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脚...页脚.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ASSM·001—201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012—09—20发布2012—09—20实施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批准页本标准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及附件组成。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其他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包括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和可燃物质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本标准由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提出,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发布令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和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保证企业应急救援工作快速、有序、高效的运行,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理念,特编制本预案。现要求公司各部门、生产车间认真贯彻实施,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的各应急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宣传、组织、演练本预案的工作,重点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人员伤亡数量和经济损失。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层次结构图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其他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可燃物质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可燃物质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目录批准页 1发布令 2综合应急预案 4目录 51.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 11.3定义 31.4范围和适用性 51.5应急预案体系 51.6应急工作原则 52.生产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62.1生产单位的概况 62.2生产单位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 62.3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及平面布置 62.4生产工艺流程叙述 72.5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142.6危险目标的确定 17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73.1应急组织体系 17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83.3应急救援队 204.预防与预警 224.1事故特征 224.2危险源监控 234.3预警行动 254.4信息报告与处置 255.应急响应 265.1响应分级 265.3应急结束 286.信息发布与后期处置 286.1信息发布 286.2后期处置 297.保障措施 297.1通信与信息保障 297.2应急队伍保障 297.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07.4经费保障 307.5其他保障 308.培训与演练 308.1培训 308.2演练 309.奖惩 319.1奖励 319.2责任追究 3110.附则 3110.1应急预案备案 3110.2应急预案修订 3110.3制定与解释 3210.4应急预案实施 321.总则1.1编制目的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定本应急预案。本预案的格式和内容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定。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阐明应急救援组织具有的资源和运作的方法,处理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紧急情况,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本应急预案由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人员编制并负责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各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企业全体员工都有义务执行本预案中各自的职责。1.2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1.2.1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10)(1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25号)(12)《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3)《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4号)《辽宁省突发事故应对条例》(2009年(15)《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年第1号,2002年版)(1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9)(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2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9〕84号)(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11〕108号)(2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安监总应急〔2007〕34号)(2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