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海进修读片腹部肝脏良性病变_第1页
长海进修读片腹部肝脏良性病变_第2页
长海进修读片腹部肝脏良性病变_第3页
长海进修读片腹部肝脏良性病变_第4页
长海进修读片腹部肝脏良性病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例1女性,32岁体检发现肝多发占位无特殊不适AFP(-)否认肝炎病史2006-12外院行1次介入后

2007-042007-7—2007-11我院行2次介入2007-112009-052010-10

病例2女,51岁2014年9月12日就诊于我院主诉:体检发现肝脏肿大4年2012年因“自身免疫性肝炎”就诊于我院2014-9-12CT平扫2014-9-12CT增强1期2014-9-12CT增强2期2014-9-12CT增强3期病例3男,56岁2013年3月13日就诊于我院体检B超发现肝脏占位8年高血压病史10年余2013-3-14CT平扫2013-3-14CT增强1期2013-3-14CT增强2期2013-3-14CT增强3期病例2——病理报告1、(左肝外叶)海绵状血管瘤2、(左肝外叶)结节性肝硬化病例3——病理报告(肝右叶)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ofLiver)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肝腺瘤(hepaticadnoma)肝脏良性病变

【临床与病理】肝海绵状血管瘤常多发,女性多见,由扩张的

血窦组成,大小不一,较大者可有血栓或疤痕形成。病人一般无症状。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HemangiomaofLiver【影像诊断】

1:X线(肝动脉造影):①多发生在动脉末梢②早期(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样显影,呈“树上挂果”征③静脉期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表现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④肿瘤染色持续到肝实质后期不退,呈“早出晚归”的特点

肝左叶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2:CT表现:①平扫表现单发或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清晰②大的瘤体内中部有时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影③动态增强扫描,典型血管瘤早期为边缘增强,可呈结节状,与血管密度相同④随延迟时间扫描,强化方式由边缘逐渐向中央扩展,约数分钟至10分钟肿瘤与肝组织完全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⑤瘤内血栓或纤维化部份始终为低密度⑥少数肿瘤从中央开始强化或混合强化

肝右叶下段海绵状血管瘤

3:MRI表现:①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信号,质子像上呈均匀稍高信号

②T2WI像上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逐渐增高,重T2WI像上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③形态特征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T1WI)血管瘤强化表现同CT所见

【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血管造影诊断特异性最高,同时可介入栓塞。1,原发性肝癌:肝炎病史、AFP、快进快出等2,FNH:门脉、延迟期等密度、边界不清、中心疤痕、供血动脉3,肝腺瘤:强化程度较低、口服避孕药史

4,肝脓肿:发热、血象升高、环形强化

5,肝囊肿:无强化、边界清楚

6,肝转移瘤:病史、多发、周边分布、牛眼征【临床与病理】

为肝内第二位常见的良性占位,是肝细胞对局部血管发育异常的一种过度良性增生反应。80%为单发,但也可多发。见于7个月~75岁年龄,以30~40岁为好发年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8。

肝内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肿瘤内部由肝细胞、细小胆管、枯否氏细胞、中心或偏心瘢痕组成,无钙化和包膜。但也有文献报道,FNH可以有假包膜,不过概率很低。FNH的假包膜FNH压迫周围正常的肝实质周围的血管炎性的反应FNH是没有纤维包膜的,但是有假包膜。假包膜CT上为较低密度;T2WI上为高信号,并且可以有延迟强化T2W增强早期病灶实质强化明显而包膜无明显强化延迟期中心瘢痕及假包膜均强化典型的FNH病灶中央可见星状的瘢痕样纤维组织,形成间隔像四周放射而分隔包块中。其内很多浅黄色结节样结构(黑直箭)被许多分隔(箭头)包绕,其中心可见星状瘢痕(星号),注意其内有很多血管(弯箭)。FNH增强扫描显示粗大的供血动脉纤维组织基底部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纤维间隔内含有增生的胆管、血管。【影像学表现】

