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苏教语文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苏教语文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苏教语文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苏教语文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1高二年级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2015.06)命题、审核:朱跃生友情提醒:1.本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3.请考生务必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无效。4.请用0.5毫米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答题,否则无效。一、语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渐染(jiān)炽热(zhì)修葺(qì)不省人事(xǐnɡ)B.镌刻(juān)妊娠(shēn)处理(chù)呱呱坠地(ɡuā)C.缧绁(xiè)丧钟(sànɡ)[o胚胎(pēi)殒身不恤(yǔn)D.说服(shuō)讣告(fù)唁电(yàn)怙恶不悛(hù)2.在下面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父母在亲子教养中“没有干涉,”,这是意义深远的立场,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2)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魅力,因其人物塑造生动形象,心理描写而愈久愈醇。(3)鲁迅既赞赏式的直面抗争,也深深理解阮籍式的借醉酒保护自己的处世态度。A.顺其自然刻画入微怒目B.听天由命刻画入微侧目C.听天由命入木三分侧目D.顺其自然入木三分怒目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6月13日,四川广安境内普降大雨,部分地区降雨量大约在200毫米以上,城区多处路段发生内涝,交通受阻。B.“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赞誉,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C.有公众质疑,张炜的《你在高原》获奖不但加重了茅盾文学奖对于公众的困惑,而且阻碍了公众进入纯文学领域。D.网络专车平台吸纳私家车进入,在客观上有助于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但在服务质量和安全性上存在较大问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A.原庄公之所以得天下(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推究)B.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领:兼任)C.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吾子:您)D.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韩愈《祭十二郎文》)(幸:幸亏)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志气日益微(韩愈《祭十二郎文》)B.盖尝试论之(苏轼《教战守策》)C.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韩愈《进学解》)D.出入经史百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6.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7.下列歌词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我也不会奔跑”(吴青峰《小情歌》)B.“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宋冬野《董小姐》)C.“孤独的花睁开流泪的眼,祈求时间不要去改变”(卢庚戌《风花树》)D.“这城市已摊开他孤独的地图,我怎么能找到你等我的地方”(高晓松《模范情书》)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而文艺心理学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①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②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③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④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⑤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A.③⑤④②①B.③①⑤②④C.⑤③④①②D.⑤①②③④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留侯论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鲜:鲜明

B.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迎接

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卒:同“猝”,突然

D.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弊:疲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油然而不怪者

B.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是以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之节且夫有报人之志

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其事甚怪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5分)

