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部编版(新)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_第1页
名师课件:部编版(新)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_第2页
名师课件:部编版(新)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_第3页
名师课件:部编版(新)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_第4页
名师课件:部编版(新)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必备素养形成

知识点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任务驱动·基础认知】

1.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中发现了好望角,这是西欧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大突破。新航路开辟揭开了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序幕,推动世界贸易发展。15世纪至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是什么?此时间段世界贸易发展有何表现和影响?(1)背景。①15世纪之前的世界贸易,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②近代以来,随着_____________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随之扩展。新航路的开辟(2)表现。①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_________________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②贸易的扩大促进了_________的出现和发展,如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③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亚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3)影响:以欧洲为中心的_________初步形成。咖啡、烟草、可可股份公司世界市场2.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从而导致世界市场不断扩展,世界贸易迅速增长。从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形成了什么贸易格局?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2)贸易格局: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_______,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3)发展情况:从187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贸易增长了近2.6倍。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制成品3.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其发展历经曲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上半期以来,世界贸易发展有哪些阻碍因素?又有哪些推动因素?取得了哪些成果?(1)阻碍因素。①20世纪上半期的_____________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_____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两次世界大战冷战(2)推动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的签署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②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以及_____________的成立。(3)成果。①贸易总值: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贸易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约100倍。②国际分工:生产的_________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关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分工【素养迁移·核心探究】探究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

【情境】1500年大航海后……伴随的是动植物的交流,新世界有了旧世界的牛、羊、马和大麦、小麦、燕麦等;而旧世界也有了从美洲来的土豆、玉米、西红柿等,还有两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现在世界上有1/3的农作物来自美洲。——《新航路开辟》【思维交互】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有何影响?(历史解释)提示:扩大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探究二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境一】【思维交互1】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世界贸易呈现的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提示:特点:欧洲成为世界市场和世界贸易的中心;欧洲向亚非拉地区输出工业制成品;亚非拉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原因:欧洲完成两次工业革命,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情境二】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定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方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进行国际贸易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思维交互2】根据材料,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历史解释)提示:促使世界贸易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史论生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的最根本原因。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以及扩大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3.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4.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5.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深化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了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制定贸易原则,协调各国贸易;国际贸易的主体仍然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知识点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任务驱动·基础认知】月季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Rose”,是近代西方从我国引种的重要花卉,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月季花的传播是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体现。进入近代社会后,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国际化的背景是什么?有何表现?(1)背景: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买卖双方的接触、洽谈、协商、协议,以贸易为平台输送的各种商品,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迥异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以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呈现各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①茶文化传播:a.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_________,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知识、信念、道德、艺术和习俗东方美学b.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英国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的茶具来招待客人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c.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________。②服饰变化:a.17世纪末,回到法国的传教士穿着_________参加舞会,获得全场喝彩。b.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线条流畅的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法国18世纪的服装设计之中。万里茶道茶文化中国服装c.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大胆采用_____________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d.民国早期设计的_______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③钟表传入中国内地:a.钟表诞生于欧洲,大约在16世纪中期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b.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一些清朝高官将进口的钟表作为珍稀物品收藏。钟表在___________中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c.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_________的文化特色。东方女装宽松中山装社会中下层中国自身④进入20世纪,___________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销往世界各地。全球贸易网【素养迁移·核心探究】探究近代以来的国际文化交流

【情境一】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子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作为重要的商品还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进行国际商贸的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17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思维交互1】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中国茶向国外传播的情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提示:(1)唐朝时期,被派遣到中国学习文化的遣唐使带回日本。(2)明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3)茶马古道是一条运输茶、盐等物资的国际商贸通道,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4)17世纪,欧洲国家通过海运将茶叶贩卖到欧洲各国。【情境二】1912年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思维交互2】阅读材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提示:特点:采用西式;要用国产衣料;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标准;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史论生成】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内在要求。文化交流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2.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加强相互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3.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日益加深的时代,文化的软实力作用愈加突出,在国际竞争力上的作用日益突出,所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也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外双方相互受益。5.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6.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深化点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与进步。课堂素养达标1.16世纪,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并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欧洲的产品也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此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丝绸之路 D.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选A。注意时间“16世纪”,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故选A。B、C、D与题意不符。2.下表是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1800184018601880金额1.42.47.214.7A.工业革命的开展B.新航路的开辟C.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选A。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在持续增长,结合表格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故A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是15-1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错误。C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错误。故选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定成立的最大意义在于 (

)A.有了一个协调各国贸易政策的国际组织B.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C.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D.消除了世界贸易壁垒【解析】选C。本题为最难型选择题。关贸总协定的确是一个协调各国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组织,但它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意义最为重大,排除A;B不是积极作用;D不符合史实,故选C。4.下列关于近代中国茶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B.在法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C.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D.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解析】选B。中国茶传播到西欧后,在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B说法错误,故选B。5.近代以来,西方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大量涌入,与中国本土(主要是都市)的风俗互相碰撞、交融,形成富有现代意味的风俗景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中山装 B.咖啡屋C.西式别墅 D.火车、汽车【解析】选A。中山装是中山先生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综合了日式学生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中山装是西方元素和中国元素相结合的产物,故A正确;咖啡屋,西式别墅,火车、汽车都完全是西方引进的产物,故B、C、D错误。6.钟表诞生于欧洲,后来由传教士传入中国内地,时间大约是在 (

)A.15世纪 B.16世纪C.17世纪 D.18世纪【解析】选B。大约在16世纪中期由传教士经澳门传入中国内地,B正确。7.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