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父母是农民_第1页
感谢父母是农民_第2页
感谢父母是农民_第3页
感谢父母是农民_第4页
感谢父母是农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感谢父母是农民文/向铁生父母是游子心中永远的痛。不同年龄不同环境有着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刻骨而铭心的,难以用语言描绘和表达。于我而言,父母是心中珍贵的易碎的古董。在远离故乡的城市,我以热爱的方式想念,以祈祷的方式孝敬,生怕飞逝的岁月过早将他们辛苦的生命淹没,而后成为心中永恒的疼痛。

感谢父母是人生成熟的一个标志。其实,在很长的时间里,说确切些是在我当兵以前,父母一直是我的对立面,我甚至因为父母是农民而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家隐居在大巴山深处,土地如散落在衣服上的补丁,只能种植一些耐旱的作物,遇不上风调雨顺的年景,粮食便无法糊口。孩提时最大的感受就是饥饿和寒冷,天天憧憬着能像城里人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漂亮更不敢奢望了。因为夜里常有美梦,嘴角被馋口水腐蚀了,仿佛两根粗壮的蚯蚓趴在嘴角,出汗或喝汤时,痛的揪心。小孩不会掩饰内心的渴望,只要谁家有油香味飘来,腿脚便不听使唤了,守在人家不走,嘴巴比蜜甜。那时候谁家都不宽裕,大人们懂我的意思,真诚地留我吃饭,可是小孩子心里很烦了,好不容易打顿牙祭,你娃鼻子倒灵。表情十分愤怒,若不是怕大人骂,那架势非揍我不可。我只当没看见,馋口水早就一波接一波了,迫不及待等饭熟。只要能把肉吃到嘴里去,什么羞耻,让它见鬼去吧。家里饭熟了,母亲撕破嗓子呼不应。听到了装作没听见,人家大人听见了,赶紧回应,说铁娃就在我家吃吧。吃肉不是件易事,吃了也不能白吃,万一我吃了回家不吱声,就算白吃了,没个人情。看形势我是不会走了,人家也没办法,见母亲叫我,顺口应一声讨了人情。意思很明确,你家娃在我家吃了肉,下次你家吃肉,若我娃撞上了,也热情点吧。我母亲爱面子,她不准我们仨姊妹乱吃乱拿人家的东西。因为家里穷,母亲说吃了别人的咱回敬不起,穷要穷得有志气。我不懂那么多道理,闻到腥味我的志气便荡然无存了,母亲为此经常打我,我恨她是从那时开始的。母亲听说我又遛到人家去了,赶紧跑过来,气愤的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说多谢了,我们的饭做好了,回去吃,边说边把我往回拖。眼看到嘴的肉吃不成了,心里很窝火,索性耍赖坐在地上不走。当着人家的面母亲不便打我,恨恨地瞪着我,牙齿咬得天崩地裂。人家便来说情,说娃娃知道个啥,在谁家吃不是吃,别拉他了。母亲没办法,把我的耳朵使劲拧了一下,骂骂咧咧地走了。等我打着油嗝回到家,母亲正伏在灶头上哭,说咋养了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被母亲罚跪了。我跪着,母亲坐着,母亲说了很多很多,当时我一句听不进去,委屈得不行。我们家也不是穷得一无是处,几个舅舅在城里有点头衔。乡亲非常羡慕,吹得很眩乎,说我们家有贵人。我也因此自豪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那是多么可笑,甚至可悲。老家唯一的特产是腊肉,家家户户每年都要杀过年猪,没有哪个小孩不盼望这个季节的到来。可我们家有特殊情况,城里亲戚多,杀了过年猪,把好的瘦的大部分送城里拜年了。父亲很不理解,辛辛苦苦养头猪,被母亲送出去近半,经常吵得天翻地覆,有时还打得头破血流。父亲说,他当他的官,我打我的桩,你把心都掏给他们了,连个笑脸都没有,何苦呢?我们仨姊妹每次都站在父亲这边,母亲很伤心。