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一个打造幸福的梦_第1页
圆一个打造幸福的梦_第2页
圆一个打造幸福的梦_第3页
圆一个打造幸福的梦_第4页
圆一个打造幸福的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圓一個打造幸福的夢歷史中的女性圖像-期末口述訪談葵芙特組員:日工藝設計學系黃郁茹、黃雅婷、陳佳岑水鳳凰珠寶設計總監王美玲女士現任王美玲珠寶工作室負責人水鳳凰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意總監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珠寶蠟雕工藝課程講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兼任講師王美玲學歷1982國立中興大學社會學系畢業1994英國倫市政廳大學London

GuildhallUniversity珠寶設計系

HND國家高等文憑經歷1983-1990台北YMCA會刊編輯、台北YMCA四十年史助理編輯1993-1994珠寶界雜誌歐洲特約編輯1994英國CITY&GUILD國際認證高級珠寶製作、寶石鑲嵌檢定考試通過1994-1995寶富麗珠寶公司產品設計師1995第一屆台灣翡翠首飾設計比賽銅牌獎1995成立王美玲珠寶工作室迄今1995-1996經濟部工業局半寶石首飾設計輔導專案師1996-1997印象倫敦珠寶藝廊負責人1997世界黃金協會金像獎金飾設計比賽最佳線條美獎第二名1998台北市飾品加工職業工會琺瑯製作班、寶石鑲嵌班講師1998中華民國外貿協會珠寶設計比賽佳作經歷1998-2001兼任珠寶世界雜誌採訪編輯1999台港翡翠首飾設計比賽評審委員2000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2002東方之星珠寶有限公司「LASTELLASKY」珠寶生活雜誌主編2002台北國際珠寶展「珠的藝飾」珠寶設計比賽金牌2003東方之星珠寶有限公司LASTELLA藝術總監2003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第二屆常務監事2004第12屆工藝之夢台灣工藝設計競賽評審委員2005-2008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珠寶蠟雕工藝課程講師2005-2007台北市社會教育館金工入門課程講師2006台北市信義社區大學珠寶創作課程講師2006

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第三屆常務理事2006

第6屆國家工藝獎金工類評審委員2007

著作-"軟蠟變銀飾超簡單!"積木文化出版2007

2007台灣工藝獎創新設計組評審委員2007

作品集-"幸福就是為別人打造幸福"台北市社會教育館出版2008

2008台灣優良工藝品評審委員展覽1994英國倫敦市政廳大學SirJohnCass藝術學院珠寶設計年展英國倫敦市政廳大學HND畢業展1995台北國際珠寶展設計師邀請聯展1997台北國際珠寶展「台北設計街」設計師聯展台北環亞飯店「21飾記」珠寶設計創作聯展1998台灣施華洛世奇設計師邀請展1999台北國際珠寶展-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設計展2000鴻禧美術館「金翠流芳」現代金工飾品展2002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台南文化局-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聯展2002

