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
一、细菌的分布
二、消毒与灭菌
三、医院内感染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
一、细菌的分布
二、消毒1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环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pH,渗透压,通气,动植物尸体,矿质元素
种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细菌多为异养类型;藻类为光能自养
作用: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降解土壤有机物。
数量:一克肥沃的土壤含上百亿、一克贫瘠的土壤含数十万。
病菌:产芽孢的菌,如:破伤风、产气荚膜、炭疽等。
易污:人畜排泄物波及到的地方,如厕所附近。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环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2自然界中的分布
水中的微生物:
水环境:地球的70%左右由水覆盖,其中溶解和悬浮
有机、无机物可供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种类:水中有机物含量多少决定微生物种类。
作用:在水生环境的食物链中起关键作用。
数量:我国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细菌总数≤100个/ml
大肠杆菌指数≤3个/L
病菌:消化道感染菌,如:痢疾、霍乱、沙门氏菌等。
易污:人畜人畜排泄物波及到的地方,近土壤的地方,如厕所附
近,池塘的边缘。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自然界中的分布
水中的微生物:
水环境:地球的70%左右由3自然界中的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
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所以无固定种类,
种类分布:真菌和细菌,在医院,公共场所致病菌的数量多。
科赫沉降法:打开皿盖5分钟进行培养,一般认为皿内
100cm2上微生物的数量等于10m3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作用:可迅速全球传播,对地球上生物繁衍有一定意义。
数量:不确定
病菌:呼吸道感染菌,如:结核、白喉、百日咳脑膜炎等。
易污:人口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医院。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自然界中的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
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4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在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微生物,一个成年人含有1013-14个细胞,但可以携带1014-15个微生物。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一、细5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者。菌群失调:正常菌群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其中各种微生物间的种类、数量的比例关系破坏。菌群失调症: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6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正常菌丛的生理意义:1.营养作用: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供人体吸收利用。2.拮抗作用: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合成大肠菌素,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3.免疫作用: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7正常菌群作用肠道中的固有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并能协助肠道粘膜消化、分解、吸收营养。在粘摸上寄居的甲型链球菌等及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都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生长通过细菌间互相干扰和对抗作用,防止外袭菌感染发生正常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在寄主的一般抵抗力及局部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引起疾病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正常菌群作用肠道中的固有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维生素C及8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条件致病菌:凡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者。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1.寄居部位改变:大肠杆菌进入到泌尿道,胆道引起感染。2.免疫力下降:肠道中免疫功能下降时大肠杆菌引起肠炎。3.菌群失调: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金葡菌的比例相对增加,引起菌群失调性肠炎。因数量剧增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条件致病菌:凡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9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菌群失调:正常菌群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其中各种微生物间的种类、数量的比例关系破坏。菌群失调的诱因:1,滥用抗生素。2,乱用免疫抑制剂。3,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菌群失调:正常菌群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10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1)生物拮抗;(2)促进机体免疫;(3)与衰老有关:双歧杆菌;(4)合成维生素和细菌素。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1)生物拮抗;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11正常人体常见的细菌群
定居菌群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并不引起疾病一定部位的长居菌对于保持宿主的正常健康和正常功能起一定作用正常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在寄主的一般抵抗力及局部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引起疾病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正常人体常见的细菌群
定居菌群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并不引起12过路菌群由非致病的或潜能致病性微生物所组成寄居皮肤或粘膜时,亦可长达数周,它们来源于周围环境当固有菌群保持正常,过路菌无害正常菌群失调,则过路微生物可能增殖引起疾病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过路菌群由非致病的或潜能致病性微生物所组成第三节细菌的分13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无菌(Asepsis):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意思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某些药物在低浓度时是防腐剂,在高浓度时则为消毒剂。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14消毒灭菌概念的区别抑制繁殖体生长繁殖杀灭繁殖体杀灭繁殖体和休眠体灭菌+++消毒++-防腐+--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概念的区别抑制繁殖体生长繁殖杀灭繁殖体杀灭繁殖体和休15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二)化学消毒法
