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的作用_第1页
质量控制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的作用_第2页
质量控制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的作用_第3页
质量控制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的作用_第4页
质量控制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控制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的作用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整理ppt疫苗的适用人群

接种人群:-以健康人为适用人群-儿童2整理ppt疫苗的分类使用目的,主要分为

预防性疫苗,是目前主要的疫苗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又可分为活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乙脑、OPV等灭活疫苗:狂犬、流感、IPV等重组疫苗:乙肝、HPV等亚单位和组份疫苗:流感亚单位疫苗,多糖类3整理ppt疫苗的两个要素安全性

适用人群为健康人群,因此,安全性为首要考虑的要素本报告中安全性只涉及质量控制保证疫苗的安全性,不涉及疫苗内在原因产生的副反应问题。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应用该疫苗后,使个体达到预防感染该病原的能力

由于疫苗主要由病原体或大分子物质(蛋白、多糖等)组成,存在较多的可变因素。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助于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外,保证疫苗质量的连续性。疫苗的质量控制涉及疫苗生产的全过程,遵守GMP原则,符合药典中通则和个论的要求。4整理ppt第一部分:疫苗质量控制中的安全性

考虑要点第二部分:疫苗质量控制中的有效性

考虑要点

内容5整理ppt一,起始原材料,须符合药典中要求,重点考虑:

1.生产用菌毒种:例:减毒活疫苗,毒种的安全性考虑要点包括:神经毒力(猴体试验或其它敏感动物)毒种传代稳定性(突变、返祖),结合有效性制订毒种代次2.生产用基质原代细胞:重点为外源因子、逆转录酶等因素生产活疫苗时,应来自SPF级动物传代细胞:制订细胞库,对外源因子、致瘤性检定(限定代次)人二倍体细胞:鉴别、核型检查等鸡胚:制备毒种或活疫苗时应为SPF级鸡胚

第一部分:疫苗质量控制中的安全性考虑6整理ppt起始原材料质量控制3.动物原性材料牛血清、胰酶等,进行必要的外源因子检测,不允许从疯牛病疫区进口此类原材料4.其它材料4.1化学试剂(灭活、裂解、纯化、稳定剂等)应使用药用级例:某企业的稳定剂成份导致异常毒性不过关4.2生产用水4.3抗生素,严禁使用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将来要求在细胞维持液中不得添加抗生素

7整理ppt

国产疫苗中庆大霉素检测结果疫苗名称批号结果(ug/ml)麻疹200805130146麻疹200805060142麻腮200805030170MMR200805050180风疹200805130248麻风200805100246麻疹20080512-10.037麻疹20080609-90.021流感-0.00018整理ppt国产疫苗中卡那霉素检测结果疫苗名称批号结果(ug/ml)水痘200807010281水痘200807020282水痘2008080944.4水痘2008090993.6MMR20080702011.6MMR20080709015.59整理ppt二、生产过程中控制,必须符合GMP原则1.生产条件严格控制,例如:1.1活疫苗培养温度:OPV疫苗中温度升高时,病毒容易返祖,导致猴体神经毒力试验不过关。1.2灭活温度及时间:对灭活疫苗至关重要,尤其是采用野毒株生产疫苗时。1955年发生在美国的“卡特门”事件,未充分灭活的脊灰疫苗导致60名儿童和89名接触者发生脊髓灰质炎。1.3病毒裂解剂浓度、温度及时间:流感裂解不充分,在小年龄儿童中导致副反应增加1.4纯化设备及条件:防止纯化能力下降后增加疫苗的副反应

10整理ppt

三、生产材料产生的残留物质检测

1.传代细胞的外源DNA残留量考虑DNA残留量考虑残留DNA片段大小2.传代细胞的宿主蛋白残留量安全性考虑制品纯度考虑正在建立Vero细胞残留蛋白含量检测方法3.原代细胞宿主成份如:鸡胚卵清蛋白4.内毒素来源:生产材料中含有,容器具引入

