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学I复习指导一、以讨论病例为线索逐一复习相关解剖知识点(详见学习指导):举例(一):男,55岁,因头晕跌倒,并未丧失意识。发现患者语言不清。两个月后检查发现:四肢肌张力和反射正常。但右上、下肢有些“共济失调”。咀嚼肌、面肌及舌肌无麻痹。腭垂(悬雍垂)偏向左侧,表明右侧软腭肌麻痹。喉镜检查发现右声带麻痹。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身体歪向右侧。右侧面部和左侧肢体、躯干痛和温度觉消失。触觉正常。1.四肢肌张力和反射正常。但右上、下肢有些“共济失调”。提示上、下肢肌未瘫痪,但运动不协调,考虑同侧小脑相关结构病变,复习小脑的分叶、功能分区、发生先后及其相互联系,小脑脚的主要纤维组成等。2.腭垂(悬雍垂)偏向左侧,表明右侧软腭肌麻痹。喉镜检查发现右声带麻痹。提示右侧咽喉肌麻痹,考虑同侧疑核病变,复习疑核与脑神经的联系及其支配特点。3.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身体歪向右侧。闭目后的平衡障碍,要排除小脑病变,考虑薄、楔束、内侧丘系、前庭的病变,复习薄束、楔束、内侧丘系的形成、行程和功能;平衡感受器及其神经传导路径、位置。4.右侧面部痛和温度觉消失、触觉正常。不是局部的感觉障碍,只能考虑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复习三叉神经脊束核与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面神经的联系,上述脑神经的行程与支配。5.左侧肢体、躯干痛和温度觉消失,触觉正常。要考虑右侧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系,复习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系的形成、行程和功能。6.综合分析:同时出现上述功能障碍,病变部位只能是延髓背外侧病变。全面复习延髓橄榄中部断面结构。举例(二):男,36岁,于2年前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每日需饮水3暖瓶,当年末开始有性格改变,容易激动,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性功能减退,阳痿,症状日渐加重,体重明显下降,消瘦乏力,并伴有头痛,剧烈时出现恶心,喷射性呕吐,近来发生双眼视力减退。检查发现:身体明显消瘦;皮肤干燥、灰暗,腋毛、阴毛稀疏;右眼视力0.3,左眼眼前指数;左右眼视神经盘暗淡、苍白;四肢反射、肌张力、浅深感觉、共济运动正常,无病理反射。1.多饮多尿。提示抗利尿激素分泌受限。复习分泌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的核团、纤维束、输送部位、神经垂体。2.较多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提示下丘脑受到影响。复习影响腺垂体的下丘脑的核团、纤维束、输送部位。3.多种下丘脑调节功能紊乱。提示下丘脑受到影响。复习下丘脑各种调节功能。4.视觉受到影响,首先复习绘制视觉传导通路模式图,分析受损部位。联想下丘脑的组成,确定视交叉受到影响。5.四肢反射、肌张力、浅深感觉、共济运动正常,无病理反射。提示运动、感觉传导与调节未受影响。复习下丘脑临近结构,复习间脑各部的组成及主要功能。6.综合分析:同时出现上述功能障碍,病变部位只能是临近下丘脑的结构,除了间脑各部外,还包括垂体、第三脑室,复习垂体的位置与硬脑膜的关系;复习第三脑室的境界、交通。头痛,剧烈时出现恶心,喷射性呕吐。提示占位性病变。即临近下丘脑的结构出现占位性病变。举例(三):男,23岁,病史:半小时前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右颞部着地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急诊就诊。门诊体检:血压139-80mmHg,脉博80次/分,一般情况尚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头颅X线平片提示:右侧颞骨线形骨折。遂将患者留诊观查。在随后2小时中,患者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再次检查发现:体温38℃,血压160/100mmHg,脉博60次/分,呼吸18次/分,浅昏迷,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征1.右侧颞骨线形骨折。提示有血管破裂出血。复习颅顶骨、颅底骨及其与硬脑膜的关系,损伤的特点。翼点的定义,脑膜中动脉的行程特点。进而判断血肿所处部位。2.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出现意识障碍。提示颅腔内压力增大。复习硬脑膜及其形成结构与颅骨内面的关系。认识到小脑幕上颅腔、小脑幕下颅腔、小脑幕裂孔及其邻近结构。考虑到血肿处于幕上,首先想到幕上压力增大及其后果,进而幕下压力增大及其后果。3.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提示对光反射通路受到影响,复习、绘制对光反射路径,分析可能受损的结构。4.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征阳性。提示上神经元受损,复习上、下神经元的定义及其相互联系。5.“腰穿”检查能否判断颅内压力改变?为什么?腰穿中为何选择3、4腰椎棘突之间穿刺?穿刺中会感到两次阻力感、两次落空感,分别代表什么含义?提示复习脑脊液循环,与硬脑膜窦血流的联系,脊髓的被膜层次及间隙,各部椎骨的特征,椎骨间连结及功能。5.综合分析:同时出现上述功能障碍,病变部位只能是临近右侧大脑脚。病因是颅内血肿,致颅内压增大,导致小脑幕切迹疝。压力波及幕下,刺激延髓生命中枢。二、以思考问题为线索复习、串接各系统知识点,以及各系统间相互联系的知识点。1.比较立正与解剖学姿势的差异。