176号)(27)《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辽安监应急[2010]30号)(28)《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辽安监发〔2005〕90号)1.2.2相关标准(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4)《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5)《炼焦业卫生防护距离》(GB11661-2012)(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7)(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11)《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12)《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13)《防止静电、闪电和杂散电流引燃的措施》(SY/T6319-2008)(14)《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2008)(15)《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1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5128-2006)(1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1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1)《化工企业供电技术规定》(HG/T20664-1999)(22)《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23)《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24)(25)《安全色》(GB2893-2008)(2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27)(2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1.3定义1.3.1危险化学品指数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1.3.2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1.3.3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1.3.4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1.3.5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1.3.6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1.3.7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1.3.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1.3.9单元指在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1.3.10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1.3.11分类
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
1.3.12分级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划分的级别。按照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分为公司级、车间级,具体分级见本预案的专项应急预案。1.4范围和适用性本应急预案阐述了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应对紧急情况时设施、设备、组织、服务和必要的通讯联络。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同时也适用于企业周边地区参与应急救援的政府机构。另外,本预案也适用于紧急时给企业提供援助的部门、组织和设备供应商。由于本企业进行煤气化生产,发生事故的类型主要为火灾、爆炸事故和中毒,因此本预案是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其他火灾、爆炸事故、中毒等在各专项应急预案详述。本应急预案为企业级应急预案。按照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本企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分为厂级、车间级,具体处理见本预案第五章应急响应。1.5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公司组织机构及管理特点,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组成。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应急政策、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有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中毒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其他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是发生事故后现场处置的具体措施,具体由本预案后附的煤气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可燃物质泄漏及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及操作规程中异常情况处置措施等组成。1.6应急工作原则本应急预案按照职能分工,在本单位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作出应急救援响应。应急救援响应遵循“先控制,后救灾,救人重于救灾”、“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和团体协作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2.生产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生产单位的概况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是沈阳煤业集团下属基本生产单位,本企业采用2X55孔JNDK55-07型复热式捣固焦炉,年产110万吨焦炭。公司生产主要产品为焦炭、焦粉、焦炉煤气,副产焦炉煤气、焦油、粗苯、硫磺、氨水。