HiddenPassion中、日、韓、夏威夷-國際女性金工藝術家聯展2003上海國際珠寶展台灣設計師特展2003非非藝術台北大直藝廊展售2004「台灣新飾紀」行政院藝廊-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設計師聯展2005台北故事館生活小藝坊作品展售2006「新心璀璨」台北火車站-台灣珠寶金工創作協會設計師聯展2007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金工大展」當代金屬創作聯展2007台北市社會教育館創作個展-「幸福就是為別人打造幸福」2008法國巴黎EclatedeMode時尚珠寶展2008南京市文化局/黃金博物館特展「珠寶世界」雜誌網站著作2007「幸福就是為別人打造幸福」王美玲作品集,台北市社會教育館出版2007「軟蠟變銀飾超簡單」,積木文化出版圓一個打造幸福的夢耳濡目染的印刷廠小公主童年到大學老師的父親是一位畫家,當時在台灣開了第一家彩色印刷廠-綠地,是第一家將廣告企劃、設計、攝影觀念結合的印刷廠,而當有模特兒來公司攝影,老師更是會興奮的跟前跟後地偷看。綠地印刷公司規模很大,連帶的整個家族親戚幾乎都讀美術相關科系。小時候,由於父母親工作繁忙,對於孩子們的教育都採取放任的態度,但是老師非常喜歡這樣的生活,身為家中的老么,因此家裡的事情也不用她操心。在家庭環境的耳濡目染之下,老師從小就很喜歡畫畫。考大學時,卻順應母命,進入了中興大學社會系就讀。大學,應該是人生很燦爛的時光,但老師自己說,這四年所念的東西,對她來說就像幼稚園念的書一樣,完全不具任何特殊的意義。與珠寶設計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英國的生活老師的先生是公務員,因考上了公費留學,於是就帶著家人一起到了英國。適應了英國的生活語言後,老師覺得應該要把握在英國的時間,進修一下自己。才發現倫敦有許多有趣的藝術學院。從朋友的消息得知竟有國內念不到的藝術科系,於是老師就毅然決然的到倫敦修習珠寶課程。一開始被要求要從兩年基礎課程學起,才可以正試修讀HND的珠寶設計課程。老師便積極利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一口氣學了素描、基礎金工、寶石鑑定…,做了一大堆作品,再次向學校申請二次試,「再看一次,再看一次我的作品,看我可否上

HND」,英國的評委被嚇到了,認為老師精神

可嘉,就決定通過她的申請。到英國學習的生活對美玲來說是很大的啟發,也是很大的震撼教育。第一堂課,英國老師要求他們帶東西上台做自我介紹,美玲才發現自己只是在扮演別人要的角色,就是一直在別人的期望裡生活。在英國,他們很重視啟發性教學,每一個人都是獨立開發的個體,教你怎麼建立主題如何去思考,例如英國的老師會帶著他們去美術館看立體派的畫作,回去之後要求每個人用立體派的觀念創作一頂帽子。並不是和珠寶設計直接相關,但卻對藝術創作有非常大的啟發性。

美玲對這樣的學習過程彷彿是找到生命般的用力投入。作品介紹英倫學生時代

1992-1994踏上珠寶設計這條路回台後珠寶設計與金工教育在當時,台灣的珠寶設計界非常封閉,資訊不發達,傳統的銀樓與師傅大多從學徒做起,因此台灣的師傅有的只是技術而已。但在英國的訓練裡卻很重視美學教育。早期留學的人不多,因此老師應邀擔任珠寶設計雜誌的特約記者,將國外最新的珠寶資訊帶入台灣。因而認識了寶富麗的老闆娘,這個機緣也讓老師進入寶富麗工作。老師將她在英國學的許多觀念帶給老闆娘,希望可以讓公司更加的專業、甚至建立自己的品牌。但後來由於周轉不靈,老闆娘向地下錢莊借錢。最後幾乎天天黑道大哥同處一室。有一天不知誰去報警,霹靂小組拿著衝鋒槍闖入老師的工作室,把她嚇得半死,當然,這個工作最後也就做不下去了。由於一直持續幫珠寶世界雜誌寫金工教室的專欄,有學生就藉由此管道主動找到老師要學習金工。這個學生後來申請到英國留學,唸了兩個碩士回來,始終鍾情於金屬工藝,現在是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的講師,令老師十分驕傲。

也因為這個學生,開起了老師從事金工教學的生涯,開工作室收學生,也曾經有過師傅來學,可是他們會拿知名品牌的珠寶要求老師教,而不願自己動腦去思考去設計,後來老師便不願意收這類的學生了。作品介紹金工教學時期

1994-2007挫折,讓我重新認識神和女兒與信仰之間所產生出來創作的力量

老師的媽媽就是一位基督徒,因此她覺得宗教信仰是一個很基礎的觀念。她說在人生低潮的時候,是需要一個信仰來支持著她,聖經:「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她深覺信仰在生命中是有根基的過程。並且應該要回饋上帝,透過作品去回應祂。

