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监测的临床价值_第1页
乳酸监测的临床价值_第2页
乳酸监测的临床价值_第3页
乳酸监测的临床价值_第4页
乳酸监测的临床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酸监测的临床价值李元忠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Case1:多发伤IntheUSA….年手术例数2400万;手术相关死亡率1.5%;在这些死亡的病人中,80%是因为容量管理不合适所导致;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病人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不同年龄病人手术前后的CI变化糖元代谢细胞浆糖元-----葡萄糖---------丙酮酸

2ATP

乳酸无氧糖酵解有氧糖酵解线粒体O2

CO2H2O36ATP三羧酸循环AdaptedfromMizockBA,FalkJL:CritCareMed1992;20:8乳酸的产生与清除在正常供氧情况下,静息骨骼肌、大脑、红细胞产生乳酸的速度为5~10ml/hr;肠道、肾脏、皮肤和其它细胞产生少量的乳酸;在休息状态下,绝大多数乳酸由肝脏清除;肾脏、心脏和骨骼肌也参与部分乳酸清除;CohenRD,simpsonR,Lactatemetabolism.Anesthesiology1975;43:661-673血清乳酸浓度试验由肌糖元分解而成的乳酸,其中未被氧化的部分,经血输入肝脏,变为肝糖元,当肝实质细胞有损害时,肝糖元异生机制障碍,血中乳酸浓度增高;正常参考值:0.6~1.8mmol/L乳酸酸中毒乳酸中毒是无氧酵解的结果,反应组织灌注的不足、反应休克的严重程度、是生存率的可靠预测指标;在动物模型中显示:乳酸中毒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动物和临床研究显示:血清乳酸水平、碱缺失、血清乳酸恢复到正常的时间间隔与创伤后的死亡率密切相关PorterJM,IvaturyRR:InsearchoftheoptimalendpointsofResuscitationintraumapatients:areview.JTrauma1998;44:908-914血清乳酸浓度增高一.氧的供需失衡:休克、心搏骤停、严重贫血、严重低氧血症、癫痫发作、寒颤、剧烈运动;二.细胞代谢障碍:苯乙双胍中毒、酒精中毒、维生素B1和生物素缺乏、肿瘤性疾病、输注果糖或山梨醇、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失代偿性糖尿病;三.清除能力下降:肝硬化、砷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乳酸测定临床应用

乳酸测定对指导重症监护患者救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理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血流不足引起的组织缺氧。要求通过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提交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测结果。带来了临床乳酸检测申请的大幅度提高。

乳酸测定

在以下科室或外科中检测乳酸有重要意义: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危重症医学科(ICU)急诊科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乳酸测定临床应用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休克状态的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急诊科)病情的危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创伤病人的评估急腹症的诊断烧伤患者……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通过血中乳酸测定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进程进行监测的重要意义已经明确。通常手术后的恢复期,血中乳酸水平仅轻度升高,24小时内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若手术后的24小时内/后的血中乳酸结果不符合该模式,就需要进行容量支持、心脏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和呼吸支持的治疗。Case2: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女,58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入量24537659787854290103187218879799129出量21520013013012014011090200150130120200BP89419750914690421004410543108461054710849974695491005010853LAC8.510.511.313.44.54.01.31.00.9CVP15111316161415141414151515术后13小时的乳酸变化时间COSBPDBPPAWPCVPSVRPVRLVSWDO2VO224:00:003.4390471315102614028.642426523.3496502118105314826.657130833.85105531714118414540.452226843.9811053171411251614157132354.2510752181410161134065033064.83110521716861834866236675.4110547161278310350709190术后前3天的液体出入情况时间液体入量液体出量液体平衡术后当日4108ml2952ml+1156术后第一天1695ml3205ml-1510ml术后第二天1740ml2400ml-660ml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由于ECMO的技术复杂、费用高,因此只在病人的病情严重情况下才进行。血乳酸的测定作为是否需要进行ECMO的依据,用来评价ECMO为组织供氧的效果。