生产能力为年产焦炭(干基)1087390t/a、焦粉22671t/a、焦炉煤气553097.64103m3/a(其中外供煤气328773.36103m3/a)、焦油69039t/a、硫磺(99.5%)3800t/a、浓氨水(16%~20%)26000t/a、粗苯15464t/a公司现设为3个生产车间和3个辅助车间,以及11个职能部室,共有员工710人。2.2生产单位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位鞍山市城南大屯镇丑家沟村,厂区东侧为海城后英集团,南侧为拆迁区(现为空地),西侧为汤析公路,北侧山地。公司总平面布置见附件。该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极端最高气温34.8℃、极端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气温9.2℃、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4.7℃、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8.7℃;最大(地面上10米处)风速23.0米/秒、平均风速3.7米/秒、主导风向:南西、南;年平均降雨量651mm、最多月份降雨量985mm、最少月份降雨量364.2mm;最大冻土深度119cm;2.3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及平面布置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按照功能分为生产装置区和办公区。企业生产及辅助区域主要分布在58、62、67、72、81、82、85、91、99等9个平面,其中58米平面主要为储焦场地;62米平面主要为储煤场地;67米平面内主要有食堂、浴池、宿舍、办公楼等辅助设施及综合仓库、机械厂房、水泵房、化检验楼等生产辅助设施;72米平面内又要为水处理系统、油气两用锅炉及干熄焦发电系统后续泵房等设施;81米平面内主要为炼焦及干熄焦区域,主要有焦炉两座,除尘地面站、筛焦楼、煤塔、熄焦塔、迁车台、干熄焦干熄槽、干熄焦汽轮发电机组等;82米平面内主要为焦油氨水分离槽、初冷器、电捕焦油器、鼓风机室、中控室及附属泵房、配电室等;85米平面内为各种储槽,主要有粗苯储槽4座,焦油储槽4座,氨水储槽2座,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储槽各1座,洗油储槽2座等;91米平面内主要是蒸氨、脱硫等工段,平面内主要有蒸氨塔、解析塔、终冷塔、洗苯塔、脱硫塔、再生塔、克劳斯炉、硫磺仓库以及附属平台等设施;99米平面内主要有煤气循环冷却塔、吸水井、泵房、溴化锂制冷站、空气压缩站、脱苯塔等设施。具体见厂区平面示意图。2.4生产工艺流程叙述2.4.1备煤车间贮煤场中的炼焦煤经堆取料机取出送破碎工段,然后由带式输送机送入配煤室。配煤室下部采用自动配煤装置。配合好的煤料经粉碎机粉碎处理后,分别送往煤塔顶层,供焦炉炼焦用。2.4.2炼焦车间由备煤车间送到煤塔的炼焦煤,通过摇动给料器将煤装入装煤车的煤箱内(下煤不畅时,采用风力震煤措施),并将煤捣固成煤饼,装煤车按作业计划将煤饼从机侧送入炭化室内。煤饼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炼制成焦炭和荒煤气。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800℃左右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85℃左右后经吸气管送至煤气净化车间进一步处理。当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焦罐车中,再由电机车牵引至干熄焦装置进行干熄焦,熄焦后的焦炭送往筛贮焦工段。当干熄焦装置出现故障或检修而采用备用的湿法熄焦时,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熄焦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熄焦塔下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凉焦台上,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筛贮焦系统。煤在炭化室干馏过程中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约800℃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至85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架空引入,经预热后送入焦炉地下室。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烧室立火道与从废气开闭器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的部分显热回收后经过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2.4.3干熄焦循环风机将冷却焦炭的惰性气体从干熄炉底部的供气装置鼓入干熄炉内,与红热焦炭逆流换热。自干熄炉排出的热循环气体的温度约为880~960℃,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后进入干熄焦锅炉换热,温度降至160~180℃。由锅炉出来的冷循环气体经二次除尘器除尘后,由循环风机加压,再经热管换热器冷却至约130℃后进入干熄炉循环使用。一﹑二次除尘器分离出的焦粉,由专门的输送设备将其收集在贮槽内,以备外运。干熄焦装置的装焦、排焦、预存室放散及风机后放散等处的烟尘均进入干熄焦地面站除尘2.4.4煤气净化a)冷凝鼓风系统从焦炉集气管来的约82C的荒煤气与焦油、氨水混合液一起沿吸煤气管道自流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荒煤气进入横管煤气初冷器,初冷器分三段对煤气进行冷却:上段为热水段,煤气通过与热水换热得到冷却,换热后的热水送至脱硫装置,为富液解吸再生提供热源;中段为循环冷却水段,使用循环水对煤气进行冷却;下段为低温冷却水段,使用低温水将煤气温度冷却至21为保证初冷器冷却效果,向中、下冷却段内连续喷洒焦油氨水混合液,以洗涤管壁积萘并提高对煤气的净化除萘效果;顶部设有热氨水定期冲洗装置。初冷器循环水段和低温水段中间带有断塔盘,断塔盘上排出的冷凝液流入上段水封槽,用泵将其送入初冷器循环水段喷洒,多余部分送入机械刮渣槽;初冷器底部排出的冷凝液经下段水封槽流入下段冷凝液槽,用泵将其送入初冷器低温水段喷洒,多余部分满流至上段冷凝液槽。气液分离器分出的焦油氨水混合液进入机械刮渣槽,分离出的焦油渣由机械刮板机刮入焦油渣小车,定期送往备煤设施掺入炼焦煤中。脱除焦油渣后的焦油氨水进入焦油氨水分离槽。经静止分离,从焦油氨水分离器分离出的焦油进入焦油中间槽,由焦油中间泵送往油库焦油贮槽;焦油氨水分离槽底部的焦油渣用焦油渣泵送机械刮渣槽。从焦油氨水分离器分出的氨水从上部溢流入槽下部的循环氨水中间槽,再用循环氨水泵送往焦炉集气管喷洒、冷却煤气。从焦油氨水分离器分出的多余氨水满流至剩余氨水中间槽,静置除焦油后满流至除焦油器进一步脱除氨水中的焦油及悬浮物后进入剩余氨水槽,再用泵送往剩余氨水蒸氨装置。使用高压氨水泵将氨水从焦油氨水分离器的循环氨水中间槽抽出后压送至焦炉用于无烟装煤。由焦油氨水分离器中部连续引出一定量的焦油氨水混合液(乳化液)送往初冷器下段冷凝液槽,以增加冷凝液洗萘效果。