看着母亲无可奈何的样子,当时我们很恨她,自己都不够吃,还送人。母亲真坏!看我们都不理解,母亲才说出了心里话,几个娃娃聪明,以后长大了,还有很多事情求他们。喔,我顿时有些感悟了。我做梦都想走出这片贫穷的土地,去外面看看精彩的世界。于是,每次母亲背腊肉去县城送礼,我都陪同。送的地方多,又不能一起背上,只能一次送一处。几次走下来,我和母亲的脚板都打起了血泡,母亲心痛地说,儿啊,忍着点吧,以后就好了。到了亲戚家,我们沾满黄土的赤脚和干净的地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脚上的泥干了要脱落,把地板弄赃了,舅妈和表哥表姐鄙夷的眼神让我窒息,真想夺门而逃。舅舅看出了我的表情,很是为难,再三留我们吃了饭走。我说肚子疼,妈妈我们走吧。母亲知道我的想法,但没办法,回家路还远,怕我饿得受不了,用眼神示意我坐下。我没再吱声,我知道妈妈更饿,每次吃饭,都是等我们吃好了才吃,生怕我们吃不饱。家里来客人,炒点肉,客人夹给她两片,她假装起身盛饭,悄悄把肉选出来放着,留着炸油煮菜。遇上吃面条,我们碗里都有油,母亲怕我们看见她碗里没油,经常躲在厨房不出来。母亲全身的毛病是被饿的。终于等到饭菜上桌了,白花花的米饭,香喷喷的回锅肉,连菜汤也漂了厚厚一层油。但这时,我突然没了胃口,勉强吃完两小碗饭,就强迫自己放下碗筷了。我怕他们笑话,那一刻我变得非常自尊。回家的路上,母亲说,儿啊,你以后一定有出息,你懂事了。我是懂事了,但我看到母亲对他们的冷漠视而不见的态度,非常生气,母亲没有志气,当时我的思维只能如此而已。该我读书的时候到了,母亲说卖粮食吧,父亲说粮食卖了吃啥?给老师说缓缓,我出门做副业去(当时还没有打工的提法)。土地刚包产到户,我算赶上好时代了。村里有所民小,教师是本村稍微有点文化的人,父亲怕误了我,把我送到了乡中心小学。乡中心小学的规定是先交费再入学,父亲挨家挨户跑了一整夜,一分钱没借着。父亲回到家时,已经鸡叫三遍了,全身被露水湿透了,虽然只是初秋,父亲还是冻得发抖。进门就问母亲有没有剩饭,母亲很抱歉地说,我马上给你做吧,父亲说算了,说完咕咕嚕嚕喝了一瓢凉水,算给自己充饥了。我假装睡着了,父母的对话让我的心酸酸的。我边偷听边悄悄流泪,怕父母听见了更加伤心,我们仨姊妹的床离父母的床只有一米。父亲说,借钱比讨饭还难啊。母亲说,咱穷,人家怕。父亲说,再穷也要送到乡上去读,明天我贷款去。我最担心你的身体,农忙时我回来,平时我在城里当棒棒儿,哪怕给人家端屎倒尿,娃娃的前程不能耽误。现在才一个读,过两年老二老三大了,更具体。妈妈说,去吧,我身体没啥,以后你别给我买药了。信用社贷款要人担保,我去找娃他舅吧。第二天,我和母亲去了城里,舅舅不愿意担保,说读什么乡中心小学嘛,在村民办小学混几年不认错钱就行了。一句话,舅舅怕咱还不起。母亲好话说了几箩筐,几乎给舅舅跪下了,舅舅留下一句:你们真是糊涂虫!便不再理会了。我和母亲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很是尴尬。回到家,父亲大发脾气,说你都把肉送给狗吃啦!母亲没吱声,躲着哭。父亲说,不借了,咱卖粮食,等老子挣了钱,再把粮食买回来。我去了乡中心小学,父亲要带我去百货公司买双解放鞋,我不肯去,一双鞋差不多一学期学费了。父亲说你不要出老子的丑,赤着脚算个啥?我说不怕,离冬天还远。父亲把我带到没有人的街头,打了我一顿,我被父亲拽进商场,买了一双大了两个码数的鞋。我的衣服和裤子是打了补丁的,同学们没事像看怪物一样盯着我。看吧,反正丑是遮不住的,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让你们狗眼瞧人低!放学离开学校,赶紧把鞋脱了提着,我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我家离学校十五华里,本来父母想找个地方让我住读,我不肯,十五里路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早上天不亮出发跑下坡路倒还轻松,下午放学后,正是肚子空空如野的时候,爬一截,坐一会儿,每天天黑了才回家。