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类型缺氧培训课件_第1页
四种类型缺氧培训课件_第2页
四种类型缺氧培训课件_第3页
四种类型缺氧培训课件_第4页
四种类型缺氧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种类型缺氧

教学目标1.掌握缺氧的原因、分类与血氧变化的特点;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2.熟悉常用的血氧指标。3.了解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2四种类型缺氧

本章主要内容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2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3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4常用的血氧指标13四种类型缺氧

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基本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血氧容量血氧含量概念正常值影响因素4四种类型缺氧

■血氧分压(PO2)【定义】为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

,又称血氧张力Hypoxia【正常值】PaO2:100mmHg;PvO2:40mmHg【影响因素】吸入空气的氧分压

、肺的呼吸功能、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5四种类型缺氧

正常氧分压“梯度”示意图6四种类型缺氧

■血氧容量(CO2max)【定义】

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完全氧合后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液当中Hb的质和量。【意义】血氧容量大小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正常值】

CO2max:20ml/dl【影响因素】

Hb的质(Hb结合氧的能力)和量Hypoxia7四种类型缺氧

■血氧含量(CO2)【定义】指100ml血液实际含有的O2量称为血氧含量。包括结合氧和游离氧。【意义】提示血液实际供氧水平。

【正常值】

CaO2约19ml/dl;CvO2为14ml/dl【影响因素】PaO2&血氧容量。Hypoxia8四种类型缺氧

【正常值】

SaO2:95%~99%;

SvO2:70%~75%。

【影响因素】

主要取决于PaO2(氧解离曲线)■血氧饱和度(SO2)【定义】血液当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的百分数。Hypoxia9四种类型缺氧氧离曲线10四种类型缺氧氧气的获得和利用氧气的获得和利用外呼吸内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HbO2HbO2HbO211四种类型缺氧

【缺氧】

当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从而引起细胞代谢、功能以致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概念(Concept)Hypoxia12四种类型缺氧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肺部摄氧—

血液携氧—循环运氧—

组织用氧等张性缺氧Text低动力性缺氧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利用障碍性缺氧组织性缺氧13四种类型缺氧

乏氧性血液性循环性组织性供氧↓用氧↓缺氧14四种类型缺氧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hypoxia)

乏氧性缺氧是指由于动脉氧分压降低,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大气性缺氧)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性缺氧)静脉血分流入动脉(静脉血掺杂)原因15四种类型缺氧

法洛氏四联症16四种类型缺氧

17四种类型缺氧

低张性缺氧的特点缺氧类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乏氧性缺氧↓↓N↓N或↓18四种类型缺氧

HHbHbO2≤2.6g/dl≥5g/dl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5g/d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发绀(cyanosis)如: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g/dl发绀(不缺氧)

贫血患者<5g/dl不发绀(缺氧)19四种类型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HemicHypoxia)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缺氧。动脉血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是正常的,又称等张性缺氧。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血红蛋白性质改变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异常增高原因20四种类型缺氧

原因贫血(anemia)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单位容积血液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虽然PaO2和氧饱和度正常,但氧容量降低,氧含量随之减少。CO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methemoglobinemia)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如输入大量库存血,或输入大量碱性液体;某些血红蛋白病。21四种类型缺氧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HbCOO2O2O2CO与Hb的亲和力是O2的210倍,形成HbCOCO与Hb一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3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CO抑制糖酵解,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樱桃红色22四种类型缺氧

Fe3+与羟基牢固结合,失去携氧能力◆剩余的Fe2+与O2亲和力增强,氧离曲线左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肠源性发绀咖啡色23四种类型缺氧

缺氧类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血液性缺氧NN↓N↓N↓血液性缺氧的特点**皮肤、粘膜颜色:乏氧性缺氧-紫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咖啡色碳氧血红蛋白血症-樱桃红色

严重贫血病人?红细胞增多症?24四种类型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CirculatoryHypoxia)血液循环障碍供给组织的血液减少低动力性缺氧缺氧动脉狭窄或阻塞,致动脉血灌流不足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流缓慢,微循环淤血,导致动脉血灌流减少循环性缺氧缺血性缺氧淤血性缺氧25四种类型缺氧

缺血:

局部性的(如静脉栓塞或静脉炎);

全身性的(如右心衰竭)。机制:血流↓→进入组织血量↓→组织供氧↓局部性的(如血管狭窄或阻塞);全身性的(如心力衰竭、休克)。淤血:26四种类型缺氧

缺氧类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循环性缺氧NNNN↑循环性缺氧的特点27四种类型缺氧

