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1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2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3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4页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说课稿安徽省蚌埠第十中学郭宜群一、课标要求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法分析五、学法分析六、教学设计七、教学板书课标要求本课教学内容所对应的课标要求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教材分析本框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两项具体的人格权利──肖像权和姓名权。通过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人格尊严权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本课时将进一步具体说明其中的肖像权和姓名权。首先,教材讲述了肖像、姓名的含义及作用,肖像权、姓名权的内容,肖像权、姓名权的侵权行为表现和后果。最后,本框强调了一方面要运用法律手段与侵害自身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也要尊重、维护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

学情分析未成年人对肖像权和姓名权的法律知识了解不完整,缺乏全面,透彻的认知,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侵害他人权利的事情,他们不了解侵害他人人格尊严(肖像权、姓名权)的危害,不懂得尊重他人(肖像权、姓名权)的人格权利;有的学生维权意识淡薄,当侵权行为发生时,不能正确认知人格尊严(肖像权、姓名权)的享有,不知道哪些是侵权行为表现。因此学生有必要了解人格尊严(肖像权、姓名权),以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人的权利。初二学生已学习八年级(上)“我与他人的关系”的内容,具备与他人相处所需的道德与法律要求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此认知能力与水平上,进一步学习与他人相处时,法律规范具体要求是有条件的。教法分析本节课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的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为指导,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多媒体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能力,提高其素质。加强生生合作,师生的合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具体包括(1)体验教学法: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学习、思考,切身感受权利的意义,激发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权益的意识;(2)案例教学法:编撰或再现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3)问题教学法:提出问题,引导或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观察分析法:通过学生对周围侵权现象的发现,了解现实生活中种种侵权行为,引发学生思考,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学法分析课堂教学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与素养。具体包括:(1)合作交流法: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析、解决一些带有争议性的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培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体验学习法:一定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并在具体情境下体验与反思,促成学生理性理解与情感升华。6、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学,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媒介,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载体.,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作”,使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师生对话的话题,使师生成为教材的主人,使教学过程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同时新课程强调教学行为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探究学习,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6、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公民具体的两大外在人格标志;懂得姓名权、肖像权的含义;懂得侵害姓名权、肖像权的行为表现形式与后果。②、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判别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表现;树立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追究侵犯者的法律责任。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6、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

(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教学重点分散于“五个情境”设置中,通过引领学生参与在特定情境下设置的问题思考,逐步解决。

教学难点:懂得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应当履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的义务。本教学难点的突破借助“师范附小教师维权案”环节和“感悟与收获”环节实现。6、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

(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流程[自我介绍]:<意图>:通过自我介绍,建立、拉近与学生之间情感联系,为教学行为的开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雷锋贝拉克·奥巴马[新课导入]:(大约1分钟)本教学环节通过演示公民个人姓名与肖像的对应关系,引导出课题。<意图>:本教学环节通过演示公民个人姓名与肖像的对应关系,使学生确立“公民个人人格基本标志(特征):肖像和姓名”的统一认识(4)、教学流程(4)、教学流程[新课传授]:(大约32分钟)本教学设计在教材处理上,打破教材原有的的编写体例,将“姓名权”内容提前,“肖像权”内容置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行为生活化,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用一个假设人物编撰一个故事,通过‘五个教学情境’将“公民个人人格基本标志:姓名权与肖像权”联系在一起,使学习过程成为统一的知识整体的探究过程,并使教学内容条理化、系统化。实现教材使用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新课传授环节共包括五个教学情境设置、二个知识拓展,一个认识、能力提升、一个过渡环节[新课传授]:情境一:巧引妙导

一对农村夫妇,生了个胖儿子,夫妇俩开心之余,却为儿子取姓名发了愁,思来想去,朴实的夫妇终于给儿子取名“寿生”,祝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此情境设计三个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意图>:本教学环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实际,从他人行为反思自身,对子女(自身)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形成新的认知,同时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梳理姓名、姓名权等知识内容。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传授]:情境二:激思辨疑