最痛苦的是下雨,裤子被路边的茅草扫湿了不说,黄泥路很滑,不注意就摔倒了,现在我的额头还残留着好几处伤痕。时间长了,便习惯了,因为心中有个信念,我必须从这条路上走出去。二十几年过去了,那条路的沟沟坎坎每一步该踩在哪里,闭上眼睛仔细想想,还非常清晰。那是一条蜿蜒的崎岖的不平的山路。我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像服了兴奋剂一样高兴。父亲除了农忙季节,一直在城里挣钱,母亲虽然没吃药,仿佛也好了许多。我知道母亲在硬撑,劝她买药吃,她总是笑嘻嘻地说,只要你成绩好,妈妈就没病。午饭时间,我都坐在教室里不出去吃饭,把母亲给我的两角钱攒着,经常偷出母亲放在箱里的药方,用省下来的饭钱给母亲买药,母亲骂我的同时,眼里噙满了泪水。小学三年级,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母亲专程赶来学校,给班主任送了十个鸡蛋。班主任知道咱家的情况,很是感动。那天母亲高兴,说要请我下馆子,母亲怕我不吃,要了两碗抄手,两碗米饭。我狼吞虎咽时,母亲却吃得很慢,我说妈妈您快吃,母亲说我吃不惯酱油。趁我不注意,母亲把她那份抄手分了大半给我。当时人多,我不敢推辞,更不敢抬头,仿佛周围的人都在盯着我们母子俩。我在享受亲情享受疼爱的同时,又莫名其妙的无地自容。当我看到母亲把剩在碗里的汤倒进饭碗的瞬间,我的心碎了,妈妈,您不是怕吃酱油吗?

我幼小的心灵一次又一次被父母的行为感动,又一次又一次的不可理喻,我在认同与非认同之间煎熬着。特别是父亲的有一次小气,直到很长时间后,我才真正理解并深深感动。有年春节,父亲用玉米换了几十斤谷子,带着我去碾米,将米倒进机器时落了几粒,父亲迫不及待地拾起来,周围的人不可思议地盯着父亲,我的脸唰地红了,心想,爸爸呀爸爸,你何必呢?我一直埋在心里没说,现在想想,假如那时我是父亲,我也会这样。

很多事情得失是平衡的,每天走三十里路,赋予了我长跑的天赋,校运动会上,我打破了所有跑类记录,并且是赤着脚。那时我在乎的只是名次和荣誉,回头想想,最难得的是贫穷给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斗志。最难熬的是在县中学的日子,三年初中生活,我不知道粉蒸肉是多少钱一份,几乎都是开水泡饭。我从不排队打饭,等同学们都打好了,才打三两饭躲在一边吃。在记忆中,我吃饭从来不嚼,嚼碎了消化快,一会儿就饿了。有时饿得肚皮贴在背上,连也腰膀也直不起来。实在挺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养精蓄锐。经常被老师误认为打磕睡,罚我站着听课。虚弱的身体站着无法支撑太久,即便是寒冷的冬天,我也是虚汗淋漓,很多次昏倒在课堂上。至于为什么昏倒,我坚持说自己病了,我不想让同学和老师知道我是被饿倒的。父亲在城里打工,夜里回家时都要经过学校,每天晚自习下课后,我都要躲在校门口,目送父亲步履匆匆消失在夜色中。县城离家太远,父亲每天都要半夜才能赶回家,天不亮又要出门。我要父亲到学校晚上跟我睡,别天天跑。他说一天挣不了几块钱,必须回家吃饭,不然挣的钱还不够饭钱,所以他早晚都在家里吃。父亲从来不来学校看我,有一次他为了拿给我拖欠的学费,在校门口等了我整整一天。我问他为什么不进来找我,父亲说他穿得太破烂,怕同学笑话。我当时并没有太多感动,接过钱头也不回进了校园。要是现在,我肯定会抱着父亲痛哭一场,或是请父亲到校园走走,到教室或寝室坐坐。初三上学期末,全年级统一补课,要交补课费。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来了,父亲早早杀了过年猪,卖去了一半。母亲说我再不沾点儿油水就只剩下骨头了,煮了些精瘦肉,给我送补课费时顺便给捎来了。