真奇妙,什么都不用,只用水,蒜瓣就能长出那么长的蒜苗。以后,我还要观察更多的东西,长更多的知识。课堂检测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训练案一、看拼音,写词语。zāoyānggăozhĭcóngcóngfánmào()()()()Xìnìqīnnìxìnlàihăiōu()()()()Zhānyănglúuxiè()()二、给下列多音字注意组词。píng()shé()jĭn()屏折尽bĭng()zhé()jìn()màn()yuè()dāi()蔓乐待wàn()lè()dài()三、补充词语。枝()花()()()十足()以为()抑()顿()生气()()()冲()撞见()勇()熙熙()()()()起舞四、按要求写出四字词语。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心绞痛常见症状及护理护理技能
- 香奈儿的品牌传奇
- 商贸营销效果评估
- 项目授权协议书
- 食堂委托管理协议书
- 学校安全责任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版骨折常见症状及护理知识
- 放射性核素的使用与防护措施
- 产品推销方法技巧
- 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00t电解金属锰技改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
- 船舶贸易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海事大学
- 文明之痕:流行病与公共卫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大学
- 《拒绝欺凌为成长护航》防欺凌主题班会课件
- 配电网工程施工工艺规范课件
- 疼痛总论课件
- 车辆授权委托书范本(精选11篇)
- 八年级第一次家长会课件
- DB37T 3567-2019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 广东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题库(共80页)
- 《房屋面积测算技术规程》DGJ32TJ131-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