2.分析各部椎骨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3.打击“太阳穴”可导致危及生命,分析相关因素。翼点脑膜中动脉4.肩关节脱位的解剖因素,局部骨性标志位置发生怎样变化?5.肘关节脱位的解剖因素,局部骨性标志位置发生怎样变化?6.髋关节的运动形式与肩关节相同,但灵活性和运动幅度均小于肩关节,为什么?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轮匝带。屈髋的幅度相对大于伸髋,为什么?髂股韧带可限制大腿过伸。7.跑动中突然用力踢球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和胫侧副韧带同时损伤,为什么?8.踝部在何种运动时易发生扭伤?趾屈可能扭伤的部位?为什么?内侧韧带、外侧韧带、下胫腓韧带9.经鼻和口腔,胃插管术穿经的结构,各部的结构特点,须注意的狭窄及长度判断。10.应用唾液腺的位置、开口及功能等解剖知识解释口干或流口水现象。小唾液腺位于口腔各处面膜内,属于粘液腺,并没有专门的导管,唾液直接从细胞分泌到口腔中。
大唾液腺有三对:
1、腮腺: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处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也就是第二颗上槽牙边上突起的那块肉。
2、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也就是舌头背面。
3、舌下腺:开口于舌下襞粘膜表面。也就是舌头下面舌根处皱褶上。11.为什么滴眼药水后在鼻腔和口腔都能感到有药味?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鼻腔12.根据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解释为什么感冒后说话常带有鼻音?鼻窦炎时常常由于渗出液排出不畅而导致慢性炎症,多发生于上颔窦,为什么?额窦开口于中鼻道;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半月裂孔上颌窦开口较高,分泌物不易排出13.小儿口腔异物易误入呼吸道,多易嵌顿在什么部位?为什么?若异物落入肺内,多易落入哪一侧?为什么?若异物嵌顿导致呼吸困难,紧急进行喉穿刺,应在何部位穿刺?右支气管14.肾结石患者,肾内结石可随尿液排出体外,途径哪些结构?结石排出过程中可能嵌顿在狭窄处,有哪些狭窄?15.给男性患者插导尿管时,要途径尿道的哪些分部、弯曲、狭窄和扩大才能到达膀胱?弯曲可以人为改变吗?16.阐述男性绝育结扎的部位,为什么?结扎后“精液”能否排出体外?“精液”内有精子吗?精索,此位置表浅,易于触及;17.阐述女性绝育结扎的部位,为什么?结扎后不能怀孕的机理是什么?还会有月经产生吗?峡部18.头颈、上、下肢较为恒定的浅静脉有哪些?各注入何处?若患者发生休克检测不到血压,需静脉穿刺输液抢救,应在何部位穿刺?若需静脉切开,应在何部位切开?为什么?颈外静脉注入锁骨下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大小隐静脉;19.口服核黄素后,可使尿液呈橙黄色,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将药物自口腔至尿道途径的结构连接起来。20.当从肘正中静脉注入葡萄糖酸钙后,随之舌感到发热(称为臂舌测验),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将药物自肘正中静脉至舌途径的结构连接起来。肘正中静脉→头静脉→21.为了解右心房功能,将混有乙醚(有气味)的生理盐水注入右侧头静脉,数秒钟后患者呼出的气体有乙醚气味,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将药物自头静脉至鼻腔途径的结构连接起来。22.(1)某患者心尖部心肌梗塞,确诊为供给心尖区的动脉发生狭窄。(2)大脑前动脉狭窄有。现拟通过动脉穿刺置入导丝将一支架置入狭窄处扩张狭窄动脉。经股动脉穿刺置入,请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分别将导丝途径的结构连接起来。23用箭头将光投射到视网膜途径的结构按顺序串接起来。当视近物或远物时,眼球相关结构是如何调节的?从解剖学角度阐述近视或远视的原理。24.将房水产生的部位及循环途径用箭头依次串接起来。当房水循环受阻时会发生青光眼,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从解剖学角度阐述相关的原理。25.根据眼外肌的作用分析以下运动中分别包括左、右眼哪些眼外肌的作用?(1)俯视;(2)仰视;(3)侧视;(4)聚视中线。26.用箭头将声波由外界传导到听觉感受器途径的结构按顺序串接起来。当外界声响很大时,我们常常将外耳道堵住,并将口张大,从解剖学角度阐述相关的原理。27.鼓室有六个壁,很类似于一个房间有一顶、一底、四面墙,墙上有门窗与其它房间相通或毗邻。试将鼓室看作房间,描述它六个壁的名称,壁上的“门”或“窗”及其交通或毗邻。28.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将蚊虫叮咬右侧虎口皮肤产生痛觉的传导路径连接起来。29.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将完成右侧外展肩关节的动作的传导路径连接起来。30.用箭头串接的方式,将蚊虫叮咬左侧面颊部皮肤产生痛觉的传导路径连接起来。三、以典型模式图(参见复习图)复习巩固结构知识点及专业英文。四、对照《学习指导》,借助课件或教材逐一浏览知识点。以上供同学们复习参考,如有不妥或问题欢迎交流探讨。解剖学教研室陈卫军编撰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
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关节面
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