Case3:饮酒过量、乳酸性酸中毒、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乏氧性脑病

男性、49岁,入ICU时(11:50),深昏迷E1VTM1,双瞳孔D=5.5mm,光反射消失,HR32bpm,Bp测不清、体温测不清;(19:00)神志转清、自主呼吸恢复、双瞳孔D=2.5mm,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自如;病人第3天出院;休克状况的评估血乳酸升高常见于休克的患者;休克(严重低血压)可由血容量的减少(失血或脱水),心输出量减少或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性血流紊乱等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休克机理不一样,但休克情况下导致乳酸升高的原因似乎与组织缺氧或氧的利用缺陷有关。乳酸测定也同样用于疗效监测,如早期检测,乳酸结果可作为休克是否存在及严重性的重要指标,此时针对休克状况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最为有效的。休克患儿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重症监护病房的休克患儿44例分为3组,其中存活组22例,休克死亡组18例,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死亡组4例,于入院时及入院24、48h分别测定血乳酸浓度并进行血气分析,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和对病情危重度进行评分。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初次血乳酸水平差异有显著性(t=—3.213,P<0.05),治疗24~48h存活组血乳酸水平恢复至正常,而死亡组持续升高直至死亡,血乳酸水平与pH有明显相关性(r=0.791,P<0.05),与动脉氧分压无直接关系。结论:血乳酸水平的高低和升高持续时间直接反映患儿休克的严重程度,并影响其预后。付利民等:《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7),576~578Caes4—失血性休克、ARDS、ARF36岁,男性,车祸外伤、肝破裂、右肾挫伤、肺挫伤,伤后6小时入院,急诊手术;治疗7天之后病人顺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BUN、Cr偏高,内环境仍需进一步稳定,尿量>500ml/D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常规体外循环(CPB)外科手术时,需要诱导心脏停跳,正常情况下,乳酸的产生会增加。如在CPB手术中血乳酸检测峰值达到或超过4.0mmol/L,手术后患者的死亡危险性增高。手术后,随着心肌的再灌注,乳酸通常会降低。如再灌注后乳酸持续产生,即血乳酸浓度升高或不下降,表明心脏氧(有氧代谢)利用恢复到正常的延迟。这与心肌功能降低相关,可能需要心脏兴奋剂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支持。研究目的:确定心脏术后无高乳酸血症(NHL),立即高乳酸血症(IHL),迟发高乳酸血症(LHL)>3mmol/L的频率,危险因素和预后。设计: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设置:有130张床的医院的心脏外科ICU病房。干预:无检测:测量术后第4小时,6----16小时之间,第24小时的动脉血气水平和乳酸浓度。CHEST2003;123:1361-1366主要结果:20.6%的患者(67名)收入ICU时出现IHL,17.2%的患者(56名)在ICU期间有LHL。NHL的患者死亡率为1.5%,LHL的患者死亡率为3.6%,IHL的患者死亡率为14.9%为(P<0.0001)。三组患者在是否为择期手术,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期间,术中平均动脉压,术前和术中血管升压药的使用均有显著的不同。对于IHL的非独立性危险因素是非择期手术,CPB期间和术中血管升压药的使用。Logistic回归证明高血糖症,肾上腺素治疗是LHL的术后危险因素。IHL较LHL更能精确估计患者的死亡率。CHEST2003;123:1361-1366结论:高乳酸血症在心脏术后较常见。

乳酸域值3mmol/L在ICU中可以判定心脏术后的预后.CHEST2003;123:1361-1366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有时作为在心脏内、外科手术常规治疗无效时的一种治疗手段。即便如此,其死亡率也是相当高的。如果有一个早期指标可提示IABP不成功,就可考虑采用其它的机械性的心血管治疗方案。最新研究表明血乳酸升高可作为IABP反应差的早期指标。鉴别诊断和判断病情危重程度

急诊科(ED)血乳酸升高可作为因患胸痛来ED就诊病人的重要鉴别诊断指标,区分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胸痛,乳酸正常的就诊患者基本上可排除AMI的发生;血乳酸水平对于诊断急性心梗有高的敏感性,尤其是胸痛超过2小时的患者。判断心律失常是否影响到循环;乳酸水平与死亡率升高明显相关,并提示需要采取紧急医疗救治。MathieuGatien,MDIanStiell,MD,et

al.DiagnosticPerformanceofVenousLactateonArrivalattheEmergencyDepartmentforMyocardialInfarction.AcademicEmergencyMedicine.200512(2):106-113评价充血性心衰的严重程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NO值与乳酸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可能与NO升高使外周血管病理性扩张,血流分布异常,微循环紊乱,使动静脉短路增加,无氧代谢增加,使乳酸水平升高。

