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格智能研究报告_第1页
美格智能研究报告_第2页
美格智能研究报告_第3页
美格智能研究报告_第4页
美格智能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格智能研究报告1.美格智能—智能模组领军龙头1.1领先的智能模组与解决方案提供商2012年拓展物联网业务,是国内首批量产的LTE通信设备厂商之一。美格智能成立于2007年,2012年2月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同年5月与美国高通签订专利授权许可协议,开展基于高通方案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设计研发,向物联网行业进一步拓展,也是国内首批量产LTE通信设备的厂家之一。2014年开始专注于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开发,并且进入到华为终端供应商体系,2017年正式在深交所上市。美格智能是全球领先的无线通信模组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以4G/5G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依托物联网行业,基于通信链接、AI应用等核心技术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各类型无线通信模组和以模组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据Counterpoint数据,2021年Q4公司物联网模组行业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三名和中国区第二名,行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2021年大幅提升。1.2模组+解决方案双轮驱动,深度布局智能网联车、FWA以及泛IOT三大领域积极把握物联网行业智能化趋势,领跑智能模组。公司以智能模组为核心优势,紧跟物联网智能化趋势,不断丰富产品序列。目前美格智能的4G智能模组出货量保持行业前列,同时也是业内首家推出5G智能模组的公司,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覆盖了NB-IoT、Cat-M、4GLTE、4GLTE-A、5GSub-6G、5G毫米波、Wifi6等各类型无线通信制式。“产品+解决方案”双轮驱动,“保姆式”服务打造更强优势:美格智能的主要产品包括无线通信模组和以模组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无线通信模组技术为核心,结合物联网具体应用领域的场景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的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提供“保姆式”服务。美格智能的无线通信模组从功能差异性角度可以划分为数传模组、智能模组、算力模组三大类,其中数传模组以基带芯片为基础,提供蜂窝网络通信连接,智能模组在基础通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操作系统和算力功能,是通信与计算、感知、存储融合的代表性产品,算力模组是针对CPU/CPU/AI算力有强需求的专用场景开发的高算力智能模组产品,可提供0.2T到27T的硬件算力。深度布局智能网联车、FWA、泛连接等行业:目前美格智能的产品主要应用于(1)智能网联车领域(智能座舱、T-BOX、ADAS\DMS、辅助驾驶、车载监控等)、(2)4G/5GFWA固定无线接入、(3)泛连接领域:新零售、金融支付、智慧物流、工业互联网、共享经济、智能家居等。核心业务1:智能车联网业务公司产品作为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核心器件,提供高速的链接、算力以及安卓系统。基于5G智能模组,为客户现在不同的车型上实现高速5G网络、安卓系统深度定制、一芯多屏、DMS、360度环视、精准音区定位、连续语音识别等各项智能化功能。美格智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基于4G/5G技术的Android智能模组和M2M模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家车企。替代传统的T-BOX方案,更契合智能化需求:美格智能智能模组的方案替代传统T-BOX方案,能更好的匹配智能化需求,其优势主要包括:1)集成化:智能模组方案除了具备传统T-box的通信功能之外,叠加了娱乐、导航等多种功能,方案集成,节省更多空间;

