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江南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江南中学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回顾物理问题的研究活动,以下事例中,与“通过乒乓球与发声音叉接触不断被弹开的现象,来显示发声音叉在振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为了表示物质密度时对照速度的表示方法B.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用光线来描述C.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透过玻璃板观察外形相同的没点燃的蜡烛好像点着似的2.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B.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m3D.某钢瓶的氧气在气焊中用去了一部分,用后瓶内氧气密度减小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4.下面是四位同学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 D.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掩耳盗铃、②低声细语、③隔墙有耳、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6.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7.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传播途径”的是()A.车辆排气管安装消音器 B.建筑工地严禁夜间施工C.外环线内禁止车辆鸣号 D.高架道路安装隔音护栏8.如图所示光路,正确的是()A. B.C. D.二、多选题9.倒车雷达在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如图所示,倒车时,当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司机注意。倒车雷达工作中,应用了下列哪些物理知识()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回声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次声波1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4°C时密度最大B.橡皮用去一半,质量变小,密度变小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减半,密度减半D.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三、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___,最早研究这种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______、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12.如图所示,用天平测空瓶质量后,再将它装满酱油.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的总质量为_________g.空瓶容积为30cm3,酱油密度为___________g/cm3.13.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如图所示),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_____、_____和_____(选填“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回声”、“超声波”)大量的物理知识。14.如图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___。15.小红背书包上楼,她在给书包作用力的同时,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肩膀也受到书包给她的力。上楼过程中小红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的噪声是62.7________,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角反射器由相互垂直的反光面组成的,当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它上面时,它能将光反射回来以引起司机的注意。请证明入射光线与反射回来的光线平行。18.如图所示,小明在房间的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客厅沙发上B点的爸爸,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19.(10分)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态。(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水的温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中水的沸点,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五、计算题20.(6分)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1)鸣笛处距离山崖多远;(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21.(6分)一座桥总长950m,如图所示。(1)如果小明骑着自行车通过桥的平均速度为5m/s,则他通过这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s?(2)若小明和自行车总质量是60kg,求他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N?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但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与发声音叉接触不断被弹开的现象,来显示发声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A.用速度的表示方法说明密度的表示方法,采用的是类比法,故A不符合题意;B.用实际不存在的光线描述光的传播特点,采用的是模型法,故B不符合题意;C.温度不容易直接感受,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的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透过玻璃板观察外形相同的没点燃的蜡烛好像点着似的,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详解】A.冰与水是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水和冰的密度并不相等,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与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即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故B错误;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故C错误;D.某钢瓶的氧气在气焊中用去了一部分,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ρ=可知用后瓶内氧气密度减小,故D正确。故选D。3、C【详解】A.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故A不符合题意;B.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A【详解】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A正确;B.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而图中的折射光线发散了,故B错误;C.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而图中的入射光线过焦点.故C错误;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而图中的折射光线会聚了.故D错误。故选A。5、B【分析】对每个成语从声学角度分别分析,明确各自包含的声学规律或特性,然后确定相同的一组。【详解】①掩耳盗铃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②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③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④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⑤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综上所述,描述同一乐音特征的是②和⑤。故选B。【点睛】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利用所需的知识理解成语的物理含义。6、C【详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一般不同,是辨别声音的依据。题中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是因为真假银元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7、D【详解】A.车辆排气管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项不合题意;B.建筑工地严禁夜间施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项不合题意;C.外环线内禁止车辆鸣号,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项不合题意;D.高架道路安装隔音护栏,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D符合题意.8、C【详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选C。二、多选题9、AB【详解】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获得一些信息;所以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超声波、回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选AB。10、AC【详解】A.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的特点,在4℃时的密度最大;故A项正确;B.橡皮用去一半,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物质种类、状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B项错误;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物质总量减半,质量减半;钢瓶容积不变,即氧气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减半;故C项正确;D.1kg的棉花与1kg的铁块质量是相等的。故D项错误。故选AC。三、填空题11、色散牛顿绿蓝【详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2]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3][4]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12、471.1【详解】由图乙可知,装满酱油的瓶子总质量为m总=20g+20g+5g+2g=47g酱油的质量m=m总-m空瓶=47g-14g=33g所以酱油的密度1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超声波【详解】[1][2][3]倒车雷达能够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能发出警报,所以过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知识,能被反射利用了回声的原理,发出警报提醒驾驶员保持安全距离,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点,倒车雷达没有用到声音传递能量。14、0.1cm(或1mm)【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是20cm,所以该刻度尺的量程是。[2]由图可知,一大格代表1cm,一大格中有十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代表0.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或1mm)。15、相互不变【详解】[1]小红背书包上楼,她在给书包作用力的同时书包也给她一个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小红上楼过程中,质量不变,所受重力不变。16、dB响度【详解】[1]根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显示屏显示62.7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62.7分贝(dB);[2]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见详解【详解】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到达第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如图所示,NO1、NO2分别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得∠1=∠2∠3=∠4两镜面垂直,法线也垂直,即NO1⊥NO2则∠2+∠3=90°∠1+∠4=90°即∠2+∠3+∠1+∠4=180°即∠AO1O2+∠O1O2C=180°AO1为入射光线,O2C为反射回来的光线,即AO1平行O2C并且方向相反。18、【详解】由题知,小明的眼睛在A点,爸爸在B点,小明在A点通过平面镜看到了B点的爸爸,因此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即为像点,连接像点B′和A点,如下图所示:19、液98等于不会【详解】(1)[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烧杯上方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所以“白气”是液态。(2)[2]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3)[3]热传递的最终结果是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从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最终和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试管中水的温度等于烧杯中水的沸点。[4]由于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的水最终温度相同,所以不能再从烧杯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五、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