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虽然可以转变为物质力量,但它本身不是物质力量。4.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文化在任何时候都不起决定性作用)5.文化从性质上讲,具有双重性,因而文化的反作用也具有双重性,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起阻碍作用。6.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强调文化对人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很多是发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的(侧重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深远持久:强调文化对人影响的效果(时间持续性)7.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强调知识领域的拓宽,知识广度,停留在主观领域;增强精神力量,不仅在于调动人们的精神状态,还表现在能够在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将其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常用增强、激励、鼓舞、振奋等词)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首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5.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6.口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7.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途径强调文化传播的方式,手段强调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8.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9.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过去到现在变与不变(不变: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变: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侧重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鲜明的民族性:鲜明的民族特色、风格、气派,侧重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横向比较。(本民族文化激起本民族人们的各种情感)10.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不可颠倒)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11.大众传媒的功能:文化传递、沟通、共享;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1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1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保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1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而非文艺工作者。15.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6.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17.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新: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与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3.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4.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5.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6.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7.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8.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强调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但不能理解为不同地域决定文化的不同,经济、政治决定文化。9.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长期的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而非就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两个方面,求同存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是错误的,如文化包容性是指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1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1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13.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14.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三精一魂)1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创造精神(发明创造)“嫦娥”“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的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精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下同欲者胜”;“人心齐,泰山移”。土尔扈特部东归。梦想精神: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逐日、中国梦等,梦想与追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17.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2.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3.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人民: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4.落后文化——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不等于传统习俗都是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社会危害性大。对待落后文化: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待腐朽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T)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6.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7.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8.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0.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11.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1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4.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5.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16.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是科学化)17.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8.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重点关注1.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P11)2.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P22)3.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P32)4.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P53)5.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42)6.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P72)7.中华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P62)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P75)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出现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P108)第二组1.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P10)2.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P104)3.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P110)4.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P106)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P44)6.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P108)第三组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P11)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P71)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32-T 5090.2-2025 医院医患沟通规范 第2部分:门诊
- 2025年嵌入式系统开发核心试题及答案
- 财务管理逻辑与思维的实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开发实务案例试题及答案
- 逻辑分析在财务评估中的作用试题及答案
- 协议书最后写什么合同
- 合同多付退还协议书
- 财务成本管理的逻辑推导题及答案分析
- 财务管理课程中逻辑的特殊考量试题及答案
- 自动化测试工具比较试题及答案
- 纺织机械操作知识掌握策略试题及答案
- 烟台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英语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下册Unit 7 Its raining!Section A教学设计
- 民法典物权编详细解读课件
- 列车紧制不缓解故障处理湖南铁道贺婷课件
- 2025年地理会考简答题思路模板
- 2025年矫形器装配工竞赛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行政执法证资格考试必刷经典题库及答案(共150题)
- 2025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年山东枣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