棘突后伸宽又扁
【注释】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①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关节面。②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
6.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
胶状髓核在中间
后外薄弱易脱出
压迫神经致痛瘫
【注释】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胶冻状,位于中央。(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外侧较薄弱,用力过猛时可致髓核脱出而压迫脊神经。
7.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注释】脊柱的韧带,主要有五条,即三长两短。(1)三条长韧带:①前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前。②后纵韧带,连接于椎体之后。③棘上韧带,连接于棘突之后。(2)两条短韧带:①棘间韧带,连接于棘突之间。②黄韧带,连接于椎弓之间。(3)临床意义: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8.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
承受压力密相关
后观棘突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
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骶弯曲凸向后
颈腰二曲凸向前
【注释】(1)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依次增大,骶尾部又逐渐缩小,与承受体重压力密切相关。(2)后面观:棘突上下排列成一条直线。各部棘突方向有所不同,颈部棘突较短,胸部棘突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腰部棘突近水平后伸。(3)侧面观: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主要起减缓震荡作用。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
9.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
上柄中体下剑突
柄体交界胸骨角
平对二肋向前凸
【注释】(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标志。
10.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
二肋对角标志明
三至七肋与体连
八至十肋成肋弓
十一十二称浮肋
前端游离肌肉中
【注释】(1)肋的后端连结:肋的后端连于胸椎。(2)肋的前端连结:肋的前端连结不尽相同。①第一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柄。②第二肋借肋软骨连于胸骨角。③第3~7肋借肋软骨与胸骨体相连。④第8~10肋借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形成肋弓。⑤第11、12肋前端游离于腹肌之中,称浮肋。
11.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
额筛蝶枕各有一
顶骨颞骨各两块
构成颅盖和颅底
面颅总共有十五
构成颜面骨根基
形单影只下颌舌
独来独往一张犁
其余都要成双对
泪颧腭甲上颌鼻
【注释】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1)脑颅:包括顶骨2、
颞骨2
、额骨1、枕骨1、
蝶骨1
、
筛骨1。(2)面颅:包括泪骨2
、颧骨2、腭骨2
、下鼻甲骨2
、
上颌骨2
、鼻骨2
、犁骨1
、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12.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
三缝名为冠矢人
婴颅骨化未完成
缝间膜闭叫颅囟
【注释】成人颅顶借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紧密连结,新生儿颅缝交界处由结缔组织膜封闭称颅囟。
13.翼点位置、意义
翼点位于太阳穴
额顶颞蝶会颞窝
内有脑膜中动脉
骨折皆因骨质薄
【注释】翼点,位于颞窝,是额、顶、颞、蝶四骨相交汇处。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外力打击易引起骨折而发生颅内出血。
14.颞下颌关节构成及特点
下颌头,下颌窝
构成关节功能多
关节腔有关节盘
关节囊壁前薄弱
咀嚼语言做表情
张口过大向前脱
【注释】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髁突(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特点为:①关节腔内含有关节盘。②关节囊松弛,易向前脱位。
15.肩胛骨形态特点
肩胛三角形
上冈登高峰
外侧关节盂
上下二七平
【注释】肩胛骨,呈三角形,分两面、三缘、三角。后面有肩胛冈,末端延为肩峰,是肩部最高点。外侧角形成关节盂,参与肩关节构成。上角、下角分别平对第二、第七肋,是计数肋骨的标志。
16.肱骨主要结构
上大下小两个头
小头推着滑车走
解剖外科两个颈
骨折快往外科走
尺桡两个神经沟
同名神经沟内走
【注释】①二头:上端为膨大的半圆形肱骨头,参与肩关节的构成。下端有肱骨小头和滑车,参与肘关节的构成。②二颈:肱骨头外下缩细称解剖颈,肱骨上端与干交汇处为外科颈,因此处最易发生骨折需去外科治疗而得名。③二沟:肱骨干后方有桡神经沟,有桡神经通过。肱骨下端内上方后面有尺神经沟,有尺神经通过。