2)迭代速度快:首先,美格智能的安卓智能模组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极大地缩短了客户的开发周期;其次,基于高通的SOC芯片,芯片迭代周期更短,因此快速的迭代更好的适配汽车智能化的多样化需求。3)开放性:具有很好更加便捷地支持手机生态和行业前沿的技术。一二代产品均已量产,比亚迪是核心重要客户:根据公司2022年中报公告,公司面向智能座舱的第一代5G智能模组产品已在客户多个主流车型上大规模量产,公司推出的第二代5G智能模组报告期内正式在客户中高端车型上成功量产,第二代产品从5G传输、WIFI性能、多摄像头视觉、多屏互动及AI算力方面相较第一代产品均有了数倍提升。根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5G智能模组产品在比亚迪DiLink4.0和DiLink5.0平台上均有大规模量产应用,比亚迪DiLink4.0和DiLink5.0平台覆盖汉、唐、腾势、海豹等多种车型。智能座舱产品出货量领先,未来也有望拓展至高阶辅助驾驶:根据2022年中报,公司5G智能模组产品在智能座舱领域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充分挖掘5G通信、安卓系统定制、高性能低功耗计算、AI应用等核心研发和产品能力在车辆网联化和智能化领域的应用潜力,未来也有望逐步向高阶辅助驾驶拓展。核心业务2:FWA固定无线接入业务5G模组助力FWA产品的快速落地与发展:FWA固定无线接入,就是利用4G/5G等无线接入方式,而非利用铜缆和光纤,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2019年美格智能基于5G模组同步推出了针对FWA产品的定制解决方案,与多家海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美格智能相继推出了5GFWA、5Gmifi、以及5GCPE等产品。捷报频传,国内持续中标,国外出货大幅提升:2021年,在中国联通

5GFWA智能终端招标中,美格智能的5GFWA智能终端SRT838U以本次招标第一候选人的成绩排列第一。截止2022年中报,美格智能面向海外运营商的5GFWA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目前,美格智能的5GFWA产品支持5GNRSub-6G和毫米波技术、支持全球主流频段、成熟的5G+WIFI6系统解决方案、90天量产助力客户快速部署5G。核心业务3:泛连接行业产业智能化稳步推进,高算力模组确立先发优势:美格智能基于智能模组的领先优势在新零售、4G/5GPDA等核心行业建立先发优势,在新零售领域,针对工业级设计的各类拓展接口、单芯片实现双屏、异显、双触摸技术、针对不同分辨率屏幕的自适应驱动技术、BSP标准化实现多个硬件平台安卓OS兼容、人脸支付、千兆以太网适配等领先的定制化开发技术。逐步AR\VR、机器人、无人机、云计算等新兴行业拓展:美格智能在智能模组的布局是非常的全面的,大分类有20余款,实现了入门级、中低端与中高端的全覆盖。目前美格智能高算力模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产业布局也逐步向机器人、云计算等算力要求更高的新兴行业拓展。1.3股权集中,核心团队稳定,带动业绩增长股权结构清晰,核心团队持股比例高。截至2022年8月,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平,直接持有公司42.77%股份,通过兆格投资间接持有公司3.26%股份,共计持股46.03%;王成与王平为兄弟关系,王成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0.69%,通过兆格投资间接持有公司2.67%股份,共计持股13.36%。公司管理层及核心团队股权比例高度集中,大股东利益与公司高度绑定,利于公司战略决策的制定,助力公司长期发展。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员工与公司利益,带动公司业绩长期增长。公司2020年7月公司审议通过第一个核心人才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公司员工199人共计公司总股本2.81%的股权及限制性股票,其中董事、高管合计3人,中层管理人员、核心骨干员工合计196人,授予权益总计510万股。本次大范围对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有利于员工整体凝聚力,助力公司完成长期发展目标。1.4业务转型成功,聚焦模组业务,业绩稳健提升聚焦智能模组业务,营收利润快速增长。公司致力打造领先的智能模组、算力模组产品和以5G智能座舱、FWA、5GPDA等为代表的垂直行业定制化解决方案打造差异化和具备创新力的核心竞争优势,业绩稳步增长。目前公司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订单充足,应用于新能源车智能座舱领域的产品交付大幅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0亿元,同比增长36.27%;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53.95%。同时,据公司2022年中报数据,公司智能模组产品和物联网行业定制解决方案产品持续保持较强的溢价能力,应用于新能源车智能座舱领域的5G智能模组出货量及营收较2021年同期实现倍速增长,面向海外运营商的5GFWA产品出货量大幅提升,海外客户优质项目数量不断增多,无线通信模组及解决方案业务产品均价从142.46元提升至175.50元,保持了较强的议价能力。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17.62%,较2021年同期下降1.76pp,主要由于2022年上半年美金对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导致公司以美金采购的原材料成本有一定程度上升。分区域看,2022年上半年国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7.77%,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8.29%,主营业务海外毛利率略高于国内。