b)磷铵洗氨装置离开冷凝鼓风系统的煤气进入吸收塔,与逆流喷洒的磷铵溶液接触,煤气中大部分的氨被脱除。脱氨后的煤气送至终冷洗苯装置。设置循环泵保证吸收塔内一定的喷淋密度。塔底连续抽出一定量的富液送除焦油器,除去富液中夹带的焦油。除焦油后的富液用泵送往贫富液换热器,与热贫液换热达到一定温度,进入接触器,富液在接触器内闪蒸,脱出其中的酸性组分,酸汽返回到吸收塔前煤气管道。除酸后的富液用解吸塔给料泵加压后送入解吸塔,在进解吸塔之前,富液在解吸塔冷凝冷却器中,与热氨汽换热升温。以蒸汽做为解吸塔的热源,对解吸塔进行蒸馏,将富液中的氨解吸出来。脱氨后的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器与富液换热而初步冷却。再经贫液冷却器用循环水进一步冷却至所需温度,返回到吸收塔上段循环使用。解吸塔顶解吸出的氨汽经冷凝冷却后,形成浓氨水,送至油库装置外销。c)蒸氨装置本装置剩余氨水处理能力为28m3/h由冷凝鼓风装置送来的剩余氨水与蒸氨塔底排出的蒸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同时从脱硫塔上段排出的含碱2.5%的碱液进入蒸氨塔上部分解剩余氨水中固定铵。蒸氨塔顶部的氨汽经氨分缩器部分冷凝后,送入磷铵洗氨装置吸收塔。换热后的蒸氨废水经废水冷却器冷却后送至酚氰污水处理装置。蒸氨塔采用间接加热的方式:设置再沸器,用蒸汽间接加热塔底废水,产生的蒸汽做为蒸氨塔的热源。蒸氨装置设置碱液槽,当脱硫装置未开工时,为分解固定铵提供碱源。蒸氨塔底产生的沥青定期排至沥青坑,冷却后人工取出送煤厂兑入配煤。d)终冷洗苯装置工艺流程从磷铵洗氨装置来的煤气从下部进入直接式终冷塔,塔内填有轻瓷填料,从下至上分二段对煤气进行冷却。下段喷入37℃的循环冷却水,上段喷入24℃的循环冷却水,最终将煤气冷到约25终冷塔下段出来的冷却液进入下段循环冷却液喷洒泵,由下段循环冷却液喷洒泵送经下段喷洒液冷却器冷却后,送回终冷塔下段循环使用;终冷塔上段出来的冷却液进入上段循环冷却液喷洒泵,由上段循环冷却液喷洒泵送经上段喷洒液冷却器冷却后,送回终冷塔上段循环使用。终冷塔内产生的煤气冷凝液由下段循环冷却液喷洒泵送往冷凝鼓风装置。e)脱硫装置来自终冷洗苯装置洗苯塔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煤气自下而上与来自再生塔的贫液(碳酸钾溶液)逆流接触,煤气中的H2S、HCN等酸性气体被吸收。脱硫塔上部设有NaOH碱洗段,将剩余氨水蒸氨装置分解固定铵盐所需的40%NaOH碱液经蒸氨废水稀释后,加入碱洗段内喷洒,进一步脱除煤气中的H2S,使塔后煤气中的H2S含量≤0.25g/Nm3。脱硫后的煤气一部分送回焦炉加热,一部分送粗苯管式炉加热,其余送往用户使用。吸收了酸性气体的脱硫富液进入富液槽,用富液泵抽出与再生塔底出来的热贫液换热后,进入再生塔再生;在真空状态下,富液与再生塔底上升的水蒸汽逆流接触,使酸性成分解吸。再生塔解吸后生成的脱硫贫液,由贫液泵抽出,送经贫富液换热器换热和贫液冷却器冷却后进入脱硫塔循环使用。再生塔顶出来的酸性汽经酸汽冷凝冷却器、分离器分凝脱水后,经真空泵抽送至硫回收装置。再生塔底设有脱硫液循环泵,将再生塔底脱硫贫液部分抽出后,送至热水再沸器与初冷器送来的热水换热。换热后的脱硫贫液送入再生塔内,通过再生塔底部的闪蒸装置,产生蒸汽,作为脱硫液再生的热源。此外,还设有蒸汽再沸器,使再生塔底的贫液通过蒸汽再沸器与蒸汽换热获得热量,以补充开工初期或意外事故状态下再生所需的热量。由于系统中存在微量的氧气和氧化铁,导致发生副反应而生成KCNS和K4Fe(CN)6,因此需外排少量脱硫废液。脱硫废液排至剩余氨水槽,然后去剩余氨水蒸氨。脱硫系统消耗的KOH碱液从油库定期送至KOH碱液槽,然后用计量泵连续补充加入到脱硫液系统。f)硫回收装置由真空泵送来的酸汽(含有H2S、HCN和少量NH3及CO2),进入克劳斯炉,在克劳斯炉前部的燃烧器中,酸汽中三分之一的H2S与空气燃烧生成SO2,其余三分之二的H2S与生成的SO2反应,生成元素硫。酸汽中的NH3、CO2和HCN等氮化物在高温还原气氛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分解为H2、N2和CO。酸汽中的烃类化合物也能完全分解或燃烧。炉中高温主要依靠化学反应热来维持。因酸汽中H2S含量在50%~60%,尚需通入一些蒸汽来冷却炉膛,煤气只用于开工阶段。由克劳斯炉排出的高温过程气,经过程气冷却器冷却,冷凝出部分液硫。由废热锅炉排出的过程气仍含有H2S与SO2,使其连续进入克劳斯反应器,进一步使H2S与SO2反应趋于完全,并经硫冷凝器冷凝和分离器分离出液硫。废热锅炉回收的热量用于生产0.13MPa的水蒸汽。而从过程气冷却器冷凝出的液硫和从分离器分离出液硫,经硫封槽汇入液硫贮槽贮存,定期用泵抽出送至硫结片机生产固体硫磺,装袋称量外销。由废热锅炉内硫冷凝器排出的过程气经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液硫后,称为克劳斯尾气,温度约135℃,进入废热锅炉所需软水由外部送来,首先进入锅炉供水处理槽,槽内通入直接蒸汽加热,进行蒸吹脱气,为使锅炉供水符合标准,由试剂泵向水中加入化学试剂。经处理后的软水用泵抽出,进入废热锅炉。废热锅炉产生蒸汽送入脱硫装置蒸汽再沸器。克劳斯炉所需之空气和煤气由空气鼓风机和煤气增压机提供。g)粗苯蒸馏装置从终冷洗苯装置送来的富油依次送经油汽换热器、贫富油换热器,再经管式炉加热至190℃后进入脱苯塔,h)油库装置油库内设置4个焦油贮槽,接受冷凝鼓风装置送来的焦油,并装车(汽车)外运;设置4个粗苯贮槽,接受粗苯装置送来的粗苯,并定期装车(汽车)外运;设置2个浓氨水贮槽(贮存时间15天),接受磷铵洗氨装置送来的浓氨水,并装车(汽车)外运;设置2个洗油贮槽用于接受外来的洗油,并定期用泵送往粗苯蒸馏装置;设置2个碱贮槽(NaOH40%)、1个碱贮槽(KOH50%)、2个卸碱槽(NaOH、KOH),用于接受外来的碱液(NaOH40%)、碱液(KOH50%),并定期用泵送至脱硫装置。本工程备煤、炼焦车间及煤气净化车间、干熄焦工艺流程示意图分别见图1-1和图1-2。送煤气净化系统送煤气净化系统大气装煤炉头烟烟外运荒煤气废气焦台煤塔吸气管集气管炼焦炉熄焦车上升管除尘地面站拦焦机装煤车烟囱熄焦塔装料装置筛焦楼焦罐车干熄炉粉焦贮槽循环风机排料装置一次除尘器二次除尘器余热锅炉炼焦煤配合煤氮气氮气氮气焦粉红焦炭焦炭烟气红焦除尘地面站红焦炭烟尘烟尘烟尘蒸气发电焦炭给水预热器氮气烟尘转运站大气大气定期外运集尘管道除尘地面站粉碎机配煤槽预粉碎煤场焦炭导烟车N+2\N-1
炭化室图图2-1备煤、炼焦、干熄焦及湿熄焦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图2-2煤气净化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
2.5危险源及风险分析2.5.1公司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煤气、硫化氢(含在焦炉煤气中)、洗油、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焦油、粗苯、氮气、硫磺、氨水、一氧化碳(含在煤气中)、压缩空气等。生产、储存、装卸过程涉及主要原料和产品危险物质列表如下:序号品名分子式危规号危险性类别火灾危险类别闪点(℃)爆炸极限(%)生产中的作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险程度分级1煤气混合物23030易燃有毒甲类——4.5-35.8产品Ⅱ(高度危害)2焦油*混合物—易燃液体丙类60-100——副产品——3粗苯混合物31051易燃有毒甲类中闪点1.2-8.0副产品Ⅰ(极度危害)4烧碱NaOH82001腐蚀性丁类————辅助材料Ⅳ(轻度危害)5氢氧
