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13 B.16 C.8 D.102.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小杰投实心球的7次成绩就如统计图所示,则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9.7m,9.8m B.9.7m,9.7m C.9.8m,9.9m D.9.8m,9.8m3.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为()A.10x2-5x=5x(2x-1) B.a(x+y)=ax+ayC.x2-4x+4=x(x-4)+4 D.x2-16+3x=(x-4)(x+4)+3x4.已知:是线段外的两点,,点在直线上,若,则的长为()A. B. C. D.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只电子狗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则A2018的坐标为()A.(337,1) B.(337,﹣1) C.(673,1) D.(673,﹣1)6.下列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案的有()A.个 B.个 C.个 D.个7.如图,将边长为5m的正方形沿虚线剪成两块正方形和两块长方形.若拿掉边长3n的小正方形后,再将剩下的三块拼成一块长方形,则这块长方形较长的边长为()A. B. C. D.8.某鞋厂为了了解初中生穿鞋的尺码情况,对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20名男生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这20个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尺码373839404142人数344711A.4和7 B.40和7 C.39和40 D.39.1和399.下列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对顶角相等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m.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A2,…第n次移动到An.则△OA6A2020的面积是()A.505 B.504.5 C.505.5 D.101011.下列各数是有理数的是()A. B. C. D.π12.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5个班级代表队的正确答题数如图.这5个正确答题数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10,15 B.13,15 C.13,20 D.15,15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已知,点A在边OX上,,过点A作于点C,以AC为一边在内作等边三角形ABC,点P是围成的区域(包括各边)内的一点,过点P作交OX于点D,作交OY于点E,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积是______.14.“的倍减去的差是正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15.已知点分别为四边形的边的中点,,且与不垂直,则四边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1,2)是由点A(-1,2)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则a的值为______17.如图,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若使△AOP≌△BOP,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只写一个即可,不添加辅助线).18.若,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在轴,轴正半轴上.(1)的平分线与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求的度数;(2)设点,的坐标分别为,,且满足,求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当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20.(8分)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1)在下图中作出关于轴对称的,并写出三个顶点的坐标;(2)的面积为(直接写出答案);(3)在轴上作出点,使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1.(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5),B(1,−2),C(4,0).(1)请在图中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并写出三个顶点A′、B′、C′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22.(10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3.(10分)在△ABC中,AB=AC,∠BAC=(),将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BD.(1)如图1,直接写出∠ABD的大小(用含的式子表示);(2)如图2,∠BCE=150°,∠ABE=60°,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若∠DEC=45°,求的值.24.(10分)如图,点为上一点,,,,求证:.25.(12分)如图,在坐标系的网格中,且三点均在格点上.(1)C点的坐标为;(2)作关于y轴的对称三角形;(3)取的中点D,连接A1D,则A1D的长为.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的顶点O是坐标原点,点A在第一象限,点C在第四象限,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OAB=90°且OA=AB,OB=6,OC=1.点P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O,B重合),过点P的直线与y轴平行,直线交边OA或边AB于点Q,交边OC或边BC于点R.设点P的横坐标为t,线段QR的长度为m.已知t=4时,直线恰好过点C.(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当0<t<3时,求m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当m=3.1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A【分析】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由此求出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BE,由此得到△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1,∴△BEC的周长为1.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B【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把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9.5,9.6,9.7,9.7,9.8,10.1,10.2处于第4位的数是9.7m,出现次数最多的是9.7m,因此中位数是9.7m、众数是9.7m;
故选:B.【点睛】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A【分析】根据分解因式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A、10x2-5x=5x(2x-1),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分解因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a(x+y)=ax+ay,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2-4x+4=x(x-4)+4,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x2-16+3x=(x-4)(x+4)+3x,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不是分解因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4、B【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确定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C=BC,
∴点C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D=BD,
∴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CD垂直平分AB,
