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8交通工程2003年10月试卷_第1页
06078交通工程2003年10月试卷_第2页
06078交通工程2003年10月试卷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078#交通工程试题第5页共5页浙江省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交通工程试题课程代码:0607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2.运输工程包括的五项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3.连续流是指_____________。4.某信号周期时长为60秒,其中某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为30秒,则该相位的绿信比等于_____________。5.声屏障愈高,噪声衰减值愈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1.自行车的单位停车面积一般取为()。A.0.5m2/辆 B.2m2/辆C.4m2/辆 D.6m2/辆2.关于汽车牵引力,正确的说法是()。A.当牵引力大于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时,则驱动轮必然打滑B.当牵引力小于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时,则驱动轮必然打滑C.当牵引力小于汽车行驶阻力之和时,则车辆加速D.当牵引力等于汽车行驶阻力之和时,则车辆加速3.年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A.ADT B.WADTC.MADT D.AADT4.设M/M/1系统的利用系数为ρ,则在系统中有n个顾客的概率为()。A.ρn+(1-ρ) B.ρn-(1-ρ)C.ρn(1-ρ) D.ρn/(1-ρ)5.关于两个地区之间的交通分布水平,正确的说法是()。A.交通分布水平与地区土地利用规模无关B.交通分布水平与区间距离无关C.地区土地利用规模越大,交通分布水平越低D.区间距离越短,交通分布水平越高6.某交叉口设有两相位信号,已知两个相位的红灯时间分别为30秒和33秒,黄灯时间都是3秒,则信号周期时长为()。A.66秒 B.63秒C.69秒 D.60秒7.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已知节点i到节点j的线权为L.W.(i,j),节点i的点权为P.W.(i),进入节点i的交通量为Qi,则该连线上的分配交通量Qij为()。A.Qij=Qi[L.W.(i,j)+P.W.(i)] B.Qij=Qi[L.W.(i,j)-P.W.(i)]C.Qij=Qi[L.W.(i,j).P.W.(i)] D.Qij=Qi[L.W.(i,j)/P.W.(i)]8.在信号交叉口,绿灯启亮后,车流就从零流量和高密度Kj状态转变到具有流量S和较低密度Ks的状态,形成消散波,这种消散波又称起动波,则其波速为()。A.-S/(Kj-Ks) B.S/(Kj-Ks)C.-S(Kj-Ks) D.S(Kj-Ks)9.某路段长度为55m,测得该路段的行程时间为29.5秒,停车延误时间为18.1秒,则该路段的行程车速V1和行驶车速V2分别为()。A.V1=6.71公里/小时,V2=10.94公里/小时B.V1=6.71公里/小时,V2=17.37公里/小时C.V1=17.37公里/小时,V2=6.71公里/小时D.V1=4.16公里/小时,V2=6.71公里/小时10.设Q、Vs和K分别为车流的流量(辆/小时)、空间平均车速(公里/小时)和交通密度(辆/公里)。已知Vs=-1.5K+80,则Q与K的关系式为()。A.Q=-0.5K+80 B.Q=-2.5K+80C.Q=-1.5K2+80K D.Q=-1.5+80/K11.关于交通感应信号,正确的说法是()。A.对于全感应控制,检测器只设置在次要道路上B.对于半感应控制,检测器设置在所有进口道上C.感应信号的通行能力比定时信号大D.初期绿灯时间不考虑行人安全过街的需要12.关于交通量观测的各级测站,正确的说法是()。A.辅助测站又称连续观测站 B.控制测站又称连续观测站C.控制测站又称间隙观测站 D.辅助测站又称补充测站13.用事故率法鉴别高事故地点时,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低时会出现假象B.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大时会出现假象C.事故率法没有缺点D.事故率法不考虑交通的使用状况14.OD调查O、D两个字母的含义是()。A.O、D都表示起点 B.O、D都表示讫点C.O表示讫点,D表示起点 D.O表示起点,D表示讫点15.已知某车流服从泊松分布,其平均到车率为λ辆/秒。设Pk表示在计数间隔t秒内到达k辆车的概率,则Pk计算公式为()。A. B.C. D.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两项是正确的,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行程车速、行驶车速、行程时间和行驶时间,正确的说法是()。A.行驶时间包括行程时间和中间受阻时的停车时间B.行程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中间受阻时的停车时间C.行程车速是车辆行驶的距离除以行程时间D.行程车速是车辆行驶的距离除以行驶时间E.行驶车速是车辆行驶的距离除以行程时间2.城市化的特点表现为()。A.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城市功能日益综合化C.城市群减少 D.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E.城市郊区日益缩小3.负指数分布和移位负指数分布用于描述车头时距分布时,正确的说法是()。A.负指数分布的局限性表现为:车头时距愈短,其出现的概率愈大B.负指数分布的局限性表现为:车头时距愈短,其出现的概率愈小C.负指数分布没有局限性D.移位负指数分布有局限性E.移位负指数分布没有局限性4.关于事故率基数MEV和HMVK,正确的说法有()。A.MEV表示每十万辆进入车 B.MEV表示每百万辆进入车C.HMVK表示每百车Km D.HMVK表示每万车KmE.HMVK表示每亿车Km5.关于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的点权和线权,正确的说法有()。A.节点i的点权是指进入节点i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B.节点i的点权是指离开节点i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C.节点i的点权是指进入和离开节点i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D.起点的点权等于0E.起点的点权等于1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产生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正确的说法有()。A.与交通量有关 B.与道路的几何线形无关 C.与交叉口有关 D.与路面状况有关 E.与驾驶员有关2.关于汽车废气排放的影响因素,正确的说法有()。A.废气排放与燃料有关 B.废气排放与汽车行驶状态无关C.废气排放与车速有关 D.废气排放与气温无关E.废气排放与气温有关3.比较用于出行分布预测的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法,可知()。A.增长系数法考虑的因素比重力模型法全面B.重力模型法考虑的因素比增长系数法全面C.重力模型法适用于短路程出行分布的预测D.重力模型法不适用于短路程出行分布的预测E.如果调查区的发展有重大变化,则增长系数法不宜采用4.根据跟车模型的最一般形式,正确的说法有()。A.后随车的跟驶反应与后随车和前导车之间的间距有关B.后随车的跟驶反应与后随车和前导车之间的间距无关C.后随车的跟驶反应与后随车本身的速度有关D.后随车的跟驶反应与后随车本身的速度无关E.后随车的跟驶反应与后随车和前导车之间的速度差有关5.根据跟车理论,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跟车特性有()。A.同步性 B.延迟性 C.传递性 D.制约性 E.独立性五、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交通分布2.车头空距3.月平均日交通量4.单向交通六、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高速干道交通控制系统可分为哪三个部分?2.全有或全无分配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3.驾驶员动视力与车速的关系是什么?4.什么是线性跟车模型的局部稳定性和渐近稳定性?七、计算题(第1题5分,第2题10分,第3题10分,共25分)1.某测站测得某年各月的交通量如表1所示,试计算各月的月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变系数。表1某测站某年各月的交通量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312831303130313130313031全月交通量6585243833661557032175437758917133570856800349156785268782832.某快速干道上车流的速度—密度模型为V0.103=1.547-0.00256K,其中V以英里/小时计,K以辆/英里计。一列速度为V1=55英里/小时的车流中由于被插入一辆速度为V2=15英里/小时的低速度车并不能超车而集结形成速度为V2的拥挤车流。低速度行驶了2英里后驶离车队,拥挤车队随之离散形成具有速度为V3=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