1李春盛,顾伟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血乳酸和一氧化氮浓度的变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4):313-315创伤病人的评估

创伤病人的血压、血红蛋白压积、心率等生命体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型创伤医疗中心正确评判创伤病人的严重度时,将静脉血乳酸测定值>2.0mmol/L作为ED分类收治的评价工具,较“标准分类程序”(Standardtriagecriteria)要好。Coast等认为,创伤早期(院前急救)检测的血乳酸水平与创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不同的休克病人分析表明,如果:血乳酸<1.4mmol/L,病死率为0;<4.4mmol/L,病死率为22%;

4.4~8.7mmol/L,病死率为78%;

>8.7mmol/L,病死率为90%;若>13mmol/L,则病死率为100%。CoastTJ,SmithJE,LockeyD,etal.Earlyincreaseinbloodlactatefollowinginjury[J].JRArmyMedCorps,2002,148(2):140-143急腹症的诊断对于有急腹症状的病人,血乳酸浓度的升高可作为诸如肠系膜缺血、细菌性腹膜炎、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等危及生命的急腹症的一个非常好的诊断指标。Case5急性胰腺炎原位肝移植术后动态血乳酸监测对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血乳酸的动态变化及对于肝移植患者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6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毕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动态观察移植手术后1小时内、8小时、32小时、56小时乳酸水平,并随访一个月及半年内生存情况,了解早期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血乳酸值正常或迅速下降至正常患者肝功能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半年内均生存。一个月内因移植肝功能衰竭死亡组病人的血乳酸明显高于正常夏红杰王洁《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第8期用乳酸、碱缺失和/或胃粘膜内pH作为最适宜的复苏终点

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胃肠、皮肤、粘膜等相对次要的组织血流不足,通过无氧代谢而产生酸性代谢产物。血清乳酸浓度增高是氧债形成、氧供需失衡的间接反应。其与低血容量性休克、乳酸中毒和危重病人死亡的相关性也已为学者们所公认。PorterJM,Insearchoftheoptimalendpointofresuscitationintraumapatients:Areview.JTrauma1998,44:908.研究表明:血清乳酸浓度恢复正常化的时间长短对病人最终是否存活是很重要的,在24小时内血清乳酸浓度恢复正常者,生存率为100%;24~48小时为78%:>48小时仅为14%。作为评价复苏的指标液体复苏目的是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和肾功能;MAP>70mmHg和尿量>30ml/h常用于指导复苏;尽管MAP和尿量达到上述指标,乳酸的水平也可能升高乳酸动态变化对病人预后的影响目前更多研究不仅关注于乳酸对于预后的判断,而且更将乳酸的动态演变用于指导治疗和评估治疗的有效性。血乳酸水平变化是一个进行性过程,有研究发现:创伤性休克患者在有效复苏24~48h血乳酸水平开始下降;低血容量性休克在治疗后,乳酸水平1-6h下降50%16。

Weil和Afifi17证明休克患者血乳酸浓度从2mmol/L上升至8.0mmol/L时其存活率从90%降至10%。JanB,PhilippeG,MichelC,etal.Serialbloodlactatelevelscanpredictthedevelopmentofmultipleorganfailurefollowingsepticshock[J].AmJSurg,1996,171(2):221-226HenningRJ,WeiMNWeinerF.Bloodlactateasaprognosticindicatorofsurvivial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ircShock,1982,9(3):307乳酸动态变化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曾有报道:连续监测了24例休克患者血乳酸浓度,这些患者均经过积极补液使血液动力学处于良好状态,在进行有效补液后24小时内每6小时测定一次乳酸浓度;存活患者血乳酸每小时以2.5%的速度进行性下降;死亡病人尽管也给予补液,血液动力学虽改善,但血乳酸浓度未下降。RashkinMC,BoskenC,BaughmanRP.Oxygendeliveryincriticallyillpatients:Relationshiptobloodlactateandsurvival.Chest,1985,87(5):580监测复苏的效果评价预后乳酸水平和APACHEⅢ对ICU

危重患者预后

临床评价的应用比较目的:探讨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Ⅲ对ICU危重患者预后进行评价,探讨这两种方法对于判断患者预后是否存在一致性。