∵点在直线上,∴AP=BP,∵,∴BP=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5、C【分析】先写出前9个点的坐标,可得点的坐标变化特征:每三个点为一组,循环,进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观察点的坐标变化特征可知:A1(0,1),A2(1,1)A3(1,0)A4(1,﹣1)A5(2,﹣1)A6(2,0)A7(2,1)A8(3,1)A9(3,0)…发现规律:每三个点为一组,循环,∵2018÷3=672…2,∴第2018个点是第673组的第二个点,∴A2018的坐标为(673,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找出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C【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看图形是不是关于直线对称.【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从左到右第1、3、5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从左到右第2,4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是轴对称图形的有3个,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把某个图象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图形的两部分能够重合,那么这个是轴对称图形是解题关键.7、A【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边长为5m的正方形的边长+边长为3n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据此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这块长方形较长的边长为.故选:A.【点睛】本题是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剪拼和列代数式的知识,关键是得到这块矩形较长的边长与这两个正方形边长的关系.8、C【分析】根据众数与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分析.40出现的次数最多为众数,第10、11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详解】解:观察图表可知:有7人的鞋号为40,人数最多,即众数是40;中位数是第10、11人的平均数,即3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数.9、B【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对顶角相等即可逐一判断.【详解】解: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B.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故B错误;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正确;D.对顶角相等,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的判断,涉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对顶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上述知识点.10、A【分析】由题意结合图形可得OA4n=2n,由2020÷4=505,推出OA2020=2020÷2=1010,A6到x轴距离为1,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知OA4n=2n,∵2020÷4=505,∴OA2020=2020÷2=1010,A6到x轴距离为1,则△OA6A2020的面积是×1010×1=505(m2).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发现图形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时对应长度即为下标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1、A【分析】根据实数的分类即可求解.【详解】有理数为,无理数为,,π.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分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无理数的定义.12、D【分析】将五个答题数,从小打到排列,5个数中间的就是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详解】将这五个答题数排序为:10,13,15,15,20,由此可得中位数是15,众数是1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记概念即可快速解答.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1【分析】结合题意,得四边形ODP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结合点P是围成的区域(包括各边)内的一点,推导得当点P在AC上时,取最小值;当点P与点B重合时,取最大值;再分别根据两种情况,结合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的性质计算,即可完成求解.【详解】过点P做交于点H∵∴∵∴∴∵,∴四边形ODPE是平行四边形∴∴∴∵点P是围成的区域(包括各边)内的一点结合图形,得:当点P在AC上时,取最小值;当点P与点B重合时,取最大值;当点P在AC上时,∵,∴∴最小值;当点P与点B重合时,如下图,AC和BD相交于点G∴∵,,∴,,∵等边三角形ABC∴,∴∴∴∴GB是等边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又∵,即∴是的中位线∴∴,∴∵∴∴∴∴最大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积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中位线、平行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14、【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得解.【详解】根据“的倍减去的差是正数”列式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的表示,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文字语言及数字表达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菱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和菱形的判定,可得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菱形.【详解】如图,∵E、F、G、H分别是线段AB、BC、CD、AD的中点,
∴EH、FG分别是△ABD、△BCD的中位线,EF、HG分别是△ACD、△ABC的中位线,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知,EH=FG=BD,EF=HG=AC,
又∵AC=BD,
∴EH=FG=EF=HG,
∴四边形EFGH是菱形.
故答案为:菱形.【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菱形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判定定理.16、1【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平移规律即可得.【详解】点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解得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平移规律,掌握点坐标的平移规律是解题关键.设某点坐标为,则有:(1)其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坐标为;(1)其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坐标为;(3)其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坐标为;(4)其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坐标为,规律总结为“左减右加,上加下减”.17、∠APO=∠BPO(答案不唯一)【解析】OA=OB结合已知条件可得△AOP=≌△BOP(ASA),当∠OAP=∠OBP或∠APO=∠BPO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可得△AOP≌△BOP.解:已知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AOP=∠BOP∵OP=OP,OA=OB∴△AOP=≌△BOP.故填OA=OB.18、1【分析】将因式分解,然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将代入,得原式=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掌握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和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45°;(2)1;(3)(1.5,1.5)或(-0.5,0.5)【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BAC=∠OAB、∠DBA=∠EBA,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C=∠AOB=45°;