(三)生物消毒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16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后者效力比前者为大,这是因为:(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17干热灭菌法1.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尸体等。2.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图)。3.干烤:用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小时。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干热灭菌法1.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18湿热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同时又不影响消毒物品的营养成分及香味的消毒方法。加热61.1~62.8℃半小时即可,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等的消毒。2.煮沸法:1个大气压下,煮沸的水温为100℃,一般细菌繁殖体煮沸5分钟即被杀死。细菌芽胞常需煮沸1~2小时,才被杀死。水中加入2%碳酸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细菌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等的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湿热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19湿热灭菌法3.流通蒸汽法:用蒸笼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等的消毒。4.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死细菌所有繁殖体和芽胞的灭菌法。具体做法是将待灭菌的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汽灭菌器内,100℃加热15~30分钟,杀死其中的细菌繁殖体,然后将物品置于37℃温箱中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汽加热,如此连续三次,可将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死。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等的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湿热灭菌法3.流通蒸汽法:用蒸笼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20湿热灭菌法5.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方法是在一密闭蒸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的。加热时蒸汽不能外溢,容器内温度随蒸汽压的增加而升高,杀菌力也大为增强。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温度达121.3℃,维持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不怕潮湿物品的灭菌。手术衣、手术器械、敷料、NS、普通培养基等。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湿热灭菌法5.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21第2章3细菌与外界环境课件22热力灭菌法的比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热力灭菌法的比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23紫外线灭菌法1.日光和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通常紫外线波长为240~28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0nm最强,这与细菌DNA吸收光谱范围相一致。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DNA,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因而改变DNA的分子构型,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穿透力差,故只适用于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日光包含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有升温→干燥→抑菌的作用。适用于衣服、被褥、家具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紫外线灭菌法1.日光和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24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2.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在足够剂量时,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用。其机制在于产生游离基,破坏细菌DNA。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电离射线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2.电25滤过除菌滤过除菌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的目的。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filter)。滤过除菌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细菌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滤菌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滤膜滤菌器、石棉滤菌器(亦称Seitz滤菌器)、玻璃滤菌器等。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滤过除菌滤过除菌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26第2章3细菌与外界环境课件27第2章3细菌与外界环境课件28除菌超声波:20千周/秒,声波通过水时发生气化,使胞膜与胞质分离,细胞死亡。主要用于破碎细胞,提起细胞成分。微波:波长为1米到1毫米的电磁波,有2.450MHz与915MHz两种,用于食品,水等非金属物品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除菌超声波:20千周/秒,声波通过水时发生气化,使胞膜与胞质29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方法,由于化学药品对细菌及人体都有毒性,故只能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周围环境等的消毒。杀菌机制:(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方法,由于化学药品对细菌及人体30消毒剂类别名称浓度(%)用途重金属盐红汞2皮肤、粘膜、小创面消毒硫柳汞0.01生物制品防腐氧化剂高锰酸钾0.1皮肤、尿道、水果、蔬菜消毒过氧化氢3皮肤、粘膜、创伤消毒过氧乙酸0.2~0.5塑料、玻璃、人造纤维消毒卤素类碘液2.5皮肤消毒醇类乙醇70~75皮肤、体温计消毒酚类石炭酸3~5地面、器皿表面和排泄物消毒来苏3~5同上、也常用于手及皮肤消毒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0.1手术器械消毒酸碱类生石灰1:4~1:8排泄物、地面消毒染料龙胆紫2~4表浅创伤消毒消毒剂类别名称浓度(%)用途重金属盐红汞2皮肤、粘膜、小创面31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情况下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但95%的乙醇消毒效果反不如75%为好,因为高浓度乙醇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迅速脱水而凝固,影响乙醇进入菌体内,减弱其杀菌作用。2.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同种消毒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效果不同。如结核杆菌对酸、碱的抵抗力比其他的菌强;70%乙醇可杀死一般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因此,必须根据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消毒剂。3.环境中有机物的影响:消毒环境中如有有机物存在,如血清、脓汁、痰、粪便等,可与消毒剂结合而影响杀菌效果。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32生物消毒灭菌法抗生素:CW,青、头;CM,多粘;CP,氯、四、庆、卡、链;CN,新生、争光;噬菌体:寄生于细菌的病毒,有高度专一性;拮抗菌:拮抗菌产生细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中草药: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金银花、大蒜等有抑菌作用;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生物消毒灭菌法抗生素:CW,青、头;CM,多粘;CP,氯、四33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时期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的特点:1、病人在医院内时期获得的。2、发生地点在医院内3、发生的时间与在医院内活动相关4、病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内源性为主,传染性较弱5、传播途径以接触为主6、病原体较难确定,常产生耐药变异,治疗困难。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第三节细菌的分34医院感染的危险原因:1、病人免疫力低下。2、治疗不当3、诊疗技术带来感染。医院感染的防控:1、宣传教育预防知识。2、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规范。3、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4、合理使用药物。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危险原因: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35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学习重点1、解释正常菌丛、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2、以大肠杆菌为例说明正常菌丛的生理意义及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3、解释消毒、灭菌、防腐、无菌、无菌操作的含义。4、举例说明常用的消毒方法。5、简述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6、何谓医院感染?简述其特点。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三、医院感染第二章细菌概述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学习重点第三36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37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