四、组织性缺氧(Histogenoushypoxia)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所引起的缺氧组织性缺氧抑制细胞氧化磷酸化线粒体损伤维生素缺乏导致呼吸酶合成障碍28四种类型缺氧

组织性缺氧的特点缺氧类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组织性缺氧NNNN↓由于氧合Hb含量高,皮肤粘膜呈鲜红或玫瑰红29四种类型缺氧

第三节缺氧对机体的影响缺氧对于机体的影响是广泛的、非特异的,影响程度和结果,主要取决于缺氧发生的原因、速度、程度、部位、持续的时间,以及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缺氧时,机体的变化既有代偿性的也有损伤性,两者之间的区别有时仅在于变化程度的不同。30四种类型缺氧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一)代偿性反应

★肺通气量增加是对急性低张性缺氧的最重要代偿反应。31四种类型缺氧

1.中枢性呼吸衰竭抑制呼吸中枢PaO2<30mmHg潮式呼吸间停呼吸(二)损伤性变化32四种类型缺氧

(二)损伤性变化2.高原肺水肿进入4000m高原后1~4d内出现发病率:5.7%~17.7%临床表现:胸闷,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血性泡沫痰发病机制

▲呼吸运动↑回心血量↑、肺血流量↑肺cap流体静压↑

▲肺血管收缩的不均一性部分肺动脉高压肺

▲肺cap壁通透性增加(血管活性因子、炎症因子作用)肺水肿33四种类型缺氧二、循环系统变化

(一)代偿性反应1、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回心血量增加34四种类型缺氧

心输出量增加

①刺激颈A体主A体感受器呼吸深快刺激肺牵张感受器胸内负压↑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心率↑

V收缩静脉回流↑②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心脏β-受体心输出量↑心肌收缩性↑PaO2↓35四种类型缺氧

◆心、脑供血增多◆皮肤、内脏、骨骼肌和肾血流减少2、血流重新分布缺氧时?请大家从这个角度上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登山运动员的四肢、鼻子及耳朵等部位最容易冻伤?36四种类型缺氧

(二)损伤性变化

缺氧肺血管收缩循环阻力↑肺A高压

RBC↑血液粘滞↑右心后负荷↑慢性缺氧肺血管平滑肌肥大、血管硬化心衰

(1)肺动脉高压(2)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下降38四种类型缺氧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提高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增加组织供氧◆EPO能促进肌肉中氧气生成,增强运动员的耐力。(一)代偿性反应三、血液系统的变化2、血红蛋白释放氧能力增强◆2,3–DPG含量升高◆氧离曲线右移,有利于氧的释放39四种类型缺氧

(二)损伤性变化血液粘滞度增高

外周阻力增大

心脏后负荷增高40四种类型缺氧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轻度缺氧或缺氧早期:血液重新分布保证脑组织血供;严重缺氧或长时间缺氧:神经系统障碍,脑水肿和脑细胞受损急性:头痛、情绪激动、记忆力等降低,严重可出现惊厥和昏迷慢性: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嗜睡及精神抑郁41四种类型缺氧

一、代偿性反应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糖酵解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

缺氧时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和膜表面积增加。呼吸链中的酶表达量增加,活性增强。

肌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较大肌红蛋白的增加可能具有储存氧的作用。五、组织细胞的变化42四种类型缺氧

(二)、损伤性变化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的损伤43四种类型缺氧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精神紧张、交感兴奋、发热、甲亢等中枢抑制、低温环境等

2.个体或群体差异年龄、居住地等

3.适应性锻炼心肺功能、氧化酶活性、Hb4.缺氧预处理44四种类型缺氧

第五节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吸氧对低张性缺氧最有效提高血液性缺氧和循环性缺氧患者血液物理溶解的氧组织性缺氧治疗关键是解除呼吸链酶的抑制二、氧疗

1.吸氧浓度:物理溶解的氧可升至2ml/dl

2.吸氧浓度+

氧分压(高压氧疗)

3个大气压物理溶解的氧可升至6ml/dl

一、消除缺氧原因45四种类型缺氧

3.氧中毒:持续过长时间吸入氧分压过高气体(超过0.5个大气压的纯氧),而引起细胞损害、器官功能障碍。氧中毒的发生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临床中进行氧疗需注意根据病情给与适当的氧浓度避免盲目吸入需要的高浓度。46四种类型缺氧案例一李某某,男,67岁,职业:工人。患者主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息十余年,加重4天。”于2010年6月18日以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收住呼吸科。入院查体,T:38.7℃,P:88

次/分,R:24次/分,Bp:130/90mmHg,精神差,口唇发绀,呼吸急促,颈静脉怒张,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