(2)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即可求得的面积;(3)作DE⊥x轴于E,DF⊥y轴与F,可得△DEB≌△DFA,则BE=AF,DF=DE,推出四边形OEDF是正方形,OE=OF,设BE=AF=x,则OA-x=OB+x,求出x的值,即可得的坐标,同理求出点D1的坐标.【详解】解:(1)∵AC平分∠OAB,BD平分∠EBA,
∴∠BAC=∠OAB、∠DBA=∠EBA,
∵∠EBA=∠OAB+∠AOB,
∴∠DBA=(∠OAB+∠AOB)=∠C+∠CAB,
∴∠C=(∠OAB+∠AOB)-∠CAB=(∠OAB+∠AOB)-∠OAB=∠AOB=45°;(2)∵且满足,∴∴a=2,b=1,∵点,的坐标分别为,,∴OA=2,OB=1,∴=;(3)作DE⊥x轴于E,DF⊥y轴与F,∵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D=BD,∠ADB=90°,∵DE⊥x轴于E,DF⊥y轴与F,∠AOB=90°,∴四边形OEDF是矩形,∠BED=∠AFD=90°,∴∠EDF=90°,∴∠EDB=∠FDA,∴△DEB≌△DFA,∴BE=AF,DF=DE,∴四边形OEDF是正方形,∴OE=OF,设BE=AF=x,则OA-x=OB+x,∵OA=2,OB=1,∴x=0.5,OE=OF=1.5,∴的坐标为(1.5,1.5),同理可得PD1=0.5,OP=1.5-1=0.5,D1的坐标为(-0.5,0.5),即的坐标为(1.5,1.5)或(-0.5,0.5).【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A1(-1,2),B1(-3,1),C1(-4,3);(2);(3)见解析.【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用矩形面积减去三个小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得面积;(3)作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连接交x轴于点即可.【详解】(1)关于y轴对称的如图所示: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2)△ABC的面积为;(3)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点、关于轴对称,∴,∴,此时最短.【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变换、三角形的面积、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21、(1)画图见解析;(2)面积为10.1.【分析】(1)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画出△A′B′C′,再写出△A′B′C′各点的坐标;
(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详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1,1),B′(-1,-2),C′(-4,0);
(2)S△ABC=×7×3=10.1.【点睛】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关键是熟记关于y轴对称点的性质(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22、;1【分析】先因式分解,再约分,化简,代入求值.【详解】解:原式===当x=1时,原式=【点睛】本题考查分式计算题,一般需要熟练掌握因式分解,通分,约分的技巧.(1)因式分解一般方法:提取公因式:;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x+a)(a+b)=.(1)分式的约分步骤:(1)如果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或者是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将它们的公因式约去.(1)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多项式,将分子和分母分别分解因式,再将公因式约去.
注:公因式的提取方法:系数取分子和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分子和分母共有的字母,指数取公共字母的最小指数,即为它们的公因式.(3)通分:先求出所有分式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再将所有分式的分母变为最简公分母.同时各分式按照分母所扩大的倍数,相应扩大各自的分子.
注:最简公分母的确定方法:系数取各因式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字母的最高次幂及单独字母的幂的乘积.(4)易错示例:1+;.23、(1)(2)见解析(3)【分析】(1)求出∠ABC的度数,即可求出答案;
(2)连接AD,CD,ED,根据旋转性质得出BC=BD,∠DBC=60°,求出∠ABD=∠EBC=30°-α,且△BCD为等边三角形,证△ABD≌△ACD,推出∠BAD=∠CAD=∠BAC=α,求出∠BEC=α=∠BAD,证△ABD≌△EBC,推出AB=BE即可;
(3)求出∠DCE=90°,△D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推出DC=CE=BC,求出∠EBC=15°,得出方程30°-α=15°,求出即可.【详解】(1)解:∵AB=AC,∠A=α,
∴∠ABC=∠ACB,∠ABC+∠ACB=180°-∠A,
∴∠ABC=∠ACB=(180°-∠A)=90°-α,
∵∠ABD=∠ABC-∠DBC,∠DBC=60°,
即∠ABD=30°-α;(2)△ABE为等边三角形.证明:连接AD,CD,ED,∵线段BC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线段BD,∴BC=BD,∠DBC=60°.又∵∠ABE=60°,∴且△BCD为等边三角形.在△ABD与△ACD中,∵AB=AC,AD=AD,BD=CD,∴△ABD≌△ACD(SSS).∴.∵∠BCE=150°,∴.∴.在△ABD和△EBC中,∵,,BC=BD,∴△ABD≌△EBC(AAS).∴AB=BE.∴△ABE为等边三角形.(3)∵∠BCD=60°,∠BCE=150°,∴.又∵∠DEC=45°,∴△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C=CE=BC.∵∠BCE=150°,∴.而.∴.【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4、详见解析【分析】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DBA=∠BEC,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C,再利用AAS即可证出△ADB≌△CBE,从而证出结论.【详解】证明:∵,∠DBC+∠DBA=180°∴∠DBA=∠BEC∵∴∠A=∠C在△ADB和△CBE中∴△ADB≌△CBE,∴AD=B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补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掌握同角的补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4,-2);(2)作图见解析;(3).【分析】(1)根据图象可得C点坐标;(2)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描出三个顶点,再依次连接即可;(3)先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冀教版
- 2025年临床营养护理专业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级老年护理资格证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眼科手术室护理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医精诚护理并发症题库及答案
-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说课稿-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五四学制)
- 疫情知识培训课件
- 疫情知识培训演讲稿课件
- SST1-receptor-antagonist-2-生命科学试剂-MCE
- soVIRIP-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课前)
- 江苏2025年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招聘博士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遵义市鑫财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届海口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胰岛素注射规范与操作指南
- 轨行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世界旅游地理》经典电子教程
- 蒋介石-教学讲解课件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实施方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精读
- 铁路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