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已承接到了与烛焰等大的像。若此时蜡烛不动,把透镜向蜡烛移近一些,再将光屏向透镜移近一些,则光屏上承接到的成像情况是()A.放大的像 B.缩小的像 C.等大的像 D.不可能承接到像3.如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的图象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乙丁4.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只调节了平衡螺母C.称量时,左盘放置待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确定天平已平衡5.如图所示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下列选项中加的元件,并进行对应实验,对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调节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求平均电功率6.一个物体从滑梯上匀速滑下来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C.动能不变,重力势力减小,机械能减小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7.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8.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了一枚硬币,当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乙中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 B. C. D.9.据《新科学家》杂志2015年1月27日的报道,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利用高速摄像机首次捕捉到激光在空气中飞行的画面.已知激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高速摄像机每秒可拍摄2×1010帧.则激光在空气中传播0.66m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帧数约为A.880帧 B.440帧 C.88帧 D.44帧10.有三个容量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酱油、纯水和酒精,能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酒精)()A.酱油 B.纯水 C.酒精 D.一样多11.风景秀美的青秀山有“首府绿肺”之称,有关景区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夜晚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D.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风凰塔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上作。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将开关S断开;②将电源电压替换为4伏。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的操作有()A.只有①可行 B.只有②可行C.①②都可行 D.①②都不行13.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把水加热至沸腾,并能保持水的沸腾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空气B.实验过程中,壶里的水不断汽化C.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是由于水的汽化形成的D.水沸腾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就是水沸腾的准确温度1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15.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和错误都是由于操作不正确造成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测量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将能够完全消除误差16.人站在湖边,看到芙蓉楼在湖中所成倒影,其光路图正确的是()A. B.C. D.17.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18.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几幅插图,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发出的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睛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定律19.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A.丙丁 B.乙丁 C.甲丙 D.甲乙20.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21.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B.树叶上形成的白霜C.山间形成的浓雾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22.a、b两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a车以速度v0出发,先加速再减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还是v0;b车也以速度υ0出发,先减速再加速,到达乙地时的速度恰好也是υ0。两车所用时间分别为ta和tb,其大小关系是()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23.湖水深2m,距水面3m高的树杈上有画眉鸟,距水面1.5m深的水中有小鲤鱼,水中的画眉鸟、树、小鲤鱼、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2mB.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大于1.5mD.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折射形成的虚像24.下列物态变化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C.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25.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B.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范围C.大象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D.大象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范围26.北方严冬季节,有时路旁树枝上会出现霜,从而形成雾淞景观。下列热现象与形成雾淞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D.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了27.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28.三位同学一起出行,小张骑电动车以25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2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4km。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张最快 B.小王最快C.小李最快 D.三人运动的快慢是一样的29.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水面“折”枝C.世博会夜晚的灯光 D.斑马倒影30.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反射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1.5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32.“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和“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感到凉快”这两种“凉快”的原因分别是___、___.33.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34.日食现象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的鱼,前者是光的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35.有一只小灯泡上标有“6V3W”字样,若要把它接到9V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_____Ω的电阻。若通电10s,电流所做的功为______J。36.量筒内装有500ml的盐水,密度1.1g/cm3,由于蒸发,一段时间后,从量筒刻度上发现还剩400ml盐水,则剩余盐水密度是______g/cm3。37.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__,入射角等于________,折射角等于________。38.如图所示,我市的盐渎公园以环境优美而景胜一方,河边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水面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现象,夏季晴热的白天,从远处看马路直道路面上有一层水,而走进了路面看是干的,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在深林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填“凸透”或“凹透”)镜,容易造成火灾。3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把甲物体截去一半,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40.小明站在穿衣镜前1.5m处,他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一个等大的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他的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m.(玻璃厚度忽略不计)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这是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操作示意图: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2)以下是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为m1(如图A)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由于往量筒中倒牛奶时不可能倒尽,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调整后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写字母代号);(3)将小强的设计方案调整后,读出图中A中m1=______g,B中m2=______g,C中V=______cm3,经过计算,牛奶的密度ρ是______kg/m3。