17.腕骨名称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注释】腕骨,8块,排成远近两列。近侧列由外向内依次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远侧列由外向内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18.肩关节构成特点
肩关节,很灵活
关节囊松下薄弱
肱骨头大盂浅小
运动不当向下脱
【注释】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特点:①肱骨头大、关节盂较浅小。②关节囊松弛、易向前下脱位。③运动灵活、稳固性较差。
19.髋骨主要结构
髂耻坐骨三合一
一面一孔一个嵴
二窝二线二切迹
三节三支三个棘
【注释】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三骨在髋臼处汇合而成。髋骨的结构可归纳为三个一、三个二、三个三。三个一:一面—耳状面;一孔—闭孔;一个嵴—髂嵴;三个二:二窝—髂窝、髋臼;二线—弓状线、耻骨梳;二切迹—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三个三:三节—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三支—坐骨支、耻骨上支、耻骨下支;三个棘—髂前上嵴、髂后上嵴、坐骨棘。
20.12对脑神经连脑部位
一端脑,二间脑
三腹四背在中脑
五六七八在脑桥
最后四对延髓找
21.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胸一腰三
周围有节
椎旁椎前
节前纤维
节内换元
节后纤维
分布广泛
立毛腺体
内脏血管
危及时刻
本色尽显
【注释】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T1~L3脊髓节段灰质的侧角。周围部分包括交感神经节和节前、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包括22~24对椎旁节和椎前节,节前纤维由低级中枢发出,较短。节后纤维由交感神经节发出,较长。交感神经分布广泛,一般认为除布于胸、腹、盆腔器官外,尚遍布头颈器官、全身的血管、皮肤的汗腺和竖毛肌。
22.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核是中枢
脑干骶髓分两部
器管旁节壁内节
前长后短太突出
血管汗腺立毛肌
肾腺髓质管不住
【注释】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S2~4脊髓节段的副交感神经核、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周围部分包括副交感神经节和节前、节后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包括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节前纤维由低级中枢发出,较长。节后纤维由副交感神经节发出,较短。分布不及交感神经范围广,一般认为大部分血管、汗腺、竖毛肌、肾腺髓质无副交感神经分布
23.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
浅感觉,传三级
终于后回起于皮
首为节内假单极
次在脊髓后角里
三级藏在腹后核
纤维投向感觉区
【注释】躯干和四肢浅感觉传导路,感受器位于皮肤内。第一级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为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布于感受器内,中枢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空气处理化学品:光触媒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中国玻璃钢修补包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人防工程竣工验收与验收标准方案
- 风景园林项目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方案
- 商场应急预案管理
- Unit6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河道周边环境整治与可持续发展方案
- Unit 6 sunshine for all integrated skills 教学设计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律师舆情应急预案
-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库(160题)
- 2025中国半钢轮胎市场白皮书
- 2025年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章节练习试卷
- 绿色低碳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环境工程硕士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 特殊教育阶段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 学堂在线 遥测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企业级AI Agent(智能体)价值及应用报告
-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联研究-洞察及研究
- 研发人员晋升管理制度
- 活动人员分工安排方案
- 钛镁合金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