化钾KOH82002腐蚀性丁类————辅助材料Ⅳ(轻度危害)6磷酸H3PO481501腐蚀性丁类————辅助材料Ⅳ(轻度危害)7氨水NH4OH82503腐蚀性乙类————中间产物和辅助材料Ⅳ(轻度危害)8氮气N222005不燃气体戊类————辅助材料——9硫磺S41501易燃固体乙类20735g/m3副产品——10压缩空气——22003助燃气体戊类————辅助材料——*本项目中的焦油闪点在100℃从上述物料的性质来看,煤气、苯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火灾爆炸危险。从毒性来看,煤气、苯类物质、焦油、氨水等的毒性较大,煤气可引起急性中毒。磷酸、氢氧化钠等具有较强的腐蚀刺激性。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可燃性还是毒性来看,煤气、苯类物质是本工程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分布点如下表:危险、有害因素名称主要分布地点火灾生产工艺的炼焦、煤气净化等单元;储存粗苯的储罐设备;装卸作业区的机泵、鹤管、罐车等设备;煤气输运系统;使用的电气设备及分析化验室、办公场所等。爆炸生产工艺的炼焦、煤气净化等单元;储存粗苯的储罐设备;装卸作业区的机泵、鹤管、罐车等设备;煤气输运系统及分析化验室等场所(化学爆炸)。压力容器使用场所(物理爆炸)。中毒窒息生产工艺的炼焦、煤气净化等单元;储存粗苯的储罐设备;装卸作业区的机泵、鹤管、罐车等设备;煤气输运系统及分析化验室等场所。触电所有使用电气设备的场所高处坠落生产工艺装置区及储存区的框架、塔器、管道、储糟、储罐、管架、电缆桥架等高度高于2m的位置。机械伤害生产工艺的炼焦、煤气净化等单元的电动机械设备。灼烫生产作业中使用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酸、碱性化学品的场所(化学灼烫)。生产工艺的炼焦等高温的场所(物理灼烫)。起重伤害起重作业场所。车辆伤害厂内道路、装卸作业区。毒物生产工艺的炼焦等单元;油库储存粗苯等危化品的油库区;装卸危化品的作业区;煤气输运系统及分析化验室等场所。粉尘煤场、受煤装置、煤焦制样室、煤转运站、粉碎机室、运煤胶带运输机通廊等生产工艺的备煤、炼焦等单元。噪声破碎机、粉碎机室、振动筛、通风机组、鼓风机、除尘风机、安全阀放散管以及泵等设备生产工艺装置区。高温炼焦车间焦炉装煤、推焦和清扫炉盖、炉顶、上升管、炉框以及启闭炉盖、上升管盖、炉门操作,在推焦机、拦焦机、导焦、熄焦四大机车等生产作业场所。各平面分布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如下:58米62米67米72米平面污水处理系统、油气两用锅炉及部分发电设施81米82、85、91、99为化产回收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有中毒、火灾、爆炸、触电、灼烫、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酸碱腐蚀、高温中暑等事故。2.5.2重大危险源辨识2.5.2.1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辨识辨识、评价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性及数量。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构成重大危险源物质的临界量见表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物质名称及临界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1粗苯10002焦炉煤气20经计算:储罐区内粗苯储罐的储量为1416吨;煤气的储量应为焦炉地下室、冷凝鼓风工段煤气管道等的煤气量,其总储量约为0.731吨,则:1416/1000+0.731/20=1.45>1,因此该企业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2.5.2.2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辨识根据国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的要求,根据其中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确定的蒸汽锅炉临界条件,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等于10t/h的蒸汽锅炉应定为重大危险源。本项目燃干熄焦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4.14/3.82Mpa,额定蒸发量为74t/h,锅炉额定蒸汽压力超过2.5Mpa,额定蒸发量大于10t/h,因此,干熄焦锅炉超过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确定的蒸汽锅炉临界条件,干熄焦锅炉属于重大危险源。2.5.3风险分析及风险分析结果生产工艺的炼焦、煤气净化等单元;储存粗苯的储罐设备;装卸作业区的机泵、鹤管、罐车等设备;煤气输运系统2.6危险目标的确定根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及风险分析,结合本单位实际生产、储存的品种、数量、危险性,确定鞍山盛盟煤气化有限公司具有以下5个危险目标:1号危险源:备煤单元;2号危险源:炼焦单元;3号危险源:干熄焦单元;4号危险源:煤气净化单元(包括冷凝鼓风系统、磷铵洗氨装置、蒸氨装置、终冷洗苯装置、脱硫装置、硫回收装置);5号危险源:油库单元(包括粗苯、氨水、焦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洗油储罐)。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抢险救援组、信息传达组、能源、通讯设备抢修保障组、物质供应保障组、环境监测组、保卫、后勤保障组、资金保障组、宣传报道组、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应急救援体系结构图见图3-1。3.2指挥机构及职责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副总,成员(单位):其他副总、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安环部、保卫部、供应部、各车间及相关职能部门。下设应急指挥办公室(厂调度室),办公室主任为总经理,副主任为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现场指挥部设在事故现场,由事故车间领导和公司应急办公室指派人员组成。3.2.1总指挥(总经理)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行动负总责,对应急救援方案、应急响应、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其他异常、紧急情况,做出最终决定。最终审批厂级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2.2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负责协助总指挥实施应急响应和恢复工作。3.2.3副总指挥(安全副总)负责演练方案、应急预案评审、修订的审查。