同时,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率6.76%,较2021年同期增长0.75pp,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增长水平。营收增长带来规模效应,费用控制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发生销售费用3245.47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4.71%;发生管理费用3812.85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9.12%;发生财务费用1134.18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9.04%;其中,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2.1%、0.6%,较去年同期费用率稳中有降。公司整体费用率水平较去年保持稳定,展现较好费用控制能力。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产品。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发生研发费用分别为1.35亿元,主要用于4G/5G智能模组、5G算力模组、5G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和4G/5GFWA解决方案项目,致力打造具有差异化及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模组产品。同时,公司注重研发人员团队升级及研发基地建设。截至2021年,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高达85.0%,同时公司在上海、西安设立研发中心,助力公司提高技术领先优势、扩大产品出货规模和拓展海外市场。模组及物联网行业研发能力突出,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公司是国内首批基于无线通信模组技术进行产品和技术开发的企业。公司基于高通芯片推出的5G模组支持5G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并且支持全球主要地区和运营商的5G商用频段,研发体系持续获得核心客户的高度认可。2015-2016年,公司连续两年获得华为“十佳合作伙伴”的荣誉称号,掌握高通和海思平台设计经验,为公司未来技术发展及客户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2.下游应用需求旺盛,5G、LTE及车载模组市场广阔2.1汽车行业需求量价齐升,带来更广需求空间2.1.1量的角度:车联网加快渗透,智能模组需求稳步攀升车联网是物联网下游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交通运输等行业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实现车-X(车、路、行人以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系统网络。根据IOT数据,2020年,车联网市场占中国物联网下游行业的15%,仅次于制造业/工业。2020年以来,车联网行业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工信部及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陆续出台利好车联网发展政策。2018年,工信部发布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到2020年实现车联网产业跨行业融合取得突破,基本构建车联网综合应用体系,大幅提高用户渗透率,要求中国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30%以上;同时加快LTE-V2X和5G-V2X的技术研发及核心场景的商业化应用。中国乘用车市场需求旺盛,未来中国乘用车市场空间广阔。2018-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三连降”。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148.2万辆,同比增长6.5%,结束

“三连降”态势。据中汽协预计,中国2022年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2300万辆,同比增长9%。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1年达到2126亿元,2017年至2022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CAGR近30%,据中研普华预测,2022年中国车联网市场将超过27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汽车行业向三化演进,智能网联车渗透率加速提升。