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刘贵华传统教学枯燥乏味、沉闷单调,让学生沦为知识的容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进行创新,以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趣味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要迎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主观察、验证、推理、交流,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呈现出来。教学“计算”时,传统教学模式是由教师出示一道问题,让学生说出问题的结果,这样的方法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心不在焉,或者没有自主表达的机会。学生会逐渐变得人云亦云,不注重动脑思考。对此,教师可以创设竞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起动笔在纸上计算,然后统一根据教师的口令停笔。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统一停笔之后,竞赛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便于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二、注重质疑问难,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此来衡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质疑创新。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质疑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质疑机会,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大胆质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耐心等待。一旦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仔细倾听。如果学生的问题具有展开价值,可以将其纳入后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追问的手段,使学生思维充分暴露,从而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层层递进的有效问题。在教学“小数四则运算”时,有个问题是这样的:3.6÷0.4+6.4÷0.4,很多学生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出了结果,还有几位学生用(3.6+6.4)÷0.4来进行计算。此时一位学生提出问题:除法有分配律吗?这一问题就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所以教师可以放慢教学节奏,引导学生深入认知除法的运算法则,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获得问题的答案。比如,先出示4.8÷0.6+4.8÷0.4让学生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看看结果是否一致。通过运算学生发现,4.8÷(0.6+0.4)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于是教师继续追问:在除法中,什么条件下才可以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深刻认识了除法计算的规律,提高了解题能力。三、有效整合概念,促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概念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概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遵循“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认知规律,对数学概念加以整合,运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并通过动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知。通过语言对其进行抽象和概括,最终得出正确的数学概念,使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对数学概念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铅笔盒和黑板擦,找出两者的差别,然后提出问题:哪个比较大?之后再让学生分别观察和测量一个棱长为2厘米和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方形木块,让学生比较哪个大。通过观察与比较,学生对物体的大小有了初步感知,形成了一定感性认知。此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体积概念的本质。取来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纸盒,先把棱长为2厘米的木块放入其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木块占据盒子的一半,再将棱长为4厘米的木块放入纸盒,学生可以看到木块占据了整个盒子的空间。通过这种具体事物的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对物体占据空间产生相应感知,并在此基础上自然推导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有空间的大小叫作体积。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注重学生发展需求,创设良好生活情境“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先生生活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了生活与学习的关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实际教学中,要依托相应生活情境,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情境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使课堂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揭秘心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的图形”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都比较喜欢的游戏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虽然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图形的认识也比较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摸一摸的过程中感受物体的形状。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概念的原型,这是构建正确知识表象的需要,也是理解数学概念意义的需求。五、挖掘德育素材,有效渗透品德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注重数学学科知识与品德思想的有机融合,并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品德教育。要积极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明确课堂教育内容,遵循课堂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材,不但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综合载体。教师可以选择生动形象的教材插图,利用具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以及数学发展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我国领土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公里,东西相距5000公里,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我国拥有世界第三长河——长江,长度约为6300千米。又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可以引入以下数据:中国人民用仅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跳自组网安全-洞察及研究
- 主题教育经验交流
- 绿色包装材料-洞察及研究
- 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学习者沉浸度-洞察及研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山东省德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同样书5篇
- 关节置换微创器械开发-洞察及研究
- 学生见习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离校安全协议培训课件
- GB/T 23902-202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超声衍射声时技术检测和评价方法
- 邀请函模板完整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全册课文及翻译(英汉对照)
- 大学物理第14章光的衍射课件
- 家长会 课件(共44张ppt) 九年级上学期
- 钻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控制培训教材课件
- 福建省莆田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大班幼儿随访电访记录表内有内容
- 干细胞精品课件
- 太阳能路灯说明书完整版
-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潜藏价值(中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