老師在2007年舉辦了個展-幸福,義賣所有的作品,將善款捐給合家歡協會幫助弱勢家庭,因為聖經上說:「你們要用善行來回應上帝的恩典。」老師也說基督徒就是要把標準提高到神的標準。

老師與婆婆主張的教育模式不同,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她只好學婆婆用高壓的方法去要求女兒,卻發現全家人都跟著痛苦,導致女兒因此產生憂鬱症及強迫症。這個原因使老師回到教會,每天為女兒禱告,在信仰上與女兒之間有了共同溝通的話語,更知道去向同一位神禱告祈求。

而老師也將這段心情表現在她的創作上。十字架的作品是在最低潮時候的典型作品,雖然作品看似黯淡的色澤,可是彩色的鋼絲意味著痛苦會過去。歷經了這段低潮以後老師的作品也就變的非常歡樂,有許多花花草草,不同於早期都是有一個框框,拘限在框框裡頭無法發揮。而信仰給她的幫助就是不必要那個框,身心也可以很安全。作品介紹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先生

水鳳凰設計有限公司(FeniceDesign)成立於2007年的台北,以飾品設計與品牌外銷為主要業務。「鳳凰」的意念來自於中國民間的鳳凰傳說,「水」是閩南話「漂亮」的意思,水鳳凰取其純淨柔美的意涵,以及從水中飛昇而出的形象。

2007年王美玲老師擔任水鳳凰設計公司創意總監的工作,並在同一年舉辦個展「幸福就是位別人打造幸福」。老師經由信仰在她的作品中傳達了散播幸福、散播愛的理念就如同基督徒回應上帝的話語一般,每一樣珠寶的設計都看的見信仰在老師心中有重要的地位。2008年水鳳凰受邀參與巴黎EclatdeMode、台灣國際文化創意展、海峽兩岸文化創意博覽會、中國(北京)國際文博會,以「探索後花園」為展覽主題,以唐朝的楊貴妃作為「品牌代言人」,帶領全球各地的觀眾,一同進入中國皇宮內的後花園。作品介紹雙喜系列花木蘭系列香蕉天堂系列採訪者黃雅婷工藝系的女性師長並沒有很多,女性大都擔任助教,可能是這些實做的東西都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足夠的力氣和毅力,所以不難看出系上女性師長的厲害之處。經由這次訪問及深入了解,才知道老師一張祥和的臉及慢條斯理的教課方式背後是那麼的成就非凡,是個厲害的人物,以前都小看她了呢!老師並不像這堂課所要研究的傳統女性受到哪些的不平等待遇,的生長環境和求學過程都沒有遇到阻礙,也很幸運能夠出國留學,但可以探討另一個部分,就是老師身為一個女性,卻獨立並有堅強的毅力,從不曾放棄,這是可以成為我們這一輩女學生的一個很好典範。這次報告也是讓我第一次如此深入的去了解一位老師,一位女性藝術家,關於她的作品,也從中找出了一些和他的背景以及信仰相吻合的地方,會發出一種「咦,真的耶!」的感嘆喔,也希望自己能夠和老師一樣永不放棄,將來有好成就囉!個人感想採訪者黃郁茹老師在和我們父母同樣年紀、同樣的年代家庭背景之下,對於藝術可以說是引領先驅。一度想著是否找錯對象了?但換個角度想,我們反而找到了一位可以算是最不受傳統女性觀念束縛的藝術家。老師身為老么的地位,直到後來才發現原來她一直是在做別人想要的角色。而在提到認清自我角色這點時老師的確有有發現寶藏似的愉悅神情。與她女兒之間的關係與教育模式與婆婆的想法不同,教育的責任好像一直以來都是由母親來擔任。信仰的互相支持使老師走出低潮,給於神一些回應,多些回饋,才讓她之後的創作變的更多彩多姿。資料來源/chinese/presscenter/news_vi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