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课堂PPT)_第1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课堂PPT)_第2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课堂PPT)_第3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课堂PPT)_第4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分类指导(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高考古诗词比较型鉴赏题

分类指导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语文组:毕玉俊1/13/20231一、名词解释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一)、处处皆可比,命题的范围1、作家(同一作家不同作品、不同作家派别)2、题材(咏蝉三绝)3、体裁(诗词曲)4、主题(愁)5、手法技巧(二)、万变是四题(命题考点)1、所写内容的异同2、所抒情感的异同3、表现手法的异同(①意象意境②修辞用语③写作角度)4、语言风格的异同1/13/20232二、几种类型: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亦称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诗人总是借助特定的意象媒介来抒发情感、表达意趣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物象。人物形象与意象的设题形式表现为判断人物的言行、心情、品质、追求,判断人物身份,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与语言特点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评析,意象的特点,意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作者的评价等。

解答人物形象与意象比较赏析题,要把握刻画人物的常用方法,诸如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就意象来说,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如秋风多写离愁,蝉多喻高洁之士等,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或创作背景材料,或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1/13/20233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并分析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什么样的感情。采莲曲王昌龄采莲曲白居易荷叶罗裙一色裁,菱叶萦波①荷飐风②,芙蓉向脸两边开。荷花深处小船通。乱入池中看不见,逢郎欲语低头笑,闻歌始觉有人来。碧玉搔头③落水中。

注: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②飐风:在水中摇摆。③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这里要求赏析两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作者的感情。1/13/20234答案: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两首诗都传达出作者的欢悦、惊喜之情。1/13/202352、比较情感基调:古典诗词都是作者特定情感的产物。而作者的情感不可能凭空而发,总要借助一定的物象来传达。赏析诗词要善于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特定的心境,特定的情感。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作者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作者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振。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例:下面两首唐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离情,试简要分析两首诗感情的不同之处。送柴侍卿王昌龄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流水通波接武冈,故人西辞黄鹤楼,送君不觉有离伤。烟花三月下扬州。青山一道同云雨,孤帆远影碧空尽,明月何曾是两乡。唯见长江天际流。1/13/20236这里要求比较赏析两诗不同的情感基调,扣住《送》诗“不觉”“一道”“何曾”等词细心品味,就会把握诗中表达了洒脱、乐观、豪爽的感情;扣住《黄》诗“烟花”“孤帆”“尽”“唯见”等词反复品味,就能理解到诗中表达的惆怅、难舍、牵挂的感情。1/13/20237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古典诗词讲究遣词炼句,甚至有人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程度。遣词炼句其实就是作者力求选择最能准确传达自己情感的词句。赏析古典诗词,离不开对遣词炼句的揣摩,离不开对诗眼的分析。解答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题,可以按照分析词语含义、表达技巧与表达作用的步骤来进行。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简要分析李诗中“逐”字和曾诗中“倚”字的不同表达效果。柳李商隐咏柳曾巩曾逐东风拂舞筵,乱条犹未变初黄,乐游春苑①断肠天②。倚得东风势便狂。如何肯到清秋日,解把飞花蒙日月,已带斜阳又带蝉!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乐游春苑,指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②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1/13/20238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后,便可以按照具体答题格式进行答题:李诗中的“逐”字运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曾诗中的“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1/13/202394、比较意境的营造:优秀诗词作品总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感染力强,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对诗词意境的揣摩,不仅要把握客观形象,还要感悟作者主观感受,从而把握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解答意境赏析题,可以按照“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情”的格式进行。例:简要说明下面两首都写了“山中”景色的唐诗各有什么特点,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山中王勃山中王维长江悲已滞,荆溪白石出,万里念将归。天寒红叶稀。况属高飞晚,山路元无雨,山山黄叶飞。空翠湿人衣。注解:元:原来。1/13/202310第一首诗中的“高飞晚”“黄叶飞”是一派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了“悲”与“念”的复杂心情,抒发了作者寓居他乡的羁旅之愁和归乡之思。第二首诗中的“白石”“红叶”“空翠”,色彩鲜亮斑斓而富有变化,是一幅迷人的深秋图,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得到的喜悦之情。1/13/2023115、比较表达技巧:表达技巧(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式。解答表达技巧赏析题,要结合具体作品加以分析,并按照“手法+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福建卷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1/13/202312答案:步骤一:总起。“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步骤二:解析诗句。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步骤三:总结。“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颖。方法:分清类别,解析诗句,明确效果。1/13/202313例: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谈谈它们写法上的异同之处。乌衣巷越中览古刘禹锡李白朱雀桥边野草花,越王勾践破吴归,乌衣巷口夕阳斜。义士还家尽锦衣。旧时王谢堂前燕,宫女如花满春殿,飞入寻常百姓家。只今惟有鹧鸪飞。1/13/202314两诗写法上的相同点:①均是面对古迹抒发感怀;②均是依靠禽鸟穿越时间,将古今联系起来。写法上的不同点:①在表现角度上,刘诗以写今事为主,由“堂前燕”点出历史;李诗以写古事为主,由“鹧鸪飞”指出现实。②在抒情手法上,刘诗借景抒情,用朱雀桥与乌衣巷今日的衰败来发出慨叹;李诗缘事抒情,用当年越王凯旋的盛况来反衬今日的凄凉。1/13/2023156、比较思想情感。整体把握,求同存异。辽宁卷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宁夹口三首(其三)舟下建溪宋·王安石宋·方惟深客航收浦月黄昏,落帆江口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小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系船应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依据题目要求是要赏析相同的氛围,所以应找出相“同”关键词: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1/13/202316答案:“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步骤一:总论)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步骤二:归纳意象,品味意境)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步骤三:体味情感)方法:借助意象,品味意境,体味情感。 1/13/202317强化练习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两诗中为什么都写到雁。闻雁韦应物寒塘赵嘏故园渺何处?晓发梳临水,归思方悠悠。寒塘坐见秋。淮南秋夜雨,乡心正无限,高斋闻雁来。一雁过南楼。

1/13/202318这里要求分析意象“雁”的内涵,两首诗借助“雁”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因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1/13/2023192、阅读唐代李贺的《南园》诗二首,

其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其二:寻章摘句老雕虫①,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②上,文章③何处哭秋风?

①雕虫:雕虫小技。老:终老纸笔之间。②辽海:东北,唐时这一代割据势力多次发生兵变。朝廷多次出兵讨伐。③文章:指文人。

这两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任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