总的来讲,制品纯度越高,上述残留成份越少,疫苗的安全性越高11整理ppt企业标准结果(Ave±2SD)总蛋白(ug/ml)卵清蛋白(ng/ml)企业的结果检定所结果总蛋白卵清蛋白总蛋白卵清蛋白1≤400≤2000244.2±26.62.5±0.8175.8±2.828.3±61.82≤500≤750361.3±36.1551.0±102.3320.7±11.7583.3±115.73≤440≤1000193.0±26.9200.0±0.0212.0±43.5241.0±21.14≤300≤500238.6±16.3337.7±65.9162.2±7.1452.3±39.85≤300≤250248.5±15.1<125199.5±18.6130.9±57.56≤420≤1000281.5±31.0364.1±215.5258.9±29.8313.2±145.97≤540≤800345.8±34.522.6±32.5263.0±11.984.7±57.98≤500≤1000315.6±40.4507.6±119.6/401.8±77.69≤500≤1000374.6±57.4469.2±173.5282.3432.0±86.810≤240≤1000220.0322.0-370.012≤600≤400192.2±12.116.9±6.9192.4±29.787.5±60.513≤600≤1000277.1±13.524.4±11.6223.3±31.532.8±7.214/≤2000/200.0±0.0/187.0±37.015100-330≤100145.0±7.1<0.1129.8±0.86.0±0.7流感疫苗总蛋白、卵清蛋白检验结果分析12整理ppt

四、生产工艺中引入的

残留物质检测

1.培养基中成份:不使用人血清,可用人血白蛋白2.牛血清残留(致敏物质)3.生产工艺中采用的化学试剂灭活剂:甲醛等灭活试剂裂解剂:Tween80,TritonX100,乙醚等防腐剂:硫柳汞,苯酚,2-苯氧乙醇佐剂:氢氧化铝

特点:大多数为限度实验某些检测项目为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或在原液中进行检测,在成品中不含有检测项目,企业应建立可靠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充分验证。如乙醚检测,如采用人工嗅觉法则不可靠,而HPLC或气相法则更加准确。

13整理ppt异常毒性试验与疫苗的安全性异常毒性试验主要用于检测疫苗中与制品无关的任何毒性,如错误添加、混淆等导致的明显的毒性。限于剂量和动物数量,该试验不能充分反应或代替疫苗的安全性。欧美国家要求工艺验证后,一般不再进行该项目常规检测。疫苗中的不安全因素在大量人群使用时得以体现只有进行严格的生产过程控制,采用可靠、准确的检测方法才能保证疫苗的安全性我国在异常毒性检测中发现一些问题,如疫苗稀释液渗透压或冻干保护剂成份导致的注射后瞬间反应。14整理ppt疫苗的有效性研发阶段:主要依赖于临床试验,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确定生产阶段:依靠严格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保证疫苗质量(包括有效性)的连续性15整理ppt

第二部分:疫苗质量控制中的

有效性考虑要点1.生产用菌毒种:核心问题1.1与预防疾病的对应关系:不同血清型1.2菌毒株的免疫原性:药典中规定对主种子进行免疫原性检查,多数活疫苗规定在人体中检查。

如:麻疹毒株主种子批,接种健康易感儿童至少30名,抗体阳转率不低于95%。1.3毒种传代次数: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不同代次的免疫原性有差别。例如:OPV疫苗,毒种传代次数有严格限定。1.4毒种保藏条件,一般为冻干或低温保藏。16整理ppt2.生产用基质传代细胞和人二倍体细胞应建立细胞库系统,有效保证生产疫苗质量的连续性。3.生产中控制培养条件:培养基、血清等的细胞增殖能力收获次数:限定收获次数,细胞老化导致繁殖的病毒滴度变化中间品的保藏条件:防止抗原聚合,病毒滴度下降包装材料:抗原吸附在容器上