一、细菌的分布
二、消毒与灭菌
三、医院内感染第三节细菌与外界环境
一、细菌的分布
二、消毒38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环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pH,渗透压,通气,动植物尸体,矿质元素
种类: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细菌多为异养类型;藻类为光能自养
作用:在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降解土壤有机物。
数量:一克肥沃的土壤含上百亿、一克贫瘠的土壤含数十万。
病菌:产芽孢的菌,如:破伤风、产气荚膜、炭疽等。
易污:人畜排泄物波及到的地方,如厕所附近。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自然界中的分布
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环境适合微生物的生长:39自然界中的分布
水中的微生物:
水环境:地球的70%左右由水覆盖,其中溶解和悬浮
有机、无机物可供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种类:水中有机物含量多少决定微生物种类。
作用:在水生环境的食物链中起关键作用。
数量:我国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标准:细菌总数≤100个/ml
大肠杆菌指数≤3个/L
病菌:消化道感染菌,如:痢疾、霍乱、沙门氏菌等。
易污:人畜人畜排泄物波及到的地方,近土壤的地方,如厕所附
近,池塘的边缘。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自然界中的分布
水中的微生物:
水环境:地球的70%左右由40自然界中的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
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所以无固定种类,
种类分布:真菌和细菌,在医院,公共场所致病菌的数量多。
科赫沉降法:打开皿盖5分钟进行培养,一般认为皿内
100cm2上微生物的数量等于10m3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作用:可迅速全球传播,对地球上生物繁衍有一定意义。
数量:不确定
病菌:呼吸道感染菌,如:结核、白喉、百日咳脑膜炎等。
易污:人口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医院。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自然界中的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
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生长,41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在正常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微生物,一个成年人含有1013-14个细胞,但可以携带1014-15个微生物。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一、细42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者。菌群失调:正常菌群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其中各种微生物间的种类、数量的比例关系破坏。菌群失调症: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43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正常菌丛的生理意义:1.营养作用: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供人体吸收利用。2.拮抗作用: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合成大肠菌素,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3.免疫作用:大肠杆菌在肠道中刺激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正常菌丛:人体某一部位存在的对人体有益无44正常菌群作用肠道中的固有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维生素C及维生素K等,并能协助肠道粘膜消化、分解、吸收营养。在粘摸上寄居的甲型链球菌等及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都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生长通过细菌间互相干扰和对抗作用,防止外袭菌感染发生正常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在寄主的一般抵抗力及局部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引起疾病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正常菌群作用肠道中的固有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复合物、维生素C及45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条件致病菌:凡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者。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1.寄居部位改变:大肠杆菌进入到泌尿道,胆道引起感染。2.免疫力下降:肠道中免疫功能下降时大肠杆菌引起肠炎。3.菌群失调: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数量减少,金葡菌的比例相对增加,引起菌群失调性肠炎。因数量剧增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条件致病菌:凡正常菌群中的微生物在一定46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菌群失调:正常菌群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其中各种微生物间的种类、数量的比例关系破坏。菌群失调的诱因:1,滥用抗生素。2,乱用免疫抑制剂。3,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微生物在人体中的分布菌群失调:正常菌群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47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1)生物拮抗;(2)促进机体免疫;(3)与衰老有关:双歧杆菌;(4)合成维生素和细菌素。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1)生物拮抗;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48正常人体常见的细菌群
定居菌群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并不引起疾病一定部位的长居菌对于保持宿主的正常健康和正常功能起一定作用正常菌群中的某些细菌在寄主的一般抵抗力及局部免疫力低的情况下,也能引起疾病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正常人体常见的细菌群
定居菌群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并不引起49过路菌群由非致病的或潜能致病性微生物所组成寄居皮肤或粘膜时,亦可长达数周,它们来源于周围环境当固有菌群保持正常,过路菌无害正常菌群失调,则过路微生物可能增殖引起疾病
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一、细菌的分布过路菌群由非致病的或潜能致病性微生物所组成第三节细菌的分50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无菌(Asepsis):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意思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某些药物在低浓度时是防腐剂,在高浓度时则为消毒剂。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51消毒灭菌概念的区别抑制繁殖体生长繁殖杀灭繁殖体杀灭繁殖体和休眠体灭菌+++消毒++-防腐+--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概念的区别抑制繁殖体生长繁殖杀灭繁殖体杀灭繁殖体和休52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二)化学消毒法