(2)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5分)三、古诗词鉴赏(9分)13.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回答(1)~(2)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⑴词的上片主要是写景,你认为这些景象有什么特点?联系全词想想上片写景的作用?(3分)答:⑵下片描写了哪三个画面?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2)东隅已逝,。(王勃《滕王阁序》)(3),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5)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6),蓦然回首,那人却在,。(辛弃疾《青玉案》)(7)。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8)江畔何人初见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五、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16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信梁实秋①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平、快、挂,七长八短的一大堆。明知其间未必有多少令人欢喜的资料,大概总是说穷诉苦、琐屑累人的居多,常常令人终日寡欢,但是仍希望有一大堆信来。MarcusAurelius曾经说:“每天早晨离家时,我对我自己说,‘我今天将要遇见一个傲慢的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个说话太多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惊讶。’”我每天早晨拆阅来信,亦先具同样心理,不但不存奢望,而且预先料到我今天将要接到几封催命符式的讨债信,生活比我优裕而反来向我告贷的信,以及看了不能令人喜欢的喜报,不能令人不喜欢的讣闻等。世界上是有此等人、此等事,所以我当然也要接得此等信,不必惊讶。最难堪的,是遥望绿衣人来,总是过门不入,那才是莫可名状的凄凉,仿佛有被人遗弃之感。②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得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概,轻易是不肯写信的。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放心,里面第一页必是抄自尺牍大全,“自违雅教,时切遐思,比维起居清泰为颂为祷”这么一套,正文自第二页开始,末尾于顿首之后,必定还要标明“鹄候回音”四个大字,外加三个密圈,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另附恭楷履历硬卡片一张。这种信也有用处,至少可以令我们知道此人依然健在,此种信不可不复,复时以“……俟有机缘,定当驰告”这么一套为最得体。③另一种人,好以纸笔代喉舌,不惜工本,写信较勤。刊物的编者大抵是以写信为其主要职务之一,所以不在话下。因误会而恋爱的情人们,见面时眼睛都要迸出火星,一旦隔离,焉能不情急智生,烦邮差来传书递简?Herrick有句云:“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同样的,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喁喁私语时才要写信。情书是一种紧急救济,所以亦不在话下。我所说的爱写信的人,是指家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暌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借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在这心情之下,朋友的信可作为宋元人的小简读,家书亦不妨当作社会新闻看。看信之乐,莫过于此。④写信如谈话。痛快人写信,大概总是开门见山。若是开门见雾,模模糊糊,不知所云,则其人谈话亦必是丈八罗汉,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又尝接得另外一种信,突如其来,内容是讲学论道,洋洋洒洒,作者虽未要我代为保存,我则觉得责任太大,万一庋藏不慎,岂不就要湮没名文。老实讲,我是有收藏信件的癖好的,但亦略有抉择:多年老友,误入仕途,使用书记代笔者,不收;正文自第二页开始者,不收;横写或在左边写起者,不收;有加新式标点之必要者,不收;没有加新式标点之可能者亦不收……因为有这样多的限制,所以收藏不富。⑤信里面的称呼最足以见人情世态。有一位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常接到许多信件,开端如果是“夫子大人函丈”或“××老师钧鉴”,写信者必定是刚刚毕业或失业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请求提携的意思。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的称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⑥书信写作西人尝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但居今之世,心头萦绕者尽是米价涨落问题,一袋袋的邮件之中要拣出几篇雅丽可诵的文章来,谈何容易。