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汽车逐步向网联化、电动化、智能化演进,汽车智能化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中国车联网汽车数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发改委统计,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达82%,2030年智能汽车渗透率将高达95%。2.1.2价的角度:智能化、集中化带动模组逐步向智能化转变域控制器整合协同ECU,汽车架构向“经典五域”演进。以博世、大陆等传统Tier1将汽车E/E架构按功能划分为座舱域、自动驾驶域、动力域、底盘域和车身域五大区域每个区域对应推出相应的域控制器,最后再通过CAN/LIN等通讯方式连接至主干线甚至托管至云端,从而实现整车信息数据的交互。传统E/E架构采用CAN总线通信网关,数据传输慢且通讯性能不足。现阶段分布式ECU架构发展已接近瓶颈,算力及传输速率无法满足下一代智能汽车需求,集中式域控制器架构应运而生。智能座舱交互体验不断升级,领跑汽车智能化。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构成之一,经历机械化、电子化时代,在集成多样化的场景需求下向休闲、娱乐、办公的第三空间转变。语音与触屏、情绪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移动音乐厅等开始成为主流智能座舱的基本配置,多屏化和多屏互动成为未来汽车座舱的主要发展趋势。域控制器成为下一代智能座舱系统核心,在统一的软硬件平台上实现座舱电子功能。集成液晶仪表、中控多媒体及副驾驶信息娱乐的一体化智能座舱将完全基于单一ECU的域控制平台。据ICVTank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1030亿元,2017-2025年保持快速增长,CAGR达到13%。汽车智能化带动消费者对座舱需求也从传统的安全性、舒适性需求逐步演变为实现娱乐交互需求与自我成就,同时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应用场景迁移,座舱智能化将迎来加速普及。由于智能座舱量产难度较小、成本相对可控,同时汽车5G网络的应用将加快推动智能座舱上市,因此智能座舱增速较快。据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为40万套,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套。汽车座舱智能升级,带动提升车载模组新增量。智能座舱顺应了汽车EEA从分布走向集中、软硬解耦、数字化的演变趋势。车规级通信模组朝5G、C-V2X、GNSS和智能天线的融合方向发展。与传统通信模组相比,车载模组需要高算力的芯片和内存,叠加丰富的接口和强大的处理功能;多屏设计最优化、3D渲染最优化、网络通信低时延、多摄像头接入及处理等关键技术均对车载模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趋势带动车载模组量价齐升。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T-Box通信单元由单一4G模组向4G+V2X、5G、5G+V2X等集成模组演进、从单一电单元向信息通信域控制器和高性能计算平台演进。根据佐思汽研2022年全球和中国汽车无线通信模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T-BOX终端单车价值量由500-600元提升至1000-2000元。目前一体化集成(含5G,V2X,GNSS定位和WIFI)的T-BOX终端单车价值超过2000元人民币,带动车载无线通信模组市场规模持续放大。全球模组市场“东升西落”,国产替代将成为大势所趋。海外通信模组厂商入行较早,但由于人力成本、管理成本高,叠加疫情影响,国外厂商出货量大幅下降,国内厂商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据Counterpoint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通信模组市场份额主要被Sierra、Telit、Gemalto等海外厂商占据,国内厂商话语权较小。但截至2021年Q3,全球前五大份额均被国内厂商(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占据,共占比58.9%,国产替代进程加快。需求端&政策端双驱动,车载无线通信模组市场发展迅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2年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将达到59.8%,随着车联网的快速渗透及搭载率的稳步提升,车载通信模组市场空间有望充分释放。2021年,中国车载通信模组出货量达7816.9万片,据NTCysd预计,2025年中国车载通信模组出货量将增长至15452.7万片,2021-2025年CAGR为18.5%。