17整理ppt18整理ppt19整理ppt疫苗有效性的保证鉴别试验:证明为本疫苗,防止混淆,尤其是多价疫苗有效成份含量1.活疫苗滴度:尽量采用冻干剂型,液体疫苗时需有合适的保护剂例如:OPV液体疫苗中添加1mol/L的MgCl,-20°C冻存保藏2.灭活疫苗中抗原含量采用可靠的方法准确测定:基于抗原抗体的含量测定采用平行线法效期末标准:临床试验确定的抗原含量放行标准:结合稳定性考核数据在效期末标准上适当增加抗原含量,保证效期末标准例如:流感疫苗中有效成份标示量为15ug/剂,稳定性考核一年下降2ug/剂,则企业放行标准应为17/剂。3.制品的装量:附加量保证可抽出体积20整理ppt流感疫苗血凝素趋势图21整理ppt重组乙型肝炎疫苗22整理ppt稳定性:原液和半成品:制订储藏条件下的效期成品:进行稳定性检查对冻干减毒活疫苗:热稳试验,热稳后滴度达到效期末标准水分含量测定:水分含量影响稳定性,应低于药典中标准效力试验参考品:效力试验是疫苗有效性的核心,基于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的高变异性,在效力测定时必须包含有明确含量标示(以及变异范围)的参考品,以便:1.证明该次测定有效2.对待测样品进行标定3.监测效力试验方法和参考品的变化趋势若企业采用自制参考品,应对国际参考品或国家参考品进行校正,采用多次测定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含量及变异范围,并保藏在合适条件下,制订参考品的趋势图,监测参考品的变化。23整理ppt

脊灰国家参考品滴定趋势图24整理ppt疫苗有效性总结临床试验确定包括:剂量探索免疫原性:有替代指标时保护效果: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上市后监测:大量人群应用后的实际效果生产中进行控制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包括: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准确的效力试验方法稳定性25整理ppt定义生物制品批签发,是指国家对疫苗类制品、血液制品、用于血源筛查的体外生物诊断试剂以及国家药品管理当局规定的其他生物制品,每批制品出厂上市或进口时实行强制性资料审查、实验室检验后决定是否签发上市的管理制度。生物制品批签发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的生物制品管理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1号令: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生物制品批签发26整理ppt我国实行批签发的法律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疫苗流通及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生物制品批签发27整理ppt生物制品批签发批签发产品的销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在销售疫苗时,应提供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疫苗批发企业经营进口疫苗的,还应当提供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并加盖企业印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28整理ppt

我国批签发实施过程准备阶段试行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01年12月我国开始试行批签发(EPI5种制品)2002年12月颁布了《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试行)》2003年1月15日开始正式实行批签发2004年6月颁布了《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2006年1月1日对所有疫苗实施批签发管理2007年12月31日对所有血液制品实施批签发管理生物制品批签发29整理ppt生物制品批签发执行批签发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批签发工作。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当局指定药品检验机构承担批签发检验和资料审核。30整理ppt生物制品批签发批签发制品质量执行标准生物制品批签发检验和/或资料审核的标准现行的《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药品标准企业药品注册标准进口药品注册标准

同时需提供制品生产国政府的批签发合格证31整理ppt

批签发方式资料审查资料审查及实验室检验

样品检验全部项目检验部分项目检验生物制品批签发32整理ppt批签发程序(1)生产企业检验向授权省级所申请登记资料审查和现场抽样资料及样品中检所资料审查和检验部分样品留授权省级所部分检验合格证或不合格通知33整理ppt进口批签发程序(2)进口报验口岸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关海关监管资料及样品中检所资料审查和检验口岸药品检验所合格证或不合格通知34整理ppt生物制品批签发企业申请批签发时应提供的资料批准文件(下列其中之一)药品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体外生物诊断试剂批准注册证明提交资料生物制品批签发申请表批制造及检验记录摘要检验所需的同批号样品企业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签字的质量保证证明件进口预防用疫苗类制品应同时提交生产国国家药品管理当局出具的批签发证明文件,并提供中文译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