因为他父亲姓秦,所以同学嘲笑他,叫他“禽兽生”,他接受不了,提出改名请求,但遭到父亲的拒绝,说他忘恩负义。

寿生渐渐的长大,转眼来到了省城读中学,为了能培养他成才,父母亲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寿生也很懂事,在校非常关心集体,热心助人,成绩优异,在一次省奥数竞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可最近他却不想去上学,并且向父亲提出改名换姓。此情境设计二个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意图>:本教学环节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通过思辩“可不可以改名、能不能改名”引领学生在思辩中认知“未成年人享有姓名权,未成年人行使姓名权受限制”。同时进一步分析,在完全享有姓名权的前提下,干涉‘改名’是侵犯姓名权的表现。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与思辩能力。[新课传授]:[知识拓展]:在副板书书写姓名“钟共、钟央赵·COM”据了解,按照我国2003年6月3日公布的《关于姓名命名的规定》,除了中国公民起名要求全部用汉字,不允许用汉字加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以外,目前我国没有对公民的姓名权建立审查机制,所以,每个人都有自主处理姓名的权利。

<意图>:本教学环节在建构一定基础知识的条件下,通过思辨,并予以适当的知识拓展,以丰富、完善知识建构,形成较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较完善的评价认知体系,能够全面的思考问题。

[新课传授]:情境三:合作探究在寿生的强烈要求下,终于改名为秦哲凯。16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物理专业。大四时,他申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继续深造。可他的同学马雷得知秦已被该大学录取后,抢先从信箱里窃取了秦的邀请信,同时以秦哲凯为名拒绝接受邀请,并推荐了他自己。此情境设计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意图>:本教学环节是对情境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化。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姓名被冒用),在学生自学预习的前提下,将教材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与体验衔接,并用新的认知(侵权行为表现)重新审视社会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教材成为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为探究维权方式奠定认识、知识基础。

[新课传授]:

[视频]:四川老人刘德华注册“刘德华”板鸭被诉侵权<意图>:本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此教学环节,使学生认识到“同名不构成侵权”、“在同名的条件下,肖像也是公民人格外在基本特征”,过渡到肖像权内容学习。[新课传授]:情境四:才艺展示

大学毕业时,全班开心地留下难忘的毕业照。可是,两个月后,秦哲凯却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手里还拿着一盒营养品,俨然像该保健品的形象代言人。秦哲凯立即打电话到该公司进行交涉。此情境设计二个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意图>:本教学环节检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成果,梳理肖像、肖像权的等知识内容。侧重自主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以问题的成功回答,促成学生自信心的养成。做贼心虚的保健品公司接到秦哲凯的电话,说公司一时疏忽没跟他商量,并答应支付给他一定的广告费。秦哲凯认为自己家庭贫穷,以后还要出国留学,为了不给父母添麻烦,他就答应了,但他要求自己的照片只能在该报纸上使用

.[新课传授]:情景五:关注生活此情境设计二个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意图>:本教学环节是建立在学生自学基础,通过重新审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习以为常”侵犯肖像权行为表现,从而构建侵权行为表现,树立法律意识与观念。[知识拓展]:蚌埠十中招生宣传单是否侵犯公民肖像权<意图>:本教学环节在建构初步知识的基础下,适当激发学生思索、探究激情与热情,拓展必要的知识认知内容,建构较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完整的评价认知体系。[新课传授]:[认识、能力提升]:案例“师范附小教师维权案”此情境设计通过“启示”问题思考引领教学活动;<意图>:本教学环节的设置增加了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在建构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完成,促成学生的法律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形成。促成知识目标向行为目标(尊重、维护权利)方面迁移、提升,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6、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

(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流程

[自我介绍]:[新课导入]:(大约2分钟)[新课传授]::(大约32分钟)[感悟与收获]:(大约2—3分钟)本教学环节通过课堂回顾与反思,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实现从“散的知识点”向“完整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实现法律素养的培养,尽快达到从知识目标向行为目标的转化。6、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

(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流程:[自我介绍]:[新课导入]:(大约2分钟)[新课传授]:(大约32分钟)[感悟与收获]:(大约2—3分钟)<意图>:本教学环节设置在学生具备了一定法律素养,储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以后,重新审视、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拓展训练]:(大约1分钟)内容:拍客行为、冒名捐款如何认识与评价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