到学校时已经很晚了,我正准备洗漱睡觉。父亲在门口等着,母亲一个人送进来的。我说让爸爸带来就行了,您来干嘛?母亲说很想我,专门来看看。刚到寝室坐下,母亲脸色发青,额头渗着虚汗,两只脚吊在床沿不停地抖动着,我这才发现母亲穿着一双补丁重重的解放鞋。每双鞋破得穿不上脚了,我都舍不得扔掉,避开同学的目光悄悄把破鞋装进粮食袋里捎回家。母亲把破鞋洗得干干净净的,缝补之后拿给弟弟穿,弟弟很要强,宁愿赤着脚,也不会吃我的“剩饭”。于是,母亲把补好的鞋放着,严冬时节,冻得难以忍受时拿出来笼在自己脚上。我脚小,母亲脚大,穿上之后,走路像裹了小脚似的。那一刻,我顾不上同学嘲笑的目光,倔强地脱下母亲的鞋。母亲的脚后跟磨破了,血糊糊的一片。我挥泪如注,赶忙花两分钱打来热水给母亲泡脚。母亲狠狠地揪了我一下,她不想让同学知道她穿着小鞋磨破了脚。我不敢抬头看母亲的脸,热泪纵横之时,感觉母亲滚烫的泪水滴在了我的脸上。这是我第一次为母亲洗脚。1991年我初中毕业,上高中想都不敢想,我报考的是师范学校体育班。我终于如愿以偿,被师范学校录取,家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幸福的喜悦,母亲突然病重。入院后,医生见母亲的裤腿和赤着的脚沾满黄泥,捏着鼻子把洁白的床单拿走了,母亲躺在肮脏的褥子上。我脆弱的心灵受到莫大的伤害和侮辱,医生的举动让我无地自容和愤怒,真想一拳头挥过去,我忍了。我撕掉了同学们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发誓要让母亲穿上崭新的衣服,合脚的鞋子。母亲气得差点自杀,先是罚我跪下,而后扬言服农药强迫我去上学。父亲那段日子像落了魂似的,谁也不理,有半个月没有开口说话,不下田,也不进城了。但是,我决定了的事不会改变,弟弟妹妹都上学了,三姊妹读书,父母就算忙得昼夜不睡,也负担不起。那些日子,我守着母亲寸步不离,生怕她做出傻事。我已经给自己找了出路,去广东打工。去广东打工需要路费,大概就是一头肥猪的钱,我不忍心连累父母,跟父亲一样,我扛着扁担进城了。我的目标不大,200元路费。我活得最累最尴尬的时候,就是当棒棒儿的那段日子了。因为没有经验,看着到手的生意时常被老棒棒儿抢走。好不容易揽到活路,肚子又不争气,饿了身子没气力,人家嫌我太慢,讲好的两块被扣掉一块,我无话可说。有时正气喘吁吁挑着货物赶路,迎面走来几位同学,进不敢进,退无法退,真想路面裂个缝钻进去。父亲看出我的难堪,教育我说,咱就是劳动的命,怕啥呢?凭劳力赚钱,不偷不抢,正大光明,走!而后又说,考上学校不去读,怪谁呢?在城里躲躲闪闪做了两个月,到广东的路费差不多了,正准备回家的那天,大街小巷张贴出“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大红标语,我突然萌动了当兵的念头。父亲说,一个初中生当兵能干啥?三年回来一无所有,还不如早点出门打工挣钱,娶媳妇彩礼是个不小的数目,你不可能打一辈子光棍吧。但是,当兵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听说部队上军校不交学费伙食费,还发津贴。父亲说,初中生考军校?别说出来让人笑话,做人实在点儿,日后灰溜溜地回来了脸往哪儿搁。我又让父母失望了,悄悄报名、体检,一路过关。直到接兵干部来家访,父母无可奈何地摇摇头,默许了。离家前,父亲大摆宴席,来祝贺的人很多,沾亲带故的人都来了。在老家,当兵和结婚差不多,属于大红喜事。来贺喜的人都要送礼,大部分送粮食,也有送钱的,虽然少,但送的人多了,也是个不小的数目。父亲说,儿啊,收的现钱你全带走吧,走这么远,身上没钱不方便。收的粮食卖了还帐,剩下的给弟弟妹妹交学费。我没有说不,父母的脾气我知道。父母把皱皱巴巴的零钱数了又数,理了又理,一千零五十元。父亲数五十元拿给我,说路上零用,把一千元用牛皮纸包好了,再用塑料薄膜紧紧地裹了几层,最后用细细的麻绳扎紧了递给我。