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与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例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与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例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与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例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与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例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与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奖科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与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获奖科研报告新高考改革;走班制;选科;数学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高考政策正式实施。该政策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1]。如何把握新高考政策实施教学,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就新高考政策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新高考政策及其变化特点

新高考采取“3+X”模式,即在保持语文、数学、英语3科不变的前提下,取消文理分科,学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3科参加考试。总的来说,新高考政策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1.授课模式改变

学生上课不再固定班级,实施“走班制”教学,即在教师、教室都固定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应的班级上课,各个班级之间再根据生源水平,设置与其适应的教学内容,并在作业布置等教学环节上要求不同的教学模式[2]。

2.录取模式改变

传统的高考录取以统考成绩为准,新高考政策则参考3门统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的成绩,结合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择优录取,打破了以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录取模式,使高考的录取政策更加公平合理。

3.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度

学生自选的3个科目均为100分,并采用等级赋分制度,不再只注重学生具体的分数,而是根据某一学生在总体考生中所占据的位置进行等级赋分,最大程度地缓解了由试卷难易程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成绩更客观、更公平。

二、新高考改革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河北省于2018年开始正式实施新高考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河北省承德市W中学高中年级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最终回收287份,有效问卷26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33%,其中女生占52.07%,男生占47.93%。同时对8位教师针对走班制教学与学习现状、学生选科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发现新高考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走班制教与学的效果难以体现

走班制是新高考改革政策最大特点之一,有助于人才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是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与同学接触机会减少、学习主动性不强、班级归属感薄弱等问题(见图1)。因为学生要根据自己所选科目到不同班级上课,师生在课堂以外见面的时间减少,教师因缺少为学生辅导、解答以及与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机会,而降低了对班级的管理力度[3],导致自主性和主动性较弱的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此外,高中生与同学缺乏交流也会降低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班级归属感被削弱。

二是难以体现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在学习基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同一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成绩分布差距较大,这给整个年级对不同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造成了一定难度,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难以体现。

2.学生选科存在盲目性与不稳定性

新高考政策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具专业性,既可为进入大学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促进其学术思维的发展。但是,选科的完全自主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一是高中生兴趣爱好广泛,但也有不稳定性,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大部分学生选科时没有直接依据。调查显示,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学科的教师、受朋友选择结果的影响、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而选择某一学科,缺少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从而导致选择相同学科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整体素质方面的差异较大。

二是传统文理分科教育有明显的学科界限,在实施新高考政策后,一部分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全文科”或“全理科”的学习方式,比如选择了学习“物理、生物、政治”三门学科,这样的组合要求学生既有较强的理科思维,也要有一定的文科素养,那么文科素养较弱的学生可能在文科学习中有困难,理科思维有待提升的学生可能在理科学习中不顺利。

3.数学学科教学区分性较低

新高考政策下所有考生统考一张数学试卷,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易区分,不利于人才的专业培养和发展。

一是文理科數学试卷不再区分,意味着必须在原来文理试卷的不同难度间取得一个平衡,数学素养较强的学生普遍认为试卷简单,而理科素养较差的学生则觉得试卷难度较大。即文理科同一张数学试卷更容易导致考试内容的整体难度降低,对于部分对数学素奍、创新性思维要求较高的理科专业而言,不利于高端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二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实施应试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思想并未彻底转变,部分高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仍然保留着应试教育的色彩[4]。如教师对高考的考点反复讲解、十分重视,对高考中不考察的知识有意识地弱化。又由于文理一张试卷,很多知识点被划归选修或被简化,致使学生也不重视这些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三、对实施新高考政策的思考与解决策略

1.根据地方实际合理落实走班制

走班制是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点,各学校应在教育部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现状加以完善,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规划,从而推动走班制有效运行。教师需要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与心理特征调整或转变授课方式,保障走班制模式的教学质量。

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在充分尊重学生选科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尽量给学生之间创造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此外,因选同一学科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用传统的班级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因此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校发展的评价策略。如可以采取纵向比较法,即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都同上一次的成绩做比较,或者在班级内根据学生基础建立总体水平较一致的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较等。

2.对学生选科应给予一定的指导

新高考制度提出,学生应有选科的绝对自由。但学生选科与其将来能否进入理想的大学以及专业选择等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学生选科前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综合考虑自身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未来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这需要学校给予适当指导。学校要在顺应新高考改革制度提出的自由选科模式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对学生选课给予科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课堂规划策略,使教师和家长对选择科目有清晰的认识。教师还要多关注学生心态,结合学生素质和未来发展目标做好充分讲解,联合家长引导学生明晰自身的定位,综合各方意见,合理选科。

3.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应努力摆脱应试教育观念,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学习新理念,深入解读新高考改革精神与大纲,不把应试作为唯一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深入学习、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对于在高考试卷中占分不多但实用性很强的知识也不应忽略,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在知识增长和思维发展过程中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度学习、自主学习。

高考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