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南京市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2.如图所示,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则()A.甲、乙都会触电 B.甲、丙都会触电C.乙、丁都会触电 D.丙、丁都会触电3.小明同学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他说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公路旁的树木 B.迎面开来的小车C.身边走过的乘客 D.车厢内的座椅4.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5.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 B.C. D.6.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D.要研究老鹰的运动状态,只能选择乌鸦为参照物7.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8.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A.A点 B.B点 C.C点 D.D点二、多选题9.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绘出了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1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筒质量为20gD.量筒质量为40g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三、填空题11.从2012年9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2.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它在飞行时会发出__(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蝙蝠是利用__原理在夜间捕食的。科学家运用这个原理发明了__。13.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处减弱噪声.14.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会使人感觉凉快,是因为人身上的汗液发生了_____________现象,向人体的皮肤__________热的缘故.15.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刷脸考勤,如图,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________(填“人脸”或”显示屏”),当人脸到摄像头的距离__________时,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与录入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16.某景区的一座桥面由若干块透明玻璃铺设而成,玻璃总长为4.5m,宽3m,厚2cm,这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则玻璃桥面的质量为__________kg。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有两束光射向凸透镜,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F为焦点,O为光心)18.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种液体表面,入射光线己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9.(10分)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_____(填“缩小”或“放大”)的像。拿走光屏,将蜡烛放在原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原先放_____的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的。(4)经实验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是图乙中的_____处。五、计算题20.(6分)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从家门到校门要走,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问:(1)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1.(6分)小冰见到弟弟在看《乌鸦喝水》的故事,突然很好奇:水罐里至少要有多少水,乌鸦才能喝到水呢?于是他用如图所示的瓶子、玻璃珠代替故事里的水罐、石子做实验进行研究。已知瓶子容积为500cm3(其质量忽略不计),每个玻璃珠体积为0.15cm3,玻璃的密度ρ玻=2.5g/cm3,水的密度ρ水=1.0g/cm3.(1)每个玻璃珠的质量是多少?(2)小冰用了600个玻璃珠刚好塞满空瓶,再往瓶里倒水,直到水面与瓶口相平,此时瓶子总质量为0.95kg。求瓶中水的体积是多少?(3)由以上实验研究可知,瓶中原先至少得有小冰倒入的这些水,放入玻璃珠后“乌鸦”才能喝到水。这是由于存在材料空隙率的缘故。已知玻璃珠堆放在一起时,玻璃珠之间的空隙体积与玻璃珠堆所占总体积之比叫空隙率(一般写成百分率)。请根据以上信息估算玻璃珠堆的空隙率。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船与诗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静止的,故错误;B.云与两岸“飞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故错误;C.船与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错误;D.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云与船和两岸都发生了相同的位置变化,因此表现为“云与我俱东”,故正确.2、D【详解】甲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无法形成电流的通路,故不会发生触电;乙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到零线,零线与大地之间没有电压,因此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丙站在干燥的木桌上一只手接触到火线,此时,丁站在地面上用手去拉丙,这样电流可以从火线经丙、丁导向大地,会造成丙、丁两人同时触电.综上所述,甲、乙都不会触电,丙、丁都会触电.故选D.3、D【详解】A.以公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迎面开来的小车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迎面开来的小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身边走过的乘客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身边走过的乘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车厢内的座椅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车厢内的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4、A【详解】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点睛】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5、A【详解】A.玻璃泡全部进入被测液体,并且没有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且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故A正确;B.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B错误;C.温度计没有竖直放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6、A【详解】A.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故A正确;B.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B错误;C.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故C错误;D.要研究老鹰的运动状态,也可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故D错误。故选A。7、C【详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B.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D.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C8、B【解析】由图可知,光屏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A.A点在2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应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不符合题意;B.B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应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C点在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故C不符合题意;D.D点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但D点与光屏在同一侧,因此光屏上得不到像.故D不符合题意.二、多选题9、AC【详解】AB.设量筒的质量为,液体的密度为ρ,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根据可得,则有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根据可得解得液体的密度,A正确,B错误;CD.将代入得,C正确,D错误。故选AC。10、BC【详解】A.不受力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错误;B.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比如相互靠近的两块磁体之间有磁力作用,故C正确;D.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不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比如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受力不平衡。故D错误。故选BC。三、填空题11、运动【详解】由题,船与参照物钓鱼岛之间的位置在变化,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可知该船是“运动”的。12、超声波回声定位声呐【详解】[1][2][3]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这叫回声定位,声呐就是根据这个原来制成的。13、空气声源【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通过空气传入学生的耳朵;[2]听力考试期间,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种措施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点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基本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牢记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或吸收、在人耳处减弱.14、蒸发吸【解析】[1][2]用电风扇对着人吹风会加快空气的流动,尽管不能降低气温,但是通过加快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皮肤表面汗水的蒸发,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即汗水的蒸发会吸收人身体的热量,所以人会觉得凉快。15、人脸大于二倍焦距缩小【详解】[1]人脸反射的光线经过摄像头在底片上成像,反射的光越强像越亮,因此应照亮人脸;[2][3]摄像头是利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16、675【详解】这块玻璃的体积是根据可知,玻璃桥面的质量是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详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8、【分析】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详解】图中已经过入射点O垂直于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9、10cm同一高度缩小蜡烛可逆P【详解】(1)[1]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3)[3]当物距为30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5]当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会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可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