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协助总指挥实施应急响应和恢复工作。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公司生产调度与公司值班领导有权利下令停产和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消除事故隐患;以先救人后汇报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车间级管理人员有权利下令停产和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消除事故隐患;以先救人后汇报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班组级当班班长、对应操作工有权利下令停产和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消除事故隐患;以先救人后汇报原则。3.2.4应急指挥办公室下设各专业救援组:(1)抢险救援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技术副总成员:公司调度室、生产技术部、后勤保卫部、安环部(煤气防护站)、各车间。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根据应急指挥办公室指令和预案规定实施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准备戒严、警戒、警示用的标识性器材和应急救援人员佩戴的标志,以备应急救援之用。协助消防、医疗救护、煤气救护等专业救援队伍展开应急救援行动,组织事故后的恢复生产。(2)信息传达组组长:生产副总副组长:调度室主任成员:调度室、各职能部门、车间负责将应急指挥办公室的指令及时、正确的传达到各应急救援队伍中。(3)能源、通讯设备抢修保障组组长:技术副总副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成员:热能动力车间、机修车间、生产技术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指挥、能源、通讯设备的正常使用,组织抢修队伍进行事故后损坏的设备、设施及时修复、尽快恢复生产。(4)物质供应保障组组长:供应副总经理副组长:供应部长成员:供应部、后勤保卫部、各车间。负责应急抢险物质的及时供应。(5)环境监测组组长:安全副总副组长:安环部部长成员:安环部(环境监测站)、化检验中心、各车间及相关技术人员。负责对事故区域或由事故引发的大气、水、污染物等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总指挥和应急指挥办公室。(6)保卫、后勤保障组组长:行政副总副组长:后勤保卫部部长、企管部部长成员:后勤保卫部、企管部、各车间负责与公安消防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灭火队伍扑灭或控制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组织疏导、撤离无关人员,组织对事故区域实施警戒、保卫和交通管制。负责联系医院对在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护、抢救治疗工作。(7)资金保障组组长:财务总监副组长:财务部长成员:财务部、后勤保卫部负责组织事故抢险救援时的资金保障工作。(8)宣传报道组组长:党委工作部部长副组长: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成员:党委工作部、各车间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图片、影像的收集、拍摄。和根据应急救援指挥的指示对有关事故抢险救援的宣传报道。(9)事故调查组组长:安委会成员(安委会指派人员)副组长:生产副总、技术副总成员:生产技术部、调度室、安环部、人力资源部、企管部、后勤保卫部、化检验中心、各车间负责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者,提出事故整改措施和对事故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对整改措施的落实跟踪检查。(10)善后处理组组长:安委会成员(安委会指派人员)副组长:人力资源部部长、安环部部长成员:人力资源部、安环部、事故所在车间负责伤亡家属的接待、安置、安抚和有关善后处理工作,解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防止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3.3应急救援队队长:厂级值班人员副队长:各车间、部门值班领导队员:车间当班应急救护队成员应急救援队职责:队长: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进行有效的抢救,并向相关人员传达事故信息,在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指挥成员未到达现场前,行使事故救援总指挥职责。副队长:配合、协助队长进行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在各专业组长未到达事故现场前,行使各事故救援专业组长职责。队员:依照公司应急救援原则积极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公司生产调度与公司值班领导有权利下令停产和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消除事故隐患;以先救人后汇报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车间级管理人员有权利下令停产和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消除事故隐患;以先救人后汇报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班组级当班班长、对应操作工有权利下令停产和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维修,消除事故隐患;以先救人后汇报原则。组长:总经理组长:总经理副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产副经理副组长:安全副总成员¨厂级值班成员¨调度主任成.员.¨技术部长成员¨安环部长成员¨后勤保卫成员¨车间主任成员¨其他副总成员¨值班调度成员¨供应部长成员¨党委工作部成员¨工会成员¨甲班应急救援队丙班应急救援队乙班应急救援队图3-1应急救援体系结构图注:每班应急救援队由厂级值班人员、值班调度、及车间当班应急救援队组成,车间当班应急救援队由车间组织成立。4.