42.小云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面积有关。据此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验证上述猜想。如图所示,A、B是材料和各面粗糙程度均相同,但体积大小不同的长方体。(1)她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A,应使物体A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直线运动;根据_____的知识可知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由图甲、乙可知,小云验证的是猜想___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三”)(3)实验中小云发现,提升弹簧测力计时很难保持匀速,弹簧测力计示数始终不稳定,为了能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你有什么改进意见吗_______?(可以适当增加或改进器材)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小明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的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35次,问:(1)这段路程多长?(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44.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103kg/m3,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根据此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冬天自来水水管常会被冻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D【详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说明气压、液体都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不变,当水的质量减小时,由可知,水升高的温度较快,水达到沸点的时间缩短,故图线④符合题意。故选D。2、D【详解】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屏已承接到了与烛焰等大的像,说明物距和像距都等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如果蜡烛不动,把透镜向蜡烛移近一些,物距减小,像距变大,需要光屏向透镜移远一些,光屏上承接到像,如果将光屏向透镜移近一些,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故选D。3、C【详解】甲、乙两图为s-t图像,可知甲图表示静止,乙图表示匀速运动;丙、丁两图为v-t图像,可知丙图表示匀速运动,丁图表示加速运动。故乙、丙表示同一运动规律。故选C。4、B【详解】A.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A正确;B.调节平衡螺母前,应先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应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调节横梁平衡,故B错误;C.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是左物右码,故C正确;D.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D正确。故选B。5、A【详解】A.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保证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需要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故A正确;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应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所以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故B错误;C.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值,所以在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为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错误;D.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由于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求平均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A。6、C【详解】小朋友在匀速滑下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减小,因此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D【详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8、B【详解】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A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A′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AD传播方向错误,C图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只有B图正确.故选B.9、D【详解】因为激光速度v=3×108m/s;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距离s=0.66m;故激光传播时间t=s/v=0.66m/3×108m/s=2.2×10-9s,高速摄像机每秒可拍摄2×1010帧,则可拍摄2×1010帧/秒×2.2×10-9秒=44帧.故答案选D.10、A【详解】根据密度的公式,体积不变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三种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酱油,因此三个容量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酱油、纯水和酒精,能装的质量最多的是酱油,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1、B【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3)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肉眼看不到的;(4)物体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详解】A.凉亭在水相当于平面镜,凉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凉亭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故A项错误;B.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项正确;C.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肉眼看不到,故C项错误;D.因为光射到凤凰塔上发生了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所以能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凤凰塔,故D项错误。故选B。12、A【详解】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R1电流,由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可知此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大于1。将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示数相等,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等于1,故将开关S断开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为即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与电源电压无关,将电源电压更换为4V,这一比值不变。综上所述,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3、B【详解】A.水沸腾时,水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所以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所以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故A项错误;B.整个实验过程中,水都在蒸发甚至沸腾,而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所以实验过程中,壶里的水不断汽化;故B项正确;C.“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项错误;D.题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玻璃电热水壶的底部,会导致测量到的温度值不准确,所以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就不是水沸腾的准确温度;故D项错误。14、D【详解】A.小灯泡越亮,说明小灯泡实际功率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电源电压一定,电路中的电阻越小,故A错误;B.通过改变夹子的位置可以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从而研究长度和电阻的关系,故B错误;C.此装置中没有不同材料的电阻丝,所以不能研究导体电阻和材料的关系,故C错误;D.当电阻变化比较小时,灯的亮度变化不明显,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通过电流表示数变化来确定电阻变化,故D正确。故选D。15、B【详解】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知,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的减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工具或设备的使用规则,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而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C.测量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有关,故C错误;D.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们也不能够完全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B。16、B【详解】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水中芙蓉楼的“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因此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像为虚像;其光路图正确的是B选项的光路图;故选B。