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技术】地窑式蒜黄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农业种植技术】地窑式蒜黄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农业种植技术】地窑式蒜黄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种植技术】地窑式蒜黄高产栽培技术

蒜黄是大蒜软化栽培的产品,栽培蒜黄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可利用农闲季节进行生产,是一个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的致富项目。一般每月可生产一茬,每平方米生产蒜黄15公斤以上,一个50平方米左右的地窑可生产6茬,实现纯收益3000多元。现将其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选择山东苍山大蒜,这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蒜头肥大,横径约5—6厘米,外皮白色,一般每头7—8瓣,单头重45克左右,蒜瓣肥大,外皮稍带紫红色,发芽快,叶尖金黄色,品质好,产量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蒜黄栽培品种。二、挖土暖窑:蒜黄生长期短,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2—30℃条件下均能生长。因此,利用冬、春季节生产,场地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块,以利于提高暖窑的温度,减少冻害,同时当外界温度升高时,又能很好的放风降温。冬季或早春外界气温低,采用暖窑生产无公害蒜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栽培方法,具有投资小、建窑简单、生产操作方便等优点。挖暖窑,一般高度为2—2.5米,入土深为1.5米左右,露出地面高度为1米、窑长7米、窑宽7米(栽培面积掌握在50平方米左右),在上面用木架或竹竿支好(一定固定牢固,上面要盖土),然后铺放玉米秸、稻草、小麦秸或破草苫等遮盖物,最上面盖土,厚度为40厘米左右,在四个底角处各留有一个放风窗口。挖入口,宽度为40—50厘米,两侧用砖垒好。栽培床土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好,土壤厚度为10—12厘米左右,栽培池的畦面要平,铺砂或沙壤土6厘米左右,耙平后栽蒜。三、播种要点:大蒜鳞茎有一定的休眠期,为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播种前要进行处理。方法是剥除鳞茎的外皮、基部茎盘以及蒜瓣的部分或全部蒜皮,以利水分吸收和气体交换。于11月上中旬播种,播前应进行0—4℃的低温处理,经低温处理的种蒜,可提前出苗。此外,播前还要用清水浸种一昼夜,使种蒜充分吸水,加速发芽。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播种时要尽量采用密植栽培,种植时将蒜头一个挨一个的紧密地种植于栽培畦中,蒜瓣间尽可能不留空隙。一般每平方米约用种蒜20公斤左右。播种后随即覆盖3—4厘米厚的黏土,浇一次透水,同时盖好遮光覆盖物。四、畦面管理:蒜黄主要是利用大蒜鳞茎贮存的养分转化形成鲜嫩的叶片供食用,管理的关键是适时适量浇水,控制好土壤湿度,促进叶片迅速生长。土壤过干叶片生长缓慢影响产品品质和产量。但在密闭条件下,如空气、土壤湿度过大,又常易发生腐烂现象。所以,尽量减少浇水,一般是种植后浇一透水,维持较高的湿度,保证种蒜迅速出苗。以后,可根据外界气温、土壤湿度、蒜黄生长状况,灵活浇水,不能使暖窑内湿度过高。每隔1—2天喷一次水,间隔一周喷一次0.1%磷酸二氢钾或4%尿素水。生长前期,喷水量要少,后期逐渐增多。收获前再适量浇小水一次,既保证了蒜黄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为收割后继续生长奠定基础。进入立冬节气后,外界温度明显降低,要在栽培窑内生火炉(可自制小土炉)以提高温度,使其保持正常的生长,当白天温度超过20℃时要放风降温度,防止高温徒长。五、适时收获:当蒜黄高度达到35—45厘米时即可收获。一般蒜黄从栽种到割头刀,需25天,再过20天左右可收第二刀。收割时要割齐,不要连根拔起。收割的蒜黄要扎成捆,在阳光下晒一下,使蒜叶由白转变为金黄色时,即可上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