2.1.3车载智能模组市场空间测算:2025年市场空间将达到百亿预计2025年车载智能模组将达到百亿市场空间。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500万辆。根据观研天下预计,汽车智能化渗透率将达到75.90%。我们假设预计2025年,智能模组的渗透率达35%-45%,对应到2025年国内车载智能模组的市场空间将达到102.28-131.5亿元。美格智能作为国内车载智能模组的领头羊,当前与比亚迪深度合作,是国内最先上车量产的智能模组厂商玩家,当前占据整个智能模组市场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随着其他车厂逐步加大对智能模组的市场需求,我们认为美格的市场份额仍将占据主要份额;其次,我们重点强调,上述测算中,我们假设一个车只用一个智能模组,但是随着车内屏幕的增加,我们认为单车智能模组的数量将会增加到2个甚至更多,这也将进一步打开车载模组市场空间。2.2海外CPE市场需求显著,5GFWA应用广泛提供算力支持,5GCPE需求稳步提升。传统“光猫”路由器需要连接运营商光纤接入网设备才可转化Wi-Fi信号,而5GCPE只需连接信号范围内的5G基站即可产生接受5G信号,转化为Wi-Fi使用,有效节省了光纤光缆入户成本。同时,5GCPE具备1)可移动性强,可直接插SIM卡使用,体积小巧便携;2)灵活性高,无需复杂的人工安装流程;

3)提供算力支持,除了提供网络连接功能外,5GCPE还可以与边缘计算结合,成为一个下沉的边缘计算节点,为相关设备提供算力支持。国外光纤普及不足,CPE市场规模稳步攀升。得益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目前中国光纤覆盖率约为90%,而国外光纤覆盖率仅30%。欧美国家的光纤网络由运营商主导建设,成本较高,边缘郊区和偏远地区并无高速互联网服务,光纤普及率低。同时,受疫情影响人们线上办公、学习场景越来越广泛,对稳定高速的网络需求迫切。根据5G物联网产业联盟数据,2020年5GCPE全球出货量达到300万台,预计在2020-2025年,5GCPE出货量保持100%以上复合增长率,将在2025年达1.2亿台,全球5GCPE市场规模达600亿元。华为市场份额受困释放,国内CPE厂商顺势入局。华为受困于美国制裁,产品仍以4G老产品为主,缺乏更新迭代,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但由于国代渠道触点较深,2021年在整体CPE市场出货量中仍位居第一,但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1%。随着华为市场份额受困释放,国内手机厂商如OPPO、小米等也开始进军CPE市场,将CPE作为5G应用终端中除手机以外的场景延伸,助推CPE市场容量提升。“国产芯”CAT4仍为市场主流,5GCPE渗透率逐步提升。目前国内市场因4G网络覆盖全面,流量资费低,设备终端均价可做到300元以内,仍以4GCAT4产品为主。目前市场主流CPE产品价格以200-500元为主,5GCPE市场均价约2500元,较其他CPE产品价格昂贵,目前市场渗透率较低。但随着5G应用场景加速落地、5G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5GCPE市场份额将逐渐提升,据BGD预计,2023年中国5GCPE产品市场份额有望超过10%。5G助推速率提升,海外玩家广泛应用。4G和5G是FWA的两大组成部分,通过4G技术可使FWA速率达到100Mbps,理论上5G可将其推至1Gbps或更高,4G/5GFWA已成为运营商发展宽带业务的主要选择之一。据华为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球4G/5GFWA用户数已超过6500万,4GFWA用户数占95%;预计在2025年5GFWA用户占比提升至27%。爱立信、华为和诺基亚均已经部署LTEFWA的网络解决方案,同时华为、诺基亚、绿驰通讯、NetCommwireless也提供CPE服务。2.3泛IoT领域场景广泛,技术催化下游升级传统零售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零售或成增长突破口。面对疫情冲击,传统线下零售商面临下沉或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AI技术的成熟,“AI+零售”的商业价值逐步显现。2021年中国数字零售投融资金额706.4亿元,同比增长59.63%,在疫情持续反复导致线下零售受到冲击情况下,市场对数字零售十分看好,投融资金额不断攀升。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AI+零售”市场规模仅4.2亿元,随着AI解决方案能力的不断提升及需求的增多,艾瑞咨询预计2022年中国“AI+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移动支付渗透率逐步上升,用户量高增为新零售提供更大市场空间。据CNNIC数据显示,中国2011-2021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实现大幅上涨,由1.87亿户上升至2021年6月的8.72亿户,渗透率高速扩大。同时,国民移动支付业务的金额也实现快速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金额达526.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93%。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AI新零售的市场扩张。AI新零售促进线下智能终端需求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零售行业细分市场的发展,叠加商业银行利益推动,较大的潜在商户规模以及传统POS机终端存量更换需求都推动着智能POS终端持续增长。从技术趋势看,移动POS、安卓平台的产品已经导入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联网POS机数量达到3893.61万台,保持快速增长。