①平扫CT上呈等或者略低密度,中央瘢痕较病变组织密度要低;②在MR的T1WI上病灶呈等信号或者低信号,中央瘢痕呈更低信号;③在T2WI上呈等或略低信号,中央瘢痕较病变组织信号略高。【影像学表现】动态增强扫描④动脉期病灶呈明显均匀性强化;⑤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仍可呈轻度~中等度强化,相对于正常肝组织而言病灶的密度(信号)可呈等或低;⑥中央瘢痕随时间延长逐渐明显强化,为FNH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⑦有时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FNHCT表现FNHMR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临床:无明显异常表现影像学:动脉期明显均匀性强化,中央瘢痕随时间延长逐渐明显强化,有时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鉴别:肝脏腺瘤、血管瘤、HCC、富血性转移瘤【临床与病理】本病主要发生在生育期妇女,与长期口服避孕药关系密切,偶见于男性,也与服用合成激素有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当并发大量出血时可致休克。肝腺瘤有潜在恶变可能,一般主张手术切除。肝脏腺瘤hepaticadenoma肝脏腺瘤常为单发,呈圆形,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几乎都有包膜,组织学上见肿瘤主要由正常肝细胞组成,但排列紊乱,失去正常小叶结构,偶见不典型肝细胞和核分裂,内含血管,但无胆管,病灶内部易发生出血。【影像学表现】①不发生出血的肿瘤,在CT平扫上呈均匀等密度或略低密度,容易漏掉。②在MRI的T1WI上呈均匀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略高信号。③发生出血时病灶内部密度(信号)明显不均匀

MR显示病灶内部的出血较敏感,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动态增强扫描⑤动脉期病灶呈全瘤性均匀强化,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⑥门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呈等或略高密度(信号)。⑦延迟期病灶密度(信号)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内部的出血区无强化,仍呈低密度(信号)。肝脏腺瘤CT动态增强A:平扫左外叶低密度占位B:动脉期增强明显强化C:静脉期呈均匀性强化巨大肝脏腺瘤,CT平扫见有出血(H),增强扫描显示穿透肿瘤的血管(箭头),出血区无强化。肝腺瘤合并出血CT增强静脉期肿瘤大部分无强化仍呈低密度MR扫描见肿瘤内出血明显T1和T2上均呈明显高信号【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临床:女性及服用激素病史。影像学:动脉期病灶呈全瘤性强化,肿瘤内部出血可见丰富的血管和引流静脉鉴别:HCC、FNH、富血性转移瘤、血管瘤鉴别诊断血管瘤FNH腺瘤HCC临床特点一般无症状,较大者有腹痛、腹胀;多见于30-50岁,女>男女性多见,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发病率低,好发年轻女性,与服用避孕药有关。可有AFP↑大多有慢性肝病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病灶形态、大小圆形或类圆形,单发或多发分叶状,多数具有星芒状或不规则型的中心瘢痕类圆形或浅分叶状,可有包膜,包膜不完整或缺失单发多见,分巨块型、结节型、混合型及弥漫型出血、坏死、囊变较大者可合并出血或血栓形成少见易合并出血较大者多液化、坏死及出血包膜无包膜有假包膜可有纤维性包膜可有纤维性包膜中心瘢痕大的血管瘤可有纤维瘢痕形成,延迟期无明显强化星状瘢痕,延迟期有轻度强化灶内可含有脂肪、出血、坏死等,无延迟期强化中心可有坏死区;纤维板层样肝细胞癌(FL-HCC)常见中心纤维瘢痕,延迟期无明显强化鉴别诊断血管瘤FNH腺瘤HCCCT特征均匀低密度,中心可见裂隙状更低密度区稍低密度或等密度,中心瘢痕呈低密度低密度肿块,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出血低密度或稍低密度,假包膜呈低密度T1较低信号等或稍低信号稍高、等或稍低信号稍低信号T2高信号,信号较均匀“灯泡征”等或稍高信号中心瘢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