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地区茶树栽培技术_第1页
高山地区茶树栽培技术_第2页
高山地区茶树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山地区茶树栽培技术大田县有2万余亩种植在海拔800―1100米的高山地区。该区域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770mm,昼夜温差大,云雾露水多,湿度大。年开采期比县内低海拔茶区迟7―10天,秋茶提早7天左右结束。因此,在生产栽培中要掌握好以下技术要点。一、苗木1、品种

选择抗寒、抗旱、抗病虫害强的,有利市场竞争和栽培方向的,适宜当地环境气候的优良品种。如铁观音、茗科1号、金宣等品种。2、苗木

选择苗木高度大于20cm,茎粗大于2mm的,具有一定的着叶数,根系旺盛,无病虫侵害的一年生健壮幼苗。它具备了1―2个的一级分枝,对于茶树的速生快长、提早成园与投产奠定了基础。二、定植1、定植时期要利用地下部活动的生长时期进行定植,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发育,也有利于吸收土壤养分供地上部的开始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山地区的茶苗定植时期宜掌握在每年的2月份(春节前后)进行。2、技术方法在完成开垦的茶园定植沟内用定植农具挖穴10―12cm深,穴径10cm以上,把茶苗垂直种于穴内,填满土,并压紧压实,或用农具夯实苗茎部三方土层,再培上细土1―2cm,浇透水分,苗木定植时要比正常深1―2cm。如果能选择在下雨之前定植最为理想。茶苗定植要采用“双行单株”的方式,株距30cm,株与株之间呈三角形。在定植沟茶行中铺放3―5cm厚的稻草或其它草类植物进行覆盖,有利于保温保湿,又达到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三、修剪1、修剪时期修剪时期应掌握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10月中旬秋茶结束后为宜。2、修剪技术(1)定型修剪

其目的是茶树在幼龄阶段中培养合理的树体骨架及丰产树冠。一般进行4次,每次定剪的新梢刀口处必须要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第一次修剪结合定植在离地15―18cm处定剪;第二、三、四次定剪要求在前一次定剪刀口向上提高15cm处定剪。经过四次的定型修剪树高已达到60cm,有2―3级的分枝结构,初步形成合理的采摘树冠,即可投入生产。(2)轻修剪

轻修剪的目的在于调整树冠,培养良好的采摘面。每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的程度,以剪去蓬面上3―5cm的为度,主要是剪掉冠面上的小桩头、无用新梢等。(3)深修剪

经过多年的采摘和轻修剪的树,应用深修剪的方法剪去树冠上部10―15cm的一层枝叶,使茶树重新抽发新枝,提高茶树发芽能力,延长茶树高产稳产的年限。(4)重修剪

对半衰老和未老先衰茶树,一般以剪去原树高的1/2为宜,结合整理(抽剪),重新培养健壮枝干和采摘树冠。(5)台刈

对十分衰老的茶树,宜在离地面约10―15cm高处锯(或剪)掉全部枝干,重新培养树体骨架结构和采摘树冠。四、肥培管理1、施足基肥(底肥)

种植前的定植沟和投产后的每年冬季均要施放有机肥料,如农家肥,饼肥、商品有机肥等。以商品有机肥料为主,每亩施放200―300kg。2、多次追肥

分别在3月上旬、5月中下旬、8月中旬三次结合浅耕作业时进行。以N、P、K复合肥料为主,亩施40―60kg。3、技术要求

在树冠缘下开条沟深15―20cm(下基肥时深20―25cm),将肥料均匀施于沟内,施后盖土。4、耕作锄草

生产茶园每年在非采摘季节进行2―3次10―15cm的浅耕和去除杂草,10月中旬深耕20―25cm进行松土。5、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调控茶园内的生态环境,抑制病虫的发生为害。每年的冬季喷施0.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封园,降低翌年病虫发生密度。非采摘季节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可使用世高、甲基托布津、半量式波尔多液等农药进行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