预防与预警4.1事故特征本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储罐区过程发生的火灾、爆炸及自然灾害引发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静电雷电、高温灼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可能发生事故的位置及危害程度见下表:表4-1可能发生事故装置及危害程度表序号发生事故位置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备注备煤单元火灾事故严重炼焦单元(包括炉端台、炉顶、机、焦侧工作台、焦炉地下室)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中毒,有毒物质外漏严重干熄焦、湿熄焦、焦处理单元人员中毒、窒息,有毒物质外漏严重煤气净化单元(包括冷凝鼓风系统、磷铵洗氨装置、蒸氨装置、终冷洗苯装置、脱硫装置、硫回收装置)火灾、爆炸事故,硫化氢、苯中毒严重油库单元(包括粗苯、氨水、焦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洗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严重生产车间起重伤害严重生产车间腐蚀、化学灼伤一般变配电所、使用电气场所电伤害一般生产车间灼烫伤、高温危害一般厂区内粉尘危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冻伤、车辆伤害、噪音、振动一般4.2危险源监控针对危险源,主要采取一系列自动连锁切断装置,主要生产装置采用DCS控制,针对危险源的监控措施:1、在有燃爆性粉尘产生的场所设机械除尘装置及洒水抑尘设施,使燃爆性粉尘浓度远低于其爆炸下限,产生燃爆性气体的厂房室内设置相应的通排风装置,使燃爆性气体的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除尘器布袋选用防静电滤料,并采取静电接地措施,以防止静电引起火灾。2、焦炉机械的推焦机、拦焦机和熄焦车之间设置了可靠的联锁装置;电机车设置能控制推焦杆开始推焦以及事故状态时停止推焦的联锁装置,可避免红焦落地;电机车司机室设有指示车门关严的信号装置,熄焦车车门在关闭位置时能自锁,可避免红焦落地。3、焦炉交换机室、控制室和配电室等场所设置火灾检测及报警装置。4、地下室加热煤气管道设有自动调压、低压报警和低压时自动切断煤气供应的装置。5、地下室焦炉煤气管道末端设防爆装置,并设导爆管把爆后气体引向烟道走廊外(室外),或设有煤气低压自动充氮保护设施。6、交换传动装置是按先关煤气、后交换空气和废气、最后开煤气的动作顺序进行动作;液压交换机设置有启动前的预报信号和低压报警连锁装置,并设有手动装置。7、集气管设有停氨水时补充事故用水的设施。此外,集气管还设有蒸汽或氮气吹扫、充压设施,集气管底设置了氨水清扫系统。8、焦台地沟带式输送机采用耐热胶带,防止胶带过热发生燃烧;熄焦系统设置补充熄焦水点对未熄红焦进行补熄防止红焦送入筛贮焦系统造成火灾危险。9、对焦炉出焦除尘器本体设置泄爆装置。10、在干熄焦惰性气体循环系统中设置了连续、自动的气体分析(可燃成份CO和H2)装置,并向气体循环系统中不断补充空气或N2,将可燃成份的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再将多余气体放散。此外,在干熄焦装置及气体循环系统中设有多处防爆和紧急放散设施,以保证干熄焦安全运行。干熄炉排焦装置四周设置CO报警装置,带式输送机通廊(地下室部分)设置通风设备。11、煤气及苯类等设备与管道均设置相应的防静电接地装置;苯类槽、中间槽采用防火花型液面计及防静电型产品导入管,防止静电火花而引起的火灾。12、焦炉煤气管道设低压报警及自动切断煤气的装置;集气管设自动调压装置,并设自动点火放散装置;地下室煤气管道设自动调压、CO超标报警装置。13、煤气、苯类物质的设备与管道均设置相应的防静电接地装置;粗苯泵房及管式炉设蒸汽消火栓;苯类贮槽及中间槽采用防火花型液面计及防静电产品导入管,防止油类等产品流动时产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的火灾。14、煤气净化系统煤气鼓风机采用防爆电机;管式炉煤气设低压报警与安全联锁;电捕焦油器设有煤气含氧量超过1%时,发出报警信号及超过2%时自动断电的联锁;煤气系统的设备及管道设置相应的蒸汽吹扫装置以及煤气放散阀取样装置,随时分析检测煤气中的含氧量,防止煤气中含氧量超标燃爆而引起火灾。15、油库(苯类)苯类产品除设有喷水冷却喷洒装置,夏季降温。大型贮库还设有泡沫消火装置;所有苯类贮槽放散管均带阻火器。油库(苯类)设防护堤,堤的高度是堤内容积能容最大槽里的全部液体。16、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置安全标志及信号装置;在设计中对各类介质的管道应刷相应的识别色,并按照《安全色》及《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等规定进行。17、消防设施采用单独的回路供电,其配电线路采用非延燃性铠装电缆,明敷时置于配线桥架内或直接埋地敷设,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18、变电所、配电所等处设应急照明,消防设施构筑物应急照明电源自消火设施的专用供电回路引来。19、火灾和爆炸危险场采用相适应的防爆设备,在焦炉地下室、煤气鼓风机室等易燃易爆厂房设防爆轴流风机通风、风帽自然排风及事故通风装置。20、酸、碱贮槽的出口管,均设两阀门控制;输送酸、碱的管道的法兰均带法兰保护罩;产生腐蚀性介质的设备、管道采用不锈钢防腐或耐腐蚀材质。酸碱槽库地坪作耐酸碱腐蚀地坪。21、检验、检测压力容器、锅炉等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经检测合格后使用,厂区防雷防静电装置有有关部门检测合格。22、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2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4.3预警行动各车间和公司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分级应对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当本级、本部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上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不同事故的应急处置等参照各专项应急预案。4.4信息报告与处置根据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及人员伤亡情况,进行事故信息报告与处置。4.4.1各生产单位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应急处置程序立即开展抢救与自救;4.4.2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按照有关规定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事故报告程序及内容应符合《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辽安监发〔2005〕90号)的要求,报告的内容如下:(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及事故性质的初步判断。(4)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和性质,事故已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事故可能继续造成的危害和影响。