(三)生物消毒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53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后者效力比前者为大,这是因为:(1)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2)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出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物理消毒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54干热灭菌法1.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尸体等。2.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图)。3.干烤:用烤箱灭菌。一般加热至160℃~170℃经2小时。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干热灭菌法1.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55湿热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同时又不影响消毒物品的营养成分及香味的消毒方法。加热61.1~62.8℃半小时即可,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等的消毒。2.煮沸法:1个大气压下,煮沸的水温为100℃,一般细菌繁殖体煮沸5分钟即被杀死。细菌芽胞常需煮沸1~2小时,才被杀死。水中加入2%碳酸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细菌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等的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湿热灭菌法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56湿热灭菌法3.流通蒸汽法:用蒸笼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等的消毒。4.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死细菌所有繁殖体和芽胞的灭菌法。具体做法是将待灭菌的物品置于阿诺流通蒸汽灭菌器内,100℃加热15~30分钟,杀死其中的细菌繁殖体,然后将物品置于37℃温箱中过夜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通过流通蒸汽加热,如此连续三次,可将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死。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器及一般外科器械等的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湿热灭菌法3.流通蒸汽法:用蒸笼常用于食具、饮水、刀剪、注射57湿热灭菌法5.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方法是在一密闭蒸锅—高压蒸汽灭菌器内进行的。加热时蒸汽不能外溢,容器内温度随蒸汽压的增加而升高,杀菌力也大为增强。通常在1.05kg/cm2的压力下,温度达121.3℃,维持15~30分钟,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不怕潮湿物品的灭菌。手术衣、手术器械、敷料、NS、普通培养基等。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湿热灭菌法5.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的58第2章3细菌与外界环境课件59热力灭菌法的比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热力灭菌法的比较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60紫外线灭菌法1.日光和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通常紫外线波长为240~280nm时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0nm最强,这与细菌DNA吸收光谱范围相一致。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作用于细菌DNA,使同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嘧啶二聚体,因而改变DNA的分子构型,干扰细菌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紫外线穿透力差,故只适用于空气及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日光包含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有升温→干燥→抑菌的作用。适用于衣服、被褥、家具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紫外线灭菌法1.日光和紫外线: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其波长有关,61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2.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在足够剂量时,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用。其机制在于产生游离基,破坏细菌DNA。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电离射线灭菌法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2.电62滤过除菌滤过除菌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的目的。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filter)。滤过除菌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细菌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滤菌器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滤膜滤菌器、石棉滤菌器(亦称Seitz滤菌器)、玻璃滤菌器等。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滤过除菌滤过除菌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63第2章3细菌与外界环境课件64第2章3细菌与外界环境课件65除菌超声波:20千周/秒,声波通过水时发生气化,使胞膜与胞质分离,细胞死亡。主要用于破碎细胞,提起细胞成分。微波:波长为1米到1毫米的电磁波,有2.450MHz与915MHz两种,用于食品,水等非金属物品消毒。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除菌超声波:20千周/秒,声波通过水时发生气化,使胞膜与胞质66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方法,由于化学药品对细菌及人体都有毒性,故只能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周围环境等的消毒。杀菌机制:(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第三节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二、消毒与灭菌化学消毒法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的方法,由于化学药品对细菌及人体67消毒剂类别名称浓度(%)用途重金属盐红汞2皮肤、粘膜、小创面消毒硫柳汞0.01生物制品防腐氧化剂高锰酸钾0.1皮肤、尿道、水果、蔬菜消毒过氧化氢3皮肤、粘膜、创伤消毒过氧乙酸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手工艺合作社安全知识题库及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中级心理慰藉面试题解析及备考建议
- 2025年商业空间照明设计实战技巧与案例分析预测考题解析
- 2025年中国互联网大厂校招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拆迁安置协议与预售合同
- 带气作业方案范本
- 2025年大型制造业集团面试技巧与模拟题答案解析
- 开店合伙协议书合同范本
- 怎样写稻田出租合同范本
- 房屋到期搬走协议书范本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件
-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
- erp权限管理制度
- 2025年重庆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解读答案讲解(课件)
- 厦门垃圾分类题目及答案
- 湘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 桑叶和蚕宝宝 课件T内嵌视频
- (中职)仪器分析技术(项目1-15)配套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数字人文资源本体建模-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