父母千叮呤万嘱咐,一定要把钱收好,千万别弄丢了。我不停地点头,不敢张开嘴叫一声父母,不敢说一声谢谢。因为张开嘴,就会把泪水的闸门打开。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哭过,当村里敲锣打鼓把我送出门时,父亲紧紧地搂着我,哭得昏死过去了。在县武装部换好军装,我悄悄把父亲为我包扎好的钱放进上衣口袋里,叮嘱妈妈回家洗衣服时别忘记把兜里的东西拿出来。当时大家都沉侵在别离的痛苦之中,父母根本没有想到我会把他们的心意带回去。父亲在给我回信中,责怪了很多,但更多的是心酸的感动,信纸上的字被他的泪水模糊了,我感受到了父母心中是多么的幸福。来到部队,战友最大的感受就是苦。于我而言,比起在家里,那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能够吃饱穿暖,是最幸福的。于是,我以感恩的心态当兵和干工作。父亲说过,当你吃饱饭的时候,先想想饿肚子的时候,再想想饱饭是从哪来的,该怎样去报答。直到当兵到了部队,我才深层次理解了父亲的话,朴实而富有哲理。新兵连的生活很枯燥,很多城镇兵和富家子弟很不适应。不适应三点一线的生活,不敢睡硬板铁床上铺,吃不惯大锅饭菜。当他们牢骚满腹时,我装作没听见,做着该我和不该我做的事情。每周日晚点名,我都会受到点名表扬,班长和队干部都夸我工作踏实,军事很棒。表扬的次数多了,一起入伍的很多战友心里极不舒服,说我装疯买傻。还给我取了个绰号叫铁匠。意思是力气大,形象差,不知道累,但没多大前途。当时,叫我铁匠是他们嘲笑我的一种形式。我却没那么想,祖祖辈辈当农民,要是真能当上铁匠,也是一件幸事。再说,铁匠身体好,身体好就是本钱。后来,我索性把铁匠当作了笔名。贵州的冬天很冷,入伍不久就下雪了。一天吃完早餐,大家敷衍了事搞了会儿卫生就躲到寝室去了。当时黔东南支队教导大队还没有饭堂,每个班围成一个圈在操场上就餐。这天刚吃完早餐便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大家走后,我看见洗碗槽很脏,就拿着扫帚重新扫去了。开饭时大队长说了,今天政委要来检查,大家把卫生整彻底。班长说别去,那是二班的卫生区。我说没事,一会就好了。扫地我是行家,一小会儿工夫就好了。放回扫帚时,我发现潲水桶里有一个白花花的馒头,心里很不是滋味,情不自禁地捡起来往嘴里喂。馒头到嘴边时,突然被人叫住了。抬头一看,是王兆康政委。我很慌张,左手赶紧接过馒头,右手唰地给政委敬礼,使劲叫政委好。向铁生……政委叫了我的姓名还想说什么没有说出来,慢慢向我走来,我愣住了,居然呆呆地站着没动。政委认识我,每次来教导大队都要看看我,很多人还以为我是政委的关系兵。入伍当天,教导员在队列前问谁会写标语,许久没人答应。我沉默良久,勇敢地喊了报告。在家时我经常为村民写对联,标语不过是字体大点,我想我行。果然,我成功了。教导员亲自为我压纸,斗大的字在我笔头如行云流水。教导员不停地赞叹,我激动得差点哭了。过了几天,教导员又在队列前问谁会办板报。还和前次一样,只有我站出来了。所有人对我出的板报赞不绝口,全部内容都是我自己写的,诗歌《告别了妈妈》让战友们热泪盈眶。元旦快到了,教导员找人排练节目和组织晚会,我再一次勇敢地站出来。由我自创自编自导的元旦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元旦过后,我们进行入伍后的第一次测试,支队首长都来了,政委也在场。在五公里越野考核中,我帮战友扛了五支枪,全副武装第一个冲到终点,时间17分10秒。当我冲出终点后,所有领导都过来拍我的肩膀。我看见教导员兴奋得拉着政委说了许多话,因为离得较远,我只隐隐约约听到一句——政委,我好多年没见到素质这么全面的兵了。走到我身边,政委抢过我手中的馒头,右手使劲拍我的肩膀,眼里有泪花在闪。漫天雪花纷纷扬扬,我丝毫没有冷的感觉,雪花像温暖的棉絮,将我紧紧包围着。突然,政委命令大队长说,整队集合。