李政霖李元忠郭玉梅〔大连市中心医院,辽宁大连116033〕1.资料和方法:85例患者为2005年1月至3月连续收入我院ICU病房的危重病患者,一般资料如下:方法研究结果0204060801000246810Lactate(mmol/L)ICUMortality(%)SerumLactatePredicts

ICUMortalityWeil&AfifiCirculation41:989-95,1970讨论目前临床医生也在寻求一种能快速、简单的指标,来判断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评估预后,也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休克时血乳酸水平被认为是判断缺氧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可用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地评价预后。许丽,李春盛,庞宝森等。危重病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及乳酸的变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8):499讨论

APACHEⅢ评分近些年来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分值与患者病死率呈正相关关系,分值越高,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但是,APACHEⅢ共有17项,包括急性生理学参数、年龄和慢性健康状况3个部分。需要化验参数较多不利于动态评价治疗效果和基层医院的使用;在我们观察的85例患者中,经过统计学计算可以看到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Ⅲ评分有相关性,对于判断患者预后方便、简洁,临床有应用的价值;在生理情况下,乳酸的唯一来源使丙酮酸—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有氧氧化的情况下,乳酸及其氢离子可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ATP;在无氧酵解的情况下,产生乳酸、氢离子和少量的ATP,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缺氧,循环灌注不足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在高代谢状态下,如剧烈运动,周围循环不足,如休克等均可使血清乳酸升高,如升高过多,可造成乳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进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危重患者入ICU时都是从急诊或病房转入,病情危重,普通病房的常规治疗手段和监测措施不能有效,转入ICU时往往都是病情最严重的时候,这时候的血乳酸水平往往能反应各种疾病导致的内环境紊乱,如感染、低血压、缺氧等各种因素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改善全身组织灌注;当病情改善的时候,这时候乳酸可以作为指标说明治疗有效。如果乳酸没有改善或者持续升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肝功不全,血糖升高,组织灌注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心功能差等原因。血乳酸水平的动态演变对于判断预后也有重要作用,在这些死亡患者中,33%死亡之前血乳酸水平没有升高,说明这些患者组织灌注得到改善,但是原发疾病严重(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等脑部病变)而没有改善或者慢性疾病(COPD)不能缓解而始终不能脱离呼吸机,这些患者由于治疗时间长而无好转的希望,家属放弃治疗,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乳酸作为单独的一个因素来判断预后还是有其局限性的。目前,也多主张多种因素判断预后。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对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结合动态Glasgow

评分能显著提高对于预后评价的准确性。几个临床常见的问题在Sepsis时,为什么积极复苏,改善缺O2后,Lac不下降?乳酸清除延迟,尤其表现在肝、肾功能明显受损的危重病人中;动静脉分流或生理性分流,导致氧无法到达细胞;丙酮酸脱氢酶受损;肌肉、蛋白质降解增加—丙酮酸增加红细胞产生乳酸;Na、K-ATP酶活性增强—有氧糖酵解病人的体温、寒战、癫痫发作等因素血标本全血标本即可以使动脉血,也可以是中心静脉血或混合静脉血;不推荐采集外周静脉血,因为外周静脉血反应的是局部肢体的代谢;应用止血带也可以使结果升高;标本应该在采集后5min内进行分析,或贮存在冰水混合物中,以防止人为造成乳酸水平增高;为什么采集血标本后要立即监测乳酸?因为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乳酸是红细胞中葡萄糖代谢的正常产物,全血标本采集后乳酸水平迅速增加;由于全血在室温下没有糖酵解抑制物,30min

乳酸水平即可增加0.3--0.5mmol/L(增加30--50%);在冰中贮存,30min乳酸水平增加0.05mmol/L在室温下,混有氟化物/草酸盐的血标本,30min乳酸水平增加0.1mmol/L;血浆中,乳酸是稳定的,在冰中120min无变化,及时在室温下,120min仅改变0.1mmol/L;AstlesR,WilliamsCP,SedorF.StabilityofplasmalactateinvitrointhePresenceofantiglycolyticagents.ClinChem1994,40:1327-1330SacksDB.Carbohydrates.InTietzTextbookofClinicalChemistry,3rded..BurtisCA,AshwoodER,Eds.Philadelphia,Saunders,1999,pp787-789标本稀释后的影响一般检测全血乳酸的方法,需要通过Hct来校正,因为标本稀释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