17、A【详解】A.估测产生的误差,每次测量可能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有利于减小由此而产生的误差,所以符合题意;B.刻度尺的精密程度固定的情况下,对每次测量来讲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与刻度尺的精密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不合题意;C.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所以不合题意;D.观察时如果视线倾斜,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所以不合题意;故选A。18、B【详解】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A错误;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可以防止方向出现偏差,故B正确;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C错误;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19、A【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详解】如图可知,甲、丙、丁的振动幅度相同,故丙、丁响度相同;乙、丙、丁的频率相同,则乙、丙、丁的音调相同,故丙和丁的音调相同,所以,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丙、丁,故选A。【点睛】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及距离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0、A【详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能说成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故选A.21、B【详解】A.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变成固体凝华而形成的,符合题意;C.浓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不符合题意;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而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22、C【分析】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详解】a、b两车都是从甲地到乙,总路程相等。而a车是先加速运动,假设加速到速度为v1时,进入减速阶段,速度从v1减至v0,而v1>v0,则a车全程的速度都大于v0,所以a全程的平均速度va>v0。而b车以v0的速度出发先减速再加速,则b车的速度变化是由v0减小到0,再由0加速到v0,则b车全程的速度都不大于v0,那么b全程的平均速度vb<v0,所以va>vb。在经过相同的路程时,平均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小,所以ta<tb。故选C。23、B【详解】A.由题意可知,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3m高的树杈上;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3m;故A项错误;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故B项正确;C.我们看都的“小鲤鱼”是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在实际鱼的上面,鱼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5m;故C项错误;D.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是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故D项错误;故选B。24、C【详解】A.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这是水凝固放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吸热现象,故C符合题意;D.早晨,室外大雾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5、A【详解】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26、D【详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凝华形成小冰晶,附着在树枝上;A.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属于凝固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了,是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晶附着在肉上,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27、A【详解】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的行人、从身旁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28、A【详解】小张骑电动车的速度25km/h≈6.9m/s小李骑自行车的速度可知,小张的速度最快,小王的速度最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B【详解】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面“折”枝是光由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灯光在夜空中,沿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斑马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0、D【分析】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可以对光线起会聚作用.【详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较,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kgdm【详解】[1]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5kg左右。[2]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5cm=1.5dm左右。32、熔化吸热蒸发吸热【详解】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属于熔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夏天游泳后上岸被风一吹感到凉快属于汽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热量.33、音调响度【详解】对不同气孔吹气时,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不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时,空气柱振动的振幅不同,改变了声音的响度.34、沿直线传播折射【详解】[1]日食现象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大树的倒影是大树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大树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鱼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5、645【详解】[1]∵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灯=6V,而电源电压为U=9V,∴要串联一个电阻来分压,其分担的电压为又∵小灯泡正常发光,P灯=3W∴电路中的电流为则串联电阻的阻值为[2]该电路工作10s,电流所做的功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及电路做功公式的运用,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公式是关键。36、1.125【解析】由ρ=可得,原盐水的质量:m1=ρ1V1=1.1g/cm3×500cm3=550g;蒸发掉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g/cm3×(500cm3-400cm3)=100g,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m1-m水=550g-100g=450g,则剩余盐水的密度:ρ2===1.125g/cm3。37、30°45°【详解】[1][2][3]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CD为法线,AB为界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30°;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OG一定为折射光线,折射角为∠GOD=45°。38、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凸透【详解】[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形成了树荫。[2]“水面倒影如镜”,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3]因为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远处物体的光经路面上空气传播,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由于错觉始终认为光沿直线传播,所以由于光的折射看到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些的虚像。[4]因为瓶中进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航天器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机动车交通事故公证处理考核试卷
- 联合品牌推广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中的质量改进方法比较与分析考核试卷
- 自行车的时尚与服装设计考核试卷
- 航海伦理与职业道德规范实践考核试卷
-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篮球俱乐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网络安全技术实践教程(微课版)-教案 信息收集与漏洞扫描
- 上海市闵行区七宝中学2025年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口腔医学探究性学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练习15练习十五附答案》教学课件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实施方案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年(标准版)第6版
- 高处作业吊篮进场验收表
- 八年级英语15篇完形填空(附答案)
- 护理管理学练习题题库
- 8.生发项目ppt课件(66页PPT)
- 手榴弹使用教案
- 车载式轮椅升降装置的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 超星尔雅学习通《学术论文写作漫谈》章节测试含答案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