列好队,大队长给政委报告后,政委拿着馒头健步走向队列前。在队列正前方中央,政委停下,猛地转过来,啪地一个标准的军礼。左手高高地举起馒头,同志们,这是什么?这是父母的血汗,这是延续生命的粮食。革命军人,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然而,我们中间有的同志,把这么好的馒头往臊水桶里扔,你不是扔的馒头,你是扔的良心,扔的传统,你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但是,我们中间也有非常优秀的同志,向铁生就是,他才是优秀的军人,合格的武警。刚才,我正准备上楼,看见向铁生同志从臊水桶里捞出馒头准备吃下去。我感动得流泪了,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他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大家都有他的思想境界、他的学习精神、他的踏实作风,那么我们都是优秀的,我们的部队也一定会是一流的……政委越讲越激动,队列里一次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春节前夕,教导大队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大会,政委亲自为我颁发三等功证书,并为我挂上了闪闪的军功章。十几年的军旅生活在坎坷、鲜花、荣誉中眨眼工夫就到现在了。重病的父母,靠向乡亲讲述我的故事,从中年熬到了老年。十三年,父母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过,每次病重都把我的照片压在胸口,谁知道他们幸福的笑容里隐藏着多少难言的苦。弟弟和妹妹读完小学就南下打工去了,父母在病重时不看我们的照片看谁呢。那时家中没有电话,只要一个月收不到父亲的信,我会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我便不停的给父母写信,有时还责怪父亲为什么不及时回信。父亲总说农活忙,没时间写信。我知道父亲的脾气,再忙都会抽时间给我回信的,每次都说他们身体很好,只要我在部队有出息,他们啥毛病没有。后来我才发现,只要很久没收到父母的信,他们肯定病得很严重。临危也不给我说,怕我分心走神影响前途,父母愿意用生命换取儿女的幸福。以前的义务是三年,每个人都有一次探亲机会,但是我没有回家的想法和打算,并不是我不想回家,我实在没有经济实力,我把每月的大部分津贴和所有的稿费都寄回家了,回家一趟至少花三百元,妈妈喂一头肥猪也卖不了这么多。我情愿把这些钱寄给家里,比回家实惠多了。离家久了,自然很想家,只要闲下来,便会想得刻骨铭心,想多了不仅伤感,而且失眠。所以我拼命工作和学习,哪怕业余时间也不给自己留一丝一毫的空隙。几乎每年父母都要收到我的立功喜报,每次父亲都把喜报贴在堂屋正中墙上,母亲说,她能在喜报上看到我的笑脸。1995年8月,我收到了武警贵阳指挥学校录取通知书,我嫌写信太慢,急不可待跑去邮局发了特快电报。让父母到镇上给我打个电话,等了一个星期杳无音信。我预感父母病重了,慌忙请了假,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我在县医院急救室找到了父母,母亲正在抢救,父亲可能好久没睡觉了,布满血丝的眼睛不停地淌着泪水。父亲说医院下病危通知书半个月了,你妈可能不行了。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伏在母亲身上嚎啕大哭。颤抖的双手拿着军校通知书,不停地呼唤着妈妈。不知过了多久。母亲终于慢慢睁开眼睛。见到我,老人家眼睛突然一亮,仿佛两颗黑珍珠在阳光下发出亮丽的光泽。妈妈,妈妈,妈妈……我不停地叫着,生怕母亲永远闭上眼睛再也叫不成了。