除POS终端外,中国自动售货机行业同样受AI新零售影响,迎来高速增长趋势。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2年中国自动售货机保有量将达到116.89万台,2016-2022年CAGR为29.64%。我们预计未来随着AI新零售的进一步渗透,智能终端需求将持续增长。5G+CloudAR/VR顺势而发,带动终端场景5G模组新需求。随着5G的商用进程,全球虚拟现实产业(AR/VR)也进入新一轮爆发期。5G技术提供的高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催使云化AR/VR业务的发展,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产品、应用创新也更加活跃。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全球AR终端出货量将达4125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达188%,其市场规模预估达2400亿元。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迭,AR上云,解决AR终端成本需求,提升AR用户体验,是当前AR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3.智能化产品+保姆式服务,全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3.1深度绑定芯片玩家,引领AIoT进入摩尔定律时代积极拓展与芯片厂商合作,5G高算力模组引领AIoT进入摩尔定律时代。美格智能作为物联网算力赛道的产业玩家之一,以前瞻性的视野布局算力智能模组,积极拓展芯片厂商合作。在算力概念初入大众视野时,美格智能的算力模组就已历经三代产品的迭代演进,形成了从0.2T到27T的矩阵式产品阵营。美格智能

5G高算力智能模组SRM930基于高通

QCM6490平台,在工艺制成、AI算力及综合表现(跑分)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工艺制成:高通QCM6490平台采用先进的6nmFinFET工艺,是目前IoT产品线中最高的制程工艺,也代表着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中高端IoT芯片平台。美格5GSRM930高算力模组,大幅降低客户的设计成本和设计难度,缩短客户产品的上市时间。AI算力:美格5GSRM930高算力模组具有14TopsAI算力,可以适应苛刻的工业场景以及极寒极热的室外场景。同时,美格智能还开发了以“MeiGlink”为基础的标准AI算力函数,针对典型的多屏、多Camera、3DUI、安卓虚拟机等应用开发了标准的AI接口函数,实现客户“盲选盲用”。综合表现(跑分):美格智能SRM930模组基于6490平台强大的硬件性能以及美格智能研发团队在硬件设计和软件优化方面强大的设计、研发和优化能力,在安兔兔跑分平台上取得了56.5万分的优异表现,带来的将是丰富的音视频等多媒体能力和流畅的人机交互体验。强传输速率及超高算力,叠加成本优势,激发业务新增量。美格智能的高算力模组不论从平台、制程、CPU或算力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其中6490平台作为600系列的高端方案,对比高通早期8155平台在制程、算力、WiFi等方面均进行升级迭代,同时针对产品成本进行调控,打造高性价比的高算力智能模组。传统T-BOX方案VS智能模组方案,并非技术路线之争,两种路线将长期共存。我们认为基于智能模组的智能座舱+联网集成式方案,和纯座舱芯片+T-BOX的方案,并非技术路线之争,而是智能座舱需求多样化及消费电子下沉到座舱域趋势下,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化导致的技术路线和产品路线不同,主要取决于车厂自主选择、目标市场的需求属性等多个方面,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案将会长期并存,双方各有优势。对于美格智能来讲,随着除比亚迪之外的客户群体的逐步增多,我们认为,美格智能模组营业收入将保持稳健增长。3.2万物智联促进智能化产业快速迭代,多边界业务扩展带来业务增长新动力多边界业务扩展,以卓越的软硬件实力驱动智能产业全维度发展。美格高算力智能模组具有极高的泛用性和超长生命周期,可广泛应用于5G+XR元宇宙、5G+智能座舱、5G+工业互联网等下游应用领域。美格智能针对产业虚拟信息画面抖动、数据传输时延差、网络信号堵塞等痛点,推出搭载新一代5G网络技术的5G高算力智能模组SRM930和高算力智能模组SNM951。AI算力可达15Tops,5G网络信号全覆盖,满足云化AR/VR实时交互的响应需求。SRM930系列模组:基于高通

5GSoCQCM6490平台开发,支持独立组网(SA)和非独立组网(NSA)两种模式,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双屏异显和双触摸控制,并具有4路摄像头接口。CPU最大核主频提升到2.7GHz,GPU升级到Adreno642L,AI算力超14Tops。SRM930可应用于5G+机器视觉、5G+智能座舱领域,促进通信感知与计算加速融合。SNM951智能模组:在通信性能方面支持Wi-Fi6、下行2×2Wi-FiMIMO、蓝牙5.1以及可扩展的5G网络连接能力,搭载了Andro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