15.“信”在本文中有哪四个别称?(4分)16.第2、5两段中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朵云遥颁:阶级升黜:17.作者收藏信件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请结合文中第4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不超过20个字。(4分)2018.从本文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风格?请作精要探究。(4分)六、现代文阅读(二)论述类文本(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1题。雅与俗莫邪①从前倪云林雅士,因为不肯替张士信作画,有一天被张士信捉了起来,鞭打几死。可是他在被鞭打时,不发一言。有人问他缘故,他说:一开口就俗了。②不得了,这样的雅士,连性命都不顾,真正少见。然而这样的做作,不也有一些太雅之嫌否?因为在我看来,不开口只能算作强硬不屈,是个好汉,与雅无关。如果存心要以此为雅,就未免太雅而成俗了。③太雅成俗,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的“雅得太俗”一样。当时一般斗方名士,动不动就饮酒看花,吟诗作赋,自命风雅,于是给吴敬梓大大地嘲讽了一阵,至今当为话柄。④这种雅习,到了今天,似乎风流余韵,依然未绝,或者竟是变本加厉,有行必雅,无事肯俗。别的不必说,即以几个人的别号笔名而言,早已竭尽雅之奇观,不能不使人叹为雅之极致。⑤我不是说,那些名字不雅。恰恰相反,我是承认它们的雅的。可是一人始倡,多人从风,任何雅事,都成了俗不可耐。正如宋之苏东坡是雅人,多雅事,明之唐伯虎、张孟晋之流,邯郸学步,扭捏作态,就使人要发呕了。⑥要一定专为雅与俗下定义,当然不是容易的。不过我说,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些范围,除了始倡者雅,从风者俗外,还有有意者俗,无心者雅。倪云林之俗,我就为了他的有意。他本来是元末明初人,元人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别号的,所以他号为云林子,这就是他的俗的表征之一。至于他的故意嗜洁,无非学学朱元璋,也徒见其俗气熏人耳。⑦莫君利哀(仿高君尔基的雅称)所写的《装腔作势》,就是为这些雅人写照的。我想要收集这项材料,恐怕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正可以车载“之”计量,汗牛“之”充栋吧——用两个“之”字,文气便雅。⑧不过雅事只止文人有份,不识字的浑人是无份的。因此既有文人的太雅成俗,也就有了浑人的太俗成雅。党太尉的销金帐里,羊羔美酒,就是个明证。而梁山黑旋风开口老子,闭口铁牛,实在妩媚可爱,端的不俗。就是鲁迅笔底下的阿Q,几声我要……,我也认为是近代第一雅人。为什么呢?也不过为了他们的一片天真,无心于雅。其所言所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却自然地绝妙千古,俗得太雅耳。⑨文人中毕竟黄山谷是有点道理的:到了宣州,有人请他写字,他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有人因为他给了俗人,为他可惜,他就笑着说,有不俗的人,引一个来看看。这话真正痛快极了!反过来说,谁是雅人呢?谁不是俗人呢?于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雅与俗的究竟来。⑩我时常听见人们说,文章要做得“雅俗共赏”,方为妙文。这话,我有些不相信,因为雅能赏的,俗未必能赏;俗能赏的,不一定雅能赏。因此,我想,也许“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吧。至于我这篇不妙文,既难追雅,又难谐俗,也就只好“雅俗不共赏”了。19.文章认为应怎样区分雅与俗?结尾处画线的句子隐含了作者怎样的文章观?(3分)20.第⑧段的议论有什么特色?请简要概括。(3分)21.请简要说明全文的论述思路。(6分) 七、作文(70分)22.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人的一生中等的事情很多。等,能让人期盼希望,发现美好;等,也能让人无为地消磨时间,最终一事无成。有人在等中枝叶干枯,有人在等中成了一棵常青藤。高二年级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24分)1.D。A炽热(chì),B处理(chǔ)呱呱坠地(ɡū),C丧钟(sānɡ)。2.A(顺其自然:顺应它自然发展,不人为进行干涉;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也比喻凭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往往有消极意味;刻画入微:精心细致地描摹,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形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怒目:发怒时瞪着两眼;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3.D。(A成分赘余B句式杂糅C不合逻辑)4.D5C6B7B(比喻,其他为比拟)8B二、(19分)9.A(A中“鲜”应为“少”,其他项解释均符合文中语意。)