(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现场的情况和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4.4.3各级信息报告渠道应保持畅通,对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造成事故扩大或其它影响时,按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4.4.4信息传递流程事发现场人员事发现场人员总经理车间领导调度室各副总经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外部增援沈煤集团上级政府有关部门确定预警级别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企业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划分成三个等级。5.1.1一级响应:突发事故发生后,伤亡人数3人以上,事态严重,人员必须疏散或对第三方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单,独靠公司应急救援能力难以妥善处理,必须向社会外部申请增援。5.1.2二级响应:突发事故发生后,伤亡人数1—3人,事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有影响及引起关注的事故,靠公司应急救援能力能够妥善处理。5.1.3三级响应:突发事故发生后,伤亡人数1人,事态平稳,对周边无影响,靠1—2个车间应急救援能力就能妥善处理。5.2响应程序5.2.1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1)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就近求助、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2)任何部门都有义务参加或配合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5.2.2启动预案、应急响应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2)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有关人员查明事故的部位和原因,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3)发生事故后,应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源点、泄漏部位和原因,凡能经关闭阀门等处理措施而消除事故的,则以自救为主。如自己不能控制的,应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出抢修的具体措施。(4)领导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如事故扩大,应请求救援。(5)技术人员负责查明泄漏危险物质的数量和扩散情况,采取一切措施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危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检验,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6)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消防等措施。(7)抢险救援组根据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抢修指令,迅速进行抢修设备,控制事故以防事故扩大。(8)物资供应保障组与医疗单位、消防队密切配合,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9)环境监测组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污染程度的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数据。(10)事故得到控制后,由善后保障组负责事故的调查,查明发生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5.2.3紧急安全疏散事故发生后,应根据物质有毒物质的扩散情况及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线,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并注意以下事项:(l)需要佩带空气呼吸器等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2)发生有毒物质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后立即停止作业,关闭阀门,切断电源,指挥现场人员迅速撤离。(3)要查清是否还有人留在泄漏区与着火区。5.2.4设立警戒区(l)发生有毒物质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后,在厂区外设置警戒区,警戒区的边界应设立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泄漏的蒸汽为易燃物质,区域内应严禁火种、禁止打手机。(4)迅速将警戒区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5.2.5现场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建立抢救小组,每个职工都要掌握简单的自救技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2、将受伤人员小心从危险的环境转移到安全地点。一般急救原则对受到伤害的人员进行急救时,首要做的紧急处理是:1、发生火灾后,当人身衣物沾上火时,要冷静,切忌快速跑动。如果能撕脱衣物,尽快脱下并浸入水中,或用脚踩、也可用灭火器扑灭;如果不能撕脱衣物,就地滚动,把火窒息。未着火的人应利用衣物、麻袋等覆盖着火的人体上的着火点,进行扑救,但不要用灭火器和水向人直接喷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务咨询劳务合同协议
- 2025商业办公空间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商业房产租赁合同范本与格式内容
- 模具合同延期补充协议
- 2025年出口商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5机械设备购货合同模板
- 2025家居用品最简单购销合同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采购协议
- 角膜溃疡护理常规
- GB/T 43706-2024资产管理战略资产管理计划(SAMP)实施指南
- 俄罗斯阿尔泰山脉的生态保护与旅游业
- (2024年)夹具设计培训
- 腹痛的护理措施
- 《我家漂亮的尺子》课件-定稿
- 区块链投资计划书
- 人口社会学(第二版) 课件 第八章 婚姻家庭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详细解析(一)
- 小号知识讲座
- 醇发生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