我说,妈妈,您看,我考上军校了,以后儿子就是警官了。母亲伸出苍白的双手,接过通知书,眼泪如奔腾的河流。我没有急着为母亲擦去泪水,因为那是母亲在释放幸福,让她多释放些吧。母亲责怪我不该回来,反正有寒假,现在回来多么的浪费。我说不用担心,军校不交学费,每月发津贴,比当战士还多,业余我还可以创作赚稿费。父亲没有说什么,久久地捧着通知书陷入深深地沉思,手不停地颤抖着,仿佛捧着一团燃烧的火。那夜,我请父亲下馆子,父亲说我菜点多了,唠叨着埋怨我,教育我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节约。唠叨之后,父亲便埋头吃菜,我知道父亲怕浪费。我和父亲频频举杯,不知不觉都醉了。我说爸爸走吧,父亲呆呆地坐着,眼睛盯着盘子里的剩菜,血红而潮湿的眼神充满惋惜。我赶紧叫服务员打包,父亲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我搀扶着父亲,父亲一路蹒跚着。他不停地拍打我的肩膀,我很感动,父亲手的力度告诉我:儿啊,你成熟了。等母亲出院我便走了。父亲送我上车时,再三叮嘱我,你只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就会永远有出息。我不停地点头。回到部队后,我给自己写了一句座右铭:以父亲劳作的姿势,一手握枪,一手握笔。每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就会想起父母,想起父母以九十度的姿势劳动的身影。父母没有文化,他们听不懂高深的道理,也不需要甜言蜜语的话,他们最喜欢喜报,喜报和奖状一般大小。因此,我勤奋学习,刻苦工作,恨不能天天都让父母收获喜报,收获幸福。入伍至今,我已经荣立了七次三等功,每次父亲都要把喜报高高地贴在墙上。有时,我甚至把文学获奖证书和先进工作者证书寄给父母,让他们享受幸福。让他们保管荣誉,比自己把那些过去的成绩锁在抽屉里更有意义。一旦父母很久没收到荣誉了,有如辛苦一年了没有收成,心里便会着急,就会很失望。害怕父母失望,便有了鞭策我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形的,金贵的,绝无仅有的精神财富。在每次立功颁奖大会或是文学沙龙发言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母,想起孩提时代,想起故乡贫瘠的山、清澈的水。每当我真诚而激动地说,比起我的父母,比起我的乡亲,我所付出的劳动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组织却给了这么多荣誉,战友却给了我这么多鼓励,所以,我一直是以感恩的心态活着,以报答的姿态工作,在工作之余,我不知不觉有了诉说的愿望。于是,我爱上了文学。我想把父母给我的爱用文字表达出来,并永久地保存,文字不会被历史和岁月淹没,当父母离开人世,我再打开这些文字时,严厉而慈祥的父母便会站在我的面前,这些纯真的文字也许会感动我的后人,并受到一些启示。爱上文学,还有就是想为战友说点儿什么、写点儿什么,向所有想了解另一种活法的人讲述点儿什么。市场经济、和平年代,许多人已经不怎么理解军人的价值了。在一次“八一”座谈会上,一位长期支持部队建设的私企老板深情地说,不要在天灾人祸时才想到他们,走进他们的生活,你才会知道我们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深受感动,那么多人理解我们和那么多人需要理解我们。于是,我知道了我该如何当好包括我父母在内的人民的忠诚卫士,我该如何向人民诉说我们的内心,展示我们的灵魂。也许我的话是充满感染力的,热烈的掌声告诉我,大家赞同并支持我的看法。每当我获得荣誉时,我没有半点骄傲,自豪一会儿并清醒了。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