10.C(C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中两个“而”,前“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后“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中两个“以”,前“以”为介词,用;后“以”为介词,因为。D中两个“其”,前“其”为代词,代“天下有大勇者”;后“其”为指示代词,这)

11.B(B中“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错,从文中材料可知,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是希望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因此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无疑不符合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而题干中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C、D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答案正应是B)

12.(1)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分析】第(1)句的关键词为“卒”(突然)、“临”(面临)、“加”(施加)、“挟”(怀有)。(2)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第(2)句的关键词为“见”(表现)、“词色”(言语和面色)、“全”(成全)。三、(9分)13.(1)(3分)衰败、凄清(1分)描写衰残之景渲染凄清的氛围,烘托人之离愁。(2分)(2)(6分)①游子登楼眺望,忧思百端;(1分)②设想对方盼望自己之景;(1分)③写自己对佳人的思念。(1分)主要采用的表现手法是虚实结合。(1分)先写自己望乡怀人,再从对方入手,想象佳人切盼自己回去;最后又回到自己这边。(1分)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无限思念。(1分)四、(10分)14.(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桑榆非晚(3)扪参历井仰胁息(4)东船西舫悄无言(5)只是当时已惘然(6)众里寻他千百度灯火阑珊处(7)莫听穿林打叶声(8)江月何年初照人(9)赢得生前身后名五、(16分)15.书、简、函、尺牍【评分建议】4分。每点1分。书信别称——在中国古代书信有别,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称书札为书信是后来的事。现将古代书信的别称介绍如下:竹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尺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3尺,一般书信宽不过1信称为尺牍。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贴子的总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尺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或绸)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据《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十七”有这样的诗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书信的上述别称都和我国古代写信用的材料有关。除了上述别称外,古代书信还有一些别称。如,用鸿雁代称书信,鲤鱼和书简也代指书信。16.隔个好久(从老远)来了一封信地位待遇改变【评分建议】4分。每问2分。17.亲笔作书,开门见山,行款正确,文字清通。【评分建议】4分。答出1点得1分。18.典雅清丽,中西合璧,洞达人情,幽默风趣。【评分建议】4分。答出1点得1分。六、(12分)19.(1)“始倡”(首倡)和“无心”(天真)是雅,“从风”和“有意”(做作)是俗。(2)好文章既不刻意“追雅”,也不刻意“谐俗”。【评分建议】3分。第一问1分,第2问2分。20.多用事例,妙引古诗,亦庄亦谐。【评分建议】3分。每点1分。21.先由倪云林的故事入题,点明其是“太雅而成俗”,并指出此“雅习”至今依然未绝;进而举例剖析什么是雅与俗,阐明雅者实际上皆俗的道理;最后指出“雅俗不共赏”方是妙文。【评分建议】6分。每层2分。七、(70分)22.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关于判分1.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须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2.判分等级一类63~70;二类56~62;三类49~55;四类42~48;五类28~41;六类27分以下。3.几点说明【立意】①立意偏差,但未完全偏,勉强符合题意,原则上定为四类卷;若语言功夫好,可适度上浮。②立意从材料的某一词语或某一句话而来,断章取义,偏离材料基本含义。尽管立意不准确,但语言功夫尚可,此类作文原则上定为四类卷及以下。③立意与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此类作文定为五类卷及以下。【文体】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5年江苏《高考说明(语文)》的要求。【其他】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②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③特别提醒,不能只从立意上简单评分。一方面,同一角度中的立意表达有高下之分;另一方面,即使同一立意,也要看文章语言表达、思想深刻如何。4.个案处理①确认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⑥缺作文题,扣2分。“等”指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待的人、事物或情况的出现。它是个中性词,因此,它就有积极和消极之说。积极的等,是冷静地思考,积蓄力量,磨练耐心,等时机,为成功做准备;消极的等是空等,无任何积极行动,几乎等于放弃。那么我们在写时,写哪一种都可以。对于积极地等,我们要“学会等”,对于消极的等待,我们就要“别等”。提起“别等”,我想起一首小诗《别等》:别等太阳已经高挂天空╱才进入今天╱别等花已凋谢╱才来珍惜╱别等机会远去╱才来痛心╱别等已经失败╱才来懊悔╱等,只会等白我们的少年头╱等,只会让我们错过╱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有词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小诗的主旨,与岳飞的词句内涵是一致的。等认识一个民族有时很容易。一篇文章说,在汉城,听得最多的英语是“哈利,哈利”(快,快),对韩国人来说,干什么都快是美德。毫无疑问,他们没有等待的耐心。而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列文在他的《时间地图》里对中国人的描述则是:“中国人是最善于等待适当时机的大师。他们认为,等待本身就为时机的到来创造了机会。等待多久呢?需要多久就多久。如果人为缩短这段酝酿的时间,那就像随随便便处理一座大厦的基础一样愚蠢。”另一位叫做海尔穆特·凯里斯的美国人说得更夸张:“按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半个世纪的等待不算太长。”英国人向来恪守排队秩序,显得很有耐心;而在印度,人们都在人群中奋力向前挤,直到他自己到达最前面,好象时间就只有那么一点点了。时间是什么?列文的书中说:“时间是大自然用来避免事情同时发生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它提醒我们:对一些事情来说,所谓的时间观念即意味着要“争取”;对于另一些事情来说,则意味着要“等待”。现实生活中,最容易见到的是两种人,一种人总是在想方设法挤一点时间做一些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而另一些人则挖空心思找一些完全可以不做的事情来打发某一段时间。因此,我常常想,与其如此,还不如静静地等着,因为我相信,马上就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发生。如果说时间是有价值的,那么等待可以做具体说明。我们愿意为我们所看重的东西去排队;而且,看重这种东西的人越多,所排的队也就越长。同时,对于旁观者来说,排队的人越多,所卖的东西就越有吸引力;甚至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队伍中去。在卖方市场时代,人们总是为买东西而排队;在买方市场时代,许多很好的东西总是呆在货架上等顾客来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一样,地位低的人总是在等待地位高的人,有求于人的人总在是在等待大权在握的人,追星族们总是在等待他们的偶像。所以在巴西,人们都把不守时间的人视为成功者。列文则说,不守时成为事业有成者的一件外套,就像有钱的人脚上穿的高档皮鞋。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应该等谁,应该等多长时间。加州州立大学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助理教授若迟到的话,学生可以等10分钟,副教授则可以等20分钟,教授则要等半小时。可见,“别人等你的时间越长,你的地位就越高。”《等待戈多》中的戈多是一个不提供任何服务的服务者,但他显贵的地方,正在于一直有人在等他。出席有些会议的领导,其实到会上什么事也不做,但他总是最后一个来,而且会议组织者们总是很愿意等着他。排队是体现等待规则最普遍的形式。在一些必须排队的场合,有权的人可以安排他的下级去排队,有钱的人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